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報十年一刻:「做就對了,也許不要指望誰,自己做就是了」 - 第 1 頁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四方報十年一刻:「做就對了,也許不要指望誰,自己做就是了」

四方報十年一刻:「做就對了,也許不要指望誰,自己做就是了」
Photo Credit:4-Way Voice 四方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再快轉到2016年。跳過破報收攤、跳過立報斷手斷腳、跳過世新高層叫《四方報》兩度搬家,搬到早年台灣立報大樓的地下室,跳過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成立一週年。

文/圖:張正

十年生死兩茫茫。言重了。

十年前的這個春天,我剛剛從待了四個月的越南胡志明市回到台灣,重新適應台灣乍暖還寒的天氣,像是剛剛下船,身體飄飄忽忽,耳朵仍隱隱約約殘留著胡志明街頭不間斷的喇叭聲。

當時,我已經前前後後在以「打造一個多元、公平、乾淨的社會」宗旨的台灣立報待了將近十年,一路從小記者做到副總編輯,每天重複著雖然不同但其實也沒啥不同的作業,很疲倦。之所以留職停薪放下工作去越南,擺明是一種逃避。逃了四個月之後回到台灣,還是不想回報社上班。

倒是每個禮拜三早上,仍然打起精神開車帶著雲章去阮文雄神父在桃園的庇護所當志工,教庇護所的越南移工中文。去越南之前,我們就已經在阮神父這兒教一陣子了。我們的「學生」,都是遇到「麻煩」的越南移工,有的被欠薪、有的遭遇工傷、有的官司纏身、有的在等待轉換雇主。我和雲章沒有能力處理「麻煩」,只能每個禮拜帶領兩小時的中文課,然後中午和大夥兒一起吃飯。阮神父的意思是,讓這些暫時庇護的移工們有事做,別胡思亂想。

看我閒閒沒事,阮神父問我要不要來庇護所當正式的支薪社工,我婉拒了。社工手上的案子都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一個月兩個月算是超快,一年兩年三年五年的案子比比皆是。我來自「每天」把事情處理到一個段落的日報,如果每一個案子都要拖這麼久也必須拖這麼久,我看我每天晚上都會睡不著。

怪了。一方面不想繼續日復一日的新聞工作,一方面又受制於那樣的習慣,不願意當社工。

但是總要有工作養活自己。有時候我自己一個人去庇護所,那就早起搭巴士,不開車。巴士的下車處,是個大卡車大客車的教練場。我不止一次想去報名。

BBP02

雖然我不想回報社上班,不過成露茜社長還是沒有放棄我。

我們都稱呼她為社長,私底下則是以「社長」和「成露茜」稱呼。後來才知道,她的原名是成露「西」,英文名字也是相呼應的「Lucie」,怎麼料得到好心的戶政人員竟然把「西」改成「茜」。 到了社長2010年過世之後才比較麻煩,因為她的名字「茜」念作「欠」,但是成露茜(ㄑㄧㄢˋ)念起來超不順的,我們還是習慣講成露「西」。

上面是題外話。

社長沒有放棄我,剛好她要負責世新大學五十週年的特刊,找我來做執行編輯。第一個任務是取名。因為已經確定拿世新大學著名的山洞口做為封面照面,我想到了「洞見」這個名字,自己頗滿意,社長也採納了。至於這份刊物裡是不是真的有什麼「洞見」,就不是我能負責的了。

同時,總是同時做很多事情的社長,另外還有個點子,想要做一份東南亞語文的刊物,正在和懂一些泰文的前破報主編邱德貞商量,而學了半吊子越南文的我,以及我的親密愛人、當時的立報副總編輯廖雲章,也被拉入團隊。

這就真的引起我的興趣了。

BBP01

第一次的會議有社長、邱德貞、廖雲章、和我,地點在社長當時的傳播學院院長辦公室(沒錯,她兼任傳播學院院長,同時好像還是社會發展研究所的所長)。詳細的內容不記得了,大約是社長承諾以個人名義出50萬,加上台灣立報社的設備資源,邱德貞和我依據不同的語言「專長」,分別負責泰文報和越南文報。

要出什麼樣的越南文報?要叫什麼名字?除了問阮神父庇護所的越南移工之外,我也一邊跑之後的派送點一邊問。在一間廣東燒臘店問到了好名字:四方。

也是這陣子才知道,許多廣東燒臘店的老闆不是我原本以為的香港人,而是來自越南的廣東華人,所以多多少少也通越南文。

這讓我想到緬甸華僑。這幾年我才比較熟悉緬甸華僑,原來他們分為兩大群體。一部分來自緬北,一部分來自緬南。緬北和緬南的華僑來自中國的不同所在,緬北的華僑原籍在中國西南,經由陸路抵達緬甸,緬南的華僑則是原籍廣東、福建,經由海路抵達以仰光為中心的緬南。而兩大華僑群體之外,我在吳秀雀的《舂辣椒的滋味》這本書裡,還知道了這些華僑裡還隱藏了許多根本不是華僑的女性,她們是被泰緬孤軍搶婚搶來的少數民族女子。不過,現在通通都到了台灣。

又岔題了。回到「四方」。

原來,在越南的報刊雜誌裡,常有一個名為「Tìm bạn bốn phương(尋友四方)」的欄位,用來找朋友、交朋友。「bốn phương」就是直翻自漢字的「四方」,是我淺薄的越文程度能理解的字,而「四方」這兩個中文字也簡單,適合剛來台灣的越南人。就這麼決定了,《四方報》。

十年後的現在來談四方報的理念,覺得理所當然。不過這在十年前,肯定是台灣的創舉。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在社長說要做《四方報》之前,我因為從報業出身、又念了東南亞研究所,所以早就想要做一份針對東南亞移民移工的刊物。只不過思慮卡在最後一關:我還是以中文人的本位,想要做一份中文刊物,最多就是加上注音。

而在台灣立報的版面上,我們也的確做了嘗試。台灣立報開設東南亞版(南洋版),摘錄每天的東南亞相關新聞,以中文刊出。但是,想要看東南亞新聞的台灣人,自己上網就可以了,何必看我們翻譯自外電、摘錄自中央社的少量消息?而來自東南亞的移民移工,不用說不容易看到發行量極為有限的台灣立報,就算看到了,又怎麼看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