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和故事?

感谢说在前面
关注者
81
被浏览
60,322

48 个回答

回溯历史,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

名流在重阳节都有个共同的癖好:戴好帽子,找个风大的地方,好让风吹落头上的帽子。

为此,韩愈写过:“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

李白写过:“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孟浩然写过:“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

白居易写过:“玄晏舞狂鸟帽落,蓝田醉倒玉山颓。”;

辛弃疾写过:“谁与老兵共一笑,落帽参军华发”。


就连没有多少头发的杜甫,都要羞答答地写道:“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苏轼索性总结道:“岁岁登高,年年落帽,物华依旧”。


如此看来,重阳节登高,很大原因是在于找个风大的地方方便把帽子吹掉。

这么荒诞的事情,要从“孟嘉落帽”说起。



一、孟嘉落帽


东晋的时候,当代名士孟嘉,在桓温帐下任职参军。魏晋名士大多好酒,孟嘉也不例外,《晋书》里面特地美化道:孟嘉嗜酒,但从来不因此误事。


有一年重阳节,桓温在龙山设宴,席间孟嘉喝多了,帽子被风吹落在地上却不自知,这在当时是一件颇失体统的事情。桓温故意使坏,示意众人不要告诉孟嘉,等他上厕所的时候,便让人写了一首揶揄他的诗,再捡起地上的帽子压在孟嘉的案几上。


孟嘉上厕所回来,拿起帽子一看字条,淡定地戴好帽子,再向左右要来纸笔,当即作文回答,文思敏捷,文章落成,桓温与宾客争相传阅,众人皆喝彩叹服,席间原有的尴尬被孟嘉从容化解。


可能是先前关于重阳的典故太少,就这么一个事情,后来被频频引用为重阳节的典故。


细思,后世的文人羡慕他,一来是他面对窘境可以如此从容,身披魏晋之风;二是其主桓温宽待于他,不以世俗眼光看他。苏东坡还为此写过:“孟嘉嗜酒桓温笑,徐邈狂言孟德疑”,相比桓温与孟德,谁不希望自己遇到桓温这样能容人的,且活得飘逸洒脱呢。


可惜孟嘉于今并不为人所知,因为桓温虽能容他,却也未重用他,时运不济,他的一生并未曾做成什么大事。


苏轼说:“魏晋的士人很多都是浮虚无实用,然而还是有几个卓然不凡的人,比如孟嘉。如果孟嘉能获机遇得以被重用,其成就将不亚于谢安;而如果谢安没有得遇时运,最终的结局可能也不过是另一个孟嘉。


虽然,孟嘉未曾壮志得酬,却也因此更为文人所爱,毕竟“壮志未酬,风骨犹存”的主题是每个文人的最爱。

也为此,重阳节不吹个帽子,都无法显示自己的满腹才华。


那么,苏轼口中的谢安是谁呢?

孟嘉又到底写了什么呢?



二、讲孝经


就在孟嘉在酒席上被风吹跑帽子的时候,与孟嘉同朝为官的谢安,在重阳这一天,列坐帝王身边,听孝武帝讲《孝经》。从此以后,重阳讲《孝经》便成了一项传统。


演化而来,重阳节也叫老人节。


那么,谢安是谁呢?

谢安便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句里的“谢家”。


谢安的人生巅峰发生在“淝水之战”,他把自己的侄子谢玄,从桓温(也就是孟嘉的老板)那里要了过来,作为统帅,率领8万将士,迎战苻坚的80万秦军。


也是此时,苻坚说出了如今让人耳熟能详的成语:“投鞭断流”,我的士兵每人把鞭子扔到淝水里,都足以让长江断流,所谓晋军的天堑,根本不足为虑。

这种乱立Flag的结局一般都会很惨,苻坚也不例外,80万秦军被打得落花流水。


而就在两军交战之时,幕后统帅谢安做出了一个惊世之举:下围棋。

当战胜的捷报传来的时候,谢安读毕继续下棋,只是当客人问起时,才淡定而随意地说:孩子们打赢了。当然,谢安的内心早就汹涌澎湃,等到下完棋送走客人,他开心地连鞋上的木齿被门槛折断了都没发觉。(后来曾国藩学他下棋,结果战胜太平军的消息传来时,曾国藩开心得晕了过去。)


谢安并非一开始就从政,一开始天天带着歌姬四处游玩,寄情山水,后来在他的兄长谢万败军遭罢时,在东晋王朝内忧外患时,才终于出山。如今在南京还有个小土坡名叫“东山”,便是他出山后因为思念故乡,而仿造浙江绍兴老家的上虞东山所建。有个成语“东山再起”,便出于此。


想都不用想就知道,相比于孟嘉,一直想要建立丰功伟业的李白会更钦慕谢安。对于谢安的东山再起,李白大加赞赏:“谢公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


然而,作为“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的李白,最终没能“傲然携妓出风尘”,而是活成了孟嘉,“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最终,李白还是活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



三、菊花就酒


李白,不喜欢陶渊明。


有一年的重阳节,李白登上巴陵,看到洞庭的水军气吞万里如虎的样子,态度分明地写道:“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握齱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俱怀逸兴壮思飞的李白,自然不喜欢亲自耕种的陶渊明。

而陶渊明的外祖父就是落帽的孟嘉。


陶渊明颇神往他的外祖父作风,在他的母亲去世的时候,还为孟嘉写了传记:《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从后来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隐居来看,陶渊明亦是如此践行外祖父的洒脱做派。


如此想来,有了孟嘉的重阳节落帽的典故,陶渊明的爱菊,似乎也便顺理成章了。“晋陶渊明独爱菊”的典故人所皆知,陶渊明的另一个为人所知的爱好便是喝酒,奈何家中贫穷,经常喝不到酒。


菊花与酒的搭配,在陶渊明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时的省长王弘想结交陶渊明,陶渊明总是避而不见。王弘倒是很有毅力,也会想办法,让陶渊明的朋友在他回家的路上摆了一桌酒席,自己先躲了起来。陶渊明路过一看,便坐下与朋友把酒言欢起来,喝到眼花耳热后,王弘这才现身。吃人嘴短,喝人更嘴短,于是陶渊明便与王弘相识。


有一年重阳节,陶渊明看着满园的菊花,无奈家中无酒,写下了《九日闲居》的名篇,序文中写道:我自己闲居着,最爱的就是重阳节了,可惜如下有菊花满园,却没有酒喝,只能看着花写写文章寄情。


正在陶渊明烦恼之时,王弘派了个白衣少年,送来一坛菊花酒,陶渊明大喜,痛快豪饮,醉放自然。当真一个“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从此,重阳节又多了一个典故:白衣送酒。


有一次,苏轼的朋友派人给他送了六壶酒,并在书信里面告知,结果酒还没到,信倒是先到了,调皮的苏轼便写诗戏弄道:“白衣送酒舞渊明,急扫风轩洗破觥。岂意青州六従事,化为乌有一先生。”

这其中的“白衣送酒”的典故就是出自于陶渊明。



四、登高阁


白衣送酒的典故,王勃也写过。

一年重阳,王勃写道: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如今很少人知道,重阳节,曾经也被称作“滕王阁序节”。原因很简单,旷世奇才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重阳节这天写出来的。开篇写道:“都督阎公九日大宴滕王阁”


《旧唐书·王勃传》记载:当时,王勃的父亲担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视父亲,九月初九路过洪州时,州牧阎伯屿正在重修的滕王阁中宴请宾客及部属。他想夸耀女婿吴子章的才气,便事先拿出纸笔请宾客动笔作序,所有的宾客都知道他的用意,没有人敢作,只有低情商的王勃拿笔一挥而就,却也从此给“重阳节”赋予了多一份华彩。


王勃的一生陨落很快,写重阳节的诗句总是显着苦闷,也因为年轻,还未能修炼到陶渊明、孟嘉那样洒脱的境界,所以诗里总是直诉心思:“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五、寄情怀古


同样才华横溢的李白,有酒有花有故事,为此尤爱在重阳节写诗。


我觉得尤其好玩的是,他第二天酒醒之时,为菊花感到悲伤而写的:“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李白感叹菊花命苦,亦是感慨自己的命苦。

在李白的大多数诗歌里都能看到这种悲叹。在《夜泊牛渚怀古》里,李白写道:“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其中的谢将军指的谢尚,而谢尚就是李白的偶像谢安的堂兄。


谢尚曾经在牛渚这个地方夜游,发现有人吟诵诗歌,细听之下发现是个大才,便邀请上船叙谈,结果意气相投,自此对他加以重用。李白的空忆,便是这种大展宏图的机遇,不过“谢安不遇,如同孟嘉”。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龙山”、“落帽”,自然经常出现在李白的诗歌中,不知道李白是否想过孟嘉在龙山的那场宴席上究竟说了什么才能从容化解尴尬。或许他不会去想,毕竟他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性格。


关于龙山上,孟嘉究竟写了什么,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但发生在谢尚身上的一个故事,或许可以用来解读孟嘉那天在酒席上到底写了什么。


谢尚8岁的时候,有一次随同长辈迎接宾客,宾客很捧场,见席间的谢尚聪慧便夸道:“我们这里坐着一个颜回啊”(颜回14岁就跟着孔子)。

谢尚从容答道:那得在座的有孔子,而后才会有颜回啊。

至此,完成了商业互捧,宾客其乐融融。


以此观之,孟嘉大体上也是如此吹捧。

这种事情,李白自然做不来。



六、悲秋思亲


毫无意外,李白得罪了高力士,被赐金放还,漂到了洛阳。

恰巧杜甫也在洛阳,因缘际会,两人相见。


闻一多说: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个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


杜甫写过两首《赠李白》,其中有一首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后世人多不解,觉得杜甫是在规劝李白。


然而,纵观杜甫妻儿老小经常挨饿受冻的凄凉一生,其实杜甫最羡慕的可能就是李白的“痛饮狂歌”“飞扬跋扈”。


人都是倾慕自己所缺的。

杜甫羡慕李白,李白羡慕谢安,谢安羡慕退隐的东山生活。


杜甫的诗歌里,病痛与饥饿是常见的主题,一句“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便可见一斑。


杜甫在一年的重阳节登高写下了千古名篇《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谁能从这些诗句中再看到年轻时候的杜甫,那个曾挥笔写下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对未来满怀着憧憬的少年身影。


在杜甫的笔下,重阳节是充满无限悲凉,肝肠寸断,毕竟亲友离散,生死未知:


《九日五首》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杜甫这种悲叹,身处身富贵的王维自是无法体会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怕是重阳节时被提及最高的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单独凭借一首诗,也足以让“登高”“茱萸”成为重阳节的主题。



只是,亲友不能相聚,终究与生死别离无法相提并论。

重阳论悲秋,无出杜甫。



七、看茱萸


重阳节,看茱萸的态度上,苏轼有过一次变化。


1074年的重阳节,苏轼给朋友送别,那时候流行填词唱歌,苏轼便填了一首新歌词《浣溪沙·重九旧韵》:

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

异乡风景却依然。

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

茱萸子细更重看。


歌词里这么唱到:才华横溢如你,如今却要说分别,不知何时再相见,再来细细看茱萸。

当时歌声中的人没有想到,没过几年,改变苏轼命运的“乌台诗案”就要发生。


人生起伏,但不变的是重阳节。

苏轼在乌台诗案后的又一个重阳节里,给自己写了一首歌《西江月·重九》: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苏轼从“仔细看”茱萸,蜕变成了“不必看”茱萸。

一束茱萸,人间今古。


可想而知,看破红尘的苏轼,必然与李白不同,会更喜欢陶渊明。以至于被贬黄州的时候,苏轼还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改编成了一首歌,有事没事哼几句。



八、壮怀


在陶渊明的眼中,菊花是隐逸的象征;

元稹倒是顺着陶渊明的偏好,把菊花推向了不同的性格: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而后,黄巢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意境写到极致,以至于让世人对菊花完全改观: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还是那个菊花,但菊花已经不是那个菊花了。


将重阳节写得壮怀激烈的还有毛泽东,他曾填过一首词《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在古人看来,九为“阳”,九月九日是双重的“阳”,这一天阳气极盛。在一年之中阳气最足的日子,我觉得壮怀激烈的写法才最应景。


不仅仅对菊花,毛泽东对梅花也做过同样的乐观处理。

陆游曾写过名篇《咏梅》,其中写道: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毛泽东看罢陆游的,反其意而写道: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同枝梅花,不同悲喜。



九、境界


有一次,谢安问侄子谢玄,《诗经》里面最喜欢哪一句?

谢玄看着谢安风流半生,时时携歌姬上东山,便合时宜地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谢安说:我觉得是“訏谟定命,远犹辰告”。


这就好像有人问你最爱那首歌,你说周杰伦的《mojito》,对方说他最爱国歌。


当时的谢安已是权臣,自然不方便再说“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只能讲“訏谟定命,远犹辰告”。同样,我们也无法苛责古人多悲秋,毕竟又有几个黄巢与毛泽东呢。



PS: 提及国歌,韩红在《我是歌手》的总决赛里就是这么做的,似乎最后拿了冠军。

有哪些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和故事?

这里回答“诗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第一步:打开搜韵网。


第二步:搜索关键词“九日”,范围选“全诗”,朝代选“唐”或“宋”,其余选项默认,如下图所示。


第三步:手工过滤掉少部分明显不是重阳的诗句。

例如“霍如羿射九日落”。


第四步:Ctrl+C,Ctrl+V。

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一本无下六字) 唐初 · 王绩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
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
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奉和九月九日应制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爽气申时豫,临秋肆武功。
太液荣光发,曾城佳气融。
紫霄寒暑丽,黄山极望通。
讲艺遵先轨,睹德畅宸衷。
鹫岭飞夏服,娥魄乱雕弓。
汗浃镳流赭,尘生埒散红。
饮羽惊开石,中叶遽凋丛。
雁殚云路静,乌坠日轮空。
九流参广宴,万宇抃恩隆。
九月九日 初唐 · 李治
端居临玉扆,初(一作永)律启金商。
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
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
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
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
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
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
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初唐 ·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