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高与什么因素有关?

我觉得。。。与很多因素有关;但我不想要“我觉得”的答案,希望回答能有可靠的出处,谢谢。 据我观察,好像城市里的孩子普通比农村的要高;现在的孩子要比以前…
关注者
56
被浏览
46,103

9 个回答

身高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形状,像其他所有的表现型样都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就包括题主所提到的营养水平)
身高在遗传学上是一种数量性状。不是由单个基因决定,而是多个基因,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显隐性关系,但有有效基因和无效基因之分。身高性状的表达,看个体基因型中控制身高的有效基因的多少!有效基因多,表现身高就高,反之则反,表现为数量遗传。

父母对孩子身高的影响,要看他们形成的性细胞(精子和卵子)中贡献出来的有效基因的多少,而不是简单的看他们表现出来的身高。 概率是相等的,所以是二者的自由组合,或者更好,或者也有可能更坏,归根结底就是先天性对身高来说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这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的营养如果能够比较充足的话,他的身高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身高跟后天的营养条件有很大的关系,不完全有基因决定的。

在人类演化过程中,身高在不断的变化,平均身高每个时期肯定都不同,总体来说现代人类相比早先的人类祖先平均身高肯定是增长了。而且当然和经济因素有关,因为经济因素会影响青少年时期的营养水平,自然也会影响成年身高。

死亡率,人类身高差异的演化动力

身高可能是最多变的人类特征了。数十年来,人类学家一直在寻找身高变化的根源。饮食、气候和环境,这些都是与民族间的身高差异存在关联的常见因素。

但最近研究者们又发现一条新的线索:死亡率。伦敦大学学院的安德里亚•班贝克•米利亚诺(Andrea Bamberg Migliano)和莫迪尔•吉隆(Myrtille Guillon)在《当代人类学》(Current Anthropology)上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他们发现,预期寿命较短的族群,其个体成员的身高通常也长不过那些寿命较长的族群中的成员。他们指出, 死亡率的变化很可能推动了约200万年前从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到人属(Homo )演化时发生的体型飞跃式增长。

这两位研究者表示,从进化的角度看,如果你生活在一个个体普遍早夭的群体中,那么尽早开始繁衍下一代会带来不少益处。也就是说,你得在较短的时间里 尽可能地养育更多的孩子。你必须在相对较早的生命阶段就停止生长,转而把精力都投入到生育和抚养后代的任务中去。发育期较短意味着你的个头长不高。但从另 一个角度来看,人高马大也有生育上的优势:体型较大的个体通常会摄入更多的能量,进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繁衍活动中去。因此,在低死亡率的种群中,发育较 慢让体型变得更高更壮,是更为明智的演化方向。久而久之,有着不同死亡率的人类群体便适应了各自或长或短的发育期——于是产生了平均身高的高矮差别。

为了验证该理论,米利亚诺和吉隆分析了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89个小规模人类群体的身高和死亡率数据。这些群体生活在沙漠、森林和草原等多样化的环境中,而且生存策略亦千差万别。利用统计分析手段,两位研究者希望找出能够对不同群体身高变化作出最佳解释的相关因素。

其中的一项分析结果表明,生存境况的 3 种衡量方式——出生时预期寿命、15岁时预期寿命以及活到15岁的幸存概率——可以对大约70%的身高差异作出解释。此外,研究者还找到了高死亡率群体中 个体发育速度更快的证据:那些预期寿命较短的女孩月经初潮的时间更早。环境因素也会影响身高,比如生活在热带稀树草原的人群,其身高通常比生活在丛林地带 的人群要高。然而,就上述研究样本而言,饮食仅仅是一个较为次要的影响因素。

研究者还指出,该研究中未曾涉及的其他变量——譬如温度和湿度——也可能对人类的身高变化产生影响。举例来说,一些研究表明,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个头较矮的人体温上升较慢,且能够更有效率地降温。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生活在热带丛林中的人,其身高会低于生活在草原地带的人。

但也存在一些无法用上述理论作出解释的反例。在死亡率较低的现代西方社会,由于过于丰富的食物供应,导致发育期反倒提前了。譬如,就有研究指出,肥胖可能会导致女孩的青春期提前。而另一方面,严重营养不良又会导致发育滞后。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米利亚诺和吉隆认为,在从南方古猿向早期人属转变的过程中,较低的死亡率促使古人类的体型和身高发生了变化。在先前的一项研究中,人类学家估计早期古人类的身高比南方古猿要高出30%。个头更高的直立人( H. erectus ),其身高值甚至已经进入了现代人类身高的变化范围。古人类拥有更大的脑部,相比南方古猿,他们能以智谋战胜掠食者,更为高效地觅食,以此降低死亡率。从 地理分布范围来看,直立人的生活区域比南方古猿要广袤得多。而化石记录中所见的直立人种群的身高差别,很可能是由于其内部的死亡率差异导致的。

为了证实古人类死亡率和身高之间的关联,研究者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不过,但他们现有的研究成果已然发人深省:看似简单的生理特征,却拥有着极为复杂的进化渊源。

而且一个人在一生中身高也是不断变化:

在人的一生中,身高的增长有两个黄金阶段:出生至1岁和青春期期间(女性10-12岁,男性男12-14岁),青春期后期至20岁左右达到成年身高。成年身高由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因素(如营养、种族、内分泌、生存环境、体育运动、医学进步、生活习惯、性成熟早晚、远近亲婚配等等)决定。

人30岁以后的身高每年降低约0.6毫米,每20年降低1.2厘米。这是因为当人进入中老年后,肌肉力量会逐渐减弱和退化,整体骨骼钙会出现大量丢失,骨质疏松,椎间盘萎缩、水分减少,脊柱也会弯曲,位于长骨两端的关节软骨变薄,关节腔隙变狭小。所以老年人要比当年强壮的自己矮一些。 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其实还可以加一句:好汉不提当年高。也有学者认为,身高值的下降早晚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早衰老的指标。

人的身高会谁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

国家卫健委一项针对9市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的调查研究,发现从1975年到2015年,我国儿童身高体重指标经持续快速增长,最具代表性的是5~5.5岁年龄组男童和女童身高分别增长了8.0厘米到8.2厘米!

非常明显的在70后男孩子能到1米7身高都算还不错,但是到了10后,身高1米8比比皆是!

我们说跟孩子身高相关的主要是遗传,但是人总还是黄种人,父母也依然是那个父母遗传的基因没有变,孩子的身高却增高了,所以孩子的身高不仅仅跟遗传有关,还跟我们环境有关!



环境因素主要是跟孩子的运动、睡眠、心情、营养有关系!

40年过去了,孩子长高了8厘米,主要是什么因素呢

运动

从1975年到2015年,40年过去了,孩子们的生活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孩子整体的运动能力是下降的,以前在农村或者在城里的大院里面,孩子们放学回来就一群孩子追着玩躲猫猫或者是抓迷藏,或者是玩一些陀螺等不费钱的玩具,在农村的孩子,更是在地里田间疯狂地跑!

所以孩子的运动量其实是下降的!我们建议孩子要适当运动,能促进感情,放学回到家里面又要写作业,还要玩一会儿手机,运动的时间实在是不足

所以说孩子长得高主要的原因并不是运动。



睡眠

睡眠时间也减少了,前段时间跟孩子出去玩的时候,有家长说,他们家孩子念三年级前两年还没有减负的时候,每天晚上写作业能写到11点。孩子第2天7:00又要爬起来上学,中午也只能睡一个小时,所以孩子每天的睡眠时间是达不到10个小时,也就是说孩子是睡不够的!

以前我记得我们在农村上小学作业一般在学校就学完,回到家里面就是疯玩又没有电视看,甚至晚上电灯都是瓦数很低的,经常八九点就睡觉了,早上都是自己起床的。

所以现在的孩子其实睡眠时间是比以前压缩的。

孩子长得高也跟睡眠时间没有关系。



情绪

孩子的情绪会影响孩子的食欲,也会影响孩子的睡眠,70年代还没有计划生育,家家户户都有几个孩子,父母对于孩子的管教是比较宽松的,有时候父母看到孩子调皮可能就会劈头盖脸的骂一顿,甚至是抄起棍子就打,但是孩子转头跑去跟小伙伴们玩了,一会在地里疯跑,受的委屈就全部烟消云散了,所以孩子性格上比较大大咧咧,很少有情绪持续不佳的时候,但是现在的孩子养得比较金贵,有时候家长批评两句就闷闷不乐好几天。

以前的孩子要比现在的孩子更看得开更开朗。



营养

现在的孩子要比以前的孩子的营养好出好几倍,我是80后出生的,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在农村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有肉吃,而各种零食更是在亲戚来拜访的时候才能有得吃。

所以小的时候我们是吃不饱的,肚子里面油水很少,但是到了00后,10后这一批孩子牛奶随便喝,每一餐都有肉吃,就怕孩子不吃,只要想吃啥家长都会想着给孩子做好,所以孩子之所以要比40年前长高了8厘米,最主要是跟营养有关系

我们想要孩子长得比父母更高,就要在营养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