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肉真的比家猪肉好吗?到底有什么区别?

野猪肉真的比家猪肉好吗?野猪肉会不会更有一些病菌寄生虫什么的?
关注者
97
被浏览
336,693

43 个回答

先说结论:家猪永远是更适合现代人的肉食选择。下面我从以下四个维度谈一下为什么家猪肉更好。

一、来源可溯性

野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所以真正的“野猪”是不能捕猎的。现在有很多有经营牌照的养殖场专门养“野猪”,但整个养殖体系仍然是比较小众的。

家猪养殖就成熟得多了。除了本地养猪场,海外原产地也是高品质的猪肉的主要来源。现在跨国物流很方便,想购买千里之外的顶级食材变得越来越容易。在全球范围内搜寻高品质猪肉, @欧盟猪肉EuropeanPork 一定不会缺席。我们现在吃的白白胖胖的“长白猪”正是“丹麦土猪”。丹麦的国土面积不及四川省的十分之一,但却拥有5000+专业化的养猪场。所有养猪场均在中央数据库注册,可追溯来源地,确保飘洋过海来的新鲜猪肉也有原产地保证和质量保证。

二、猪肉的风味

动物的味道往往存在于肌间脂肪,而脂肪中常常汇聚了很多风味物质,包括呈味核苷酸、氨基酸等。所谓的“野味”其实是一种“腥膻”味,因为我们习惯了驯化后的家猪的味道,所以对有野味的野猪肉很不习惯。

家猪肉味道更香。以欧盟猪肉为例,现代化养猪场严格且完善的生产规程确保了猪肉产品质量的统一性,猪肉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谨慎操作也确保了良好的保质期。使用合适的猪品种,给它们提供最优质的饲养方式,以及在屠宰前也尽量减少它们的压力,这些都是家猪味道更香的关键因素。

三、肉质特点及常见烹饪方法

家猪肉肉质细嫩,烹饪得当的话,能达到鲜嫩多汁的效果。所以烹饪方式上可轻可重,既可以做成麻辣、酱香、豉香等重口,也可以将肥瘦肉斩成石榴子大小的颗粒,做成肥美多汁的淮扬清炖狮子头。

四、食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

当我们的社会逐渐从“食物短缺”走向“食物过剩”,我们不仅要考虑如何吃的更好,还要思考人和食物的关系,以及食物中的道德考量。尊重食物有很多方式,比如不浪费食物,比如不虐杀动物,比如尊重每一只为我们提供肉食的动物。

在这一点上,丹麦的养猪研究中心做了很好的探索,投资3300万欧元开展动物健康与福利项目,包括保障母猪生产居住环境和营养摄取;淋浴系统使养猪场高温无异味;运输过程低死亡率等。

食品安全则是另一项需要全社会监督的议题。这些年我们对“瘦肉精”已经有了足够的敏感度,但“抗生素”的滥用却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方面,丹麦的养猪场已经连续15年“消除了不必要抗生素使用”,对其他药物的使用也有着一套严密的监测系统,以确保欧盟猪肉不会被检出药物和其他有害残留物。我们都知道,个人的医疗用药需要严格控制使用抗生素,那每天摄入的食物就更需要严格确保“抗生素安全”了。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欧盟猪肉也处于全球领先位置。比如,欧盟猪肉会制定阶段性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全流程可持续化,产品涵盖环境可控猪、无抗生素猪肉、植物制造产品、有机猪肉、动物福利标签肉等。虽然这些概念还比较新,但从环保角度考虑,必然是未来肉类养殖的主要方向。

总结来说,虽然野猪肉足够猎奇,但因为野猪生长过程难以控制,从食品安全等角度,还是应该少吃或尽量不吃野猪肉。在选购家猪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选择“抗生素安全”的猪肉品种,才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野猪肉跟家猪肉哪个好吃呢?

如果让我做选择,我一定不会吃野猪肉!并且我的观点会代表大部分,因为野猪肉确实不好吃。

真正的野猪是属于受保护的那种,即使有幸吃到了,也特别难吃,又柴又老又有腥臊味。这与野猪的生活习性有关,它经常活动,体型瘦长,脂肪含量低,而且野猪身体上会挂满了松树的油脂,因为它经常去蹭树。

所谓猪肉好吃来源于肉中的脂肪,所以肥肉多且发布均匀的五花肉总比里脊更香浓,适合红烧。野猪肉瘦肉多但是皮厚,脂肪很少,颜色暗红,没有明显的脂肪发布也不均匀,腥臊味很重。这也就决定了它的口感会比较韧且难烹饪。非厨师的话,一般都处理不好野猪肉。

处理野猪肉,一是要去除它的异味,二是要增香,三是烹制时间要足。就像很多野味一样,都需要通过辅助性的鸡鸭、家猪肉等增加风味和鲜味,让野猪肉具有一定的香气。在烹饪过程中还要加强黄酒和白酒的使用,使用浸泡、焯水来进行去腥处理,还要要高压焖制和其它动物性油脂或食材辅助等方法,让野猪肉达到可以正常食用并具有一定香味的地步。

所以野猪肉并不比家猪肉好吃,我们能使用到的野猪肉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猪肉,而是驯养的野猪肉,但是口感和味道上仍然不及家猪肉好吃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