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自認英文好過普通話? 八成打工仔進修語言選擇學英文

香港人自認英文好過普通話? 八成打工仔進修語言選擇學英文

撰文:數因斯坦
出版:更新:

早前國家教育部發表報告,建議將普通話融中小學考評體系。數據顯示,本港認為自己英文口語能力好的人口比例,比認為自己普通話能力好的人多;而因工作而會進修語言(口語)的人中,近八成選擇學習英文。另外,在以廣東話為母語的市民中,識英文的人稍多於識普通話的人。

根據政府統計處2020年發表的《香港的語言使用情況》,2018年認為自己英文口語能力好(自我評估為「非常好」或「良好」)的市民比例,較2015年增加5.9個百分點至29%,比例更超前認為自己普通話能力好的市民。

比較就業人口(包括接受調查時失業人士)及非就業人口,就業人口中認為自己英語能力好的比例,高於認為自己普通話能力好的;而在包括學生、料理家務者、退休人士等的非就業人口中,認為自己普通話能好的比例則較高。

雖然如此,但因工作而會進修口語(僅包括廣東話、普通語、英文口語)的就業人士中,近八成人都表示選擇學習英文口語。

另外,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結果顯示,本地出生、母語為廣東話的約626萬名市民中,能夠使用英語的人(約257萬)稍多於能夠使用普通話的人(約208萬人)。

早前有內地學者指可考慮將普通話列入「考評體系」,引起社會關注。根據在本港舉辦普通話水平試的「GAPSK語文推廣委員會」,受疫情停課等影響,本港中小學生普通話筆試及口試成績下跌。小學生筆試平均分由18/19學年的40.4分(50分滿分),跌一成半至今年的34.4分;口試成績亦由平均42分跌至38.8分,跌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