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民(香港科技大学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院长)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张福民

香港科技大学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院长
展开8个同名词条
张福民教授 [1] [2]香港科技大学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电子与电机工程系讲座教授,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讲座教授。 [1] [4]
中文名
张福民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马里兰州大学帕克分校

研究领域

播报
编辑
控制和机器人系统(CRS) [1]

人物介绍

播报
编辑
张福民教授是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讲座教授;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讲座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院长。 [1] [4]在加入香港科技大学之前,他曾担任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的教授,决策与控制实验室的主任。 [3]
张福民教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3]在2004年分别获得美国马里兰州大学帕克分校电机工程博士学位,2017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学位。主要从事移动传感器网络,海洋机器人控制系统和信息物理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张福民教授同时担任IEEE海洋工程学杂志编辑、网络物理系统杂志,机器人与自动化通信,IEEE自动控制期刊等多个国际期刊的编辑。 [3]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1995年获得清华大学电气工程系学士学位。
1998年获得清华大学电气工程系硕士学位。
2004年获得美国马里兰州大学帕克分校电机工程博士学位。
2004年11月-2007年08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博士后研究员及讲师。
2007年08月-2013年06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助理教授。
2013年08月-2017年08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7年08月-2022年04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教授
2023年01月起担任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讲座教授;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讲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院长。 [6]

获得荣誉

播报
编辑
2009年9月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职业奖。
2010年4月获得美国国家自然资源研究所青年研究员项目奖。‬‬ [1]
2010年洛克希德励志青年教师奖。
2011年ECE GT杰出青年教师奖。 [3]

代表作品

播报
编辑
[1] Q. Tao, J. Wang, Z. Xu,T. X. Lin, Y. Yuan, and F. Zhang, “Swing-Reducing Flight Control System for anUnderactuated Indoor Miniature Autonomous Blimp,” IEEE/ASME Trans. Mechatronics,26 (4), 1895-1904, 2021. IF 5.303 (BestStudent Paper Award, AIM 2021)
[2] N. Yao, M. Malisoff, andF. Zhang, “Contention-resolving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for coupled controlsystems with a shared resource,” Automatica, vol. 122, p. 109219, 2020. IF 5.944[3] S. Al-Abri, W. Wu and F. Zhang, “A Gradient-Free 3-dimensional SourceSeeking Strategy with Robustness Analysis,”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Control, 64(8):3439-3446, 2019. (17 citations/GS) IF 5.792
[4] D. Chang, W. Wu, C. R.Edwards, and F. Zhang, “Motion Tomography: Mapping Flow Fields Using AutonomousUnderwater Vehicl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Research, 36(3):320-336, 2017. (31 citations/GS) IF 4.703
[5] N. Yao, E. Anaya, Q. Tao,S. Cho, H. Zheng and F. Zhang, “Monocular Vision-based Human Following on Miniature Robotic Blimp,” in Proc. 201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3244-3249, Singapore, 2017. (52 citations/GS)
[6] S. Zhang, J. Yu, A.Zhang, and F. Zhang, “Spiraling Motion of Underwater Gliders: Modeling,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Ocean Engineering, 60: 1-13,2013. (180 citations/GS) IF 3.795
[7] W. Wu and F. Zhang,“Robust Cooperative Exploration with a Switching Strategy,” IEEE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28(4), 828-839, 2012. (77 citations/GS) IF 5.567
[8] F. Zhang and N.E.Leonard, “Cooperative Control and Filtering for Cooperative Explor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55(3):650-663, 2010. (288citations/GS) IF 5.792
[9] N. E. Leonard, D. A.Paley, R. E. Davis, D. M. Fratantoni, F. Lekien, and F. Zhang “Coordinated Control of an Underwater Glider Fleet in an AdaptiveOcean Sampling Field Experiment in Monterey Bay,” Journalof Field Robotics 27(6): 718-740, 2010. (341citations/GS) IF 3.767
[10] F. Zhang, D. M.Fratantoni, D. Paley, J. Lund and N.E. Leonard, “Control of CoordinatedPatterns for Ocean Sampl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80(7):1186-1199, 2007. (201 citations/GS) IF 2.888 [5]
张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