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记年的计算方法是?

万历十五年和康熙二十一年之间相差多少年,真要一个年号一个年号地往上加? 干支纪年方法有用吗?
关注者
15
被浏览
6,840

3 个回答

谢邀。

关于正史中的纪年方法和中西日期对照,历史学大师陈垣先生已经做出了杰出的工作——《二十史朔闰表》。

《二十史朔闰表》可以精确到历史上某天的查询,是历史学基本工具书。

至于如何推算,陈垣先生在本工具书的“例言”中有说明:

始吾欲为中西二千年日历,曾先将中史二千年朔闰考定。迨中西回史日历告成,凡二十卷,卷帙较繁,一时不能付印。而朋辈索观及借钞者众,故特将中史朔闰表先付影印,而西历、回历亦附见焉。
秦以前历法无考,汪曰桢为《历代长术辑要》,起周共和,然鲁隐以后与《春秋》不合,非史实也。顾栋高仿杜氏《长历》为《春秋朔闰表》,与《春秋》合矣,然与推算不符,亦不足征信。惟《通鉴目录》载宋刘义叟《长历》,断自汉高元年,今从之。
汉末改历前用殷历,或云仍秦制用颛顼历,故刘氏、汪氏两存之。今考纪志多与殷合,故从殷历。
刘氏《长历》止于五代,续之者有耶律俨《辽宋闰朔考》,载于《辽史·历象志》。南宋、金、元有钱侗《四史朔闰考》,明以来有汪氏《长术》,清有《万年书》,今表即根据诸书,参以各史纪志,正其讹误,终于清宣统三年,为旧历作一总结。
清《万年书》每朝例预推二百年,然预推之朔日,后来每有改定。今悉以当年颁行之《时宪书》为主,不以《万年书》预推之月朔为主。幸故宫图书馆历年《时宪书》尚存,可供参校。
汉未改历前,仍秦制建亥,以十月为岁首,然不改十月为正月,不改正月为四月也。莽用丑正,则改寅正之十二月为正月,改正月为二月。魏景初之用丑正亦然。今表于月份之排列,既取整齐,而对于不用寅正之年,则悉以粗线志之,以明月之地位不移,而月之名称有已改易者。
易号改元应从下令之日为始,未必追改以前之月日。今表于年中改元者,悉仍其旧号,而系新号于二年,并于表下著其改元之月日。盖睹二年即知有元年,若削去末年而冠以新元,则何以知汉之始元有七年、晋之咸宁有六年?甚非史实。且凡未改元前,条教号令及民间契约必仍用前元,史家岂能一一代为追改?
至于两朝递嬗之际,亦用此例。凡前朝未尽覆亡,必著其年号于上,而将新朝年号著于下,如陈之祯明、宋之祥兴、明之永历是也。汪氏《长术》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即冠以清元,甚所不取,今特矫之。
又正统闰位之说,今日实无辩论之价值。惟当列国分立之际,本表限于篇幅,不能将诸国年号并列,故只得取史家通例,任择一国列之,而将同时与国之年号分列于下,固无正闰之见存也。
三国、南北朝朔闰异同,亦以一国为主,其殊异少者记于本年之下,其殊异较多者另为一表,附于卷末。
泰西之用阳历,始于罗马帝儒略,以罗马七○九年一月一日实行,即耶稣纪元前四十五年,汉元帝初元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也。
儒略历原定每间三年一闰,即逢我子、辰、申岁。平年三百六十五日,闰年三百六十六日。儒略历每月日数,原定一、三、五、七、九、十一等月各三十一日,四、六、八、十、十二等月各三十日,二月平年二十九日,闰年三十日。
然儒略历实行以后,误为每三年一闰,积三十六年应闰九日者,已闰十二日。奥古斯督帝觉其误,乃下令连十二年不置闰,并改定每月日数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等月各三十一日,四、六、九、十、十一等月各三十日,二月平年二十八日,闰年二十九日,是为奥古斯督修正之儒略历,亦称旧历。
至一五八二年,教王格勒哥里又觉历法不合,乃议改历。以是年十月五日为十五日,中间消去十日,并定逢百之年不闰,逢四百年仍闰,是为格勒哥里历,又称新历。
儒略改历以前,历法纷乱不可记。儒略改历以后,因误置闰者三十余年,不置闰者又十余年,每月日数又与今历不同,故此编断自耶稣元年始,一五八二年以前用旧历,一五八二年以后用新历。新历虽较旧历精密,然一五八二年以前,旧历却为史实也。
泰西各国采用新历,先后不同。大抵天主教各国采用最先,至一千七百年耶稣教各国始用之,一七五二年英国始用之,一九一八年俄国始用之。今我国所用者即格勒哥里历,日本则一八七三年已采用之也。
以耶稣降生之岁纪元,本起于五二七年罗马教士之推定。今表于罗马未亡以前,并记罗马纪年。又耶稣之生,实在今纪元之前数年,第各国沿用已久,不便更正,故仍之耳。
回历以摩诃末由墨克迁至默地那之明日为元,即西历六二二年七月十六日也。洪武甲子为回历七八六年,《明史·历志》由洪武甲子上推七八六年,误以中历计算,遂谓回历起于隋开皇己未。不知以回历计算,实起于唐武德五年壬午六月三日也。
回历系纯太阴历,不置闰月,又无三十一日,故四时寒暑无定,积三十二三年,即比中西历多一年,积七百八十六年,遂比中西历多二十三年,至今一千三百四十四年,遂比中西历多四十年也。
回历月法,以见新月为月首,不以实朔为月首。故其月首日期,恒在中历初二三日之后。回历月法有一定,单月大尽,各三十日;双月小尽,各二十九日。惟隔二三年置一闰日于十二月之末,故平年三百五十四日,闰年三百五十五日。
回历以三十年为一周,每周平年十九,闰年十一,其闰年居每周之第二、五、七、十、十三、十六、十八、廿一、廿四、廿六、廿九等年。
本表即按右法推算,画定回历三十年一周,而记其岁首当我国之某月某日。闰年旁置点。西历、回历均有七日来复之制,今卷末附日曜表七。每表四年,何年起应用何表,悉以数字记于眉端。遇有失闰或改历等年,则需超越他表。如西历元年起应用日曜表一;惟因第四年罗马失闰,则从是年三月起,须改用日曜表五;又如西历一五八一年起,应用日曜表一;惟因一五八二年十月十五日改历,则从是日起,须改用日曜表六是也。
西历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旧历十月十日、回历五月九日新会陈垣识

下附《二十史朔闰表》内文节选:


附本表使用方法(自己临时制作,有不对之处请指出,万望海涵):

中央研究院 兩千年中西曆轉換

干支转纪年 - 书同文汉字网

上边那个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做的,比较偏学术,必须确定唯一结果。如果出现多个结果的话,就不能显示检索结果。检索出来后会显示详细的月日朔闰。

可以跟后者结合着用,后者可以直接输入一个干支纪年,就能查询出所有此干支的年份,确定一下是哪一年再查具体的朔闰。

当然也可以直接搜索朔闰,估计常见的年份都有人搜过也能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