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林黛玉和薛宝钗其实是一个人?如何理解宝钗开导黛玉后二人就合二为一?

脂砚斋批 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
关注者
701
被浏览
164,538

48 个回答

我说白了吧,"钗黛合二为一"这种幻想,以及一些现代人对这句批语的极端重视以及极度执着的试图"理解",本质上跟1791年程本红楼梦出版后那40多部《红楼后梦》《红楼再梦》之类的作者、读者的思想境界相差不大。

现代人对钗黛合一的各种理解,粗略总结如下,不代表全体。如果您不是持以下这些观点,那我说的就不是您。

1.指钗黛和好。(这条本身作为对原著情节的描述,我不反对。但是合一的意思显然不是和好)

2.指钗黛和好之后,两人之间再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差别/差别逐渐缩小,即所谓的精神上的"合一"。最终林黛玉的思想统一于薛宝钗(比如网友们这些年列举的所谓体现黛玉"不再"刻薄小性的玩闹、幽默、雅噱、所谓体现黛玉理家才能的"出多进少,必后手不接",黛玉自己不再那么亲近宝玉,不让紫鹃等和宝玉说笑,怕看着不尊重的所谓回归正道妇德,等等。不过我孤陋寡闻,暂时没发现谁说钗黛合一是薛宝钗的思想认识向林黛玉转变的)。林黛玉的人格特性必然全部消失/应该全部消失,成为薛宝钗第二。这就是钗黛合一的完美境界,因为薛宝钗和林黛玉加起来才是最完美的女性,才是最能够符合男性(贾宝玉)需要的女性。

3.指林黛玉和薛宝钗原型只有一个,是女性婚前到婚后/感应一面和理性一面/未成年到成年的区别。所以林黛玉如果没有未嫁而逝,最终也会变成薛宝钗。现实中林黛玉唯一的合理出路就是变成薛宝钗。

这些理解,看起来是根据代表原作者精神的脂批推导得出的"曹雪芹原意",但是从文学上讲,如果钗黛两个个性如此鲜明,优缺点也如此鲜明的人物最终竟然合二为一,变成了"完美女性",那么不管是两个薛宝钗(一个叫林黛玉的薛宝钗和一个叫薛宝钗的薛宝钗),还是林黛玉在思想上先变成薛宝钗再死,薛宝钗本人再和贾宝玉喜结连理,都能非常成功地解决掉"钗黛不可兼美"的难题。也就是:解决了贾宝玉的唯一知己林黛玉一旦死去,贾宝玉就没办法爱上薛宝钗在内的任何人,导致爱情婚姻悲剧的这个最大的难题。

因为薛宝钗和林黛玉已经完全一样了,贾宝玉不论跟谁谈恋爱,娶谁,都一样。也完全不存在"空对着"和"终不忘"的永恒区别了。以后黛玉"求仁得仁又何怨,万苦不怨"地泪尽死了,也就不需要任何人为之过度悲伤,因为她只是完成了向宝玉报恩的任务,"万苦不怨"、"报恩"和"前生注定"终于可以为贾宝玉卸下一切道德负担。于是贾宝玉没必要为黛玉之死悲伤太久,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跟自己不爱的薛宝钗结婚了。因为结不结婚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了。甚至,他也可以因此心安理得地去爱宝钗。毕竟,黛玉死前,钗黛就早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了。

至于已经变成薛宝钗的林黛玉为啥还是不爱仕途经济的贾宝玉的知己,为啥贾宝玉还值得对这样的林黛玉"终不忘","意难平",咱就装没看见,一句"谁也不知道曹公怎么写的,但是我们相信这是真本,是答案"糊弄过去就行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方为兴旺之道嘛。

如此给全书最根本的矛盾断根,当然是一劳永逸的。但真正写出来,效果是什么呢?不客气地说:要么,类似《儿女英雄传》,成功塑造了一个婚前完美女英雄+孝女+婚后完美贤妻。要么,类似于程本红楼梦的四十多部清朝续书,成功塑造了一大堆名叫林黛玉的"薛宝钗"(而且还都是有钱又漂亮又贤惠又会伺候公婆又能当管家婆又能辅佐丈夫走正路科举当官又能生一大堆儿子的。至于薛宝钗胸中丘壑、高洁品行、个性、特点,超出贤妻范围的部分,就实在写不出来了)。

而这样的"红楼梦真故事",不管是否符合了"曹雪芹原意",已经必然不再是伟大的悲剧。充其量,只能算是和以上作品类似的,文学史上成堆的,思想境界不高,艺术水平不高,人物缺乏个性,概念化,程式化的平庸甚至失败作品。

当然,也不能简单化地批评持上述观点的读者。因为他们本意也是为黛玉好的,提防走了大褶的意思。

第一种读者,是并不能够欣赏、理解林黛玉/薛宝钗,甚至对两个人都不能理解、不能欣赏,或者就干脆是不能欣赏参差多态,各有千秋的美。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不拘叫什么名的完美女性。哪怕是没有特点,只要完美无缺就行,以圆自己渴求完美女性的梦。然而数千年中国文学史,完美女性角色一点也不难找。才子佳人小说里,牡丹亭西厢记及后人仿作的戏本里,都是一抓一大把。而红楼梦中个个都有缺点却都个性鲜明、虽然有缺点却依旧可爱可敬的女性,出了红楼梦,就真的很难找了。哪怕是放弃对原著文学水平的追求,也不能接受美中不足,嫌钗黛不是完美女性,才是这类读者的"美中不足今方信,纵使举案齐眉,终是意难平"。贾宝玉还知道自己不能独得全天下女孩子的眼泪,他们不是贾宝玉,却求全责备。

第二种读者,就单纯是不能欣赏林黛玉的个性和思想。但是又喜欢这个人物,所以真诚地希望林黛玉这种个性,思想能够消灭(以变成他们心中的完美女性)。她这种人格不要再存在了。虽然判词批语里我们能推断出来黛玉会早夭,但是单纯以死的方式反而消灭不了。正如晴雯的死也没有消灭晴雯独特的个性和思想,反而将"我就是死也不伏"的她永远定格在了最美好的最令人痛惜的年华,让后世一代代读者为之歌哭。如老人与海里说的那样,你可以毁灭他,却不能打败他。

只有精神上的消灭是彻底的消灭。而且如果是积极主动的精神上的自我否定,自我毁灭,就更彻底,更让改造者喜欢了。所以也难怪这类读者无比的津津乐道于金兰契那一回的林黛玉如何真诚地改邪归正,再也不看杂书了,怕移了性情不可救药了。又是如何真诚地相信女孩子不读书才是好的,从此洗心革面,以女红针织为正业了。因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林黛玉就是这样的。他们也只接受这样的林黛玉。但是林黛玉"钗黛合一"的金兰契以后是不是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了该重要讲话,是不是真的以后不做诗了不看杂书了,还需要狠抓落实。可是原著内容却……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只要装着没看见《桃花行》之类,只挑自己喜欢的"黛玉其实会理家,所以算账发现后手不接"之类的跟"妇德"主题相关的"黛玉成长的标志",费九牛二虎之力硬把林黛玉往标准儿媳标准贤妻的目标拉,就行了。读者也实在是没办法啊,因为只有这样的女性才是符合标准的,才是完美的,才能配得上贾宝玉,才能给贾府续命,继续让贾府荣华富贵呀。

再往深了说,如果林黛玉依旧"不够成熟","死不改悔","没有成长"为一个能符合三从四德,能负担宝二奶奶贤内助责任的少女就死去了,那她的死又怎么才能算一个悲剧呢?又有谁会遗憾可惜贾宝玉没能和一个本来就不是合格妻子的病秧子成亲呢?他们也以为自己是在为黛玉着想,所以只想把她身上那些不够符合妇德的"刻薄小性""咏絮之才而不是理家之才""不守妇道看刘备书"的缺点、甚至可能是污点,都削掉,变成一个彻彻底底符合他们心愿的完美的女性。


所以,归根结底要怪谁呢?只能怪曹雪芹太吝啬了。他塑造的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至少数以十计,可除了薛宝琴,就硬是没有一个完美的!他要是把薛宝钗或者林黛玉改成薛宝琴,或者干脆就都改成薛宝琴,来个真正的二合一、三合一,让一个完美女性先跟贾宝玉谈恋爱,再嫁给贾宝玉,让贾宝玉和完美娇妻欢天喜地结婚,那不就为古今读者众望所归了,皆大欢喜大团圆了吗?!红楼梦也老早的完了!哪会有现在这等二百多年还不了的事?到今天,"钗黛合一"的原文证据仍旧找不到,害得我们还得寻章摘句找批语,来满足古今读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追求完美,追求大团圆的愿望,真的是,太难了!

恰好四年前写过一篇关于钗黛合一的小文章,如今看来虽然颇为稚嫩,勉强也算是一个答案了吧。

薛宝钗和林黛玉孰优孰劣,自古以来的文人们争论不休。我是爱黛玉多一点的,但是宝钗也是一个可爱的女孩。上个世纪20年代俞平伯先生提出了钗黛合一的学术观点。但是最早提出钗黛合一的却另有其人。脂砚斋在庚辰本第42回总评:“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文字,便知余言不谬”。脂砚斋被认为是最早读到红楼梦,读过红楼梦全书的和作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评书人,甚至是参与的红楼梦的创作。这样的人物都说了这样的话,我们是否也应该仔细的思索思索呢?就着脂砚斋的话,我浅浅的分析分析钗黛合一。


  初读红楼梦的人都会觉得宝钗和黛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一个丰如太真,一个病胜西施;一个天真无邪,一个圆滑世故;一个冷若冰霜,一个热情似火;一个任是无情也动人,一个莫怨东风当自嗟。这样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怎么能够合一呢?可是熟读的人又会问“金陵十二钗中的女儿都是一人一判词,缘何钗黛合起来才一首呢?”就如俞平伯先生所问“难道这两个人不重要,不配每个人独占一首诗,一幅画?”然而很显然的钗黛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这就有了钗黛合一的猜想。那么这两个人是天壤之别还是毫无二致呢?


  首先在体貌上来看;一个胖一个瘦,一个怕冷一个怕热。是有着截然的差别的。既然这样,能够合一的自然只有内在的思想了。


  红楼梦中黛玉的重要任务是和贾宝玉谈恋爱,其重情如命。她冷眼看着贾府的一切,冷眼看着世间的一切,仿佛这一切与她无关。与她有关的就是贾宝玉的爱。她崇尚生命高于社会,人就应该像花儿一样忘情的绽放,像鸟儿一样自由的飞翔,而不应该受世俗道德捆绑,这正是道家的道。


  宝钗的任务却并不由她自己决定。她上京都是为了参选秀女,失败后她就一心一意的在家帮母亲持家,待字闺中。宝钗重理,她认为凡是都有个理。她一样冷眼看着贾府,因为这一切都是别人的家事。“立定主意,不干自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是凤姐对她的评价,这正是儒家的理。


  宝钗从小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也偷偷的读过“西厢”“琵琶”,但是后来却“最怕见了那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宝钗本和黛玉是一种人,但是宝钗有母亲哥哥,黛玉却是孑然一身。宝钗在世俗尚有牵挂,黛玉除了宝玉无有牵挂,然宝玉也是天上来的,算不得世间的俗人。


  黛玉最初对宝钗是有敌意的,但在“蘅芜君兰言解疑癖”后,两人成为金兰之交,倒比别人更好了。宝钗和黛玉其实是成了知己,她们有着同样的见解,但是身世和际遇的不同,使得她们选择了不同的处世态度,得到的自然是不同的命运。


  说钗黛合一有三个人不得不说,秦可卿,甄宝玉和史湘云。


  作者为秦可卿取名兼美,并且明写兼有钗黛之美。但是给她的结局却是“淫丧天香楼”,这不得不让人感叹。一个出世一个入世其实是难以兼容的,这是钗黛合一理想的破灭也是作者思想矛盾的爆发。


  甄宝玉和贾宝玉犹如一个人照镜子,镜子里面一个外面一个,其实是一个人。庚辰本第22回双夹批:“将薛、林作甄玉、贾玉看书,则不失执笔人本旨”。这其实就是告诉读者,钗黛二人本是一人。


  史湘云是作者极其赞誉的一个人物,“英雄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湘云才华堪比黛玉,品貌不输宝钗,却又不像钗黛都有病。湘云其实是连接钗黛的一个人物。湘云应该是先认识的林黛玉,从小应该受林黛玉的影响较大。后来宝钗的到来,她把宝钗当亲姐姐,倒苦水,说心里话,学到了仕途经济学问。再后来她与黛玉联诗,似乎又回到了自然的本性。“寒塘渡鹤影”不正道出了内心的孤苦?湘云蜂腰鹤背,鹤就是指湘云,而寒塘不正是鹤最自然的处所吗?


  湘云一如中国历史上的许多诗人,开始时都想修齐治平,后来却都是尚自然而隐居,遨游于天地之间,“今宵有酒今宵醉”“人生得意须尽欢”,湘云好似作者一生的写照。


  钗黛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一儒一道,宝钗是儒家的君子,重社会世俗;黛玉是道家的真人,尚自然纯朴。钗黛合一是古时许多文人曾有过的理想,但是似乎都是破灭了的。现在都认为儒道是互补的,但是具体到个人似乎没有成功的案例。所谓的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是很难结合的。儒家求中庸,以民为天下,以修齐治平为理想;道家主无为,以生命为一切,以回归自然为理想。红楼梦的作者对这两种思想都有向往,也都有批判。作者认为二者合一方是理想境界,但是却不可为之。我认为这就是所谓的钗黛合一的本质。


  然而红楼梦中不仅有儒道的思想,更是充斥着佛家的思想,开篇就是一僧一道。贾宝玉最后世出家了的,许多学者说贾宝玉的原型就是作者自己。我们知道曹雪芹没有出家,但是他的思想最后是不是到了佛家的境界呢?红楼梦曲的引子里说是“怀金悼玉的红楼梦”金就是宝钗,是儒家思想;玉就是黛玉,是道家思想。作者走入佛家后认识到了儒道释的本质,妄图使三家之说混为一体,但是却不得为之,所以写了这红楼梦。钗黛合一其实是儒道释合一的一种哲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