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傳電信宣布退出「開放銀行」,關鍵在於 2 大難題!「開放銀行」是什麼?進度到哪了?|經理人
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遠傳電信

遠傳突發聲明:忍痛退出「開放銀行」,肇因 2 大難題阻礙!金管會如何回應?

2024-01-05 數位時代 楊絡懸

「開放銀行」(Open Banking)今年已經發展到第三階段,預期將有 App 一鍵整合使用者的金融帳戶資訊及交易軌跡,如今卻有了新的轉折。

身為第三方服務提供者(TSP)之一的遠傳電信,原先希望藉由「friDay理財+」App 提供串接銀行帳戶、金融資料整合的理財服務,讓民眾方便查閱個人資料及設立儲蓄的目標。不過最新消息指出, 因金融資安門檻高、維護成本較大,遠傳電信將無法繼續參與「開放銀行」的發展 ,因此直接向合作的金融業者喊暫停。

消息一出,震撼金融界並掀起「開放銀行」的發展顧慮,連帶影響其他金融業者、TSP 業者的參與意願。究竟「開放銀行」是什麼?為什麼遠傳這時決定放棄發展?

延伸閱讀:全支付「電支雞」上線!電子支付買基金,跟一般買基金有什麼差別?

為什麼遠傳電信要退出「開放銀行」?遇到哪些難題?

遠傳電信推出「friDay 理財+」金融服務 App,作為開放銀行第二階段「消費者資訊查詢」的 TSP 業者。在這個階段中, 遠傳這款 App 可以提供民眾查詢活期帳戶餘額、交易明細、信用卡帳單、額度資訊等,還提供生活繳費、電子發票等功能,等於是一個 App 網羅生活上的金融生態圈

在銀行帳戶整合服務中,目前與遠傳合作的金融機構有 11 家,包括合作金庫銀行、第一銀行、兆豐商銀、中華郵政、遠東商銀、元大銀行、台新銀行、中國信託銀行、凱基銀行、上海商銀、京城銀行等,將複雜的存款與信用卡帳單,整合在單一 App 中。

不過,遠傳相關「開放銀行」金融服務,將在 2024 年 4 月中旬正式退出,根據金融界的說法,主要有 2 個原因:

難處一:金融資安門檻非常高

數位金融創新應用最大的門檻,就是「金融資安必須最高等級」。

近年來,金融機構陸續增設資安長、設置資安監控機制(SOC)即時偵測網路異常,但開放銀行的核心概念是「客戶資料共享」,對於提供金融服務的 TSP 業者而言,最大的挑戰是資安維護及相關運行的成本。

難處二:開放銀行短期內沒有成果

另一方面是,目前開放銀行應用下的用戶規模並不多,TSP 業者卻要面臨較大的系統維護成本,與其耗費資源,在兩者難處的考量之下,不如先行退出。

接下來,遠傳「friDay 理財+」是否就此停擺,或者會將金融相關業務全部轉移到「遠傳心生活」App,要等後續官方宣布。

遠傳電信向《數位時代》表示,近日提前通知合作夥伴及相關單位,並獲得合作夥伴理解,但遠傳在金融創新的合作未停下腳步,也將研擬推出投資理財、創新網路保險、支付等相關多元的服務及產品。

推動開放銀行的金管會則表示,尊重業者的商業考量。但也提醒業者,若 TSP 業者與銀行終止合作,銀行必須在網站專區公告;另外,TSP 業者在結束合作錢,必須在 3 個月內將資料刪除或銷毀。

「開放銀行」是什麼?目前為止有什麼進展?

多數民眾的手機上有一堆金融 App,每個銀行帳戶都有各自的產品及資訊。

為了更方便, 開放銀行的概念就是開放應用程式介面(Open API),讓 TSP 業者可以串接銀行用戶的金融產品或服務資訊 。簡單來說,民眾未來不必再一個個翻查各銀行的服務內容,而是自由選擇將個人資料、金融交易資料串接在哪一個 TSP 業者或任一家銀行上,透過該業者推出相關的金融服務 App 來整合資料,並進行金融交易。

台灣已在 2019 年進入開放銀行第一階段:「公開資料查詢」 ,民眾可以透過第三方平台,了解各家銀行的定存利息、房貸利率、貨幣匯率等資訊。

第二階段是「消費者資訊查詢」 ,作為金融帳戶、往來資訊的應用,包括帳戶開戶與附屬業務申請、信用卡及附屬業務申請、消費者個人資料查詢等,像是如果民眾在 A 銀行填寫過的個人金融資料,可以直接拿去申請 B 銀行的戶頭,不必再重複填寫。目前有集中保管結算所、遠傳電信 2 家 TSP 業者提供服務。

今年,開放銀行將進入第三階段「交易資訊」 ,也是最重要的發展階段。

未來的場景是,只要經用戶同意,TSP 業者就可以將金融帳戶整合,讓用戶透過 App 連結各銀行帳戶進行轉帳、支付或扣款等資金調度的應用;屆時也將進行開放包括存款、貸款、信用卡、支付及手機門號轉帳等 5 大類交易資訊,可望在 2025 年 1 月前打造出更便利的金融生態圈。

延伸閱讀:Richart 用 7 年吸引 300 萬用戶!台新銀如何憑著「帶進不同文化」從零做到市占第一

如今,遠傳電信退出開放銀行 TSP 業者,僅剩下集中保管結算所一家,屆時相關金融機構要轉往集中保管結算所簽約,才能繼續參與「開放銀行」第二階段的服務內容。至於「開放銀行」後續將如何發展,其他業者評估後會不會更持保留態度、民眾未必有意享受「一鍵串接」的服務,恐怕將成為停滯不前的徵兆。

(本文出自 數位時代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