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联邦政府是如何产生的?

关注者
2
被浏览
6,522

1 个回答

聯邦行政部門

主条目:

德國總統

德國總理

聯邦總理府

德国联邦总理聯邦政府的領導人,由聯邦議院選出。总理对联邦议院负责。

總理在四年任期內,除非聯邦議院已決定繼任人選,否則不能免除其職務。這種建設性不信任动议是為了避免再度出現魏瑪共和國的情形(行政部門得不到立法部门的支援,無法順利執政,但立法部門太過分散無法提名繼任者)。

除了1969年至1972年,以及1976年至1986年這兩段時間,威利·布朗特赫爾穆特·施密特兩位社民黨總理進入第二任期以外,總理一職都是由最大黨人士出任,並且通常會有兩個政黨籌組議會多數的執政聯盟。總理會任命一位內閣官員為副總理。副總理一職的重要性不高,但通常由執政聯盟中少數政黨的重要內閣成員擔任。

相較之下,德國聯邦總統主要以代表性和禮節上的職責為主。總統由五年一度的聯邦大會於5月23日投票選出。聯邦大會由聯邦議院議員,以及16個聯邦州根據其議會依比例代表制產生的同等數量的代表組成。

2004年5月,基民盟的

霍斯特·克勒

當選總統。基民盟一直是德國的最大黨,聯邦總統也多由基民盟人士出任

聯邦立法部門

德國國會大廈

,為

聯邦議院

所在地

聯邦立法權分為聯邦議院聯邦參議院。聯邦議院經由全民普選產生,而聯邦參議院則代表各聯邦州。憲法給予聯邦立法部門有專屬管轄權(Exclusive jurisdiction),並與各聯邦州政府有共同管轄權(Concurrent jurisdiction)。

聯邦議院擁有比聯邦參議院更大的權力,只有在有關於聯邦與州政府間的利益,和增加州政府職責的立法提案時才需聯邦參議院的同意。事實上,這代表在立 法過程中,常常需要聯邦參議院的同意,因為聯邦立法常常需要由州政府或地方行政機構執行。當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出現意見分歧時,將組成調解委員會尋求妥 協方案。

聯邦議院

聯邦議院是由普選產生,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議員任期為四年。其中,299位議員是由各選區以多數制方式選出。若是政黨所獲得的選區席次,少於政黨全國得票率所應得的席次,則由政黨名單的席次補足。相反的,若是政黨在選區所贏得的席次比其得票率所應得的席次還多,則不作變動,而這些多出來的席次稱為延伸議席(Überhangmandate)。在2009年大選中,因為產生了24個延伸議席,因此讓總席次來到622席。

政黨必須在全國得票率超過百分之五,或是贏得三個以上的選區席次,才可進入聯邦議院。這項也被稱為「百分之五門檻」 (Fünfprozenthürde)的規則記載於德國選舉法之中,其目的是避免政治破碎及大量的小政黨。德國聯邦共和國的第一次聯邦議院選舉是在 1949年8月14日舉行。兩德統一後的第一次全德聯邦議院選舉在1990年12月2日。最近一次選舉是在2009年9月27日。議會席次在2002年將原有的656席減少為598席,但由於有延伸議席制度,因此議員人數常多於應有席次。

聯邦參議院

聯邦參議院是各聯邦州在聯邦層級的代表。聯邦參議院共有69名議員,為16個聯邦州的代表。16個聯邦州州總理(Ministerpräsident)通常也都是參議院成員。每個聯邦州依其人口多寡,可分得3至6票。

自從聯邦參議院的政治傾向(根據各州選舉結果而定)逐漸與聯邦議院形成對立,造成聯邦參議院在近年來開始成為反對黨的論壇。

黨與選舉

主条目:

德国政党

目前德國主要有五個全國政黨,分別是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拜仁基督教社會聯盟(聯盟黨),德國社會民主黨德國綠黨德國左派黨德國自由民主黨。其中基民盟(CDU)和基社盟(CSU)稱兩黨為「姐妹黨」(CDU/CSU)。他們不在同一地區運作,另外在聯邦議會組成同一政黨,基社盟主要在德國最大州巴伐利亞,自1957年一直在該州執政。


zh.wikipedia.org/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