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师)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邵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师
展开5个同名词条
邵翔,男,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
中文名
邵翔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学位/学历
博士
专业方向
物理化学/表面物理化学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 [1]

研究内容

播报
编辑
(1)扫描探针显微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扫描探针显微镜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探测表面局域原子结构和电子性质,是真正将表面结构和性质关联起来的有效手段,是人们从原子层次上研究表面物理化学问题的必备的和最有效的工具。本人是此项技术的长期使用者和受益者,也将持续的为该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做出努力。
(2)固体表面和固液界面的分子自组装。分子在表面上通过自我识别,自发形成有序化组织体。研究固体表面分子自组装对于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特别是弱相互作用在有序组织体中的重要角色,对于在表面构筑新型功能性微纳结构和探索自组装的自然原理等有长远而重要的意义。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靠扫描探针显微镜与各种表面衍射和能谱技术等相结合。探索分子组装的规律,分子组装结构的调控,分子组装体的功能化应用等是本人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3)氧化物单晶和薄膜的表面理化性质研究。本人的研究主要还是围绕着利用常温和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这两种技术,结合其他谱学手段,研究各种在工业应用和基础科研有重要意义的氧化物材料其单晶或者单晶性薄膜的表面性质。其中主要内容有单晶表面的物性研究,薄膜的制备,氧化物表面分子反应,掺杂调控氧化物表面性质等等。
(4)氧化物微晶或纳晶的表面化学研究。表面科学一直局限于单晶化表面,与实际应用中的催化剂等体系严重脱节。如何可控的制备形状规则,取向均一,表面清洁的氧化物微晶和纳晶是进一步开展表面科学研究的必备条件。结合最新的纳米材料合成技术,以及表面处理手段,是极有可能获得满足上述条件的氧化物纳晶体系。再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结合其他谱学表征,即可有效研究这些纳晶的表面理化性质及化学过程等。这对表面和催化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本人在未来将要着力发展的研究方向。 [1]

研究方向

播报
编辑
1、物理化学/表面物理化学 [1]

论文专著

播报
编辑
(1)Li/MoCodopingofCaOFilms:AMeanstoTailortheEquilibriumShapeofAuDeposits-J.Am.Chem.Soc.-2012-
(2)TailoringtheShapeofMetalAd-ParticlesbyDopingtheOxideSupport-Angew.Chem.Int.Ed.-2011-
(3)GrowthandMorphologyofCalcium-OxideFilmsGrownonMo(001)-J.Phys.Chem.C-2011-
(4)DonorCharacteristicsofTransition-metalDopedOxides:Cr-dopedMgOversusMo-dopedCaO-J.Am.Chem.Soc.-2012-
(5)Crossoverfromtwo-tothree-dimensionalgoldparticleshapesonCaOfilmsofdifferentthicknesses-Phys.Rev.B-2012-
(6)GrowthofTwo-dimensionalLithiumIslandsonCaO(001)ThinFilms-J.Phys.Chem.C-2012-
(7)ElectronLocalizationinDefectiveCeriaFilms:AStudywith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yandDensity-FunctionalTheory-Phys.Rev.Lett.-2011-
(8)Probingthe4fstatesofceriabytunnelingspectroscopy-Phys.Chem.Chem.Phys-2011-
(9)Strain-inducedFormationofUltrathinMixed-oxideFilms-Phys.Rev.B-2011-
(10)OxidationofAubySurfaceOH–NucleationandElectronicStructureofGoldonHydroxylatedMgO(001)-J.Am.Chem.Soc.-2011-
(11)STMStudyofSurfaceSpeciesFormedbyMethanolAdsorptiononStoichiometricandReducedZnOSurfaces-J.Phys.Chem.C-2009-
(12)FormationofOne-DimensionalElectronicStatesalongtheStepEdgesofCeO2(111)-ACSNano-2012-
(13)CombinedStructureAnalysesofSTMandSurface-XAFSforSelf-assemblyofMetal-thiolateComplex:HexanethiolateonCu(111)-J.Elec.Spectrosc.Relat.Phenom.-2009-
(14)Two-DimensionalMolecularPorousNetworksConstructedbySurfaceAssembling-Coord.Chem.Rev.-2008-
(15)Self-assembliesofHighlyLuminescentBi-1,3,4-oxadiazoleDerivativesthroughElectronDonor-AcceptorInteractionsinThree-DimensionalCrystal,Two-DimensionalLayersandMesophases-J.Mater.Chem.-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