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门阀现象为何随着唐朝一起覆灭?

东晋灭亡之后,士族门阀并没有没落,反而传到了唐朝,直到唐朝灭亡之后,士族门阀才跟随着唐朝一起没落,为什么在晋朝灭亡时士族门阀没有没落,反而是在唐朝时期…
关注者
1,458
被浏览
1,057,270

173 个回答

一、士族门阀并不是唐朝灭亡就覆灭的,真正“断气”是北宋

以几个代表家族为例。

清河崔氏:崔协,后唐宰相。崔居俭,后唐户部尚书(后晋赠右仆射)。崔周度,后周监察御史。崔立(崔周度之子),北宋初年工部侍郎。

博陵崔氏:崔沂,后唐太子少保。崔贻孙,后唐礼部尚书。崔棁,后晋太常卿。

范阳卢氏:卢汝弼,后唐赠兵部尚书。卢程,后唐宰相。卢质,后晋太子太保。卢损,后晋户部尚书。卢导,后晋吏部侍郎。卢文进,南唐左卫上将军。卢多逊,北宋初年宰相。

荥阳郑氏:郑珏,后梁宰相。郑韬光,后晋户部尚书。郑受益(自恃门第高,与同僚不睦),后晋京兆少尹。

京兆韦氏:韦震,后梁太师。韦说,后唐宰相。韦庄,前蜀宰相。韦縠,后蜀尚书。

河东裴氏:裴皞,后唐兵部尚书。裴迪,后唐右仆射、司空。裴羽,后周左散骑常侍。

赵郡李氏:李德休,后唐礼部尚书。李愚,后唐宰相。

陇西李氏:李珽,后梁左谏议大夫。李琪(李珽弟),后唐太子太傅李专美,后晋大理卿。

京兆杜氏:杜晓,后梁宰相。

弘农杨氏(越公房):杨涉,后梁宰相。杨凝式(杨涉子),历仕五代,官至太子太保,后周赠太子太傅。

兰陵萧氏:萧顷,后梁宰相、后唐太子少保。萧愿(萧顷子),太子宾客。

河东柳氏:柳开,北宋初年如京使。

河东薛氏:薛廷珪,后梁太子少师。薛贻矩,后梁宰相、司空。薛仁谦,后周太子宾客。薛居正,北宋初年宰相,薛仁谦子。

太原郭氏:郭璘,后晋赠太傅。郭谨,后汉检校太师。郭允明,后汉飞龙使。

渤海封氏:封舜卿,唐昭宗迁洛时为中书舍人。从子封渭,翰林学士。封翘,后梁翰林学士。

武功苏氏:苏逢吉,后汉宰相。苏禹珪,后汉宰相。

敦煌张氏:张策,后梁宰相。

实际上还有一些疑似的人物,因为祖籍在列传中没有介绍(毕竟到了五代很多家族离开祖籍地已经数百年,有些只记载近几世的籍贯),这里都没有列。

从五代时期的人物传记和墓志看,士族之间联姻依然十分普遍。

二、唐朝科举制对士族有一定冲击,但有限

唐朝289年总共就录取了几千名进士,这里面士族又占了80%。

如下表(人物来自两唐书、《登科记考》):

资料来源:王伟.进退之际:唐代士族与科举取士制之关系及其影响:北方论丛,2010

从统计来看,安史之乱以后,士族阶层对科举的垄断甚至更严重。

因此,可以说士族在唐朝已经适应了科举土壤。

三、黄巢、朱温的打击

只是一小部分原因,不能说是主因,因为五代时期这些家族仕宦水平也没有陡然下降,而是缓慢变化的过程。比如很多人能想到的白马驿之祸。有人提到所谓“肉体毁灭”其实是无稽之谈。这些家族都是汉魏晋延续而来的,几百年的发展,房支遍布北方各地,在京城做官的只是极少数,唐末能做到高官的也是极少数。

四、士族地方根基的消亡

这个是一个重要原因。毛汉光等学者有过讨论,简而言之是士族逐渐失去了南北朝时期的地方根基(宗主制度,伴随着地方武力。如赵郡李氏北魏中期曾以李显甫为宗主)。其实早在南北朝也有同样的问题,只不过唐朝的三百年让这一趋势持续、加剧。

五、朝廷的频繁更迭

这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和十六国时期不同了,这个阶段的士族乡土基础很弱。

所以政权更替中也很容易受到冲击。

而且十六国政权大多保障了汉族士族的权益,沿用了九品中正制。

六、北宋的科举普及和中央集权加强

这个是很重要的因素。

很少有人关注到北宋,因为意识不到士族在五代十国依然有生命力。

前面提到,唐朝科举录取名额很少,而且80%被士族垄断。

北宋的科举名额大幅提高,又通过种种措施保障了录取流程的规范。

主要表现在:

1、录取名额的大幅增加:唐朝289年总共录取进士7000多人,明经要多一些20000多人,加起来不到30000。北宋167年录取正特奏名进士近3万人,明经还有2万多,还有一些没有记载的,加起来近60000人。北宋大幅扩招是赵光义时期开始的,所以越往后考取进士越容易。

2、读书门槛的降低:如“庆历兴学”等举措。北宋在各地兴办州县学,寒门子弟读书机会大大增加,甚至朝廷还会给寒门学子一定补助。此外,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也促进了书籍的普及。

3、录取流程的变化:北宋增加了殿试,唐朝只到省试。殿试让录取流程更完善,并且进士成了真正意义的天子门生,有助于加强皇权。

加上五代十国北方社会不稳定,文化教育也受到影响。

北宋的科举普及实际上让原本就已在衰落的中古士族雪上加霜。

所以北宋初年还能看到少许中古士族的身影(如出身清河崔氏的崔立、范阳卢氏的卢多逊、河东薛氏的薛居正),越往后越是绝迹。

七、唐朝以后为什么不再诞生新的士族?

不只是唐朝以后,实际上隋唐也没有什么新生士族。

隋唐的士族都是汉魏晋、南北朝走过来的,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形成,早期庄园经济+数代人的仕宦+九品中正制。

区别就是:隋唐虽然不再有新生士族,但旧有的士族依然顽强存在;唐以后既没有新生士族,旧的士族也逐渐衰微。

八、总结

主要因素:乡土根基的消亡;唐末五代系列战乱、政权更替频繁;北宋科举的普及。

士族在唐末五代的衰落是一个近百年的逐渐的过程,并不是某个时间某个节点突然坠落的,必须清楚这一点。

因为门阀士族已经不在掌握社会权力,资源了。

在晚唐,五代时期,士族和门阀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壤。

因为唐朝自安史之乱以来,广设节度使。唐朝那些节度使可是正儿八经的武夫。

他们盘踞在州县,乡党之间,父死子继。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而且稳固的利益集团。他们没什么文化,当兵就是为了吃粮。

而世家大族根本参与不到这个集团里。那些当兵的和南北朝时期不一样。他们手段残忍,目无法纪,驱逐将帅,杀戮刺史。基本上是家常便饭。

北方藩镇的节度使基本上都是武人,还得是特别有本事的武人,不然连场子都压不住。

世家大族出身的文官就更不行了。即使是累世将门比好勇斗狠恐怕也比不上那些泥腿子。

唐末武人的素质其实是越来越低的,道德底线是越来越差的。到了黄巢之乱后,那就更无法无天了。官军堪比土匪,甚至还过之。

比如魏博节度使乐彦桢的儿子乐从训,当时唐朝宰相王铎路过魏博,乐从训看见王铎的女妓漂亮,于是就伏击杀死了王铎,抢夺了女妓。但是黄巢之乱后唐朝已经名存实亡了,竟然对此没有办法。

王铎是当朝宰相,尚且落地如此下场。你让那些世家大族怎么活?魏博节度使治下恐怕除了那些当兵的,没人能躲得过杀身之祸。

即使是这些当兵的,也是三天两头的遭殃。连军人的生命尚且不能保证,那些世家大族拿什么保证自身的安全?

上文所说的乐从训后来被魏博军反叛给枭首了,连他老爸一起,真是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

后来魏博解读啊罗绍威勾结朱温杀死了魏博八千军队家庭。就这治安,啥人遭得住啊。那些武夫杀起人来,连他们自己都害怕。

动不动就搞大屠杀。基本上那些世家大族就这么被肉体消灭了。他们也不可能再死而复生了。因为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五代十国是属于军人,尤其是底层军人的时代。

五代十国文官们只能当个点缀,左右不了大局。拼的是刀把子。所谓:天子者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耳。

没有世家大族生存的土壤了。

像五代,朱温,黄巢叛贼出身,一步一步走到篡唐,李克用,塞北胡人出身,根本没啥文化。

李嗣源,真文盲,打仗很猛。塞北胡人本来连个正式名字都没有。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

刘知远,石敬瑭全都是武将出身,勇猛过人文化水平道德水准都很低。什么世家大族,不砍你就不错了。你要他尊师重道那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郭威,出身贫贱,也是靠着勇猛慢慢的出人头地的。

所以那个时代就是靠勇猛才能出人头地的,你不会打仗那啥都没你的份。风气如此。

比如五代后汉隐帝时期有这么段记载:初,帝与允明等谋诛杨邠、史弘肇等,议已定,入白太后。太后曰:“此大事也,当与宰相议之。”李业从旁对曰:“先皇帝平生言,朝廷大事,勿问书生。”

朝廷大事,勿问书生。那问谁?以刘知远的经历来看,我觉得只能是问武将了。以地位来看,我个人感觉,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武将身份最高的时期。

皇帝基本上都是武将出身,朝廷里的宰相基本上也都是武将出身,地方上的刺史,节度使你放一个书生根本压不住,而且那些武将拿命给你打下的江山,他们可能愿意让一个文人当大官吗?没这个道理。

那些武将会讲道理吗?他们看上了什么基本上都是白嫖。金银财宝,美女奴仆。不怕你不给。就像那个宰相王铎一样。

这种社会,干什么最有前途?我觉得肯定是去当兵。而当兵只需要一样,那就是不怕死。而在这方面,我并不觉得世家大族会比底层的老百姓有优势。

所谓适者生存。因此世家大族在这种社会中被淘汰,我个人觉得是很合理的事情。五代十国的武将们可谓是一个非常有阶级性的阶层。

他们虽然也有矛盾,但是他们这个阶层空前的团结。很少有人背叛阶级的,而且背叛武将阶级的一般都死的很惨。比如李存勖。

夺了天下之后竟然不把天下分给武将,而是重用伶人为刺史,上等门第为宰相。所以很快就被兵变给搞死了。

五代十国的军人阶级是一个觉醒了的阶级,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利益所在。也非常善于用自己的长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充分继承了晚唐以来节度使牙兵们的优良传统。将国家的府库视为私产。无论干什么都要先打钱。动了国家的钱那就等于动了他们的钱,跟你拼命。

他们比起南朝的那些北府军丘八更具有主人翁意识。更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且更加团结。和流民组织起来的南朝军队完全不是一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