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清盤|NATIXIS︰衝擊外資信心 標普︰放大內房債風險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財富管理 - 外匯、商品、債券 - D240201

恒大清盤|NATIXIS︰衝擊外資信心 標普︰放大內房債風險

外匯、商品、債券

發布時間: 2024/02/01 08:00

最後更新: 2024/02/01 10:49

分享:

分享:

恒大清盤|NATIXIS︰衝擊外資信心 標普︰放大內房債風險

  • 中國恒大(03333)日前被香港高等法院頒令清盤。
  • 評級機構標普的報告指出,此次清盤將突顯大型企業清盤的艱巨性,並重塑人們對境外市場中資投機級債券違約回收率的預期。
  •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指出,事件對宏觀經濟的直接衝擊相對有限,但若處理不善,可能產生雪球效應,令脆弱的外國投資者信心進一步惡化。

標普預計,此次清盤將突顯大型企業清盤的艱巨性,並重塑人們對境外市場中資投機級債券違約回收率的預期。標普全球評級信用分析師廖美珊表示,「對於負債3,370億美元的中國最大違約企業而言,此次清盤具有里程碑意義。但這當中還有很多情況待定,恒大的大部分資產和負債都在內地,超出香港法院管轄範圍。」

標普指出,對於境外投資者而言,問題在於恒大的絕大部分資產在境內,而26%的債務在境外。被清盤的境外母公司只能通過從境內實體提取現金流(如股息、股東貸款償款、或出售權益)來獲得償付。但由於公司處於財務困境,這一點的可行性尚不確定。

  • 互認清盤令協議不適用

另一個複雜因素是,2021年內地和香港互認清盤令的協議恐不適用於恒大的情況。恒大的多數資產並不處於內地試點城市(上海、廈門和深圳)。此外,在對境內實體清盤時,按照償付順序作為股東的境外母公司只能排在境內債權人之後。

要從境內實體獲取價值還存在許多法律和執行風險。恒大下屬1,200多個項目公司。境外清盤方可能須與每家實體接觸,每家實體本身又有諸多管理層、股東和境內債權人,且分屬不同法律轄區。

所有這一切的結果可能是,恒大的境外債券——美元債投資者的回收率非常低。

  • 債券持有人賠償微薄

標普全球評級信用分析師李暢表示,若清盤完成,境外債券持有人每1美元債券面值將可獲得幾美分追償。即便如此微薄,債券持有人恐怕也需等待數年才能拿到這筆錢。

該行亦發現,中國房企境外違約案例的庭內現金回收率平均為2.8%,而房企境內違約的庭內現金回收率為8.3%。因此標普高度相信,如果境內外都進行清盤,恒大清盤案也可能會呈現出類似的回收率差距。恒大清盤案將重塑投資者預期。

  • 拖延中國房市復蘇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 (Alicia Garcia Herrero)表示,恒大清盤雖然令人震驚,但其實際上反映出中國房地產行業結構問題和經濟轉型的症狀。恒大清盤或令家庭對私營開發商的房屋持有戒心,從而拖延中國房市復蘇。

然而他認為,這一信貸事件本身不太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對宏觀經濟的實質性後果有限。

恒大清盤對中國金融部門的溢出效應預計亦相對有限,雖然銀行業可能面臨不良企業貸款趨升,但整體風險僅佔總資產的3%,意味著中國銀行業仍有能力承受這些直接風險。

  • 避險情緒會加劇

宏觀經濟受到的影響有限,但外資的信心短期內不太可能恢復,甚至可能進一步下滑。恒大清盤出現在中國的直接和組合投資均面臨更大壓力的敏感時期,對於優先權較低的海外債券持有人而言,避險情緒可能會加劇,而股票持有人亦面臨潛在損失。

  • 不會成為中國經濟的第一枚多米諾骨牌

中國褐皮書國際(China Beige Book International)首席營運官Shehzad Qazi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恒大清盤並不會出現大規模信貸事件,中國非商業金融體系確保「雷曼時間」不會出現,因為政府有效把握了經濟中的所有中介機構——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倒閉,導致金融衍生品崩潰,最後使得全球經濟陷入衰退。

  • 中國房企違約並未蔓延到國内金融市場

研究機構自主研究(Autonomous Research)的中國宏觀金融高級分析師Charlene Chu則表示,以碧桂園為例:已發生的違約事件絕大多數都是離岸違約,通常沒有交叉違約條款,意味著這些離岸違約必須在境内得到承認。

Chu稱:「我們在内房市場上看到的許多問題,包括所有這些違約,實際上並沒有蔓延到任何國内金融動蕩中。」

責任編輯︰廖毅然

相關文章︰

恒大清盤|中國恒大被頒令清盤 3種情況小股東可獲賠償 能取回本金嗎?

施羅德:美聯儲料今年9月始減息 主要發達市場中最晚

富達︰外資將重投中國 惟須待「内生增長」 人行料持續降準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知多啲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