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還有多少「美港貨倉」?

香港還有多少「美港貨倉」?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閒置逾四十年的荃灣美港貨倉突然開閘,更有貨車運走倉庫雜物。居民和上班族對此大表好奇,紛紛猜想貨倉和地皮是否重建,當區區議員則擔心這幢由紅磚建成的特色建築物面臨拆卸風險。
近年政府屢稱需要善用珍貴土地,但是美港貨倉一例可以看出官方似未主動接觸空置物業業主,藉此了解他們為何情願丟空樓宇多年也不讓其另作他用,遑論鼓勵這些業主為樓宇及土地尋找新出路。

美港貨倉東主蔡聲白在二戰後由內地來港,於荃灣成立美港織綢廠和建倉。至1970年代末蔡聲白離世後,貨倉空置至今。倉庫固然見證着香港戰後輕工業起飛,建築物外貌也頗具特色,可謂蘊含一定歷史意義,並且現時還正等待古物諮詢委員會的評級,但其價值與景賢里大宅、甘棠第一類建築物相比恐怕仍然有距離,因此要政府收購、提出換地或者禁止業主改動建築物用途不無難度。

政府不應讓黃金地段「曬太陽」

即使如此,政府亦不應夠任由像美港這種黃金地段的建築物平白丟空多年。貨倉處於荃灣市區,鄰近工廠早已變身為商廈和住宅。不論從經濟還是社區角度看,地段塵封多年也是浪費。也許政府認為活化工廈政策已給本地工廈業主足夠吸引力去申請改造樓宇,不少地產商亦已自行補價把貨倉變身成住宅或商廈,然而這個假設似乎又不能套用在美港貨倉,因為業主過去一段長時間都未為拆卸重建後的利潤動心。

在商言商,改造舊工廠的費用不菲,單靠商鋪租金收入也難望短時間回本。話雖如此,並非所有工廠業權人都向錢看,在美港貨倉不遠處的南豐紗廠就主打推銷文化創意產業。以今次的美港紅磚屋為例,它若稍加翻新不難成為另一文創基地。德國漢堡倉庫城(Speicherstadt)地區即遍佈紅磚屋砌成的貨倉,到2000年代初陸續有咖啡店、博物館、廣告公司、時裝店、藝術工作室進駐該地,使得該區成為著名旅遊景點。當然,這要端賴業主有否看重營運廠房的社會目標。

政府亦不能夠任由像美港這種黃金地段的建築物平白丟空多年。貨倉處於荃灣市區,鄰近工廠早已變身為商廈和住宅。不論從經濟還是社區角度看,地段塵封多年也是浪費。(曾鳳婷攝)

應一早主動聯絡業主

除了清拆及重建等方案之外,尚有其他可行選項重新利用貨倉用地,譬如容許社區借用場地舉辦活動。文化藝術界早在2012年就曾提議於美港貨倉辦音樂會,可惜並未付諸行動。如果該建築物最終能蛻變成一個新的社區文化設施,相信能為荃灣添加文化色彩。

美港的事不只是荃灣區的事,它揭示了全港尤其是市區土地資源運用的一大問題。差餉物業估價署本來就有恆常收集貨倉或工廠大廈的空置數據,理應得知美港貨倉長期空置;至於其他政府部門亦可以憑織綢廠在貿發局刊載的聯絡方法主動接觸業主,詢用土地廠房閒置原因,並探索有否可能合作規劃發展。由此可見,相關情況不獲注意只是源於各部門的怠政。為了加深理解全港同類非住宅樓宇的空置情況及相關業主的考慮,政府宜加強整理各區的閒置土地和建築物數據,並且主動聯絡負責人和地區組織商討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