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教學要用到9種線上工具?蘇文鈺:疫情後還想繼續這樣上課|天下雜誌

遠距教學要用到9種線上工具?蘇文鈺:疫情後還想繼續這樣上課

【蘇文鈺專欄】爲免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大學校園莫不摩拳擦掌準備線上教學,但身為資訊工程系教授的作者,自己做完準備和上課、評量,發現至少要用9種工具和平台。未來教學會產生什麼樣的改變?

線上課程-ML_Game-線上評量-機器學習-遠距教學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其他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愈來愈多學校規定改為線上上課

我在成功大學開設的「遊戲式機器學習入門」,因為修課人數超過100人,優先採取線上上課,囿於教育部規定需同步進行,但線上同步上課其實效果並不好,只好想方設法設計一套方式。如果上課要採取線上,評量也該是線上。

過去我的上課材料都放在我的實驗室部落格,所以現在也繼續沿用。首先,我把該週上課材料的投影片先行上網,公布在課程的臉書社團,然後再利用OBS錄成影片,放在Youtube上,所以同學在上課至少前三天都可以拿到上課資料。

上課當天採用Google Meet,同學必須加入Meet會議,此時我會使用Google表單請同學簽到作為點名,接著播放我認為同學可能比較不了解的影片部份加以解說,然後是開放問題。同學可以採用直接發問的方式或是在聊天室裡留言,我會當場將簡要回答打在聊天室,再口頭回答一次,如果不清楚,可以繼續討論到一個段落,才接著下一個問題。

原以為同學會像平時上課一樣,不會有太多問題,很快就會下課,結果卻引來許多有深度的問題,所以師生對答一直到下課時間到為止。問答過程會側錄並放上Youtube。上課當天,所有的即時訊息都透過臉書社團傳遞,通常我下了訊息後,所有學生在幾秒鐘後都會收到。

廣告

如果上課時間沒來得及提問,另外開放Hackmd提供同學在線下提問題,助教與我會把上課的提問以及在Hackmd對問題的解答,一起放在另一份整理好的Q&A。另外,開放office hour(校內辦公室時間),在學校的一間會議室讓學生來當面問問題。不過,要先約好且控制人數,並依照系館的管制,包含量體溫以及打卡。

因為這門課需要寫程式,所以我們開發了一個線上平台-ML_Game,這個平台架在雲端主機上。在星期四下午的課程開始前,先行在星期三凌晨公布題目,請學生在星期四中午前上傳程式到github並登入到評量平台。

下午四點,平台會自動到學生的github帳號下載程式然後執行,每份程式的執行所需時間不到2分鐘,學生透過直播會看到自己的程式執行過程,成績也會自動記錄,所以計算成績變得非常方便又迅速。

廣告

最後,所有的活動都會用成大的moodle系統記錄,發訊息與聯繫。

讓我回顧一下這套方式除了office hour的面對面解決問題外,還需要用到多少線上工具與平台。

  1. Blogspot

  2. Facebook

  3. OBS

  4. Youtube

  5. Google Form

  6. Hackmd

  7. Github

  8. moodle

  9. ML_Game

為了讓同學能配合課程進行,在正式改為線上課程前3週就開始演練。

尤其是前1週,更在課堂上把所有流程與工具都演練一遍,我發動我所有的研究生到教室協助學生,同時將過程錄影放在網路上。

上週測驗完畢,我對於採用這樣的上課方式,比傳統上課方式要來得滿意,所以即使疫情過了,我也希望可以繼續採用相同模式。

在此需強調,這是在成功大學資訊系二、三年級的課堂,雖然學生對數位工具學習快速,但即使如此仍須經過充分演練。

廣告

至於為什麼用這麼多工具,原因是為了盡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把所需要且我用過的工具全都放進來,同時請業界專家配合4位研究生,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正確無誤地執行課程流程。

至於評量採用ML_Game卻是個意外。因為我過去幾年與清大胡敏君教授以及高科大陳朝烈教授,一起在「教育部智慧空間聯盟」的計劃支持下,設計一系列的機器學習相關的課程。原先即在把這門課的評量改為線上競賽模式,希望將來推廣到國高中的機器學習教學上。

但為了此次課程評量,拜託「好想工作室」協助有關平台設計與架設的工作,於是又額外動用2位全職工程師日日辛勞才得以完成,也感謝「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 Program The World Association)」的兩2工程師講師1年來的協助,以及「微軟」提供公益雲端的額度。

廣告

成功的線上課=團隊合作+學生的數位素養

寫到這裡,我相信讀者應該能認知,線上課程加上線上評量的建立是不容易的工作。一來要有好的工作團隊,不是只有老師1個人可以做到,二來學生必須先具備數位工具的使用素養

因為疫情的需求,老師如果採用線上上課,其實要多做很多事,不會比較輕鬆,上級應該多予鼓勵、少給批評。

上述這些,都因為我的專長在資訊科技領域,才可以快速因應,如果不是此一領域的老師,相信需要更多的援助,主管機關如果真要推動,應該設計一套簡易的流程並派員支援老師。

經過這次的親身經驗,我較能體會線上課程、線上評量與翻轉教學的好處,未來也願意繼續改進。

廣告

希望疫情之下,大家能互相體諒。在實施這套方式的過程中,曾遇到多次政策改變,演練及評量系統也多次出錯過。每次有錯,只能頻頻向修課學生道歉,所幸同學都很體諒,也願意配合。

我相信大學,甚至國教的課堂,都會因為這次事件而有大幅度改變,下次我再針對這個改變提出我的看法。(責任編輯:陳郁雁)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紐約市公共空間長劉雅婷:公共空間不是奢侈品,是必需品|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