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畢業先就業 政府補助每人20至30萬


撰文=湯家惠 (攝影=林煒凱)

高中生畢業讀大學已不再是唯一選擇,教育部將祭出「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鼓勵高中生畢業後先就業或參加壯遊、擔任志工,再藉此尋找自己的志向,作為未來升學或創業的考量。

政府補助每月1萬元,6年花72億

根據統計,目前高中生畢業後立即升學的比例約87%,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許多大專院校畢業生認為「學非所用」,更有許多大學生認為目前就讀的科系並非自己的興趣,有鑑於此,教育部跨部會合作規劃「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鼓勵高中職畢業生除了升學,還可以先就業或擔任志工,了解自己的志向,再重返校園。

根據該儲蓄帳戶方案的規劃,其中一項計畫是「青年就業領航計畫」,預計每年將補助5千名高中畢業生,畢業後直接進入職場,每名高中生每月可獲得教育部與勞動部分別補助5000元。根據勞基法規定,目前基本工資為21,009元,教育部教育部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專案辦公室指出,目前預計參與的職缺至少都提供每月25K薪資,所以若高中生參與該計畫,每月可保障有31K、甚至35K收入?每年補助5千人,每年將花掉6億納稅人的錢為高中畢業生「加薪」?

對此,教育部專案辦公室則回應,教育部推出的草案,106至111年間,教育部及勞動部共編列72億預算,補助學生與企業,學生申請時須提2至3年計畫申請職缺,政府提供的補助將以「儲蓄」形式,每月存1萬元至學生專戶,計畫期滿才能一次領出,作為未來升學學費或創業用,非外界傳言的「加薪」。

重要的是,政府提供什麼職缺?

台北市一名公立高中教師表示,學生接受了12年「以考試為導向」的正規教育,面臨大學選志願,很難不落入名校、有「錢」途熱門科系的窠臼,若能讓學生在職場中發現自己的喜好與不足,對進入下階段的高等教育有正向幫助,也更能讓學生願意主動學習。

然而,畢業即就業,政府要提供什麼職缺?教育部專案辦公室指出,為了讓學生知道未來職涯發展取向,由政府篩選的「優質職缺」必須具備發展性、技術性、安全性,並需提供優於勞動基準法的法定薪資以及優良勞動條件,學生進入職場後便成為該企業正式員工,相關權益依照勞基法規範。

台師大教育政策研究所教授王麗雲認為,這項計畫用心良苦,投入經費鉅額,由教育的角度來看,本計畫能不能達成預定目標,還只是把錢丟到水裏,未來幾件事情的發展很重要。
首先是高中畢業升學板塊的移動,如果原先升學的還是升學,就業的還是就業,只是就業的人多了36萬可領,這項政策的成效就有限。誰來領這筆錢,是政策成敗關鍵。
另外,果就業畢業生工作中無法得到妥善的輔導,確立將來升學或技能精進的方向,這個政策就給了畢業生「魔戒」,讓他們在人生黃金時期迷失。後續的輔導相當重要,家長和僱主都有責任,學校也應關心,配套措施要做足。

就讀於台北市公立高中一年級的黃雅君認為,目前社會氛圍與父母期待仍以升學為導向,她並沒有畢業就馬上就業的打算,但就讀師大附中二年級的陳同學則表示,晚2、3年唸大學,卻可以累積職場經驗、尋找個人興趣志向,同時存款2、30萬,對選志願感到迷惘的高中生而言不失為好選項,但他也苦笑說:「只是,用納稅人的錢幫高中生儲蓄,領這錢可能會有點心虛。」

延伸閱讀

■  教育部推青年壯遊為升學加分 潘文忠卻反海外經驗作畢業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