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后还持续上头,为什么我们拍不出来???_百科TA说
结局后还持续上头,为什么我们拍不出来???
原创
阅读 58176赞 1154

已经很久没有一部剧会让我想一写再写。(如果算上上一篇写许光汉和施柏宇那就写了三次)

但《想见你》做到了。

结局播出三天,我依然沉浸在伍佰《Last Dance》的歌声里:

“所以暂时将你眼睛闭了起来……”

现在看到和剧有关的片段、花絮,我还是会有想哭的冲动。

一是为了圆满的结局而感动。

这年头追剧最害怕爆雷,韩剧烂尾已成传统,同期播出的《下一站是幸福》也是高开低走,从开播8.1一路跌到6.3。

像《想见你》这样,播出以后评分一路稳定保持在9.2。

△全集播完,30万人看过,依然有9.2分,这评分绝对不是一两个演员的粉丝可以刷出来的。

热度也只升不减的良心剧,真的太少太少了。

△结局当晚一连上了三个热搜,#爱奇艺崩了#也疑似是它的锅

△我的朋友圈也都是关于《想见你》的结局。

另一方面,我也被制作团队的诚意和勇气打动。

回头想想,《想见你》真的很像一个奇迹。

它没有当红流量,没有天价预算(制作费35万人民币一集,比当年哭穷的《太子妃》剧组还要少20万),也没有流行的甜宠套路。

市场上惯用的爆红招数一个都没有,最后为什么能火起来?甚至超越90%以上的偶像剧达到9分的水平?

在我看来,那就是它敢于做出很多我们现在偶像剧都不敢做的尝试。

一敢不敢尊重观众的智商

我们现在追剧的习惯什么?

二倍速。

因为有太多的剧情经不起推敲,和编剧认真你就输了。

所以为了不让自己难受,观众干脆将这些尴尬的过程人为快进。而咱们的剧,也很懂观众的心理,既然看剧的人耐性越来越少,那就集中放大家想看的东西好了。

于是,三集洞房、四集全垒打、一季吻42次通通都成为卖点,唯独少了逻辑和智商。

△《下一站是幸福》前期甜是甜,可细想其实是没有缘由的爱。

△《萌妻食神》当初的卖点也是“三集洞房”。

但《想见你》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它并不是那么好进入的一部剧,前面两集(这篇文章都是按照台版的集数)的节奏极为缓慢。

△前两集讲的是失去爱人(王诠胜)的黄雨萱如何伤心的故事。我一开始看也有点不耐烦,这不都是小言虐恋的套路,但现在回头看也明白了编剧的深意,“前面是要建立黄雨萱和王诠胜的感情线,如果没有建立,感情就不会成立”。

然后中期又极为烧脑,从女主角的单向穿越到男女主角的双向穿越,到最后三集甚至还有第三个穿越者,时间跨度从1998到2019年横跨21年,人物关系也错综复杂。

△官方微博有解说:在前10集,是男女主角双向穿越的故事,李子维×黄雨萱是一对CP,只是他们穿越到不同人身上谈恋爱。

到底是王诠胜还是李子维?是黄雨萱还是陈韵如?

剧里有太多蛛丝马迹,只要一个闪神就会错过,这对习惯两倍速的观众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不只男主角许光汉演出四种不同人格,女主角柯佳嬿也一样,分别是开朗独立的黄雨萱,孤僻内向的陈韵如,被黄雨萱灵魂穿越的陈韵如以及想扮成黄雨萱的陈韵如,上面那张图是装载着黄雨萱灵魂的陈韵如,下面那张图是想模仿黄雨萱的陈韵如(实际上灵魂还是内向的陈韵如本人),哪怕衣着外貌一样,但动作和表情能看出一样,可是如果不细心看,或者用二倍速快进,是没办法体会到这些差别的。不认真看的人就会很懵,到底现在是黄雨萱还是陈韵如?

所以,我身边确实也有不少朋友因为前几集看不懂而弃剧。

《想见你》是挑观众的,是有观看门槛的,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这也是为什么《想见你》目前在腾讯视频的播放量只有2.6亿次,与播放量上百亿次的现象级大爆剧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原因,内容决定了它的受众广度)

但是,这样的筛选也有好处,那就是能够接受的,留下来的观众,肯定都是认可这部剧,愿意参与思考,加入这个故事的“铁粉”。

△在《想见你》的豆瓣讨论小组,有9万人加入,而其他电视剧,哪怕是《都挺好》这类大爆剧,也只有不到2万人加入。《想见你》小组为什么这么多人?就是剧可交流的东西太多了,还有人为这部剧画同人做手账,这种互动感和参与感都是其他剧比不上的。

跟着这些“铁粉”深挖剧的细节,考据时间线,分析剧情,你会发现这部剧的更多秘密:

比如每集开头用手账做的小标题,呼应该集主角的关键情感,也暗示了那一集的主题。

△前三集是思念王诠胜的黄雨萱,“借我一点你的时光,许我一点美好难忘。”这是陈韵如在12集的心声

贯穿整部剧的伍佰穿越神曲《Last Dance》,是《爱情的尽头》卡带B面的第一首歌,是伍佰的流行歌里相对冷门的一首。

为什么不选《挪威的森林》或者伍佰其他更火的主打歌?

“卡带的A面是主打歌,更像黄雨萱,人人都喜欢,但我们想选一首代表陈韵如的歌,就像B面的第一首。”(编剧在最终集直播的原话)

△《Last Dance》最初是陈韵如喜欢的歌,《爱情的尽头》卡带B面的第一首。如果说长相相同的黄雨萱和陈韵如是A/B面,那开朗的黄雨萱就是A面,阴郁的陈韵如是B面。

王诠胜送给黄雨萱的求婚戒指,也是隐含整个故事穿越逻辑的莫比乌斯环对戒,戒指里面刻了一行字:

「only if you asked to see me, our meeting would be meaningful to me (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我们见面才有意义)」,出自法国作家波伏娃的《越洋情书》。

这句话暗示了穿越的关键条件是「想见你」的执念。

剧组为了征求引用的同意,花费了四个多月的时间获得波伏娃家族的授权。

还有其他数之不清与剧情对应的小细节……

△陈韵如书架上的书《人间失格》似乎已经暗示她有自杀倾向

△袭击陈韵如的谢宗儒(实际上被弟弟谢芝齐魂穿的谢宗儒)房间里贴的是罗夏墨迹心理测试,这也暗示他的心理其实已经出了问题

△三个主角用的耳机颜色不用,也是有不同含义的,陈韵如的黑色耳机象征悲哀神秘,黄雨萱的红色耳机象征温暖勇气,王诠胜的蓝色耳机象征诚实静谧。(来源:想见你官微)

尽管这剧依然有着一些遗漏和没有说清楚的小bug,但剧组的认真、用心,不仅让这个脑洞极大的爱情悬疑故事实现了逻辑自洽、自圆其说,也让追剧的观众找到了解谜的乐趣。

就像《想见你》制作人麻怡婷所说的,拍剧的人应该相信观众的智商,让他们有参与感,只要参与成立,一部剧的成功就有了基础。

相信观众、尊重智商,应该是一部剧的基础,但很可惜的是,现在大部分偶像剧都不敢讲太复杂的故事。毕竟发糖就有人看,又何必费那个脑子呢?

二敢不敢不要主角光环

有时看偶像剧觉得很没劲,就是主角太完美了。

不是家缠万贯的霸道总裁,就是年轻帅气的小狼狗,女主角无论多少岁,都是漂漂亮亮的,只要她想恋爱,身边随时都有深情备胎一二三四任君选择。

这样的设定,美是美,但一看就知道不现实,对咱们这些普通人而言,无论男女主角,都毫无代入感。

△这两部剧都挺甜的,但主角都完美得不像在现实中出现,佟年是软萌学霸,韩商言是帅气电竞高手。贺繁星虽然是母胎solo但从不缺追求者,元宋有钱有才又有貌……

当然, 偶像剧是造梦的,拍得梦幻一点没有问题。

可这个梦,到底是永远都到达不了的海市蜃楼,还是我们平凡生活的理想化表达,这期间的差别就是水平问题了。

《想见你》给我的感觉,就是后者。

哪怕它爱的爱情也很唯美,穿越时空爱上你这样的故事在现实中也不存在,可它并不让会让觉得轻飘飘,就是因为它的主角都很有实感。

许光汉演的李子维,没有盛世美颜,却帅得刚刚好,是我们高中时代都会喜欢的臭屁男孩。

柯佳嬿的黄雨萱不是五官无可挑剔的大美女,但自信开朗让人越看越爱。

而在这两个人背后,还有更让人心疼的莫俊杰和陈韵如。

他们就像是两位主角的B面,没那么阳光,没那么耀眼,在其他偶像剧里,估计也就是工具人或者备胎的存在。

但是在《想见你》里,他们都有了更丰富和细腻的故事线。

△莫俊杰和李子维的友情,莫俊杰对陈韵如的感情,并不比李子维和黄雨萱之间的爱情逊色。

在这里,必须说说陈韵如。

在12集的时候,因为陈韵如冒充自己是黄雨萱和李子维谈恋爱的时候,被网友骂上了热搜。

有人说她太不要脸,怎么可以抢别人男朋友。有人说她活该被杀死,谁让她那么自私……

我们会这么说,是因为过去追剧太习惯站在主角视角去看问题,而主角都是有主角光环的,他们就注定是幸运的,美好的,应该得到爱的那一个。

可是,那些站在阴影处的人是怎样的?那些被遗忘的配角是怎么想的?男主角不爱她,她就应该乖乖站在角落当一个工具人吗?

我反而觉得很感动的是,《想见你》给了很大的一个篇幅,让我们听到陈韵如的心声。

原来她也在渴望爱。

原来她也很想努力获得爱。

只是可能她还不够成熟,所以用了不太合适的方法去获取喜欢的人注意。

但陈韵如真的有坏到十恶不赦吗?

如果说陈韵如自私,那知道李子维是王诠胜以后,就要穿越到陈韵如的身体和李子维见面的黄雨萱,难道不也是一种自私吗?

那些没有主角光环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人生。

很多偶像剧为了让观众爽,就把主角塑造成完美又无敌的存在。

可殊不知,真正触动人心的,恰恰是那阳光下的黑点,那人群中的落寞,以及我们那永远经不起考验的人性。

三敢不敢讲爱情以外的东西

至于为什么要在一部偶像剧里插入陈韵如的故事?

这就是我觉得《想见你》最厉害、最有勇气的地方——

它在试图讲爱情以外的东西。

在李子维和黄雨萱的爱情主线包裹下,探讨的是「我们如何拯救陈韵如」的故事。

整部剧最触动我的,也不是李子维和黄雨萱的海边告白,又或者最后彩蛋里的那句“生日快乐,子维哥”,而是黄雨萱的最后一次穿越做出的选择。

她为了救陈韵如,也是为了救在陈韵如死后内疚自杀的莫俊杰以及想改变这个结局的李子维,黄雨萱选择牺牲了自己和李子维之间的爱情记忆。

△烧掉伍佰的卡带就没事了,伍佰果然是凶手!!!

黄雨萱的选择,就是《想见你》最想传达的核心价值:

爱情很美好,但我们人生中有很多东西是大于爱情的,比如「自我认同」。

在得知陈韵如死亡真相之后,黄雨萱就一直很自责,是自己的自私害死了陈韵如。

她选择放弃爱情,是因为她知道这是她忠于内心最正确的选择,如果她为了那段记忆而不去救陈韵如,她也会像李子维和莫俊杰一样一辈子无法面对自己、原谅自己。

而陈韵如,最后得救,也不是因为爱情。

虽然莫俊杰的表白很感人,可让陈韵如醒悟的,是黄雨萱的那一句:

“这次我唯一会做的,是相信你。也许你在经历过这一切的悲伤之后,你会发现,你会那么想要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太过失望,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有过太多期望。”

这世界并没有那么糟糕,只是我们不可能什么都得到。

当陈韵如意识到,她不可能勉强那些不爱她的人爱她,但她可以珍惜那些对她好的人开始,她也就学会了接受自己,认同自己的价值。

原本是因为许光汉和绝美爱情而入坑,可看完以后,留在我脑海里最深的,却是黄雨萱的选择和陈韵如的自我接纳。

在这里真的不由得佩服主创的巧思和勇气。

他们敢挑战观众的观看习惯,他们敢写观众不喜欢的人,他们甚至敢探讨比爱情更加沉重的话题。

现在有多少偶像剧敢走这么远?

△有点可惜的是,王诠胜的故事只能放在番外。

最后,回到标题的问题,这么好的偶像剧,为什么我们拍不出来?

我知道,一定会有人说,那是因为我们要过审嘛,很多题材不好拍。

我们当然有市场和环境的原因,但把作品一切的问题都推到大背景上,然后心安理得地拍脑残片赚钱,这样真的好吗?

其实《想见你》从拍摄到播出,一样也有各种问题。

拍摄的时候,投资方也有质疑过男主选角是否能扛起收视;剧情前期的一些烘托氛围的空镜头,也被建议删除;甚至也会接到一些乱七八糟的植入……

然后播出的时候,大结局提前泄露,更是严重影响这部剧的正常播出流量。

可是面对这些问题,剧组是怎么解决?

是相信他们的内容,是坚持他们的价值判断。

为了说服资方用许光汉,他们找了拿过金钟奖的柯佳嬿来配;为了保证剧集质量,他们拒绝了所有生硬不适配的广告;而对提前泄露的大结局补救措施,他们更是用了一个最热血的方法——

连夜加拍彩蛋,用更好的内容,反击那些攻击他们的人。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用优质的内容去解决。

这才是一个内容生产者应该做的事情。

就像制作人麻怡婷说的:

“但老实说《想见你》在内地的反应很令我们惊喜,因为它不是甜宠王道、没有天价预算、也没有内地观众熟悉的卡司加持,但平台和观众仍然看见了故事本质的魅力──就像,李子维爱上黄雨萱的灵魂那样──那种感动,很难用话语描述。“

走捷径可以获得一时的流量,但能让人记住并深深被打动的,也就只有那刻骨铭心的,对灵魂和内容的爱。

1154
  • 原创|发布:2020-02-20 12:07:00    更新:2020-02-20 12:07:00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tashuo@baidu.com。原文地址
+ 1已赞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