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大陆的金鸡、百花、华表奖影响力不如台湾的金马奖、香港金像奖?

大陆电影市场这么大,票房这么高,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的票房了。为什么电影奖项影响力这么小?
关注者
351
被浏览
613,587

52 个回答

2016年11月26日晚,备受关注的第53届台湾金马奖华丽落幕。

在全部22个奖项中,中国大陆电影和影人包揽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四项主要大奖在内的12个奖项

而港台电影,只各获得5个奖项。

一时间台湾媒体哀鸿遍野,内地电影扬眉吐气。


去年,内地电影票房不甚尽如人意。

此番国产电影横扫金马奖,恰似一针强心剂,提振气势,振奋人心。

我们不是没有好作品,也不是没有好技术,更不是没有好影人。

国产电影的进步,与国产电影市场的进步一样,引人瞩目

台湾金马奖是与内地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以及香港电影金像奖齐名的电影大奖。

国内电影界一直有个说法:

拿满这五个奖的演员为实现大满贯,这五个奖项的地位不言而喻。

但是,我们又不禁要问:


为何偏偏是金马奖给了我们如此大的震动?


金马奖是如何从五大华语电影奖中脱颖而出,成为华语电影最杰出的代表奖项的呢?


在内地电影大进步的时候,内地的电影大奖又在做什么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奇奇哥就先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这些华语电影大奖。


华语电影大奖

大众电影百花奖

大众电影百花奖始于1962年,曾被周总理表扬。

最早是由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电影刊物《大众电影》杂志社主办的群众性评奖。

其命名是呼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评测方式是:

由观众投出自己喜爱的奖项

由人民「普选」、「直选」。

看上去应是最具权威性的奖项,可是近年来,却日益受到评选机制和公信力的质疑。


这是因为:


随着粉丝经济的发展,影人的专业实力容易被粉丝人气掩盖


多届评选发生入围者缺席的情况,以至于会有「谁到现场就选谁」的尴尬


这也使得近年的百花奖连连爆冷,叫人大跌眼镜。


中国电影金鸡奖


金鸡奖,创办于1981年

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共同主办的「专家奖」


因当年属中国农历鸡年,又借义中国最早的戏剧文物「金鸡碑」,故取名金鸡奖。


象征百家争鸣,同时包含激励电影人闻鸡起舞、奋发前进之义


金鸡奖的评奖宗旨是:

学术、争鸣、民主。

六亲不认,只认作品

八面来风,自己掌舵

不抱成见,从善如流

充分协商,顾全大局


看上去,金鸡奖代表了中国电影行业最高的专业水准,是当前中国电影最权威的专业奖项

大家都说:

金鸡奖负责专注专业,百花奖负责貌美如花。

1992年,中国电影金鸡奖与大众电影百花奖合办为「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这是中国大陆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也最权威的电影评奖活动。

从2005年开始,金鸡与百花奖隔年举办。

奇数年评选金鸡奖,偶数年评选百花奖。

同时也将港台产影片纳入评选范围。


中国电影华表奖


简称:华表奖。

全称:政府优秀影片奖。

创办于1994年,前身是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每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前两年度完成的各华语影片进行评选。


近年来,华表奖因其政府主导和奖项名目繁多的优势深受明星欢迎。


红毯和颁奖典礼星光璀璨,商业运作吸引眼球,堪称每年的「电影人大联欢」


金鸡,百花,华表,内地三大电影奖项。


金鸡奖标榜专业性,是专家奖

百花奖来自民意投票,是观众奖

而华表奖政治色彩更浓,是政府奖

这三个奖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的三项常设全国性文艺大奖。

分别代表我国最高艺术水准、最高观众认可、最高政府鼓励的三大电影奖项。


香港电影金像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创立于1981年。

每年评选一次,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

同时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希望藉此促进香港电影的繁荣,提高电影人的制作水平和观众的欣赏水平。

特别是在80年代,香港电影界开始成立各种专业协会,如香港演艺人协会、香港导演协会、香港编剧协会等

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评审委员会也开始纳入多个电影专业团队,评选机制也参考多个专业团队的意见和评分,直到今天金像奖的评审委员会已经有超过20个,是两岸三地同类电影奖项中最多专业团队参与的奖项。

金像奖十分注重「港产港味」:


参选资格要求导演是香港居民;出品公司为香港注册;最少六名主创是香港居民,


这三项至少要满足两项。

虽然这种要求保护了港产电影,但随着香港电影日益凋敝,香港影人北上成风,金像奖的关注度也在逐年下降。


台湾电影金马奖


金马奖是台湾地区主办的电影奖项。

创办于1962年。

当年主要是为了促进台湾地区电影制作事业和表扬对华语电影文化有杰出贡献的电影人。

「金马」二字取自于金门、马祖的头一字组合而成。

亦符合全球主要影展界以「金字招牌」为号召的潮流。

由此可见早期的金马奖的某种壁垒。

长期以来,因为海峡两岸在政治上面的立场不同,使得金马奖在2000年之前,多偏重于台湾电影及香港电影的鼓励。

但是台湾电影工业的衰弱,香港电影工作人员大量的流失,使得本奖项逐渐开放中国大陆电影进入,并参加竞赛项目。

当时的金马奖主席焦雄屏为打破壁垒,树立金马现在的胸怀,做了很多贡献,居功至伟。


金马奖与内地的金鸡奖和香港金像奖并称华语电影的三大电影奖。


这个并称在2000年左右之前是比较贴切的,由于意识形态,三地电影节分别有着自己的选片标准,而这个标准基本上是由地域划分的。


台湾电影金马奖评选台湾和香港的优秀电影


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香港的优秀电影


金鸡奖评选内地的优秀电影


初期,只是范围的不同,三地的奖项都有相同的分量

就是自己玩嘛。

在内地,金鸡奖和百花奖的地位甚至要高于金马和金像奖。毕竟彼时,无论是作品还是评选,文艺挂帅,政治还没来,金鸡百花的含金量都是足够的。

大约2000年之后金马奖逐渐甩开金鸡奖与金像奖,一枝独秀

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评选范围的扩大。

焦雄屏做了金马主席之后,逐渐开放大陆电影进入金马奖的评选。这样使得金马奖的范围一下子扩大到了整个华语圈。在华语电影奖项中,也只有金马奖最能海纳百川,完成了从台湾本土电影到香港,再到大陆电影,直到将马来西亚、新加坡电影也涵盖进来的“华人电影节”的概念塑形。而且金马奖能在一片商业洪流中,为独立制作和独立电影人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这在当时也是难能可贵的。

相比较而言,金像奖侧重港片的入围标准,在大陆和台湾电影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逐渐由优势变为了障碍。过于本土化的质疑长期存在,随着大部分的内地和台湾口碑佳片的缺席,金像奖的关注度也越来越低。最近几年甚至连名单都艰难凑齐,入围名单一公布就几乎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因为一看就知道哪些是凑数的。而随着近年香港电影产业凋敝严重,产量减少。大批电影导演,电影明星北上掘金。金像奖的没落几乎成为了香港电影没落的直观缩影。

而金鸡奖的评选范围最初是内地电影,后期放宽标准,凡是拿到龙标的电影都有评选资格。这个标准看似放宽了政策,容纳了港台电影,其实由于你懂得的原因,大量优秀的港台影片,甚至是内地本土优质作品由于无法拿到龙标丧失了入选标准,与金鸡奖甚至是观众失之交臂。



2、 评委水准的保持。

尽管长久以来,金马奖一直因为“奥斯卡的玩法,戛纳的心”。

赛果屡屡遭遇舆论质疑,但正是在这样的冷门频现中,成就了金马奖就“电影”论“电影”的专业公信力

入围金马的影片,质量基本都是靠谱的。这样就算评审团评议出现口味的偏差,那也只是评审好恶不同,不至于错的离谱。


那什么是错的离谱呢?


比如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出奖项,当年口碑爆棚的《唐山大地震》《钢的琴》统统让位,反而《飞天》《岁岁清明》《爱在廊桥》等主旋律影片分享大奖。(奇奇哥就问你,你听过吗?)《钢的琴》当年获得了好多奖项的肯定,但是那年也是华语电影大年,优秀影片爆发。台湾金马奖选出了自己的《赛德克·巴莱》,香港电影金像奖选出了自己的《桃姐》

本以为内地的金鸡奖会给与《钢的琴》,没想到竟然败给了······影帝影后也出人意料,给了娜仁花和孙淳,而不是吕丽萍徐帆秦海璐王千源朱旭郭富城。我们的确不能说,大热的影片就一定更有得奖的资格,但是专业评选也不能离观众口碑差的太远吧。


获奖作品

这就是当年的金鸡奖最佳故事片,这样不会自砸招牌就怪了。还有那被华谊垄断的百花奖就更不用说了。

提名最佳影片

还有近年来,晓明也怒得金鸡奖影帝,你说金鸡奖这能不完么?

我们知道,测评有信度和效度两个标准。

信度,表示一致性、可靠性。

效度,表示有效性、准确性。

只有做好这两个方面,测量才是有意义的。



在电影评审中,所谓信度的要求就是要对各时期、各类型的影片有一以贯之、一视同仁的评判;

所谓效度的要求,就是评审水准与评价机制能够准确深入反映作品质量。


金马奖能够在近年,逐渐成为最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华语电影大奖,无非就是做好了这两方面。

做好这两方面不容易。这要克服观众粉丝的舆论干扰,需要拒绝政府审查的内容干扰,需要排除商业资本的市场干扰,需要克制本土保护的情绪干扰。金像奖、金鸡百花奖,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这些干扰。而业界与观众,则为之给出了自己的选择。

当然,金马奖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台湾近年来电影发展有所减缓,导致台湾电影地方保护主义逐渐抬头。每年“把金马留在台湾”的呼声是很高的,这更令人感激焦雄屏等台湾前辈影人的胸怀。希望金马奖能够继续开放包容,尊重专业,它能获得的将远远比“台湾电影”多得多。

坦率说,当前的金鸡百花奖,甚至包括长春、北京、上海等国际电影节,都配不上内地国产电影的发展速度。那么内地就没希望打造一个更权威的华语电影奖项吗?有的,现在最有希望的就是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

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由西宁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致力于推广青年电影人首作或早期作品,鼓励评奖为主,是具有国际性质的电影赛事

前年在金马奖上大放异彩的《心迷宫》和去年金马奖最佳影片《八月》,就是从FIRST影展脱颖而出的。


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有着亚洲一流电影人评审团, 2012年以来

历届电影节主席有:徐枫、许鞍华、谢飞、姜文、王家卫

历届大使有:徐峥、秦海璐、邓超、黄渤、陈坤。十年来,已有数百位电影新锐力量在FIRST影展收获了电影艺术上的尊重和肯定。包括范立欣、马莉、郝杰、忻钰坤、王一淳、德格娜、马凯、张涛、张大磊等一批批青年电影人备受业界关注。这些人构成了华语电影的未来,而FIRST电影展也构成了华语电影节的未来。

但是,FIRST青年电影节也有着明显的弊端,这也几乎是所有华语电影节的弊端。那就是与观众和影迷的距离比较远,FIRST青年电影节尤为明显,入围的影片基本上观众很难有一个渠道来看到那些优秀的作品,幸运一点的作品可能一两年后会院线上映,比如《心迷宫》《黑处有什么》观众看到的时候已经过了一年多了。

金马奖其实也是这样的,入围的台湾电影、香港电影乃至大陆电影,观众基本难得一见。这方面奥斯卡的模式是非常好的,颁奖季会有大量优秀作品上映,这点暂且不说,就说它为奥斯卡获奖的优秀影片提供延长放映的机会,这是十分值得参考的。

其实,我们的华语电影奖可以借鉴,我们不奢求获奖影片的加长放映,起码保证获奖影片在上映许可方面各地都不再狭隘的限制,这才是华语电影节的希望。当然现在最有能力做这一切的就是内地了,是体现包容与胸怀的时候了。

我们这两天分两期带大家了解了华语电影的一些重要奖项。也分析了金马奖在众多电影节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很多迹象表明,内地电影工业已经在超越港台。那么何时内地的电影大奖能够超越金马奖,成为华语电影真正的标杆,我们拭目以待。

我国的顶级电影节比较奇特,人家奥斯卡一年一届,清清楚楚的。我国一年是金鸡奖,一年是百花奖,你要找金鸡奖或百花奖的获奖名单发现它都是隔年的。同一部影片理论上能在今年得一个金鸡奖,然后在明年大家都不记得这个片子的时候再得一个百花奖。


金鸡奖号称是专业评委评选的,百花奖是人民群众选出来的,把所谓文艺界和广大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分开了。所以你一个片子再烂,只要人气高就能得一个百花;片子再不接地气,你只要政治正确就能拿一个金鸡。这就是春晚式的皆大欢喜。


其实对于专业评选和观众口味的兼顾,即便是对于奥斯卡也是一个令人发愁的问题。像漫威的大片除了技术奖项一般不会得到提名,这样就得损失一大堆通俗的观众。但是人家明星多而且玩儿的开啊,就算是演艺术片的也是大腕,照样一票粉丝,中国的这些腕儿们谁愿意演艺术片?谁能演艺术片?


所以今年的最佳男女配就是笑话,是人气的胜利。李易峰在《老炮儿》里甚至不如吴亦凡,安琪拉宝贝儿在《寻龙诀》里除了傻笑还干嘛了?


今年是百花奖,也就是大众口味的奖。看着台上坐的那所谓的101个评委我就释然了,还有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真是56个民族56朵花。所以你们不认识张译,无视他在《亲爱的》里面撕心裂肺的演技,然后选择了一个努力把台词说出北京味儿的面瘫。


我很喜欢《老炮儿》,希望它得奖,但是不理解怎么会是李易峰的男配和许晴的女主,而不是冯小刚的最佳男主、管虎的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哦,这样一部有生命力的片子甚至没入围最佳影片的候选。


战狼?捉妖记?夏洛特烦恼?WTF?


让专业的归专业,让市场的归市场,起码从百花奖上是做到了。


老炮儿的票房肯定跟捉妖记和夏洛特烦恼没得比,谁让我国观众的品味就如此呢。


尽管《老炮儿》没有入围最佳影片,《烈日灼心》最终得奖也算是一丝曙光。一个风格化的类型片能得到所谓的大众评委的认可,意义就好比《疯狂的麦克斯4》战胜了《暮光之城》,没有让这个奖烂到彻底。


再说电影节是怎么搞的。我没有批评唐山的意思,其实历届都是这样的,就是一个字,low。而且我能预见再过20年,还是这么low。领导做派,春晚标准。


CCTV6直播还搞延时。你播奥斯卡时候延时怕人家做什么政治不正确的事儿也就罢了,自己国最顶级的电影节的了还不同步?微博结果都出来了还在这儿玩悬念玩惊喜?


再说点视觉方面的吧。


人家的红毯星光熠熠



我国的红毯仿佛是四线城市发廊开业


人家说获奖感言像是站在世界之巅


我国得奖了像是慷慨就义


帮华谊做个以前得奖的信息图,设计师连电影节的官方logo都找不着。一个服务于电影这个为人们造梦行业的政府部门,竟然真的像那些政府部门一样迂腐和陈旧。


我国搞出真正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节,可能像电影分级制度一样遥遥无期吧。如果你爱电影,还是请远离金鸡百花,拥抱戛纳奥斯卡吧。


这不是崇洋媚外,只是珍爱生命。



这里关注这个世界

这里尊重你的智商

这里唤醒你对电影的原始热爱


关注微信公众号“菲哥谈影”(feifilms),相信电影会让我们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