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堂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思源堂

天津市南开区的科学楼
思源堂坐落于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校园内,该建筑为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思源堂始建于1923年,1925年落成并投入使用。是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与企业家袁述之(又名:袁世传 [9]捐资兴建的科学楼,由邱宗岳先生亲自设计和督建。 [8]
落成后是科学馆,也就是理科教学楼。整幢大楼为三层混合结构楼房,是一座具有古典主义建筑特征的西洋建筑,是当时全校最为考究的一座建筑。 [1] [7]作为南开大学医学院使用的第二教学楼。 [2]
思源堂是曾经的私立南开大学辉煌的象征,见证了南开百年风雨,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英勇抗战、坚韧不屈的象征,是当年经历日寇炮火而保留至今的唯一老建筑。 [10]2019年10月16日,思源堂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5]
中文名
思源堂
外文名
Siyuan Hall [6]
别    名
第二教学楼 [7]
地    址
天津市南开区
级    别
国家级 [5]
建    于
1923年
主要奖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天津市区二级文物古迹 [8]
捐赠机构
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 袁述之 [5]
使用机构
南开大学医学院 [2]
设计者
邱宗岳 [7-8]
楼    层
三层 [2]

历史和事件

播报
编辑
思源堂
1922年12月初,洛克菲勒基金会(当时称罗氏基金团)表示希望捐助南开大学理科教学,派该会驻华代表Gee来南开考察理科教学,并提出要亲自听中国教师讲课。美国代表听了邱宗岳先生的一节定性分析课后惊赞并表示在美国大学里也很难听到这么高水平的课,令罗氏基金团十分震惊,认为南开大学教学质量不同寻常,教师治学有方,毅然决定捐款12.5万元,为学校建设科学馆。不过罗氏基金团捐款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在国内筹得另一部分。张伯苓校长正在为难时,袁世凯的婶母袁太夫人知道了这件事后十分着急,立即命儿子袁述之认捐。一向热心教育事业的河南企业家袁述之奉母命捐款7万元。 [2]洛克菲勒基金会为南开大学建筑科学馆提供费用,并捐助科学馆的仪器设备。1923年4月兴建。1925年秋,科学馆竣工剪彩,命名“思源堂”,取“饮水思源”之意。该建筑建筑面积3952平方米,南开大学理科四系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应用化学研究所都设在馆内。 [4]1937年7月“七七事变”后,日军飞机轰炸南开校园,思源堂中弹起火。其他楼房全部夷为平地,唯有思源堂未被摧毁。尽管它变得千疮百孔,但依旧傲然矗立在校园内。 [1]
1945年后,思源堂作为南开大学仅存的老建筑得以修复。1952年后,思源堂定名为“第二教学楼”,由南开大学化学学科作为教学楼使用,现为南开大学医学院使用。1998年,思源堂被列入天津市区二级文物古迹名录。2004年,经南开大学研究决定和天津文物局批准,该建筑进行了清洗和修补工作。 [7-8]
思源堂是个培养人才的摇篮。化学家伉铁镌、植物学家殷宏章、物理学家吴大猷、数学家刘晋年、江泽涵陈省身等大师级学者都曾是思源堂里的莘莘学子,在那座教学楼内度过他们最美好的青春岁月。
2016年10月18日,南开大学在津南校区举行木斋馆秀山堂、思源堂复建奠基仪式。这标志着南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津南校区得以延续和传承。 [3]复建建筑思源堂将分别用于文史类博物陈列、收贮和研究,复建建筑秀山堂用于校史陈列和研究,复建建筑布局采用欧洲传统对称的线形空间结构,面向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西门,位于津南校区东西向主轴线上,将成为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历史纪念性空间场所的核心。 [2]

建筑风格

播报
编辑
思源堂为三层混合结构楼房,外立面为清水红砖墙面,正立面设有由六棵立柱支撑的入口门廊,建筑立面对称,是一座具有古典主义建筑特征的西洋建筑。
思源堂位于南开大学校园内中心花园的南侧,始建于1923年,1925年落成并投入使用。它是科学馆,也就是理科教学楼,在当时为全校最考究的一座建筑。整幢大楼具有西方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共三层,底层半层“卧”入地下,即地下室。高台上的大门前是六根古罗马大石柱,门旁两盏大灯。灯盖朝天,造型别致;铜制灯架,闪闪发光,显得富丽堂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