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_百度百科

越秀区

广东省广州市辖区
收藏
0有用+1
0
越秀区,隶属广东省广州市,是广州市的中心城区,位于广州市区中心,东起广州大道,与天河区接壤;南临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与荔湾区毗邻;北面到白云山山脚,与白云区相邻。越秀区下辖18个街道。陆地总面积31.29平方千米 [28]。截至2023年末,越秀区户籍人口117.01万人,常住人口96万人(统计口径)。 [44] [48]
越秀区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广州各类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39]越秀区是广州最古老的中心城区,自秦朝在越秀区境内设南海郡治起,西汉南越王赵陀南越国宫署,南汉国刘龚建广营宫室。自东吴广州起,历朝所设军事、行政中心均在越秀区域内。汇聚了8个朝代2000多年的文物古迹,五羊石像镇海楼、千年古道、北京路中山纪念堂五仙观六榕寺光孝寺石室圣心大教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均在该区。越秀区作为广州的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特色经济为带动,商贸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中山五路一带是广州最繁华商贸中心和古城文化旅游区,有北京路、海印地区、英雄广场一德路等一批知名商贸区,有环市东国际中央商务、东风路现代服务、流花会展等商务区。
2022年,越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50.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1%。 [3] [33] [44]
中文名
越秀区
外文名
Yuexiu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
440104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
地理位置
广州市区中心
面    积
33.8 km²
下辖地区
18个街道
政府驻地
越华路183号
电话区号
020
邮政编码
510030
人口数量
96 万 [48](2023年末户籍人口)
火车站
广州站
车牌代码
粤A
地区生产总值
3650.18 亿元(2022年)
高等学校
中山大学北校园 [29]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秦,设南海郡,今越秀区域属南海郡番禺县地。
汉初,为南越国建都之地;元鼎六年(前111年),复置南海郡,为郡、县治所。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交州治所从广信(今广东封开、广西梧州一带)迁此地,为州、郡、县同治地。
越秀区
吴黄武五年(226年),析交州东部置广州,为广州州治,亦属番禺县境。
唐代至南汉,此地先后为岭南道、南海郡、岭南东道、兴王府的治所及番禺县治所。
宋开宝四年(971年),平南汉复称广州,此地为广南东路治所,亦为南海县治,而后东属番禺、西属南海两县,时分时合。
元代,属江西行省广东道广州路,为道、路治所。
明、清,今区域东部属番禺县,西部属南海县。
1912年,废广州府。1918年,设广州市政公所。1921年,广州正式设市,广州城区不复由南海、番禺二县分辖,越秀区域归属广州市。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12月,广州市划分为28个区,其中,西山区、德宣区、惠福区、靖海区、小北区、太平区、永汉区、东山区、大东区、前鉴区属今越秀区。
1950年,广州市28个区合并为16个区,其中,越秀区、惠福区、太平区、永汉区、大东区等属今越秀区。
1952年,广州市重新调整城、郊各区,其中,市区划分为东、西、北、中、河南和珠江6个区。永汉区及惠福区、太平区的大部分合并为中区;大东区及白云区的小部分合并为东区;越秀区及永汉区小部分和西华路、德坭路西段中间区域合并为北区;东区、中区、北区属今越秀区。
1958年,珠江区的二沙头划归东区。
1960年,中区8个街道并入北区,北区改称为越秀区。东区改称为东山区。 [21]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区划沿革

越秀区地图
1961年,越秀区的5个街道划入东山区。
2005年9月,东山区并入越秀区,白云区矿泉街道、天河区登峰街道及天河南街道杨箕和中山一路2个社区居委会、沙东街道部分区域、荔湾区人民路和西华路部分地段划归越秀区管辖。 [21]
2010年12月27日,越秀区宣布东湖街道更名为东山街道。
越秀区地图
2013年1月23日,越秀区宣布对部分街道进行合并 [4]。合并之后新成立的4条街道于2013年3月15日挂牌。具体如下:
将原东风街道与原六榕街道合并成新六榕街道,面积为2.04平方公里,总人口10.12万人;
将原诗书街道、原大新街道大德路以北的庆福里、象牙北、魁巷等3个社区与原光塔街道合并成新光塔街道,面积为1.07平方公里,总人口10.58万人;
将原大新街道的石将军、大德中、大新中、南华园、玉带濠、濠畔中、三府前、和宁里、大新西、状元坊、一德西等11个社区与原人民街道合并成新人民街道,面积为1.51平方公里,总人口10.45万人;
将原广卫街道与原北京街道合并成新北京街道,面积为1.27平方公里,总人口9.06万人。 [4]

区划详情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越秀区,东起广州大道,与天河区接壤;南临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与荔湾区毗邻;北面到白云山山脚,与白云区天河区相邻。是广州市的老中心城区。越秀区总面积为33.8平方千米。 [22]
越秀区

人口

播报
编辑
越秀区 广东财政厅大楼
2021年,越秀区户籍人口117.45万人,其中,户籍出生人口0.77万人,死亡人口0.87万人,户籍迁入人口2.03万人,迁出人口0.40万人。常住出生人口7411人,自然增长率1.33%‰。常住人口104.90万人。 [3]
截至2022年末,越秀区户籍人口117.43万人。 [40]
越秀区除汉族以外,还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少数民族共4277人,占广州市区内少数民族总人数的3.08%,占全区人口的1.25%。
截止2023年末,越秀区户籍人口117.01万人,常住人口96万人。 [48]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2021年,越秀区地区生产总值3629.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6.1%,两年平均增长4.4%。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47.92亿元,增长1.1%,两年平均下降1.9%;第三产业增加值3481.55亿元,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4.7%。第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4.08:95.92。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76%和99.24%。经济密度107.38亿元/平方公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81万元,增长5.3%。 [3]
2022年,越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50.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0.1%。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6.05亿元,下降7.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24.13亿元,增长0.4%。第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3.45:96.55。经济密度107.99亿元/平方公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14万元,增长0.5%。 [3] [33] [44]
财政
2022年,越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70亿元,同比下降0.6%,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可比增长2.7%。其中,税务部门实现39.44亿元,下降3.5%;财政部门实现14.26亿元,增长8.1%,分别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的73.4%和26.6%。全区实现税收收入(含省、市三分局征收数,下同)423.07亿元,下降12.1%。 [44]
2022年,越秀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6.45亿元,增长3.4%。其中,教育支出33.17亿元,增长5.2%;卫生健康支出17.49亿元,增长9.0%;分别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的24.31%和12.82%。 [44]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越秀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按项目)104.52亿元,增长6.3%。其中,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完成投资83.68亿元,增长10.4%;房地产开发投资20.84亿元,下降7.4%。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18万平方米,下降47.5%。 [44]
人民生活
2022年,越秀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621元,增长2.7%。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4048元,下降3.2%。 [44]

第一产业

越秀区为广州市中心城区,无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越秀区
2022年,越秀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95亿元,下降2.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4.99亿元,下降3.1%﹔其中,中小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37亿元,下降0.7%,占规上工业总产值55.2%。其中,印刷业实现产值4.81亿元,增长19.8%。 [44]
建筑业
2022年,越秀区实现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89.48亿元,下降9.6%。全区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83.87亿元,下降27.0%;其中,中小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33.93亿元,下降15.8%,占全区建筑业总产值22.9%。其中,房屋建筑和土木工程建筑总产值438.60亿元,占全区建筑业总产值75.12%。 [44]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越秀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3.21亿元,下降2.4%。网络零售发展迅猛,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93.20亿元,增长60.2%;其中,中小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26.92亿元,增长19.1%。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餐费收入48.72亿元,增长12.0%﹔其中,中小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1.74亿元,增长32.2%。全年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下降8.6%;其中,住宿业营业额下降13.6%,餐饮业营业额下降6.8%。 [44]
对外贸易
2022年,越秀区外贸进出口总值577.4亿元,增长2.5%,其中,出口总值261.8亿元,下降0.8%;进口总值315.6亿元,增长5.3%。 [44]
服务业
2022年,越秀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718.84亿元,同比下降4.1%,其中,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03.05亿元,同比下降0.9%。 [44]
2022年,越秀区现代服务业持续向好。初步测算,全区实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496.40亿元,增长0.9%,增速高于全区GDP0.8个百分点;占GDP比重68.4%,占第三产业比重70.8%。 [44]
特色产业
2022年,越秀区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1726.28亿元,占GDP比重47.29%,比重比上年同期(45.74%)提高1.55个百分点,增长4.5%。其中,创新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47.88亿元,占GDP比重23.23%,增长6.9%;现代商贸业实现增加值481.46亿元,占GDP比重13.19%,下降1.4%;生命健康产业实现增加值396.94亿元,占GDP比重10.87%,增长7.2%。 [44]
2022年,越秀区规模以上三大特色产业实现增加值419.68亿元,占GDP比重11.5%,比上年(11.2%)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高端专业服务业增加值227.37亿元,占GDP比重6.2%,比上年(5.7%)提高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数字经济增加值111.29亿元,占GDP比重3.0%,比上年(2.8%)提高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增加值81.02亿元,占GDP比重2.2%,比上年(2.7%)回落0.5个百分点。 [44]

交通运输

播报
编辑
主干道:广园东路(中段-西段)、广园西路(中段-西段)、先烈中路-先烈南路、环市西路-环市东路-天河路(西段)、东风西路-东风东路、中山一路-中山六路、沿江西路-沿江东路、康王北路(北段)、人民南路-人民北路、解放南路-解放北路、仓边路-小北路-下塘西路、人民高架路、东濠涌高架路、东华南路-东华北路、东湖路、广州大道中(南段)等。
立交桥:大北立交、盘福立交、小北立交、越秀北立交、区庄立交、天河立交、中山一立交
跨江桥梁:广州大桥、海印大桥、江湾大桥、海珠桥、解放大桥。
快速路:内环路(A线、B线)、机场高速、广州环城高速。
地铁:越秀区内有地铁1号线、2号线、5号线、6号线、8号线经过,在建设中的10号线、11号线、12号线、13号线二期、14号线二期、22号线北延段也途径区内。
1号线:杨箕站、东山口站、烈士陵园站、农讲所站、公园前站、西门口站。
2号线:广州火车站、越秀公园站、纪念堂站、公园前站、海珠广场站。
5号线:广州火车站、小北站、淘金站、区庄站、动物园站、五羊邨站。
6号线:一德路站、海珠广场站、北京路站、团一大广场站、东湖站、东山口站、区庄站、黄花岗站。
8号线:彩虹桥站。
建设中:
10号线:东湖站、五羊邨站。
11号线:彩虹桥站、流花路站、广州火车站、云台花园站、田心村站。
12号线:恒福路站、建设六马路站、烈士陵园站、东湖站、二沙岛站。
13号线二期:彩虹桥站、纪念堂站、仓边路站、建设六马路站、农林下路站、梅东路站。
14号线二期:广州火车站。
22号线北延段:彩虹桥站、广州火车站。

政治

播报
编辑
区委书记:郭昊羽 [45]
区委副书记,区长,区政府党组书记:罗光华 [46]

社会事业

播报
编辑

教育事业

越秀区
截至2022年末,越秀区辖内中学、小学、幼儿园共203所。幼儿园123所,其中,公办幼儿园47所,民办幼儿园76所;规范化幼儿园117所。小学46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初级中学10所,其中,公办初中8所,民办初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其中公办5所,民办2所。完全中学14所,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在园幼儿33458人,其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16730人,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16728人,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比91.98%。小学在校学生75230人,初中在校学生39426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7014人。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87.64%。全区专任教师12071人,正高级教师46人,省特级教师22人。 [44]

科学技术

2022年,越秀区有高新技术企业550家,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63家。全年累计获得上级拨付科技资金9779万元,获得省科学技术奖43项。组织企业申报市科技项目,推荐上级科技项目立项共394项。开展线上专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宣讲等各类活动共计13场,服务企业近200家。黄花岗科技园入园企业2740家。全区孵化器22个、孵化面积达30.49万平方米,众创空间19家。电动汽车充电站点79个、充电设施1106个。新建5G基站664个,累计建成4541个。
2022年,越秀区全年专利授权量1229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960件,增长48%、增速全市第一;专利转让、许可1855件,增长62.8%;企事业单位获中国专利金奖1项、银奖2项、优秀奖9项,省专利奖2项,创历史新高。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35.51件,为全市平均水平的近2倍。
2022年,越秀区获评全国首批、全市首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集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超400家、执业专利代理师443名,拥有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2家,占全省2/5(全市2/3)。2022年成功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优势企业2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现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优势企业6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示范企业16家。365家企事业单位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 [44]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越秀区拥有体育场馆和体育场地设施8个(含省、市体育场馆),体育俱乐部51个、体育协会21个。全区体彩公益金收入1287.87万元,增长5.3%。 [44]

文化事业

国家一级图书馆: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 [23]国家一级文化馆: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 [24]
截至2022年末,越秀区建有区图书馆1个、专业性分馆1个、街道分馆18个、社区分馆9个、越读吧11个、小书虫阅读馆62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4个;博物馆和纪念馆6个。
截至2022年末,越秀区区属公共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159.28万册。区博物馆征集馆藏实物4708件(套),新增66件(套)。每万人口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543.22平方米。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文化活动、文艺培训、展览活动2399场次,参与活动320.8万人次。全区4A级景区7家,3A级景区8家,A级景区15家,日均接待游客约48.65万人次,其中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日均接待游客约45万人次;全年7个法定节假日期间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1679万人次、门票金额1081万元。 [44]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越秀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00个(其中三级医疗机构20个、占全市的25.97%,三甲医疗机构15个、占全市的34.09%),全区实有床位2.75万张,执业(助理)医师1.61万人,注册护士2.35万人,注册全科医学专业从业者911人。全区有省名中医1人,市名中医2人,省级重点学科9个,市级重点学科8个。与香港联合医务集团联合培养129名港式金牌家庭医生和金牌护士,建成启用16家港式家庭医生工作室,全区组建157个家医团队,共有530名家庭医生,常住人口签约人数43.96万人,重点人群签约人数26.36万人。2022年孕产妇死亡率为零,婴儿死亡率2.59‰,孕产妇“艾、梅、乙”筛查率为100%。全年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31.4万人,“银龄安康”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参保率达100%。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签约协作覆盖率持续实现100%,辖内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工作,15家护理站为居民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44]

社会保障

2022年,越秀区全年核定困难群众7638人,其中低保对象3221户4649人、低保边缘家庭249户529人、特困人员1328人、孤儿34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69人、困境儿童1132人。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从每人每月1120元提高至1196元,按时足额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45亿元和节日慰问金、一次性生活补贴、价格临时补贴910.38万元。建成社区颐康服务站111个(覆盖50%社区)。新备案养老机构3间,资助新增床位补贴、护理补贴1841.86万元,长者饭堂提供用餐服务16.81万人次。按时足额为70周岁以上户籍长者发放长寿保健金1.14亿元,为百岁老人发放节日慰问金28万元。 [44]
2022年,越秀区全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0427人,15126人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为49.71%;越秀生源202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已报到2073人,其中已就业1885人,就业率90.93%;共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59场,共2648个单位提供就业岗位73249个;共受理2.57万家次企业,11.52万人次申领各项就业创业补贴,其中成功受理2.42万家次企业,10.17万人次符合申领条件,补贴金额为2.73亿元。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5786人,开展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活动18场,开展“粤菜师傅”补贴性培训914人次,开展“南粤家政”补贴性培训7290人次。 [44]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 总述
越秀区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广州各类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39]
  • 方言
越秀区居民的主要方言是粤语。粤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是汉族广府民系母语,含九声六调,较完整地保留古汉语特征,有完善的文字系统,是岭南文化重要的载体。粤语由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秦代以前,居住在广东、广西地区的少数民族被称为“南越”(百越的一种),包括壮族、瑶族、黎族等。秦始皇派兵戍守岭南,开启早期汉语与百越语言融合的先声。李新魁《广东的方言》认为“粤方言最早的源头,应该是楚人南迁、楚语南来所导致的结果”。汉代至唐宋,中原汉人源源不断地迁徙至岭南,促进粤语的发展和定型。元代后,粤语的变化较小。粤语在社会交往和改革开放中的影响力不容小觐,国内外都有不少非粤语区的人士学习和使用粤语。 [38]

风景名胜

播报
编辑
由于越秀区基本为广州旧城,所以,广州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多聚集在区内。据1997年底统计,越秀区内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的有5处(7个):光孝寺、怀圣光塔、圣心教堂广州公社旧址和秦代造船工场遗址、镇海楼(广州博物馆)、五仙观岭南第一楼、明代古城墙、“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和中山纪念堂纪念碑;市级的有22处;粤王井三元宫大佛寺、濠畔清真寺、城隍庙绍武君臣冢王兴将军墓庐江书院(何家祠)、海员亭、光复纪念亭、黄埔军校校办事处旧址、广东省财政厅大楼永安堂爱群大酒店东亚酒店中央银行大楼、解放军进城式检阅台旧址(市府合署)、广州解放纪念雕像合简氏祖祠,越秀山的五羊石像水塔四方炮台遗址。此外,还有一批内部控制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55处,而其中约四分之一分布在越秀区9.16平方公里域内。
北京路
北京路(BeijingRoad),地处广州市中心,是广州城建之始所在地,是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集散地。
根据史料和专家考证,北京路、教育路和西湖路周边区域已有或已建成及挖出的历史文化遗地有:秦番禺城遗址、秦汉造船工地遗址、西汉南越国宫署遗址、唐清海军楼遗址、南汉御花园、明大佛寺、明城隍庙、明清大南门遗址、清庐江书院、广州起义纪念馆等十多个朝代的十多个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古迹。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1983年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之墓,是岭南地区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汉代彩绘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一万余件,其中“文帝行玺”金印、玉角杯、错金铭文虎节、印花铜板模、平板玻璃铜牌饰等文物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集中反映了两千年前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南越王墓是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大考古发现之一,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药洲遗址
药洲遗址,位于广州市教育路南方戏院北侧。又名九曜园。原是一座南汉御苑。南汉乾亨三年(919),南汉王刘岩在今西湖路、教育路一带,利用原来的天然池沼罚罪民凿长湖五百丈(约合今1600米),史称西湖或仙湖。湖区狭长,北至中山五路,南达惠福东路。湖中建洲,在此炼丹求仙药,故称药洲。湖中有瑰奇怪石多块,美称为九曜石。沿湖有亭、楼、馆、榭,风景甚美。米芾、翁心存、翁方纲、阮元、苏东坡、陈澧等名士曾煮茶景濂堂,泛舟九曜池,为九曜石题诗赋词,刻石立碑,留下了宝贵的石刻。明代列为“羊城八景”之一。
明城墙遗址
明城墙遗址,位于越秀山上。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把宋代广州东、西、中三城合为一,并向北扩展,跨越到越秀山,史称旧城。据明黄佐《广东通志》载,当时广州城“周长三千七百九十六丈、高二丈八尺”。有城门、城楼、敌楼、警铺等。“崇祯十三年(1640年)增筑北城,将城墙培高七尺,增厚墙基,并且每隔二十丈置有台阶,以便在城墙上落”。越秀山明代城墙现存总长度为1137米,除镇海楼外,只剩下高度不等的残垣,其他有关建筑已荡然无存。1987年,镇海楼后面连同东、西两侧的城墙已修缮复原,共长180米,雉堞严整,恢复旧观。此遗址于1989年6月广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越王井
越王井,又名九眼井,井身全部石砌,直径2.1米,九孔。井盖残石及“九眼古井”石碑尚存,但井底已淤积深达7米。据屈大均《广东新语》称,九眼井“相传尉佗(赵佗)所凿。其水力重而味甘,乃玉石之津液。志称佗饮斯水,肌体润泽,年百余岁,视听不衰。”丘逢甲有诗咏曰:“凿井秦人老塞烟,抱孙雄踞海南天,江山不改遗民尽,独坐秋风自品泉。”《通典》谓南海(广州)有天井门,天井即越王井,门是石门。南汉主刘岩曾独占此井,称玉龙泉。宋番禺县令丁伯桂加九孔石井盖,可同时从各孔汲水,不相抵触。至清初,平南王府霸占此井达10年,并在井四周建围墙,派兵把守,出告示曰“有私汲井水者鞭笞四十”。
中央银行旧址
中央银行旧址,在沿江中路193号,是民国十三年(1924年)8月15日孙中山亲手创办的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直属国家财政部领导,属下分支机构先后在广州市内设立3个兑换发行处,在广东省内有11个分行。
1993年广州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广东省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荣誉称号

播报
编辑
2018年区政府系统各单位共获得国家省市各级荣誉155项,其中国家级18项,省级35项,先后获评“中国法治政府提名奖”“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广州市基层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示范区”等称号。 [3]2018年中国百强区,越秀区位列第9名。 [1]2018年12月29日,被国家民委命名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2]
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5]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 [6]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 [7]2020中国县域消费百强榜排名42 [8]。2020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百强榜排名98 [9]。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49。 [10]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 [11]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排名77。 [12]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13]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14]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18位。 [15]2020中国人际信用百佳县市。 [16]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排名第13位。 [17]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18]
2020年10月27日,被认定为第三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31]
2020年12月,被授予”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荣誉称号。 [19]
2021年8月17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赛迪百强区”名单。 [25]
2021年9月1日,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示范期为5年。 [26]
2022年7月,入选2022赛迪百强区,排名第11。 [27]
2022年9月,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 [30]
2023年1月,被立项为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32]
2023年2月,被认定为第一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34]
2023年3月,入选2023年赛迪创新百强区,排名第22名。 [35]
2023年3月,入选首批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区。 [36]
2023年8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区,排名第12名。 [37]
2023年12月,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3),排名第11。 [41]
2023年12月8日,入围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 [42]
2024年1月2日,入选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公示名单。 [43]
2024年3月,入选赛迪创新百强区(2024),排名第25名。 [47]

友好城市

播报
编辑
韩国光州广域市东区
泰国曼谷
法国巴黎第八区
德国法兰克福市第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