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會計制度準則本身是原則性的規範,主管機關與保險公司在討論後,已研擬一套因應的法規,在未來的平行測試中,亦會再根據情況進行必要的調整。為穩健經營,保險公司商品轉型是必然,保險業務員應多強化保障型商品相關專業,同時更留心客戶未來是否會面臨保障缺口的潛在風險。


  「2023年對壽險業來說是相當挑戰的一年,而挑戰仍在持續進行中。」從2022年延續至今的美國強力升息,對壽險業的影響直接反映在其財務報表上,該如何應對利息變動的市場環境,是所有保險公司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簡仲明表示,在此嚴峻的市場環境下,壽險業在2023年第3季的收入還是止住了虧損,轉虧為盈,這是他十分肯定的表現,與此同時,也要思考為什麼升息後的美債壓力,對一些國家來說影響並不大,簡仲明總結出2大核心原因,分別為接軌IFRS 17以及ICS 2.0的因應準備以及商品結構發展,這亦是壽險業需要精進之處。

在地化以及過渡化措施,以順利接軌IFRS 17以及ICS 2.0

  為接軌IFRS 17以及ICS 2.0,對保險公司來說,挑戰之一便是系統的建構,無論是資訊系統抑或是財管系統都要有相應的調整與提升;在系統建置逐步完善後,就能產出試算的數據,監理機關在制定法規時,便能以此為基礎作為考量,以協助保險公司平順接軌。

  由於保險公司的財務報表與市場公允價值息息相關,而市場公允價值會隨時間波動,所以保險公司必須有更強大的資訊系統,使其有能力快速將市場資訊導入並重新評估,以計算出更符合保險公司真實狀況的財務資訊。2024年保險公司將會開始進行平行測試,看實際結果與預測是否有落差。

  短期的衝擊加上會計制度上的差異,可能會導致各保險公司在財報上的資訊出現波動的現象,主管機關也會督導壽險公會與業者做較彈性的應對,在會計師專業的研判下,允許保險公司進行資產重新分配等措施。

  同時也觀察已接軌的國家對市場的衝擊及衍生的問題等,明年也會將他山之石納入考量,在平行測試及他國經驗綜合考量下,重新檢視現行研擬中的法規有沒有需要調整,或是做出在地化及過渡化的措施。

商品結構轉型是必然,保險回歸保險本質

  簡仲明表示,從根本去調整商品結構,將會是明年甚至未來20年的必經之路。保險的核心價值是提供保障,讓購買保險的消費者在面臨意外事故的風險及疾病時,可以得到一定的補償。

  然而在保險商品的發展過程中,難免也會受到國際及市場需求影響,除了保障型商品,不少以投資及儲蓄為主要訴求的保險商品因應而生,從市場實際情況來看,投資型保單以及儲蓄型保單過去數十年在臺灣發展得非常好,但這也漸漸使得保障型商品的比重下滑。

  為接軌IFRS 17以及ICS 2.0,商品結構及保險合約負債風險的問題逐漸凸顯。以儲蓄險商品來舉例,其合約負債風險便與利率的變動息息相關,過往保險公司所推出的高利率保單,在利率下滑的環境,所承擔的風險也會提高。倘若保險公司投資的獲利比利率低,就代表要更積極投資以匹配商品的利率,自然會擔負更多投資風險。

  而保障型商品則不會有類似的問題存在,所以近年主管機關在監理的政策上,希望慢慢能引導保險公司,花更多心力發展保障型商品,以逐步改變商品結構的方式來降低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

  簡仲明表示,這並不代表未來儲蓄型或是投資型商品會絕跡,而是這2類商品必須要更審慎評估資產負債管理,各保險公司也開始進行相關商品的調整,相信在保險商品均衡發展下,會讓未來保險業的發展更健全,也會對業務員有正向的幫助,否則商品不斷改動,也會增添業務員服務客戶的難度。

改變商品結構,保險公司才能降低投資壓力

  在壽險業的經營中,投資是其重要的收入來源,但其資金是來自保費的收入,基於保護保戶的立場,必須盡可能降低投資風險,同時也要讓投資報酬能夠匹配商品設計時的成本,對壽險業另一個挑戰是,臺灣保險業整體投資市場資金運用的規模約30多兆元,公債及債券市場僅10多兆元,這並無法完全容納及符合壽險業的投資需求,故勢必會有部分的資金流到國外。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產生匯率的風險,而近年烏俄戰爭以及以巴衝突的影響下,連帶影響國際經濟情勢,進而使匯率較為波動,而為避免投資風險,保險公司也會找尋避險工具來規避,但如此不僅會使得避險成本加重,同時投資績效也會受到影響。

  美國聯準會的強勢升息,是為了解決通膨問題,但相信不會是長期的舉措,會慢慢回歸一般的市場機制水準,利率回歸平穩時,保險公司的經營壓力也會減少。

  簡仲明表示,凡事皆有一體兩面,當升息為保險公司帶來危機的同時,也推動保險公司進行商品設計的改動,不會再推出過往如此高利率的保單,這些過往的保單需要時間去慢慢消化,當近年已經開始進行保單上利率上的修正,會慢慢達到平衡;而要從根本解決此問題,還是要從商品結構開始改變,當保障型商品的占比愈高,保險公司要面對的便僅是核保及理賠風險,利率造成的風險就會下降。

醫界與壽險業合作,望填補保障缺口

  醫療科技飛速進步,對患者來說選擇更為多元,但保險公司在發展保障型商品時,也需要注意變化及風險。健康型險種可粗分為實支實付型以及日額給付型,前者保險公司會根據保戶的醫療花費,在規定額度內給付給客戶,而日額給付顧名思義就是每日有固定金額的理賠金。

  醫療科技帶來的風險主要在實支實付的險種上,現今可能有更好的醫療技術去將疾病治癒,但自然也會比傳統醫療花費高昂,然而保險公司在發展商品時,過去是用傳統的醫療花費來進行精算,在醫療花費不斷上漲的情勢下,保險公司的理賠支出也會隨之增加,未來在發展醫療型商品時,就要調整商品訂價的發展策略。

  除了商業保險,健保同樣也受到醫療科技衝擊,在健保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給付的項目及額度也會有所限制,導致某些疾病不能給付或是有限額,進而產生保障缺口(Protection Gap),要是商業保險無法補足此一區塊,對民眾來說就會產生一定的風險。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