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比金堅】張文新爆車淑梅拍拖就住不敢全心投入 金曲之父一句話扭轉劣勢變命定之人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 - 娛樂 - D230118

【情比金堅】張文新爆車淑梅拍拖就住不敢全心投入 金曲之父一句話扭轉劣勢變命定之人

娛樂 16:47 2023/01/18

分享:

分享:

究竟張文新跟車淑梅講了甚麼,令她認為眼前這個男子就是她命定之人呢?

關於退休,港台前助理廣播處長張文新提起一件事,某天跟旅行友伴(如潘宗光教授、玄學家李丞責)去到武當山,少不免談起佛經來,大夥兒議論一下中國人做人處世的根本意義。

席間有人拋下一句:「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出自清代文康《兒女英雄傳》。此書又名《日下新書》,對張文新有種莫名的共鳴,從這句參透人生在不同階段而選擇自己的優先次序。「現在我的次序是:一養生、二交貴人、三積陰德、四敬神……」

兩年前,張文新伉儷在香港賽馬會刊物《駿步人生》中分享夫妻之道,車淑梅提到當年因鄉下有位很靈驗的老婆婆,批她將來會嫁給一位姓黃的男士,是以起初她未有全心投入與新哥的戀情……

今天,張接着說:「某天我們到清水灣大坳門拍拖,睇人放紙鳶,當時感到她好似就住就住,不知怎地說起少時因體弱多病,父親把我過繼給一名姓黃的相士,而他替我改名叫黃天佑……」而女方一聞,即當對方為命中注定,男方也放下心頭大石。

雖然認為退休後要廣交貴人,張文新也有他的 Lonely Game,就是經常到賽馬會滘西洲公眾高爾夫球場打波。(湯致遠攝)

農夫之子成金曲之父

張父祖籍客家五華,原是軍人,40年代來港後在上水(現時天平邨附近)落地生根,張父做農夫養活家中五兄弟姊妹,張文新是大仔。張續道:「以前新界人都有過繼習慣吧,怕兒女長不大,其實只是醫學不發達,很多孩子營養不足,體弱多病。」

沒有「晨落雨晚擔柴,下午落雨打草鞋」的生活,一家住的是鐵皮屋,過比電影《歲月神偷》更刻苦的生活。

「我們在木板床上睡,我作為大哥睡最開面,而我的手是『量水器』,每察覺雨水浸到上手的話,意味我要嘈醒細佬妹,一起爬上閣仔避雨。」

自細深明要努力讀書才可出人頭地,他以「上水狀元」考進半山聖保羅書院,每天起碼舟車勞頓3小時上學;也因深諳屋企環境不好,期望早點出來謀生。1973年,中七畢業的他考入香港電台,並當上節目助理一名。「人工又不錯,有$1,200!嗱嗱聲簽約!」

起初他做《漁民一周》、《農民一周》等新聞節目,其後因朱培慶創辦《青春交響曲》節目大受歡迎。繼而香港電台第二台開播,他也由新聞和公共事務組調到節目部,因此成就他成為香港第一位唱片騎師(DJ),開展中文歌曲龍虎榜,也成日後的「金曲之父」。

隨年漸長,行內人愈明白歌曲流行榜的用處,對傳媒來說是跟唱片公司的一種角力,他則回道:「港台始終是公營機構,可暫且不看唱片公司面色(落廣告關係),而着實當時唱片公司都沒理睬我,大多先照顧黃金時段的DJ如俞琤、陳任。正因沒人理的空間,我有鑑American Top 40、英國單曲排行榜,創作了一個叫《中文歌曲龍虎榜》的節目,隨着愈來愈受歡迎,節目由半小時延長至1個小時。」

有天突然靈光一閃,張文新想到不如把每周龍虎榜來個年度總結,並邀請歌手接受訪問,豈料連徐小鳳也願意上來,老闆得悉後便說:「不用放在張文新的節目裏!」把這個環節變成港台的一個大項目,就這樣演變成為香港歌迷所熟悉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

香港電台的黃金年代唱片騎師陣容,張文新(左二)與車淑梅(右三)是其中之一。(受訪者提供圖片

然而,在公營機構中舉行論功行賞的歌曲頒獎禮,如何達致最重要的公信力,張文新也有一番見解。「Authority很重要,要好好保護自己的權威性。如當有角色衝突時,要有清晰的頭腦去決定做或不做。」故有人曾想簽他做DJ歌手,又或當監製、作曲和填詞;更有製作公司以二台台長的一倍人工挖角,他都一一婉拒。

「一來歸屬感,二來做政府工是鐵飯碗。而且說到底,這些都是拉攏關係的行為。我立心不做,因為我那時已知自己要走怎樣的路。我知道日後要成為做管理層,authority是很重要的。試問張文新簽了環球,你播環球歌的時候,你的公信力又如何呢?」

這也解釋到自1981年,他當上節目主任後,取得真正政府公務員合約,他都再沒離開過港台的原因。

最新影片推介:黃子華何啟華楊偲泳專訪

退休不代表退「憂」

要概括退休前的功名,他這樣說道:「在香港粵語樂壇我都應該有一頁吧!當時就是我這個𡃁仔發明中文歌曲龍虎榜和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而港台跟商台之間能保持良性競爭,令我更深信『成行成市』,讓人感覺到電台可以這麼有活力,而8、90年代兩台帶給年輕人的娛樂,是廣播歷史很重要的一頁。」

功名如流行榜的上榜歌一樣,受之無愧抑或實至名歸,都一樣會過去的。是以,退休後他倒有一事經常提醒自己。

「退休了就是退休了,開頭有段時間我也迷惘過。以前很多人叫我去捧場,坐的都是主家席,現在你不是了,你要坐第六枱;以前跟老婆的新聞,都是以張文新行頭,現在調番轉頭,我是『車淑梅老公』,始終她仍工作中,這也是很正常的事。」

他的退休哲學,其中一個是要有「三老」—老伴、老本、老友。

「但退休不等於退憂,老本(錢)是要顧慮的,始終人愈來愈長命了,真的要有計劃,我仍在學習當中。」

他坦言因長俸關係,故甚少理會投資這方面,幸而政府會按通脹而調整所發放的長俸。在他退休後一年,他計算自己每個月的支出,沒選擇先領取大部分退休金。「投資?我老老實實唔叻,都是退休後才學。最穩陣買藍籌,好像地鐵、港交所和領展等。」

點擊圖片放大
+6
+5

至於第三項:老友,他寄語各老友記退休後別收埋自己。「年紀愈大,愈要識多些朋友。其實我以前識的,來來去去都是廣播道或唱片公司,現在因打哥爾夫球和做義工,層面廣了很多,各行各業,好有錢或好基層的都有。所以我會這樣說,退休後的朋友數量要擴大一點,時間關係自然會替你定義每個朋友的位置,適合的時再發展。範圍愈大,你選擇也多一點,眼界會更擴闊多點。」

如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那張文新視之為偶像的孟嘗君,其食客三千故事讓他明白,朋友並非弱水三千,別限定自己只取一瓢的快樂。

「以前會諗點解會有孟嘗君這種人?而他真的喜歡交朋結友,甚麼類型都有,原來就是豐富人生!」

然後,他跟筆者提起最近跟一位新朋友聊天—獲得2022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麥凱鈞腦科醫生,他曾是2001年的十優狀元。對方表示最近感到壓力愈來愈大,不知如何是好,張文新立即回應:「你在讀書方面已拿了24分。然而,每個人每個階段都需要答一些題目,宏觀地看整個人生,大概需要答以下4條題目:健康、親友、事業與錢。每條滿分是25分,而大多為取滿分,花所有心血鑽進一條,而忽略回答其他題目呢。」

最後,他拋下一句:「進中有休,退中有修。」跟筆者互勉之。

記者:黃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