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走過蕭條 中影文化城重返榮耀

▲中影文化城曾經拍過許多知名電影。(康鴻志攝/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時報【林佩怡╱台北報導】 七、八○年代台灣電影火紅,台北市的中影文化城和北投中國電影製片廠功不可沒,創作許多膾炙人口的電影,培植許多優秀的導演,即使兩處製片廠歷經蕭條,目前都已重新開放拍片,將帶領台灣電影邁向另一個巔峰。 中影文化城曾對外開放,園內的城門、護城河、客棧、古街巷、王爺府等,古色古香的建築和景色曾吸引大批民眾前往,後因合約爭議,無限期休園,至今尚未對外開園,目前由中影董事長郭台強接手,也開放電影取景,主要作為後製的辦公場所。 中影文化城民國六十四年完工,占地一萬六千坪,有歷代中國建築、江南小河等造景,中影說,當時拍攝很多抗戰電影,包括《八百壯士》、《英烈千秋》等都在中影拍攝,還有《光陰的故事》、《汪洋中的一條船》等片中場景,都曾在中影取景或後製。 中影說,民國七十一年鄉土電影開始流行,導演侯孝賢、楊德昌、張毅、小野、吳念真等都曾跟中影合作過,甚至部分導演還在中影上過班,成為台灣新電影的代表人物。近期的電影《賽德克.巴萊》的埔里城也在中影完成,尚未上檔的侯孝賢新電影《聶隱娘》也在中影取景。 台北市還有另一處製片廠,是位於北投的中國電影製片廠,一九五一年遷到北投,《揚子江風雲》等經典影片都在此拍攝,六、七○年代曾是台灣電影的推手,民國八十四年完成最後一步劇情片《肝膽豪情》後,就荒廢至今,最近有幾齣電視劇和電影重新在此地拍攝。 由於中國電影製片廠為國防部土地,台北市政府去年與國防部接觸,積極談換地,盼成立電影產業育成園區。今年市府召開「台北市影視產業園區」座談會時,郝龍斌市長宣布,面積四千五百多坪的製片廠,將打造成影視音園區,也為荒廢許久的製片廠注入一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