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受新台幣升值和廉航新增航點釋出優惠機票影響,國人出國旅遊人次逐年增加,從2010年起連續9年持續成長,每年成長幅度約7%~11%,到2018年出國旅遊人次已突破1,664萬,創下新高。
但是出發旅遊前遇到機師罷工、飛機停飛;搭廉航遇到天候不佳延後航班,機票無法退費怎麼辦?萬一班機不幸因天候等因素延誤或取消,一般航空公司班機延誤會補償必要的餐費、餐券甚至提供住宿;但廉航的服務條款中訂有「航班不確定免責權」,因修正班表、延誤、停飛航班所產生的任何損失,消費者都得自行承擔。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得到補償呢?旅遊險或許就是一個出發前須投保的「平安符」。
旅遊險分為壽險公司的旅行平安險(以下簡稱「旅平險」)以及產險公司的旅遊綜合險(以下簡稱「旅綜險」),兩者因公司屬性不同,保障範圍也有所不同。國際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李安昇指出,旅平險保障範圍為人身意外失能或身故、傷害醫療、海外突發疾病、海外緊急救援;旅綜險保障範圍除了旅平險涵蓋的範圍之外,還多了旅遊不便險(以下簡稱「不便險」)及個人責任險,保障範圍相對廣泛。需注意的是,目前旅綜險多是「套餐」型式,不會單獨販售不便險。
而出國旅遊最怕遇到的風險,幾乎都在不便險的承保範圍內,因此有愈來愈多人出國之前會投保不便險,投保管道也漸從找業務員投保轉為網路投保。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統計,自2014年開放保險業辦理網路投保業務以來,旅綜險一直是網路投保的熱門險種,2018年產險業網路投保情況,產險業以「旅平險(含不便險)」(也就是旅綜險)年成長93%最多,全年保費收入達2億300萬元,壽險業旅平險也賣了6,041萬元,年成長73%。
有鑑於市面上旅平險保障範圍相去不遠、保費差異不大,以及愈來愈多人會加保不便險,《Smart智富》月刊特別與政治大學、逢甲大學、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TFPA)、社團法人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FPAT)、商智資訊等單位合作,舉辦「Smart智富保單評選」活動,從消費者角度出發,由2位保險資歷逾20年的專家——國際認證理財規畫顧問李安昇、許郁氛帶路,深入分析旅綜險投保的重點以及理賠的眉角,並歸納出3張最為推薦投保的優質保單。
檢視海外醫療理賠項目
留意2重點
在選擇旅綜險時,Smart智富保單評選評審團建議優先考量兩個重點:
挑選重點1》海外突發疾病有無包含急診費用
大多數人都知道,出國旅行萬一發生意外或突發疾病需要到醫院就診,醫療費用都相當可觀,尤其是歐美國家,醫療費用相當驚人,因此旅綜險中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就相當重要。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障範圍是在「海外」發生疾病或突發傷病(意外傷害)時,可理賠實際的醫療支出。
許郁氛指出,目前市售的旅綜險都有包括住院、門診費用,但不一定有含急診費用。住院、門診理賠多是提供在國外停留較長時間者感冒、生病需要看醫生的費用,短期旅遊用到的機率比較低。因此對於短期出國旅遊的人來說,急診重要性大於門診,且萬一在醫療院所非營業時間就診,還是能申請給付。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商品另有返國住院治療費用,例如本次評選出來的「保障全覆蓋」優質保單——南山產物旅行平安綜合保險。
返國住院治療費用是指被保險人在國外因突發疾病急診、門診或住院診療,回國後就此突發疾病仍需繼續住院治療時,保險公司會繼續給付回國後的住院治療費用。
挑選重點2》利用海外特定地區係數加成提高醫療費用
一般來說,海外突發疾病醫療費用為身故失能保額的10%,不過多數產險公司會針對旅遊地區的醫療費用水準不同,額外加成150%~300%不等。舉例來說,投保美加地區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有額外加成300%的旅綜險,身故失能只要投保500萬元,就可以有150萬元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費用。但若沒有加成,要達到150萬元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費用,身故失能要保到1,500萬元。
不過李安昇也提醒,羊毛出在羊身上,海外特定地區係數加成高的旅綜險,可能也會反映到保費上,在保費相同的前提下,若保障範圍沒有明顯差異,就依自身需求做選擇,比如到歐美國家旅遊,要拉高海外突發疾病醫療費用,就選擇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加成300%的旅綜險,若到東南亞地區,選擇一般的即可,例如本期入選的明台產物新旅遊綜合保險,雖然任何地區都未加成,但是保費也相對平價不少。
搞懂5理賠眉角
避免「看得到吃不到」
觀察目前市售的旅綜險可發現,各家產險公司在不便險的承保範圍不盡相同,有些甚至高達10幾項。不過許郁氛說:「旅遊不便險常常是看得到吃不到!」會這樣說的原因,是因為不便險有條款上的限制,以及實務上要拿到單據跟證明的不易。因此,接下來就要教大家該如何掌握理賠眉角:
理賠眉角1》部分產險公司提供快捷理賠,加快申請作業
班機延誤是民眾申請旅綜險理賠的大宗之一,但部分保險公司承保的項目並非班機延誤,而是旅程延誤。李安昇指出,班機延誤顧名思義就是僅限班機延誤,而旅程延誤則涵蓋旅程中搭乘或已確認搭乘之定期班機、水上或陸上大眾運輸工具延誤,保障範圍又更為廣泛。
就班機延誤來看,各家產險啟動理賠的時間點大致為2、3、4、6小時,而本期入選的明台產物新旅遊綜合保險,班機延誤啟動理賠的時間點為3小時,只要超過就可以啟動理賠機制,保費也相對便宜。
不過,如果事故已經發生,比如說中央氣象局宣布有颱風警報、罷工宣布或公告後才投保,因該事故所造成班機取消或延誤,不論是從台灣本島出發或境外返回國內,都不在理賠範圍,因此建議在確定出國旅遊的時間後就投保,這樣得到的保障會更完善。
李安昇提醒,當遇到班機延誤或取消,務必跟航空公司索取班機延誤證明及原班機機位證明,以利申請理賠;另外,部分產險公司提供快捷理賠,投保時如果有預先登記班機航班,當班機延誤時間達到理賠條件,產險公司就會發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只要提供登機證等照片資料,經確認之後產險公司將直接進行理賠金匯款作業。
理賠眉角2》確認行李延誤或損失理賠細節
多數產險公司行李延誤啟動理賠的時間落在4~6小時,理賠方式分為「定額」跟「實支實付」,前者賠償固定金額,後者則依行李延誤所產生的額外開銷而定,不過不是有開銷就一定理賠,產險公司會逐項審查,必須要舉證買的物品是合理且必要性。
行李損失理賠方式同行李延誤,不過行李損失理賠注意事項更多。李安昇提醒,若因旅館業者處理失當導致行李損失,務必要求旅館業者開立損失證明,必要時也可以向當地警政單位報案並取得報案證明;再來,行李損失都有除外不保事項,現金、信用卡、手機多半不在承保範圍內。
須注意的是,若是搭乘一般航空公司或是參加旅行團,行李延誤或遺失,航空公司、旅行社有賠償責任,一旦航空公司、旅行社賠償,保險就不會理賠,這是保險的基本概念「保險代位原則」(詳見名詞解釋);而若搭乘廉航,廉航公司通常會請民眾自行處理,這時就可向產險公司求償。
名詞解釋_保險代位原則
當被保險人於保險事故發生時,一方面可向保險人申請保險金,一方面又可對加害之第三人請求賠償,而代位求償就是,保險公司給付賠償金額後,即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於第三人之請求權,避免被保險人有不當得利的可能。
理賠眉角3》海外突發疾病醫療既往症不賠
很多人都以為,只要旅綜險有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出國後發生任何疾病都可以理賠,這是民眾對保險的迷思。
許郁氛解釋,海外突發疾病的定義是,被保險人出國不是以海外醫療為目的,且這項疾病在契約生效前180天或90天以內(依各家保險公司條款規定),在國內未曾接受治療,比如說盲腸炎、食物中毒等,若是因既有的病症在國外發病就醫,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就無法理賠。
理賠眉角4》若無健保核退證明,理賠金額打7折
出國旅遊有因突發疾病或意外住院,回國申請理賠時,部分產險公司會要求先向健保局申請「自墊醫療費用核退」,不足的費用再向產險公司申請理賠。若未先向健保申請核退,就直接申請理賠,理賠金額會依實際支出費用打7折。
許郁氛指出,有的產險公司會在條款裡特別提到:「未檢附全民健康保險國外自墊醫療費用核退單,則以實際支出費用70%賠付」,假設醫療費費用是10萬,打7折就差了3萬元,因此在挑選旅綜險時,要注意條款裡有無這項規定。本期入選的華南產物旅行綜合險與南山產物旅行平安綜合保險兩張保單,也是因為即使有健保核退,給付也不會打折而獲評審團青睞。
理賠眉角5》理賠文件要拿「保險公司+1」的份數
在國外出險回國申請理賠時,收據、診斷書張數很重要,因為若是正本理賠的公司,個人險如傷害醫療險等、旅綜險都各需1張,若還需至健保局申請核退,至少要3張收據或診斷書;若是可副本理賠的公司就沒這個問題。
李安昇提醒,在投保旅綜險之前要看清楚理賠需要什麼文件,若發生意外事故時,一定要向相關單位索取證明,不要回國才發現原來要報案、購物證明單等。許郁氛也說,出國花的每一分錢都要留存發票,遇到有醫療費用的時候,切記要拿診斷書跟費用明細表,建議以「保險公司+1」份為基礎,以利申請理賠。(撰文:陳佩儀,本文由Smart財經好讀授權轉載)
李安昇——國際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23年從業資歷
「旅行平安險的保障內容是最該優先考慮的主菜、旅遊不便險則是配菜。旅遊綜合險包含了主菜與配菜,一網打盡該有的保障。」
許郁氛——國際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26年從業資歷
「旅遊綜合險包含意外、失能、醫療保障,還多了旅遊不便險與個人責任險,提供班機延誤或行李遺失等相關給付,保障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