擁抱科技,與科技共存

文◎許仲博 照片◎本刊資料

0
1062

《孫子兵法》有言:「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凡事都要做好準備,而不是假設其不會發生。保險科技應該是每一位業務人員都應該關心的議題,更應該提前設想,萬一其真的對市場與展業產生巨大影響,自身該如何因應?


       保險科技在現今已然不是一個新名詞,然而其對保險市場究竟有多大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教授彭金隆表示,目前世界上約有1萬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其中則有近2,000家為保險科技公司,位於美國最多,歐洲次之,再來則是中國大陸。雖然臺灣仍不是發展重鎮,然而科技並非以傳統路徑發展,在網路助長下,其正以沒有國界的特性快速傳播,臺灣勢必也會受到衝擊。

  彭金隆認為,保險科技應是每一位保險業務人員都應該關心的議題,更應該提前設想,萬一真的對市場與展業產生巨大的影響時,自身該如何因應?

保險科技迅速發展,需留意「市場破壞者」

  2015年世界經濟論壇報告引起保險市場的關注,報告中提出金融科技對市場的影響,會對銀行業影響最快,而對保險業影響最大,如今來看,可以證明這份報告的前瞻性。

  就好比,現今幾乎每一個人手機裡都有銀行APP,多數的銀行服務都已經虛擬化;保險業看似沒有受到像銀行業那樣直接的挑戰,連年的保險科技衝擊警告反而使保險業失去戒心,認為又是一次「狼來了」。彭金隆還是再次提醒,市場變化其實是「現在進行式」,等到意識到時往往為時已晚,保險業仍要及早因應及準備。

  由於保險業在過去受到高度監理,在這樣的情況下,保險科技的進步是相對緩慢的。以現況來說,大多數的保險科技公司並非要改變保險業的傳統運行模式,而是擔任協助者的角色,提升其服務品質及效率。

  然而要特別留意的是,約有3成的保險科技公司著重於通路創新,因為這一區塊是監理相對有彈性的部分,其著力於拉近客戶與保險公司的距離;而有1成的公司可能成為「市場破壞者」,將可能會顛覆市場。

  目前已經受到關注的市場破壞者有幾個發展方向:具有創意的數位保險人;P2P的保險(Peer-to-Peer insurance),也就是互助形式的保險型態及風險分散平臺;按需型保險(On-Demand insurance),也就是碎片型保險;以及UBI(Usage-based insurance),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及服務模式。

消費者是保險科技未來發展的關鍵

  現今尚未出現真正完全改變保險業遊戲規則的創新商業模式,而其中的關鍵點是消費者。近期的調查報告顯示,客戶並不準備放棄傳統的保險公司,因為他們認為保險公司在受到強力監管下,交易安全性和防止詐欺的方面更加可靠。也因此,目前保險市場與客戶對新形態的保險科技接受度不高,新創的保險科技公司未構成直接的競爭威脅,然而面對數位浪潮,多數保險公司則選擇與頂尖的保險科技公司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夥伴關係。

  在《Bank3.0─銀行轉型未來式》一書中曾有一句名言:「我們需要的是銀行的服務,而不是銀行。」一語點破銀行業未來的趨勢,其實這句話對保險業而言也適用。客戶買保險並不是因為個人喜好,而是因為其有人身風險,想要找一個工具轉移風險,保險僅是其中一個選擇罷了。風險規避是必須,保險則否。

  臺灣現今保險業愈來愈容易受到保險科技衝擊,原因有以下3點:居高不下的通路成本(保費負擔增加)、監理成本的急遽高漲(保險公司成本增加)、規模急遽擴大與過度中心化(缺乏社會信任)。

  上述因素也導致民眾投入保險公司的費用,只有一部分是拿來做為保險理賠,卻有愈來愈大的比例金額,是拿來作為管理成本與保險服務使用。而這正是保險科技業者可以發揮的空間,倘若新創公司能使用保險科技降低成本,讓民眾以相同甚至更低的價格就能獲取同等的保障,消費者自然會做出選擇。

  或許這樣的衝擊來的不會太快,但正如《孫子兵法》所云:「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凡事都要做好準備,而不是假設其不會發生。彭金隆針對以下保險科技發展方向做出以下解析:

方向1業務人員多元身分辨識與遠距保險服務

  過往保險業要親晤親簽的規定如今也放寬,因應疫情,已有數家保險公司開始試辦遠距投保服務。如今身份辨識技術早已成熟,透過行動裝置就能做到不可否認、不可修改且十分精確的身分確認。然而保險容易牽涉到道德風險,此方面的進程仍是較為緩慢的。
未來可以在第三方的監控與認證下,讓民眾可以透過行動裝置便能投保,網路成交終將成為趨勢與習慣。但這並不代表親晤親簽會完全消失,而是會與多元身分認證的投保模式共存,提供客戶更多的選擇,這也會提供業務人員在未來面對數位轉型時更多競爭優勢。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