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政权为何先给朱由检上"思宗"的庙号?

感觉是个不太好的庙号,之后又屡次更改,是否有什么深意呢?
关注者
23
被浏览
9,447

1 个回答

很遗憾的是,《崇祯实录》里边恰好就没有收录明思宗的“尊谥议”,恰好就和《明实录》里其它皇帝的上庙号流程相异。

并且相关文献中也并未记载“思”字的来由,直接就说给改成“毅”了,但考校《弘光实录钞》里面记载的说法,可以得知在南明朝廷的看法上就是认为“思宗”是个“各极徽隆”之号的,而在最后却改为“毅宗”也是因清廷亦追其为“怀宗”之故,与“思非美谥”的说法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圣安本纪·上、下》:

壬戌,上大行皇帝谥曰「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大行皇后谥曰「孝节卢肃、渊恭庄毅、奉天靖圣烈皇后」(「思」字,大学士弘图所拟也)。
丙子,更上先帝庙号曰「毅宗」。

《圣安本纪·卷一》:

初六日(壬戌),上大行皇帝谥曰烈皇帝、庙号思宗;大行皇后谥曰孝节烈皇后。 忻城伯赵之龙疏请改先帝庙号。 之龙奏先帝不当庙号曰「思」,「思」非美名也。盖谥号系高弘图所定,李沾草疏授之龙,使奏之;为逐高弘图地。之龙,实不识一丁也。

《烈皇小识·卷八》:

时拟谥号者,大学士高宏图也。后即有借此以攻宏图者,复改为“毅宗。”按:谥法“恩”与“毅,”于先帝俱无取也。孟子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传》所谓“国灭君死,正也。”今先帝俟两宫毕命后,始自为计,义也。初拟从权,徐图后举。既慨然知天命之不可争,不难身殉以谢天下,智也。业已身殉矣,犹曰“因失江山,不敢终于正寝”,礼也。从容殉难,合乎大道,仁也。夫当变起萧墙,祸介俄顷,而仁、义、礼、智俱全,而无失焉,可不谓正乎?按《谥法》杀身成仁曰“烈,”临难不屈曰“正。”愚意修史者常具疏,特请更上先帝谥号曰“烈宗正皇帝,”先后谥号曰“孝烈正皇后。”

《弘光实录钞·卷三》:

庚辰,改諡先帝毅宗烈皇帝,先后周氏孝节烈皇后。 廷臣以諡法追悔前过曰思;此为下諡,而以加之先帝守死社稷之主,非臣子所安。马士英不可,特疏申明。有旨:『庙号思宗,系卿恭拟。考据典则,各极徽隆,不必改』。已而知北亦諡思,于是改定,以修实录。

=============================

刚刚去翻了下钱海岳先生著的《南明史》,刚好在这里边就有收录思宗的“尊谥议”,简直完美。

史料中详细地记录了定庙号的诏书,简而言之,就是时人均认为思宗品德高尚甚至先古之君都不能与之媲美,但是诏书中也大量流露出了如此优秀的君主却遭时运不济而不幸罹难的惋惜感,考究了《明谥纪汇编》中对“怀”、“思”二字的谥法解意,能知道在谥法解读上这俩字是不重复的,所以结合《弘光实录钞》中说清廷“亦谥思”,即“怀宗”和南明所尊的庙号“思宗”重复了、所以南明就改了“毅宗”号的说法,我认为这个“思”字其实一开始取的就是“怀念追思”的意思,也就是其字本义,和其谥意是不相关的。

所以说“思宗”这个庙号不好,仅是就“思”字谥意而言,与上该庙号时所想表达的“怀思”之意根本就是丝毫不相干的。

当然,《南明史》中对换庙号的过程的记载和《弘光实录钞》不同,他说改“毅宗”前是因有人指出了“思”在谥法里的不完美之处,于是在后面就换成“毅宗”了,而通过查阅“尊谥议”的诏书,我们是可以知道“思宗”就是源于“追怀”的。

且按「思而益思,烈以成烈」两句话的对仗形势来看,“思宗烈皇帝”中的“思”、“烈”两个字的庙谥最开始都没按照谥法本意来。

《南明史·卷七》:

○志第二 禮
安宗即位,詔議上大行皇帝廟謚,張慎言擬烈宗敏皇帝,顧錫疇擬乾宗,高宏圖擬思宗。趙之龍疏糾高宏圖議廟號之之失,以「思」為下謚,顧錫疇改擬正宗上。趙之龍不識字,李沾嗾之也。高宏圖疏辯,上卒如其議。乃於崇禎十七年六月戊午,上大行皇帝、皇后謚,詔曰:
昊天降割,悲龍馭之遐升;聖聽崇隆,惟鴻稱之允協。制既除於易月,謚謹上於稱天。
恭惟我大行皇帝,撫億兆人,踰十七載。望雲就日,帝堯之欽明;菲食惡衣,神禹之恭儉。爰自龍飛代邸,既從容而定恭、顯之奸;繼遭豕突都門,更指揮而成方、召之績。祗事郊廟,對越必虔;步禱壇林,滂沱立應。時撤樂而減膳,歲蠲租而省刑。聞善必行,沛若江河之決;無幽不燭,炯如日月之明。寵恩茂展於懿親,睿慮彌周於牧吏。六宮有弋綈之儉,乙夜無釋卷之時。功既巍巍,德亦湯湯。上可以方輈姚、娰,下可以跨跡高、光。然猶馭朽索以兢懷,攬宵衣而惕厲。求賢若渴,不難奉國以從;視民如傷,何止推心而置。自三代以來,聖武仁儉,未有如先帝者也
...
廼天心不測,邦禍忽臻;六位亂嘗,三光失序。先皇帝以越三超五之聖德,殉國上賓;先皇后以伣天應地之母儀,從隆掩炤。哀纏中夏,憤結敷天。從來守成之主,不聞際此奇凶;歷覩多難之邦,未嘗見茲慘烈。蒼梧天遠,攀靈馭以何繇;金粟雲深,望睿顏而安在?然日月薄蝕,二曜之德自昭;陰陽愆違,兩儀之功不掩。況當患難之際,惟百姓之惓惓;崩逝之時,猶凶荒之惻惻。以茲怙冒之聖,曷深悲慕之情。其上大行皇帝謚曰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廟號思宗;
...
嗚呼!哀思展禮,一人崇追祀之忱;表德揚徽,萬國企皈尊之願。尚期舉朝嘗膽,率土枕戈。思而益思,俘國讐而陳宗廟;烈以成烈,復神京而奠簴鐘。詔告中外,咸使聞知。
弘光元年,李清疏請改思宗廟號,禮部郎余煜上言「按謚法,道德純一曰『思』,追悔前過曰『思』。先帝憂勤十七年,念念欲為堯舜者也。遭家不造,亂階頻起,而所用之人,又皆忍於欺君,卒至誤國,於先帝何咎焉?道德純一則似泛,追悔前過則似譏,於覲揚無當也。且唐宋以來,未有謚『思』者,周之思王、漢之後主,闇弱何足述乎!謚法有功安民曰『烈』。今國破家亡,以身殉國,何烈之有?若激烈之烈,又非謚法之所謂也。周之烈王、威烈王,漢之昭烈,魏之烈宗,唐之光烈帝,未嘗殉難也。他日書之史册,將按謚法乎,不按謚法乎?故曰『思』、『烈』二字,舉誤也。然則謚法宜云何?先帝英明神武,人所共欽,而内無聲色狗馬之好,外無神仙土木之營,臨難慷慨,合國君死社稷之義。千古未有之聖主,宜尊以千古未有之徽稱。考訂古今,不得已而擬書,似當謚毅宗正皇帝。」遂於是年二月丙子,改上思宗廟號曰毅宗。

《明谥纪汇编·卷二》:

○谥法上
道德純一曰思【周道大而德一通考云精粹不雜又見元字】
大省兆民曰思【周大親民而不殺通考云心常在民】
外内思索曰思【周言求善通考云慮于人已】追悔前過曰思【周思而能改】
謀慮不僭曰思【蘇按漢書注僭作愆古愆作僭當為僭之訛】
念終如始曰思【蘇】
闢土兼國曰思【會編按史記作桓】
慈仁短折曰懷【周短未六十折未三十】
失位而死曰懷【蘇】
懷思也【周】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