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有大媽二媽三媽,不同臉色有不同意義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Photo credit: wikipedia

媽祖有大媽二媽三媽,不同臉色有不同意義

文/柿子文化

民間流傳的媽祖故事眾多,其中不乏佛教版或誌怪版傳奇,現在普遍採用的是明末清初湄洲昭乘和尚編錄的《天妃顯聖錄》,完整收錄並考證媽祖的傳說、紀事,被視為原始媽祖資料的重要依據,大約編輯於明末,清廷改版過三次。

根據《天妃顯聖錄》,媽祖是宋朝福建省泉州府莆田縣湄洲島的姑娘林默(「娘」是尊稱),自幼茹素習道,善用道術為百姓消災解厄,深受鄉民愛戴,被視為仙人,二十八歲時天命至,於九九重陽湄峰最高處羽化成仙。其序文即言明,媽祖是觀音大士轉身(另有媽祖曾向觀音習道的傳說)。此外,亦收錄有媽祖收服千里眼(綠色金精)、順風耳(紅色水精)為部將的傳奇。至於保生大帝(大道公)前來求婚,因而與媽祖大鬥法的軼事,則純粹是民間戲曲。

相對於傳說的豐富,正史對媽祖的出身卻無記載。其身世多根據最早的南宋(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及後來的廟誌與地方誌而來:媽祖為林氏,無名諱,是南越一代巫覡信仰的神職人員,具特殊能力,能為人治病、預測、祈福,死後信徒於福建湄洲島為其立廟祭祀。宋徽宗時,大臣允迪出使韓國,在今東海(當時稱南海)遇船難,船隊中除了允迪所乘船隻有一女神相救,其餘皆沉溺,因而認為是湄洲媽祖顯靈,回朝稟報後,徽宗便詔賜「順濟」廟額,是媽祖封神之始,從此在漢族及世界的神壇嶄露頭角。

臺灣人這樣叫媽祖

大家一定常聽說媽祖還有大媽、二媽、三媽⋯⋯這是依照廟裡神像雕塑時間前後來依序編號的。一般來說,最早的「開基媽」是「鎮殿媽」,置於大殿讓人祭拜,這是大媽;鎮殿主神座前經常有陪祀的神像,這是二媽;進香、遶境或辦事時,鎮殿媽和二媽如果外出了,廟中豈不無主神?所以另外再做一尊「出巡媽」,這就是三媽了。因此,臺灣俗諺便說:「大媽鎮殿,二媽吃便,三媽出戰」。

信徒愛媽祖,瘋組後援會

另外,有些廟宇還有媽祖會會長、每年輪流做莊的正副爐主、信徒請神像回去供奉等,所以就會多到六、七,甚至八、九媽了。編號眾多的媽祖中,有各自信徒組成的「後援會」,其中因為三媽最常負責出巡,所以「三媽會」是最常聽聞的;另外「六媽會」組成較晚、較年輕,但相傳媽祖在家排老六,所以是六媽,因此在媽祖會裡也頗為活躍。

神界的百變天后

臺灣媽祖的臉部顏色常見的有三種,分別為膚色(粉面媽)、金色(金面媽)、黑色(烏面媽)。

膚色是人格化的表現,意在親民,是臺灣神明中最常見的;金色是得道象徵,有至尊無上之意,只有天帝級神明或佛祖才會用上,媽祖是唯一天后,自然可以用金面;至於黑面,臺灣神像除了原始造型就是臉部黑色(如包公、中路財神爺)或黑銅、黑木、黑石雕塑原色呈現(如清水祖師爺)外,極少刻意將臉部漆成黑色,所以「烏面媽」是媽祖崇拜中廣為流傳的特殊信仰,甚至有學者認為,烏面媽在臺灣媽祖裡所占的比例最高。

烏面媽的來源有二:一是鹿港天后宮香火鼎盛,媽祖神像長期受香火薰陶,從粉色變成烏黑色,因此稱為「烏面媽」;二是特意漆成黑色,以顯救苦救難的莊嚴神聖。

此外,還有一說較少為人接受,漢族習俗閨女未嫁而亡或死於非命是為陰神,而媽祖升天時為閨女,因此以面部黑色呈現。

此說自當有爭議。妙善公主(漢族的觀音化身)也是閨女,一票仙姑也都是閨女,皆未因此以烏面呈現;死於非命的更大有人在,保生大帝墜谷而死、李白和屈原都是溺斃的、岳飛則是被毒死⋯⋯也未以黑面呈現。

※ 本文摘自 《神靈臺灣‧第一本親近神明的小百科》,原篇名為〈媽祖天后〉,立即前往試讀►►►

民間信仰:

  1. 艋舺青山王相傳是孫吳部將,遶境傳統溯及日治時期
  2. 永遠最受歡迎的神明──財神爺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