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總醫院體驗@雲城靜坐|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7-10 04:41:04| 人氣1,530| 回應1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溫哥華總醫院體驗

推薦 5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太太打電話留言給兒子:「你開車回來載爸爸去溫哥華總醫院急診。」

我聽了請她趕快再打電話過去,說:「不要嚇壞兒子,情況沒有那麼嚴重。」

左腳紅腫了一個星期,本來以為只是痛風,一開始也只大腳趾關節處腫痛,但一天一天過去,不但沒有漸漸好,反而面積逐漸擴大,疼痛加劇,大腳趾出現幾個水泡。星期六去看過家醫,不敢肯定是什麼,先開了青黴素和止痛藥。吃了一天,腫脹繼續擴及整個腳掌,小腿上也出現紅疹。

星期天原來和朋友約好去賭場吃自助餐兼聊天,只好打電話去取消。朋友們一聽可能是蜂窩性組織炎,立刻勸我趕快去總醫院急診打抗生素點滴,耽誤不得。他自己和親友有患過此病,輕忽的結果很嚴重。

Related image
以前去過溫哥華總醫院三、四次,都是去探病。兒子開車經過總醫院 Main Entrance 的陸橋 (正門入口在二樓,需由陸橋開上去),我記憶中急診處在一樓,所以叫他不要開上陸橋,繼續沿平地往前開,可是一直看不到有進入一樓的車道。眼看就要開過總醫院,緊張中看到一條小路,先彎進去再說。誤打誤撞竟開對了路,原來急診處入口在大樓後面,確實是在一樓沒有錯。
 
第一次來急診,手續步驟都不清楚。時近中午,check in 櫃台無人在內。幸好進來一位老外女士排在我後面,我向她探問。她告訴我第一步就是要 check in沒錯,也必須先在這裡辦理手續才行。

等了一陣,總算櫃台裡來了位護士,於是近前遞交醫療卡,她問我為什麼要來急診?事先雖查過蜂窩性組織炎的英文,也背過發音,臨時一下子唸不完全,乾脆遞進先前寫下這個字的英文小抄。她要我在櫃台對面的那排椅子坐下,等候叫名。


等了一陣子,總算那位護士從上圖左邊那個落地玻璃門出來叫我名字,帶我入內做傷病篩檢,填寫表格,量血壓、測體溫,問有在服用哪些藥物。在我手上綁了一條紅色紙手環,不知代表什麼,會不會和剛量的血壓高到210有關!?

然後叫我出去等,過了一會兒,另一位女士出門叫名,要我到下一個 Emergency Admit 窗口,再看過醫療卡,並在表格上登記姓名、生日、聯絡人等資料。在我手上掛上藍白色條紋的急診名牌紙手環,指出方向,要我循地上綠線去急診處理站,投單後等待叫名。

已有好幾人坐在等待處,環顧他們手上,都只有藍白條紋手環,沒有紅色手環。

以前就了解加拿大的急診很慢,都需要拖好幾小時才看得到醫生。來之前兒子查過網上的等候時間,溫哥華總醫院需要等候兩個半小時,才輪到處理,估計全部需要花上四個多小時才能完成。

這是今天的網上截圖,需要等得更久,總醫院急診需等上3小時40分鐘才見得到醫生,全部需耗費4個半小時。

不過因一開始就有傷病篩檢分類,需要等很久的,都是沒有立即生命危險的。若真的對生命有立即危險,就會走別的路線去緊急處理站。但是身有傷病痛,要耐心靜靜、慢慢地「等」,真的很難挨,有聽說過等了8小時才看得到醫生的事情。

這正好是用得上「靜坐」功夫的地方,不胡思亂想,並保持儆醒以便隨時回應叫名。

等啊、等啊,等到一位男護士叫我的名字。他帶我進入處理站,要我找個位子坐下。然後就繼續地再等、等啊、等啊~~~持續地等。

處理站裡面靠牆的一排座椅上坐了些人,再轉過去的牆背面有一排更長的座位,也有不少人坐在那裡等待。醫生和護士就在前面這排椅子旁幫病患做處裡,牆後的病患輪到做處理的時候,就會被叫到前面這排來坐。

櫃台裡的幾位護士們不疾不徐,以在等待急診的人看來有點緩慢的速度把表格資料輸入電腦,一邊互相聊著天。不過他們都保持一種輕鬆但肅穆的態度,沒有嘻笑,很適合急診室的氛圍。

在這裡面總算看見另一個病患也帶有像我一樣的紅色手環,那是位右手掌紅腫的年輕女士。後來醫生診治她時,才聽她說是因為停車搶位糾紛,「打」出來的傷害。

Image result for allergy band 
終於找到紅色手環的用意了,原來那代表對某些藥物過敏。不同顏色的手環各有代表意思。

先前看的網上估計等候時間很準確,真的從進急診處大門的兩個多小時以後,就有一位女醫生過來看我了。因為太太和兒子還坐在外面傻等,我問她還需要多久,她說要驗血和做CT掃描,打IV靜脈點滴抗生素,至少一個半小時吧。

這位女醫生很年輕,大約三十出頭。在醫院制服淺藍T恤衫外套了一件黑背心,前面有彩色花繪,顯得活潑亮麗。在整個團隊中,她步伐走得比較趕。也許現在需要處理的病患多,上午時看到的她,和其他護理人員一樣也是不疾不徐的。


網上示意圖,取自電視節目《急診室:在溫哥華總醫院裡的生與死》。醫院內不准攝影,只好借用電視節目的圖片。

間中有CT室的護理人員來引領我過去,CT掃描室的氣氛和急診處理站明顯不同,她們顯得比較輕鬆快樂,互相有說有笑的。

操作人員讓我躺下來,曲起左膝,左腳掌踩平在榻上;右腳曲起靠胸,以雙手環抱住。因為只要掃描左腳掌,避免右腳進入掃描圓框內。

掃描完畢,那位小姐還和我開玩笑,說我一定懂瑜珈,動作做得很好。

回到急診處理站,又枯等許久。女醫師忙完另一個病患,從診療室出來,看我怎麼還傻坐在那裡。有點皺眉地問護士,為什麼還沒有幫我打點滴?護士才慢條斯理地去查按電腦系統,開啟藥材櫃,取出藥品與材料。先在我手臂上裝了IV針頭 (就是上面手環相片裡,手臂上網狀繃帶裡包裹著的東西),再接上抗生素點滴袋,把袋子掛在椅背牆面上的掛鉤,開始打點滴。

因為需要每天回總醫院急診處繼續接受點滴,所以IV針頭就保留在手臂上。必須小心護著,保持乾燥,不能沾濕。

從踏進急診處大門,到處理完畢踏出院門,全部耗時近4小時15分鍾。


Day 1,醫生用筆標畫出主要傷區,已在向小腿上延伸中。


Day 2,紅腫已消退了大約50%。

[參考閱讀]:
列治文醫院急診科主任醫生Nancy Austin專訪,不管你去沒去過急診科看病,都不該錯過和Nancy主任醫生的這一場對話。(簡體字版)
http://www.lahoo.ca/article-125089-1.html

台長: 其石山人
人氣(1,530) | 回應(10)| 推薦 (5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居安思危 |
此分類下一篇:在溫哥華看急診的手續步驟
此分類上一篇:五種加幣紙鈔即將停用

DB
祝您早日康復!
2019-07-10 06:32:10
版主回應
謝謝你!

正逐健康復當中,每天都看得到進步,感覺不錯。
2019-07-10 09:50:01
雷爸
還好有及時處理,而且要處理的徹底!
生病真的需要耐心的遵循醫療人員的處置.
在台灣,急診室沒有「春天」.

甚至時有病患家屬毆打醫護人員之新聞,警衛也無可奈何的畫面真不忍目睹.

兩相對比溫哥華的總院和台中榮總的場景.
我覺得,台灣區域醫院的
急診室像傳統菜市場的擁擠也混合了戰場熱烘烘的感覺.
2019-07-10 08:24:06
版主回應
我是星期天去急診的,那天沒有實習醫生也沒有實習護士,室內人不多,比較空蕩一點。

星期一再回去打點滴,哇!真的像菜市場,站得滿滿都是人,有一群的實習醫生(我猜的),圍著電腦螢幕和一位指導醫師聽講解。也有可能是實習的護理人員進進出出,不知她們在做什麼。診療座位全部客滿,人人挨著坐,看著醫生和護士在處理鄰座的病患。

星期二沒有那麼客滿,還是有許多實習人員。幫我打點滴的就是一位實習護士,她從櫃子裡拿藥、把點滴管插進IV針頭,都顯得緊張。動作不如星期一那位護士熟練與乾淨俐落。

還得再去兩天,已經感覺像在走灶腳(台語)了。
2019-07-10 10:02:05
雷爸
回診時也在急診室處置嗎?
通常,在台灣的醫療系統會轉到一般門診處理.
2019-07-10 12:26:13
版主回應
回診也是在急診室處理。 加拿大醫院沒有門診制度,門診是讓家庭醫生診所去做。 所以有些人就把「急診」當成「門診」使用,以致急診等候處理的時間會拖得很久。

急診以後,醫生會根據需要幫病人轉診專科醫生,去看專科的就診日期安排會比透過家庭醫生早,這是朋友和我這次的親身經驗。不過不鼓勵人們這樣使用,而且透過家醫能找到可說國語的專科醫生。急診室轉診就看運氣了,他們不管醫生能否講中文,所以大多都被轉到只會說英語的專科去。
2019-07-10 13:21:54
旅人
保重
多調養
2019-07-10 12:42:46
版主回應
病中勿嫌時間長,急診室內見百態,停車遙遠當健步,此時方恨忌口難!

打油詩,博君一粲。
2019-07-10 13:26:18
jinjin〈金金〉
幸好及時就醫,蜂窩性組織炎不能拖!祝福早日康復!
2019-07-11 14:41:39
版主回應
這次屬於有驚無險,虛驚一場。是自己太緊張,對家庭醫生問說會不會是蜂窩性組織炎!? 家醫帶上手套檢視,既不說是,也不敢說不是。為了安全,開出青黴素給我吃再說。

吃了一天藥,腳繼續腫大。星期天,只好直奔急診室。急診分類護士聽我說起「蜂窩性組織炎」這個名詞,又看到家醫開的青黴素藥單。既然家醫都這麼認為,她也就這麼寫(不過她寫“可能是”)。

送進處理室,急診醫生就順隨著前面大家的看法,總之一切為了安全,先打抗生素再說。

沒有傷口,沒有發燒,驗血報告的白血球雖超出正常值,但只略高一點,高的不多。後兩天遇到的另一位急診室醫生認為可能是急性痛風引發的強烈腫脹發炎。反正已經在施打抗生素了,就把療程繼續到底。

不過「蜂窩性組織炎」真的拖不得,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2019-07-12 10:08:38
旅人
謝賞紅樓蜜蜂

午安安
2019-07-12 12:17:51
版主回應
日安,祝健康平安!
2019-07-12 13:33:59
保重啊!
2019-07-16 00:18:49
版主回應
謝謝你! 現在已經好很多了,腫痛全消,但痛風部份還是需要去看專科醫生,繼續治療。

病從口入,忌口真的很重要啊!
2019-07-16 07:58:27
uni2019
請問您花多久寫這文?好奇貓問。
2020-01-18 14:26:46
版主回應
我沒有去算過所花的時間。寫文字的部份還好,幾十分鐘就寫完了。比較花時間的是在網上蒐找適當的圖片,下載,整理,再貼上文章之中。

前前後後大概花了三、四個鐘頭吧!
2020-01-19 07:00:16
uni2019
LOL That is what I thought。Nicely arranged and very informative.
2020-01-19 07:19:44
版主回應
第一次在國外看急診,雖然以前也聽兩三位朋友說起他們急診的事,不過沒人告訴過我程序,進了急診室大門,四顧茫然,連該在哪個櫃台登記都不清楚。所以把它寫出來,也許對有需要的人有所幫助。

很久以前在台灣的急診經驗,櫃台掛號後很快就有醫生看診,也很快推進手術室。把家人親友嚇了一大跳,他們只知道我要去醫院看醫生,沒想到當天立刻就進行手術。相比之下,在溫哥華看病需要有耐心靜等,心急不得。
2020-01-19 07:49:54
uni2019
Thanks for sharing, may one address you as Mr. City of Silver Land. Au Revoir.

Your excellence.
2020-01-19 08:15:04
版主回應
Merci! 不過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被稱呼“your excellence”很不習慣。

Have a nice day.
2020-01-19 12:35:3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