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银行借款1千万,再存定期1千万,是不是就可以白嫖了?

关注者
2,083
被浏览
3,310,683

391 个回答

这个问题初一看就会觉得很傻,开银行赚的就是存贷差,可不就是被银行白嫖了吗?

而了解银行业务的话,就知道类似业务不但常见,反而是在2020年之前有愈演愈烈之势。

首先向银行借款1000万,然后在银行存定期1000万,这个行为站在银行的角度上叫以贷转存。是银监会2012年发文提到的信贷业务“七不准”的第一条:

不准以贷转存。银行信贷业务要坚持实贷实付和受托支付原则,将贷款资金足额直接支付给借款人的交易对手,不得强制设定条款或协商约定将部分贷款转为存款。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最赚钱的方法都写在刑法里,而银行最赚钱的方法都写在各项禁令里。过去很多银行就一直这么干的,作为甲方,他会告诉你,我可以帮助你,但是我有一个条件,你要先答应。

设想一下业务场景,企业经营需要2000万资金周转,预计这2000万资金的年化收益率为10%,即可以赚200万,现在找到一家银行愿意贷款2000万给企业,贷款融资成本5%,100万。但银行也差存款,于是提了个要求其中1000万以大额存单的形式存在银行不能动,一年期大额存单利率2.25%,即1000万的存款利息收益为22.5万元。

企业实际只拿到1000万的资金,做生意10%的收益,赚了100万,但实际背了2000万的贷款,支付了100万的贷款利息给银行,生意上赚的都给银行了,另外1000万大额存单到期,拿到22.5万的存款利息,这是企业的收益。如果不干这个事,这22.5万也赚不到,如果干了这个事能赚22.5万。

企业还不甘心,继续跟银行商量,银行也支了个招,要不这样,你存的1000万,再做个质押,我给你贷出来,质押率95%,这样你就有2000-1000+950=1950万的流动资金做生意,跟你2000万的资金需求基本一致。而这950万因为是存款质押贷出来的,没有资金风险,利率可以低一点按一年期LPR利率3.85%算。

于是企业拿到1950万,做生意赚了195万,同时1000万的大额存款从银行拿了22.5万的利息,付给银行两笔贷款利息,2000万*5%=100万,950万*3.85%=36.575万。于是一共赚了58.425万。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贷转存的模式。

当然实际业务操作中100%的以贷转存是不多见的,一般是企业自己用一部分,再留一部分在银行做存款派生。但也不是没有,这一个业务纯粹是企业把钱送给银行,那么一定有另外一个业务上银行再给企业好处。

来而不往非礼也,生意场上,白给的便宜你敢要吗?

如果仅此而已,这个问题也没什么好说的,还是给银行白嫖嘛。

但以贷转存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存贷款利率倒挂了,当存款利率高于贷款利率时,这叫空转套利

这也是明令禁止的。既然是明令禁止,就说明这种事银行肯定干过,而且没少干,要不然你禁他干嘛?银行不是慈善机构,愿意做这赔本的买卖还是因为差存款,只能高揽存。比如现在能开出一年期3.5%-4%的结构性存款收益的银行多得是,但是手上有1000万以上存款的人少之又少,给银行的存款依然不够。怎么办?想办法以这些存款为基数,把这些资金加杠杆放大。加杠杆这个事银行熟啊。于是银行给出这样的方案:

1000万存在银行,给你年化4%的收益,再把这1000万质押贷出来,或者开票贴现出来,比如成本3.4%,那么每1000万有6万的利差给客户,中间会有几个点的资金损耗,也就是1000万贷出来或贴现出来,到手只有900多万,这个资金损耗也要算进去,测算一下回报率,如果可行,上述过程可以循环反复操作。于是1000万的资金可以变成几千万,几个亿。单笔收益*操作次数就是总收益。

这个就是典型的空转套利,这就是你在白嫖银行了。没有任何的实际经营活动,而报表两边的资产和负债蹭蹭往上涨。而这一行为不仅仅是产生大量的泡沫,其带来的损害从银行和企业两边都有持续的负面影响。

银行高息揽存了,这存款就不能白拿,一定要找到收益更高的贷款项目把他放出去。4%拿进来的存款,刨去运营陈本,起码6%以上放出去才算得过账来。现在的行情,靠谱的大企业贷款是定不到这么高的价的,只有信用类的弱担保贷款,非优质的小企业贷款,和房地产企业的贷款能定到大于等于6%的利率定价。而这些贷款还都是既不好放,又不好收的贷款,不良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收益是否能包住风险,十分考验银行经营风险的能力。

而企业端不是有一笔启动资金就完了,说是白嫖银行,这钱也不是白给的。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业务,讲究的是一个“既当又立”。越是恰烂钱,越是要吃相优雅,于是需要无中生有的粉饰资料,要不然银行不用等到贷款出现不良就被监管罚死了。这其中的门道就八仙过海,不可名状了。

无论是以贷转存,还是空转套利,都是监管明令禁止的。以贷转存是2012年开始就开始严查了,而空转套利是2018年资管新规出来,监管部门便表现出不太喜欢结构性存款的明显倾向。2020年疫情爆发,银行业绩暴跌,转套利再抬头,监管重手出击,成效明显。


白嫖有风险,诸君须谨慎。


个人公众号:行员的自我修养。

这倒是很多公司的正常操作。


很多运气好能拿到低息贷款的大公司,出于“风险考虑”,会低息贷款,然后搞一大堆现金储备。按大部分群众的想法,你有100亿的现金储备,那你直接拿了花啊,去贷款干嘛。

然而对很多公司来说,他们考虑最大风险时可能冲击会带来比如100亿的缺口。那么他们平常经营用贷款,保证自己储备的有100亿现金才是合理的。因为真的冲击如果发生,到时候是贷不到的,很可能就因为一次流动性出问题,公司就破产了。

到这里其实没啥问题。巧的是,由于银行的风控体系,往往能低息贷到款的,恰恰是这些现金储备极多的企业,而现金储备少的,贷款利息极高,甚至银行根本不给他们放,只能在社会上高成本拿资金。

甚至对于某些公司,低息到了确实他从从A低息贷到的钱,利息比自己在B存款还低。完全可以这样套利……

我国倒是不允许直接这么操作,但是实际上全世界范围来看,间接这么操作的更多……


比方说为啥一说资金大放水,股市就率先开始涨了呢?你觉得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