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誤用搓手液中毒 醫生:酒精濃度60%或以上才有效殺菌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 - 新聞 - 社會 - D190516

兒童誤用搓手液中毒 醫生:酒精濃度60%或以上才有效殺菌

社會 14:12 2019/05/16

分享:

分享:

世界綠色組織建議大眾使用洗手液及清水洗手,或以以水沾濕後清潔皮膚,減低對環境的影響 。(曾耀輝攝)

濕紙巾搓手液含不同化學物,輕者引致皮膚敏感,重則含致癌物,或類雌激素可致不育。環團世界綠色組織指出,濕紙巾由人造纖維製造,浸在水中18個月後仍維持原狀,而濕紙巾被沖到大海,分解時更會釋出微塑膠,加劇海洋塑膠污染問題。醫生則提醒,酒精濃度達
60%或以上的搓手液,方能有效殺菌。

根據美國毒物控制中心的全美中毒數據系統,美國在2011至2014年間,共有70,669宗兒童搓手液誤用中毒個案,當中有93%為5歲或以下幼童,及有約95%為誤吞中毒徵狀包括眼睛刺痛、嘔吐、結膜炎、口腔刺痛、咳嗽及腹痛;較罕見的嚴重個案出現昏迷、癲癇、低血糖、代謝性酸中毒及呼吸困難 。

世界綠色組織又引述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指出,搓手液在雙手明顯變髒或油膩時效果不佳,故建議當沒有洗手液及清水洗手時才使用搓手液。

急症科專科醫生司徒敬豪亦提醒市民,選擇含乙醇的酒精搓手液產品,而避用含異丙醇的產品,因後者相對較難揮發,殘留在皮膚上的時間較長,若皮膚表面有破損可進入真皮層,便容易引起接觸性皮膚炎。皮膚有傷口、容易過敏如主婦手的市民,應選擇刺激性較低的搓手液,以避免被當中的酒精成分刺激。

世界綠色組織指出,濕紙巾多以人造纖維製造,不可回收再造及不可被生物降解,此類濕紙巾不能在污水系統中快速分解,單是英國每年便得花費1億歐元(即約8.8億港元)處理30萬宗因濕紙巾導致的污水渠堵塞個案;澳洲組織TasWater實驗亦發現,可沖廁濕紙巾即使浸在水中18個月後仍然保持不變。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博士建議,使用洗手液及清水洗手,或以以水沾濕毛巾後清潔皮膚,可減低對環境的影響之餘,亦可減少皮膚接觸化學品的機會,對人體健康及環境是雙驘局面。

司徒敬豪醫生亦指,市民應盡量減少使用使用濕紙巾,使用梘液及清水已足夠殺死致病細菌,亦教路正確洗手步驟:

先洗濯雙手,然後加入梘液擦出泡沫,按『潔手7步驟』:手掌、手背、指罅、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揉擦雙手最少20 秒,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乾淨,再徹底抹乾或吹乾雙手。

香港經濟日報 App

免費即時新聞

立即掃描

搶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