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郑爽的父母?

关注者
131
被浏览
537,231

38 个回答

谁也没想到郑爽风波后首次现身是去录节目,而她的父母正在为与张恒的民事纠纷案再次开庭做准备。


  郑爽的心理素质远比长相强大,已经像没事儿发生一样去工作了。就算自己是以“代孕”、“弃养”为主题,掀起全国人民怒火的这出大戏的女主角。


  当剧情进展到男主角张恒甩完锤女主角发表声明时,就与大众想象的道歉声明不一样,郑爽心理素质极好。

  依旧是爽言爽语式声明,一般人能理解的信息:张恒出轨了。我是传说中的大傻丫头。


  郑爽爸爸的发言比较能看懂,大概就是:张恒是吃软饭的,谈恋爱期间借给他2000万,现在还没还。


  并且还附上了与张恒关于2000万的民事判决书。


  可惜,网友认真研究这封民事判决书后,猛然发现郑爽才是惊天大渣男!!


利益至上的“渣男”

这2000万借贷怎么来得呢?

  简单来说,郑爽让张恒辞职,全身心为自己服务、打工,然后郑爽给张恒打了2000万,特地备注是“借款”,一起开公司创业了。

按照约定,赚了算郑爽的,亏了张恒得掏钱还。


那这2000万花到哪里去了呢?

张恒拿这个2000万用于郑爽本人开销(热度、形象维护)、郑爽爸妈的日常开销郑爽创立的服装品牌开销




剩下的钱,张恒把1000万拿去买理财了,300万买股票。现在因为郑爽把张恒告上法庭,法院查封了股票和理财的1300多万。



  就这2000万来说张恒确实挺惨的。

  目前郑爽方要求张恒还款2000万,还有年化率6%的利息,以及案件受理费14万。


  其中最难理解是张恒,也爱得太卑微了!!

  毕业于美国常春藤大学,刚回国就担任某大型节目的赛事总监,这样的青年才俊应该是很意气风发的。

  结果,经常挂在嘴边的是“我配不上你”、“我和你牺牲的东西不对等”。


只能说郑爽简直性转版的渣男,她具备渣男的根本特质:自己的利益至上。

  从他俩一起参加的《女儿们的恋爱》就可以窥探出。

  郑爽:当时我是想让你帮我开公司,没想过让你当我男朋友。但如果你不是我男朋友,可能也不会帮我公司了。


  张恒:所以你的意思是说你是为了让我跟你一起工作,所以跟我成为男女朋友的。




  郑爽没否认沉默了一阵,接着说:我也在想当初的决定是不是正确的



  当时看节目只觉得是爽言爽语,现在来看为了让张恒辞职和她一起创业,委屈自己谈个恋爱,郑爽做得出。

  而听到郑爽心声的张恒,在那个当下,只能无奈的说:我好卑微啊,我想找个地方待一会儿,好难过啊。




  第二天张恒疑似哭过了,眼睛很肿,早起给她做完早饭,发现郑爽不见了。留言说:重新考虑两人的关系,然后不接电话,不回消息。


  若即若离、玩失踪,半开玩笑说:只是为了一起开公司才在一起等等。

  放现在就突然理解了张恒的卑微,只求配得上

我知道自己配不上你,你说的条件我都接受。我可以每个月工资只拿一块钱,我无所谓,你别不理我。


  代孕、弃养风波一出,大众忽然惊觉郑爽不是敢爱敢恨的真实人设。

  但郑爽一直觉得自己很真诚。确实,她的行为一直很坦诚,我就是爱钱


  节目中,她也没有掩饰过,给张恒买早餐花了60块,一直缠着张恒把30块打给她。



  张恒答应给她打过来之后,郑爽半开玩笑说:我说打30,你就不能把我那份也打过来吗?就不能打个五百、六百,让我乐呵乐呵。




  听到张恒给她打了一千,非常开心的说:以后接着给你买早餐。



  蛛丝马迹越翻越多,大到1000,小到38,她都不放过。

  把参加节目组的道具挂闲鱼卖



  把爸妈参加活动穿过的原味T恤,放网上卖



不难看出,钱才是她安全感的来源

  但很难理解,郑爽并不缺钱,1.5亿豪宅的新闻还没过去。而扯到原生家庭,郑爽爸爸经营了一家供暖公司,父母尚有余力让从小让她学艺术。



一脉相承的利益

  录音曝光,随着郑爽一起形象受损的还有郑爽的父母,“打掉”、“送人”、“你们俩全忘了”。

  被网友纷纷感叹: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但这次郑爽的母亲存在感比较强,稍微有逻辑一些的长句子都是出自于郑爽母亲之口。

  而郑爽之所以成为明星也是郑爽母亲的一手推动。

  郑爽的母亲甚至为郑爽制定了考北影的十年计划,全家所有人都得为培养郑爽做演员让路。


从一岁半起,郑爽就被母亲控制着饮食,防止变胖。




一到五岁,先学舞蹈,培养气质,再学钢琴、长笛、声乐、表演、自行车、骑马、游泳、英语。




五年级时,郑爽没考上北京舞蹈学院附小,被母亲送到四川舞蹈学校跳级上初一。

12岁的郑爽独自一个人在成都上学,被班上的同学说是来自东北的乡巴佬。




16岁的郑爽不想考北京电影学院,母亲暴跳如雷,母女当街争吵。

谷雨实验室


  郑爽母亲:最大的愿望是和郑爽交换人生,哪怕一年也行


  这么看来,郑爽后续放飞自我、爆粗口、怼媒体,其实都是受母亲控制压抑太久?

可能以前是,但现在一定不是。

  想要摆脱原生家庭的人是痛苦的,是在竭尽全力反抗由原生家庭继承的影响。

  但郑爽没有,现在的她甘之如饴,因为掌握全家的经济命脉,她获得了权利,非常满足于自己是当家人的角色,全家人都在为她的情绪买单。


而父母也并没有求仁得仁,正不断的为这个容易失控的孩子,为她的情绪买单。

  郑爽对她父母来说是个很折磨人的小孩,不是郑爽父母需要的:一个安静的、特别会赚钱的明星。

  有各种各样的状况需要父母处理,小到不想拍戏、玩失踪,去安抚郑爽,大到替她处理代孕的孩子,替她向张恒的父母交涉。


  母女的相处是带刺、彼此较劲儿的,郑爽会通过买母亲不让她吃的零食,去挑战母亲的权威。在父亲劝说时,会放话:爸你再劝我,我不要从事这个行业了。


“郑爽豢养了全家,而父母也成为她利益的看门狗。”

我也见过郑爽爸妈。我觉得我自己在他们三个人身上感受到的是一种有点相互折磨,又非常是一家人的关系。非常团结牢不可分的一家人。我不知道郑爽童年如何,但成年后的郑爽显然是家庭中心,她豢养了她的父母——这里的豢养一方面是经济上,她确实养了他们家所有人,另外一方面,她父母自动沦为了她的附属,她利益的看门狗。成年后郑爽是一个很折磨人的人。哪怕对她父母也是如此。承受了她的折磨。享受了她的付出。她和她的父母彼此都对这种关系很满意。

@狠狠红


  所以郑爽的父母不希望郑爽要这两个孩子,也不允许孩子的父亲张恒养,就算双方的经济能承担抚养孩子,任何损害郑爽利益,影响到全家的情况都不能发生。


  郑爽父母把郑爽当做实现阶层跨越的工具,母亲能在5岁郑爽练琴,弹错一处,小棍打手,如果犯困,就喷凉水。

  父亲则不遗余力在微博回答郑爽不方便回答的,替她吸引粉丝,炒cp之余,通过微博问答赚了15w。


  成果非常的喜人,郑爽父亲买车,车号是豹子号(车牌尾号是相同数字),母亲则浑身爱马仕。


  而成年后的郑爽,因为掌握全家经济来源地位变高,拥有话语权,她坚定的认为她需要很多很多钱。

  所以她开炸鸡店、开服装店、拉张恒创业开发app、周边,能堂而皇之宣布粉丝群需要交200才能进,甚至一度想做网红,因为只需要拍照就能赚钱,而拍戏还需要熬夜、记台词,太苦了。


她的人生真实的部分是赚钱,这本没什么错,但关键是,也要有底线。

家庭,应该是一个人底线的护城河。

而在郑爽家庭里,被完整继承下来的是利益至上,郑爽全家正为了“郑爽”这个明星身份,蝇营狗苟。

郑爽:一朵被父母亲手培育出的恶之花!


郑爽对孩子的所作所为刷新了当妈的底线,但她何尝又不是一个可怜之人?


人的一切行为都有迹可循,特别是他成长的轨迹和童年的遭遇。


郑爽如何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让我们把时间倒回30年前。


1991年,郑爽出生。她家虽不富裕,却也算小康。


父亲在外做生意,母亲是一名普通职员。


在生下她后,母亲辞去工作,专心在家养育郑爽。


当然养育是一种客气的说法,郑爽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我更愿意用“操控”这个词来形容。


她的母亲在参加节目时理直气壮地说:“培养她,就是实现我的愿望。”


母亲的愿望是做女明星,郑爽从小的人生轨迹便是为她将来做“女明星”打基础。


4岁就登台演出,学习钢琴、舞蹈。


母亲对她要求极其严格,除了艺术以外,文化课也不能落下,稍有失误,便是一顿打。


郑爽的母亲在节目里很自豪地说:“我就喜欢军事化管理……我对她要求比较严……”


她认为,郑爽之所以有当时的成绩全是靠自己的“悉心教导”,她在节目上侃侃而谈,却看得人直冒冷汗。


12岁那年,郑爽独自离家上学,青春期初期正是孩子性格最敏感的时候,然而郑爽却在离家很远的地方独自一人默默承受孤独。


从小频繁的转学、跳级,她几乎没有机会交到什么朋友。


加上敏感、自卑,她还被同学排挤、嘲笑,说她是“乡巴佬”。


所以,后来即使郑爽已经成为了万众瞩目的大明星,她还是逃不掉父母控制和童年阴影带来的伤害。


她带着爸妈一起上节目,带着爸妈她一起拍戏,甚至就在年初她拍Prada的广告时,也是带着父母一起拍的。

Prada宣传短片截图 图源 豆瓣



网友一针见血:这对夫妻就是把郑爽当做赚钱赚名利的工具。


但郑爽却无法自我挣脱。


一、从父母那习得的“PUA”


“亲密母子关系是亲密父子关系的前提,孩子与父母间亲子关系的质量,又决定了孩子未来和整个世界的相处质量。”


郑爽和张翰因戏结缘,她主动公开恋情,宣称对自己有格外高的忠贞要求,跟别人合作拍戏时,拒绝任何亲密镜头,还自称为了张翰去整容,为了张翰愿意退出娱乐圈。


后来遇见胡彦斌,她也是脑子一热就上头,不仅主动在《花儿与少年》里播放胡彦斌的歌,还写了一本书,写与胡彦斌在一起的100件小事。



这种不管不顾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就昭告天下的恋爱模式,说好听点叫痴情投入,说难听点是根本看不见对方。


而且,她非常喜欢强调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弱势地位,这也是前期她能够获得网友“怜惜”的一个原因。


成年人健康的恋爱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互相扶持的。她却故意把自己放在一个苦情戏主角的位置上,用不断积攒的、自我感动式的“委屈”和“付出”去控制对方。


她的各种行为,看似割裂,背后的逻辑却完整,自恋的表现是源于内心的自卑。


建立人际关系时,一开始她会表现得非常乖巧,甚至看上去有些怯怯,十分懂事,对自己的约束度很高。


这是源于她父母对她的严厉教育、长久忽视,她明白懂事才有奖励,听话才能被认可。说白了这就是一种讨好。


不论是最开始的“小仙女”形象,还是恋爱之初乖巧粘人的模样,都是通过讨好对方,获得她想要的关注。


接着,她开始展现自己的脆弱和无助。


演艺生涯之初,她在采访中说过自己从没有被那么多人瞩目过,拿到角色之后很担心能不能演好。


这是由于父母的打压教育让她养成了低自我价值感,从小没有得到过无条件的爱,内心总是觉得自己不配,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对于别人的期待她感到无所适从,怕别人失望,也不相信真的有人能喜欢她,爱她。


但是,没有人会一直陪着她玩“心疼小仙女”的游戏。


负面消息一条条累积,恋爱屡次不顺后,她崩溃了。


她开始“叛逆”,开始呈现出种种“疯癫”的行为。


心理学中有一个说法:人一生一定会有叛逆期。有些人是青春期,有些人则是被压抑到中年、老年才开始叛逆。


爆发的时间越晚,被压抑的时间越长,爆发的强度就越大。


她开始做出一副不管别人眼光的样子,抽烟喝酒,任性无礼,自说自话,并标榜此为“真性情”。


这一切都更像是她在逃避问题,同时也错过着面对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被困住的孩子和迷失心智的大人


如今看郑爽的这个瓜,网友们骂声一片,尤其是对她在录音中对两个孩子的态度,有网友直接说:“可云疯了都知道找孩子!”


郑爽对待婴儿却像对待货品、对待一个玩具,突然喜欢,就要买,突然不喜欢,就要退,看起来并非蓄意,却对孩子构成了极大的“恶”。


但,这难道不正是她妈妈对她的态度吗?只将孩子当做一个物品,一个工具。


而同样悲哀的是,作为“父亲”的张恒也并不“干净”。用曝出录音、“搞臭”孩子“母亲”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受害的仍是孩子。


试想两个孩子长大了,发现自己有着这样一对“父亲”“母亲”,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呢?


在这出闹剧中,人人各怀鬼胎,双方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往对方身上扔刀子,但最无辜也最可怜的是孩子。


借用微博一个博主的话:我现在只希望那两个孩子永远不会听到这条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