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课程思政?

最近高教改革出现了一个新说法,专业课也要加入思政内容,要求门门课都要讲思政。如何看待这种改革?思政融入专业课会不会挤占专业课学时?如何能在讲好专业课的…
关注者
69
被浏览
168,918

22 个回答

你好。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顺应历史潮流,适应新时代要求。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尽管它面对的是教育微观的问题,但解决的是教育最根本的问题。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课程育人的一体两翼,分别在显性和隐性的层面发挥作用。课程思政的定位、目标和过程分别针对教育的三个根本问题,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本定位下,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实现德、识、能三位一体育人,具体路径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课程思政自身也具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功能。

一方面,课程思政的显性功能是提升课程的内涵和提高课程的质量。不少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是游离于传统教学之外的附加行为,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课程思政不是对教学喧宾夺主,更不是特立独行,它首先是为提升教学质量服务的,是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因为只有高水平的教学活动才能吸引学生,进而影响学生。因此,如果担心课程思政会影响教学质量,只能说明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还不到位。

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的隐性功能是给知识和能力赋予正确的价值观取向,使它们由“标量”变成“矢量”。知识和能力本身是中性的,它们可以用来造福人民,也可以危害社会。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后面应该加一句“价值决定方向”。课程思政的目标是既育才更育人,引导学生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类福祉紧密相连。

课程思政也反映了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从教学向教育的转变。课程思政的对象是学生,要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课程首先必须有“魂”,而一门课程是否有“魂”,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魂”,也就是“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因此,课程、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思政中也是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

应注意到,课程思政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健全人格的塑造者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者。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传授书本知识,还应该集“知、仁、勇”于一身,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这也意味着课程的重心随之发生了转变。对自然科学课程来说,它不再局限于传授科学知识,还表现为传播科学文化。科学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科学方法、科学规范、科学精神、社会价值等。

如果说知识对应于强健的体魄,文化则赋予其特有的气质。通过知识和文化的滋润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塑造其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力,培养科学研究中的创造力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时,如何破解知识与价值之间的割裂问题,对教师构成了挑战。教师需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对不同类型的课程采取不同的方法。南京大学的“宇宙简史”课程放弃了传统的知识逻辑教学模式,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解构,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这一目标具体化为8个融合科学知识与价值观的问题,以问题逻辑重构课程知识体系,将课程目标由知识传递转变为价值引领,将知识架构从模块化的知识单元形式转变为跨学科的问题引导形式,让科学发展的脉络变得更加清晰。

“课程思政”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更不是要把专业课改造成思政课模式或者将所有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而是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课程思政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育人"先"育德",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教育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我记得还是一两年前, 看到上面这图之后首先就是质疑:

什么狗屁不通的玩意儿, 一个函数的性质也变成有初心了? 函数之间也分高下了?


然而今年, 当我在反复思考<<编译原理>>中四种文法的差异的时候, 我忽然有这么一个想法:

0型文法毫无疑问能力最强, 3型文法能力最弱。

但是, 论起自由, 3型文法无疑是最自由的, 比如一个 0^n1^m 就足以描述世间万物(所谓二生三,三生万物)

然而, 这最自由的东西之所以说最弱, 就因为尽管它可以归约到任意01串, 但它并不能精确匹配 0^n1^n

当然你也可以构筑一个相对自由的文法

S→A|B

A→aSb|ab

B→0C|0B

C→1|1C


但毫无疑问, 这个自由的文法从设计之初就注定是不自由的。


这像不像一路打怪升级的我们, 一开始能力不足, 看似随心所欲, 实际上只是在那小打小闹, 犹如一只打字机上的猴子, 偶然给你敲出来一本莎士比亚又如何? 等到你能力足够了, 枷锁和要求都随之而来, 各种限制我们的能力的同时又要求我们带着镣铐起舞。


所以我觉得, 人生而是不自由的。你之所以觉得自由, 无非就是能力没到。当你能力到了的时候, 这个世界, 社会都会给你戴上枷锁。即使强大如皇帝, 依然要受到相权, 客观规律的影响。何况一般人乎? 假如你生在自由的资本主义社会, 看似很自由了, 但政府要求你不能跟外国特定实体那你就是不能跟这些实体交易。任何一个人在这个地球上总要归属于某个政治实体, 受它的统治, 也受它的庇护。 因此, 跑到山上或者某个海岛当一个自由人并不会更加自由。


综上, 权利与义务相对等, 能力与责任同在, 自由与无能等价。 所以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相对的自由还是有的。无非就是让自己融入到这个大环境下, 在环境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行事。如果规则死活不能改, 那你就改变自己的心态; 如果规则可以改, 那你就尝试改变规则, 不过也请做好被制度反击的心理和生理准备。


回到问题上来, 你问我怎么看课程思政, 那我可能从最开始的嗤之以鼻, 当阅历到了之后逐渐把各种问题融会贯通, 进而理解了那些案例中的苦口婆心, 最后再到发自真心地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到对概念的理解上并传达给学生。

我认为这才是课程思政应有的内容。

如果仅仅只是看各种别人的案例并转达给学生, 而并不是自己发自内心的感悟, 那这种课程思政就只是一种形式, 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