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转印油墨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热转印油墨

在特制纸张上印刷好的图案文字可以接触加热转移到其他材料上去的油墨
热转印油墨又称作热转移油墨在特制纸张上印刷好的图案文字可以接触加热转移到其他材料上去的油墨。
中文名
热转印油墨
外文名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ink
别    名
热转移油墨
特    点
接触加热转移到其他材料油墨
主要用于
涤纶织物、涤纶变形织物
优    点
印刷适性优,油墨无毒,低气味

应用

播报
编辑
热转印油墨 [1]主要用于涤纶织物、涤纶变形织物低弹、三醋酯纤维、尼龙织物、晴纶、二醋纤维、聚丙晴等,也可用于鞋帽、工艺品、蓝足排球皮革制品运动用品等。升华热转印油墨适用各种胶版印刷机,承印材料为:铜版纸、涂料纸、胶印纸、卡纸等。能适应高、中速印刷要求,固着速度快,上机性能好。
热转印油墨印刷优点:印刷适性优,油墨无毒,低气味,附着力佳,不粘手;韧性好,牢度佳,耐磨耐水洗。可达到三级耐晒度,油墨不开裂,弹性好,手感好,油墨流平性好粘稠,环保低气味,可达到出口要求。耐晒度高,色泽较普通鲜艳。

提示

播报
编辑
在使用前先打出小样进行制版印刷,如偏差不大,然后确定样稿制版印刷。因为升华油墨为气相着色,所以不能按普通印刷比例发排印刷。 [2]

举例

播报
编辑
(1)例如印刷大红排版、PS版,品红为100%、黄为40%-35%,转印后即可得到大红色;
(2)印刷正蓝、PS版,青为100%,品红为20%左右,转印后即可得到正蓝色;
(3)正绿、PS版,青为80%,黄为90%,转印后为正绿色。

使用方法

播报
编辑
升华热转印是指通过胶印或凹版印刷机将热升华转印油墨印刷到纸上(或塑料膜),然后将印好图文的纸(或膜)与织物重叠在一起加热、加压,纸(或膜上)的染料就成气相状态升华转移到织物上,例如,运动衣、包装袋、无纺布、泳衣、文化衫等。除织物外,还可以转印到陶瓷(如杯子、盘子,瓷砖 )、木材、化纤、玻璃、塑料和金属制品(表面需涂丙烯酸烘干漆)上。其主要特点是转印图像色彩鲜艳,层次丰富,效果可与印刷媲美。与印刷不同之处在于转印油墨中的染料受热升华,渗入到物体分子结构中,凝华后即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图像不会脱落、龟裂和褪色,耐日晒,所以升华热转印产品更有经久耐用的优点。
升华热转印技术的印刷方法有凹印、平版(胶印)、网印(丝印)和数码印刷四种。其制作过程可归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热转印花纸的制作
热转印花纸的制作过程和印刷程序相似,即将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升华热转印油墨通过胶印(或凹印、丝印)的形式转移到基纸上。转印印花用的基纸应选择耐高温、耐重压、防止渗化、表面平滑度高、染料气体渗透性低并有较高抗张力的纸张,如铜板纸、80克双胶纸等。升华热转印墨的选择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转印出的图像是否鲜亮,其耐摩擦性、坚牢度和附着力是否最强,升华热转印油墨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热转印油墨自行研制的升华热转印墨,系选用部分进口原材料精制而成,为环保型油墨。适合各种国产、进口胶印机印刷,其优良的性能深得全国各地用户的一致好评。
升华热转印墨的染色坚固度
日晒 红 黄 青 黑
5-6 6 6 4 4
(二)转印
一般可分为两种两类。两种是:一种为间歇式,一般称为平板式;另一种是连续式,主要是热辊式。两类式:一类为加压类;另一类为减压类,即抽取气的所谓真空转印印花,减压转印印花最适用于变形织物、起毛织物和不耐高温的织物。
(三)热转印所需温度一览表
织物名称
转印温度
压力
时间
涤纶织物
205℃~220℃
0.5kg/cm2
10~30秒
涤纶变形织物低弹
195℃~205℃
0.5kg/cm2
30秒
三醋酯纤维织物
190℃~200℃
0.5kg/cm2
30~40秒
尼龙织物
195℃~205℃
0.5kg/cm2
30~40秒
晴纶织物
200℃~210℃
0.5kg/cm2
30秒
二醋纤维织物
185℃
0.5kg/cm2
15~20秒
聚丙腈
190℃~220℃
0.5kg/cm2
10~15秒
热转印是一项新兴的印刷工艺,随着高科技飞速发展,凭借其自身的优越性,热转印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使用注意事项

播报
编辑
使用前小提示:在使用前先打出小样进行制版印刷,如偏差不大,然后确定样稿制版印刷。因为升华油墨为气相着色,所以不能普通印刷比例发排印刷。
热转印油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正常情况下,可直接上机使用;
2、由于温度、纸张、印速等因素影响,可按下列规则调整;
(1)加速干燥,可加入混合干燥剂,用量0-2%;
(2)配有专用冲淡漠;
(3)调整流动性,可用#6印刷调墨油,用量0-5%;
(4)降纸粘性,基本保持流动性不变,可用去粘剂,用量0-5%;
(5)同时降低粘度和粘性,可加52-94,用量0-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