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时,郑和及其随从都留下了哪些书?

请各位大神,学兄指教,急求帮忙,多谢!
关注者
10
被浏览
3,733

2 个回答

以下資料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中國歷史》:

《鄭和航海圖》

明代航海圖籍。原名《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後人多簡稱為《鄭和航海圖》。約成於洪熙元年(1425)至宣德五年(1430)間。原圖為自右而左展開的手卷式﹐茅元儀收入《武備誌》卷二百四十後改為書本式﹐共二十四頁﹐包括茅元儀序一頁﹐圖二十頁﹐《過洋牽星圖》二頁(四幅)﹐空白一頁。

該圖製作於鄭和第六次下西洋之後﹐全體下洋官兵守備南京期間。其時正值明宣宗朱瞻基醞釀再下西洋之際﹐因將鄭和船隊歷次下西洋航程綜合整理﹐繪製成整幅下西洋全圖﹐為鄭和使團適應下西洋的需要而集體編製的不朽之作。全圖以南京為起點﹐最遠至非洲東岸的慢八撒(今肯尼亞蒙巴薩)。圖中標明了航線所經亞非各國的方位﹐航道遠近﹑深度﹐以及航行的方向牽星高度﹔對何處有礁石或淺灘﹐也都一一註明。圖中列舉自太倉至忽魯謨斯(今伊朗阿巴丹附近)的針路(以指南針標明方向的航線)共五十六線﹐由忽魯謨斯回太倉的針路共五十三線﹔往返針路全不相同﹐表明船隊在遠航中已靈活地採用多種針路﹐具有高超的航海技術和較高的海洋科學水平。在圖中鄭和船隊所經之地﹐均有命名。圖中的約五百個地名中﹐外國地名約三百﹐大大超過汪大淵《島夷誌略》一書所收的外國地名。

15世紀以前﹐中國關於亞非兩洲的地理圖籍﹐以《鄭和航海圖》最為詳盡。受到當時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該圖仍採用傳統的繪畫方法﹐圖中的地域大小﹑遠近比例﹐都只是相對而言的﹐有些地方的方位甚至有錯。但只要瞭解其繪製方法﹐結合所記針路及所附的《過洋牽星圖》﹐並以今圖對照﹐便可發現該圖在描繪亞非沿海各地形勢﹐以及在認識海洋和掌握航海術等方面﹐在當時都達到了較高的科學水平。該圖不僅是研究鄭和下西洋和中西交通史的重要圖籍﹐在世界地圖學﹑地理學史和航海史上﹐也佔有重要的地位。

《瀛涯勝覽》

明人記述15世紀中外交通的史籍。馬歡著﹐郭崇禮協助編撰。馬歡字宗道﹐浙江會稽(今紹興)人。永樂十一年(1413)﹑十九年和宣德六年(1431)﹐先後參加了鄭和下西洋第四次﹑第六次和第七次出訪活動﹐以親身經歷各國的見聞﹐撰成該書。書中記載佔城(今越南南部)﹑爪哇﹑舊港(今印度尼西亞的巨港)﹑暹羅(今泰國)﹑滿剌加(今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啞魯(今蘇門答臘的日里河流域)﹑蘇門答剌﹑那孤兒(在今蘇門答臘島北部)﹑黎代(在今蘇門答臘島北部)﹑南浡里(在今蘇門答臘島北部)﹑錫蘭山(今斯里蘭卡)﹑小葛蘭(在今印度柯欽南)﹑柯枝(今印度柯欽)﹑古里(今印度科澤科德)﹑溜山(今馬爾代夫)﹑祖法兒(今阿曼西部沿岸的多法爾)﹑阿丹(今亞丁)﹑榜葛剌(今孟加拉國及印度孟加拉邦地區)﹑忽魯謨斯(今伊朗阿巴丹)﹑天方(今沙特阿拉伯的麥加)等二十個國家的情況。每一個國家都單獨成篇﹐以簡潔的文字﹐對其位置﹑沿革﹑重要都會港口﹑山川地理形勢﹐社會制度和政教刑法﹐人民生活狀況﹑社會風俗和宗教信仰﹐以及生產狀況﹑商業貿易和氣候﹑物產﹑動植物等﹐作了翔實而生動的敘述﹐較《星槎勝覽》所記更為具體詳賅﹐為研究15世紀初這些國家的基本狀況﹐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書中對鄭和使團訪問各國時的一些情況﹐也作了真實的記錄﹐是研究鄭和下西洋和中西交通史的基本史籍之一。

該書有《紀錄彙編》本﹑《國朝典故》本﹑《勝朝遺事》本和《三寶征彝集》本。1935年馮承鈞據前三種版本作《瀛涯勝覽校註》﹐商務印書館列入「史地小叢書」內出版﹐1955年中華書局重印。

《星槎勝覽》

明代記述15世紀中外交通的史籍。著者費信﹐字公曉﹐曾以通事(翻譯)之職﹐於永樂七年(1409)﹑十年﹑十三年﹑宣德六年(1431)四次隨鄭和等出使海外諸國。該書即其採輯二十餘年歷覽風土人物﹐圖寫而成﹐約成書於正統元年(1436)。該書分前後集。前集所記佔城國(今越南南部)﹑賓童龍國(今越南南部)﹑靈山(今越南中部)﹑崑崙山(今越南崑崙島)﹑交欄山(今印度尼西亞格蘭島)﹑暹羅國(今泰國)﹑爪哇國﹑舊港(今印度尼西亞巨港)﹑滿剌加國(今馬來西亞的馬六甲)﹑九洲山(今馬來半島霹靂河口外)﹑蘇門答剌國﹑花面國(今蘇門答臘北部)﹑龍牙犀角﹑龍涎嶼(今蘇門答臘西北海面的布臘斯島)﹑翠蘭嶼(今尼科巴群島中的大尼科巴島)﹑錫蘭山國(今斯里蘭卡)﹑小口具喃國(今印度奎隆)﹑柯枝國(今印度柯欽)﹑古里國(今印度科澤科德)﹑忽魯謨斯國(今伊朗阿巴斯附近)﹑剌撒國(今也門木卡拉附近)﹑榜葛剌國(今孟加拉國及印度孟加拉邦地區)為其親歷的國家和地區﹔後集所記真臘國(今柬埔寨)﹑東西竺(今馬來西亞的奧爾島)﹑淡洋﹑龍牙門﹑龍牙善提(今馬來西亞的凌加衛島)﹑吉里地悶(今帝汶島)﹑彭坑(今屬馬來西亞)﹑琉球國﹑三島(今菲律賓群島)﹑麻逸國﹑假里馬丁國(今印度尼西亞的卡里馬塔)﹑重迦邏﹑渤泥國(今加里曼丹島)﹑蘇祿國(今菲律賓南部諸島)﹑大口具喃國﹑阿丹國(今亞丁)﹑佐法兒國(今阿曼西部沿岸的多法爾)﹑竹步國(今索馬里的准博)﹑木骨都束國(今索馬里摩加迪沙)﹑溜洋國(今馬爾代夫)﹑卜剌哇國(今索馬里的布臘瓦)﹑天方國(今沙特阿拉伯的麥加)﹑阿魯國(今蘇門答臘島日里河流域)等國家和地區﹐為採輯舊說傳聞而成﹐其中有些內容採自元汪大淵的《島夷誌略》。所記四十餘國對其位置﹑沿革﹑重要都會﹑港口﹑山川地理形勢﹐社會制度和政教刑法﹐人民生活狀況﹑社會風俗和宗教信仰﹐以及生產狀況﹑商業貿易和氣候﹑物產﹑動植物等﹐作了扼要的敘述。該書補充了《瀛涯勝覽》所未收錄的若干亞非國家﹐對於研究15世紀初亞非各國﹐特別是鄭和使團出訪的幾個非洲國家的基本狀況﹐極有價值。書中對鄭和等訪問各國時的一些情況﹐也作了比較翔實的記述﹐是研究鄭和下西洋和中西交通史的基本史籍之一。原本今可見者有《國朝典故》本﹐羅以智校傳抄明抄本﹐羅振玉影印天一閣本。1938年馮承鈞據羅以智本為底本﹐參校以一﹑三兩本﹐成《星槎勝覽校註》﹐商務印書館列入「史地小叢書」內出版﹐1954年中華書局重印。

(註:上文中提到的「小口具喃國」、「大口具喃國」中的「口具」指的是一個罕見漢字——左邊口字旁、右邊具字,因為我的Windows 8電腦上無法顯示這個字,故而用「口具」代替)

有明代历史和翻译这类人写的2到3本书,最核心资料被明代官员销毁,皇帝把没有人要的胡椒作为工资发了很多年,官员为此叫苦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