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習@圖博館|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1-10 08:03:38| 人氣35,271| 回應336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快樂學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童年學彈琴 為啥從此不愛樂呢?不「快樂學習」唄!

台灣真要學人家「快樂學習」(如教改),便得徹底全套(無綱無本、隨小孩興趣而非樂不樂而學),不然便會反教改。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9951650/20071209074018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1262917/20081123070739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072/20060317074146

上網想找反思「快樂學習」時尚之文,萬中卻難得一。


童年學彈琴 為啥從此不愛樂?【聯合報記者梁玉芳08.12.01

「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早在這句經典廣告詞在十多年前出現之前,許多台灣家庭就視「讓小孩學鋼琴」為童年必經過程;現在,未滿周歲的小孩也有音樂潛能開發課程可上,不少家長深怕輸在起跑點上。

台灣人學琴 比歐洲還瘋

推動古典樂的大提琴家張正傑觀察:台灣學鋼琴的風氣比歐洲還盛,這與一般想像很不同;「現在全世界最愛讓小孩學鋼琴的,就日本和韓國啦。台灣近年退燒一點了。」
張正傑認為,亞洲父母望子成龍,加上對古典音樂、鋼琴教育的文化、階級意義的想像,常不問孩子愛不愛,先送去學琴再說。

為什麼學琴 爸媽規定的

資深鋼琴教師包絲華指出,為什麼讓孩子學琴,培養興趣、氣質、走音樂路、不能輸在起跑點等等都是原因,都讓人敬佩;但練琴很花時間,所以孩子該是學習的主角,但,「要不要學琴,常是大人單方面決定。」
功學社家族成員、鋼琴家謝婉玲說,早期台灣兒童的音樂教育幾乎等同於「學鋼琴」,家庭財力還可以的,家裡就會想辦法買一架琴,送小孩去學琴。
但是,問題是,謝婉玲反問:「台灣學琴的小孩這麼多,長大了為什麼不會變成音樂會的支持者?」

比賽得獎狀 管你愛不愛

她笑說,「或許我們演奏者該怪自己啦,」但令人憂心的是,我們的音樂教育、普遍的學琴經驗,並沒有帶來對音樂的「鑑賞能力」;這現象也發生在美術上,懂畫、欣賞畫、願意看畫展的人也不多,太少的藝術欣賞人口無法支撐起可觀的本土文化產業,也無從滋養本土藝術人才。
包絲華由多年教琴經驗看來,大半父母看待學琴這件事,多半是功利性的;「上台比賽」和「考上音樂系」,是他們最在乎的;至於孩子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彈琴是不是得到樂趣,就排在次要了。
坊間許多琴力「檢定」、「比賽」也就應運而生,是不是具公信力尚待斟酌,但可讓家長覺得學費花得值得,孩子也得到申請學校或許可派上用場的證書及獎狀。

家裡有訪客 你來秀一段

樂評人焦元溥最近也呼籲,學琴是不帶功利之心地培養下一代對美的感受、增進藝術修養;如果出於算計,想讓小孩在校可以表演,客人拜訪可以炫耀,申請入學可以加分,那多半只造成一批批「學音樂又恨音樂」的小孩,不僅摧毀他們對藝術的感受,也扭曲音樂教學。
觀察台灣小孩學琴文化,是台灣父母望子成龍的縮影。「大半來學琴的孩子,還會上英文、作文,速讀、心算等才藝,至少一種,放學後的時間都是滿檔。」包絲華說,「看著接送的媽媽在孩子彈琴時累得在沙發上睡著了,真的滿心疼的。」

老師要驗收 練琴趕進度

牙醫師李偉文在女兒出生前,就買好電子鋼琴「待命」;等雙胞胎女兒上小學,就送到連鎖鋼琴教室學琴。「學琴是為他們的生命多開一扇窗,像愛因斯坦每天都拉小提琴。」他相信,學會樂器,能提升境界。但他坦承,父母一廂情願的作法錯了。
李偉文認為,沒來得及讓孩子認識音樂、喜歡音樂,就要他們不犯錯地彈出曲子來,結果就是平時鋼琴沒人彈,「只有禮拜天晚上被迫練習,好應付隔天老師進度驗收。」
李偉文反省,這樣下去,不僅影響親子關係,連孩子欣賞音樂的胃口都打壞了。於是,停掉鋼琴課。神奇的是,她們反而會自動彈琴,「從『彈樂器』回到『彈音樂』的正確方向」。

寶貝「玩」音樂 不為圓父母的夢【聯合報記者梁玉芳08.12.01
 
海洋大學藝文中心主任、大提琴家張正傑認為,學琴該是一件快樂的、好玩的事,千萬別逼著孩子坐上琴椅,「學琴不應該變成親子大戰」。
「但是,多少孩子是買了琴三個月後就放棄了?」張正傑有些不忍,他認為,音樂該是讓人快樂的,音樂是要「玩(play,是豷玩豶,也是豷彈豶)」的,「玩音樂,是很重要的態度」,所以孩子該由其中得到趣味,而不是負擔;但太多父母把自己的夢想加諸孩子肩上,太沉重了。
張正傑說,他不認為每個孩子都適合學音樂,有些孩子就是定不下來、音感不好,何必非學音樂不可?還有許多才藝更適才適性。
他指出另一種父母常見的謬誤是,「總是害怕輸在起跑點上」,兩三歲就趕鴨子上架。但他認為,「太早學彈琴、學拉琴,不見得好」;最好的時機是「孩子準備好了」,每個孩子的時間點不同,主動的學習永遠是最有效果的。
另一個謬誤是:學音樂不該是學會演奏樂器,而是懂得欣賞音樂之美,才談得上陶冶、抒發心靈。張正傑說,許多家長在意的是「我的小孩可以上台表演了」,音符有沒有彈對、拍子有沒有數錯;但是,更重要的是品味、鑑賞音樂的美;會不會拉、彈,都沒有心的感受來得重要。
張正傑說:「我是近十年,才真正懂得『玩』音樂的快樂。」即使歐洲學成、演奏無數回,「每次上台總是壓力大得要命。」他相信,有許多音樂家還是如此。
 
台灣的音樂人才 怎麼成不了大師【聯合報記者李玉玲08.12.01
 
鋼琴家藤田梓說,和四十年前相較,台灣音樂環境已經進步很多,和國際樂壇也有密切交流,「台灣,已是世界的一分子。」
四十多年前,藤田梓從日本遠嫁台灣,開始在台灣的土地上播下音樂種子。藤田梓說,早年台灣學音樂的人要冒出頭來,唯有當小留學生一途;現在,越來越多人學成歸國,音樂師資多了,國際級表演也很頻繁,要學音樂不一定非出國不可了。
藤田梓以她多年舉辦蕭邦鋼琴大賽為例,本土培養或是出國留學的演奏者,差距已經不大。
為音樂留學苦旅的案例早年比比皆是。鋼琴家陳瑞斌也是十三歲負笈奧地利,經歷過異鄉求學的孤獨。前陣子,陳瑞斌巡迴台灣各地開設大師班課程,讓這一代青年學子不必出國就能得到專業的指導。
但不免要問:大陸這幾年有郎朗、李雲迪等青年鋼琴家冒出頭來,台灣未來的鋼琴大師何時才能出現?
藤田梓認為,「大師」的出現除了天分,有時還要靠國家力量培養,但台灣一直都是靠著音樂家獨力奮鬥,台灣的音樂教育是齊頭式教育,不可能培養出天才。
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認為,台灣並非沒有音樂人才,缺的是經紀人把台灣音樂家推到國際上。
陳瑞斌以多年海外經驗指出,時代已在改變,藉由商業包裝塑造演奏明星,藉此帶動學琴風氣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大陸的郎朗就是個例子;國家也要投注資源,台灣音樂家才有可能在國際樂壇冒出頭來。
 
有興趣》陳立恆21歲學琴 無師自通【聯合報記者陶福媛08.12.01
 
法藍瓷總裁陳立恆愛音樂,除了電子吉他、貝斯外,還彈了一手好鋼琴,且曾多次在公司尾牙、演唱會等公開場合展現琴藝;殊不知他的琴技是無師自通,完全是自學,連彈琴的指法都不盡正確。
「我沒上過鋼琴課,一堂也沒有。」陳立恆笑說,他在大學時玩樂團,從吉他、貝斯開始玩起,為了作曲創作的需要,才開始學鋼琴。
當時陳立恆已廿一歲了,白天上課,晚上跑西餐廳、美軍俱樂部駐唱賺錢,時間很寶貴,根本無暇拜師學琴。加上「搖滾才子」的自尊心作祟,因此決定躲起來自己練。
當時輔仁大學的女生宿舍設有琴房,舍監瞧他人老實又肯上進,答應在中午時間讓他進女生宿舍練琴,但一天只能練一個小時。
說到這裡,陳立恆不禁得意地說:「我大概是整個輔仁大學,唯一可以大搖大擺走進女生宿舍的男生了。」
「我學琴純粹是興趣,並不想當鋼琴演奏家。」陳立恆說,有了這點認知,學琴就沒有壓力,練琴的過程雖苦,但他都是開開心心的。
後來當了父親,陳立恆也沒讓兒子學琴,倒不是為了省錢,而是擔心兒子「微小脆弱」的習琴興趣,會被課程消磨殆盡。
陳立恆一直等到兒子上小學時,才鼓勵兒子自己彈。「當時兒子很喜歡周華健的『朋友』,我把樂譜寫給他,不消多久,他就會彈,還自己變化合弦呢。」
陳立恆認為讓孩子從小接觸音樂是好事,但最好避免強記死背樂譜或過於拘泥指法,把孩子嚇跑了。
「台灣人愛學琴,但殘酷的現實是,到現在沒有出過幾個國際知名的鋼琴演奏家。」陳立恆笑說,有了這一點認知,台灣父母應該就會想開一點,別再逼孩子練琴了
 
百歲謝敬忠 自彈安可曲【聯合報李玉玲08.12.01(楨:日本學習法就最不樂

功學社創辦人謝敬忠百歲壽慶音樂會昨天舉行,謝敬忠聆聽別人為他彈奏音樂慶生,也上台為自己安可一曲,為功學社的廣告詞「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再添一筆:「還會長壽」。
原本在教育界服務的謝敬忠,民國十九年和四位弟弟共創「萬屋株式會社」,台灣光復後改名「功學社」,從台日貿易、參考書出版,到後來進口文具、運動器材、小型樂器,又成為日本山葉(YAMAHA )鋼琴、機車代理,之後跨足音樂教室、開發本土自行車品牌KHS,功學社不只見證台灣經濟發展軌跡,也在音樂教育扮演重要角色。
昨天的慶生音樂會,副總統蕭萬長、立法院長王金平、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等官員到場祝壽。謝敬忠孫婿、大提琴家張正傑現場「民意調查」,從老到小,不是上過山葉音樂教室,就是騎過山葉機車或是KHS自行車,成長歲月都有功學社陪伴。
慶生音樂會從舞台布置到演出人員都很「功學社」,機車、鋼琴成了布景,主持人張正傑甚至騎著自行車上台。日前謝敬忠在百歲音樂會記者會彈琴時,有人眼尖發現他彈的不是山葉鋼琴,是Boston鋼琴,昨天家人趕緊換上山葉鋼琴。
音樂會最後,謝敬忠的孫女、鋼琴家謝婉玲,為阿公特別譜寫一首以「桃太郎」、「四季紅」、「哥哥爸爸真偉大」等歌曲集錦改編的安可曲。當大家推出蛋糕為謝敬忠高唱生日快樂歌時,壽星卻不見蹤影,原來,謝敬忠去上廁所。等到壽星回來,高興切完蛋糕準備彈琴時,謝敬忠的西裝褲不小心滑落,家人趕緊以人牆擋住,為他整裝,一連串意外插曲讓台上、台下笑聲不斷。謝敬忠還是氣定神閒彈奏一曲,引來全場歡呼。 

談九年一貫實施後對學習概念的看法:快樂學習的迷思

  九年一貫教育改革,承載著教師、家長和學生的期待及疑問,面對去年入學的國一學生,對國中教師而言,是全新的體驗,教師一方面要適應這群開放教育下學生的特質,他們較以往的學生活潑、比較不守教室常規,一方面要調節學生國小和國中的學習差距,尤其是基礎概念的加強與學習習慣的重建;對家長而言,面臨三年後升學的壓力,除了擔心孩子學得開不開心外,其實更在意的是考試與未來升學的問題,考少怕孩子跟不上別人,考多怕孩子壓力大;對學生而言,則除了需要面對國中環境的不適應外,輿論前一陣子對他們數學能力低落的批評,更使得他們無所適從,因為他們決定不了教改的方向,卻需要直接面對大眾對他們的奚落。
  「快樂學習」是教育的願景,但是並不代表學習全然無痛苦或一定是快樂的。學習有很多面向,挫折、失敗及等待都是學習的一部分,杜威說:「教育即生活」,生活裏並非只有快樂,但我們不能說生活裏的不快樂對成長沒有助益;另外,快樂相對於痛苦,但是並不代表去除教育場域中所有的痛苦後,學生們就會快樂,快樂和學習,其實是兩碼子事,把快樂和學習劃上等號,不只是窄化了學習的意義,也妨礙了學生的發展,因為我們所認知的不快樂因子或是想除掉的學習障礙,其實只是限定在我們自身生長的年代經驗,並不足以說明現在孩子所感知到的壓力,這群七年級、八年級的學生真的能夠在我們所定義的快樂中學習嗎?
  也許把焦點放回「教」與「學」上,才能擺脫快樂與學習不相等的關係。九年一貫帶給國中教師的衝擊在於工作量的大增,如參與擬訂學校本位課程、編製教材內容,及實行多元化的評量等,但也唯有如此,教師才能踏上專業自主的路,然而,在近一兩年間所辦理的九年一貫相關研習中,所傳達的訊息大多為教師要活絡教學活動,活動做得愈有創意則接近九年一貫的要求,但是,在這樣的理解背後,有些教師開始把自己的創意融入教學,設計多元活動及學習單,但在九年一貫正式實施後,更多的教師在創新教學活動中迷失了教學的主軸,也就是對課程的綱要失去準則,並開始懷疑在那麼多的活動背後,孩子們學到的是什麼?
  教改是一份不會中止的工作,因為社會的改變,我們對教育的願景,及對學生的企盼都不停地改變中,多元入學方案的實施,九年一貫的推動,都在回應著社會之於教育的期盼,所以教改不能停,然而,在要求教改的聲浪中,教師、家長,及社會對教育與學習的概念是否也跟著改變了呢?例如,在終生學習與知識經濟的風潮下,學習是終生進行,如同吃飯、休閒一樣的活動,因此,學習如何學習(know how)的重要性不輸給學了什麼(know what),同時,知識經濟貴在知識的創新,但社會準備好接受這些現在看起來比以往素質差,表現卻比以往有創意的孩子了嗎?或者,我們因為看不出實質上他們學了什麼,而認為填鴨式的教育讓人心安,反而再把孩子往各種補習班送呢?
  如果社會大眾、教師、家長的觀念沒有改變,再多的活動也無法改良教育的本質,而只是空具形式的變化罷了,學生放下沈重的書包,並沒有消除家長心中的疑慮,教師多元的教學活動,並非不用考慮教學成效,放牛吃草不叫適性學習,所謂的快樂學習,應以創造學生快樂的學習經驗為基,但這裏的快樂並不代表無痛苦、無挫折或被單純化的快樂,相反的,快樂學習意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有意義的學習及自我認同的過程,前者代表學生在自身情境下,關於喜怒哀樂等生活經驗的學習,後者代表在一次次學習的事件中,建構出對自我的概念及認同,因此,學習不全然是快樂的面向,而凡與快樂相違背的教育都該被限制的想法也該修正,快樂學習是願景,不能變成禁錮教育改革的緊箍咒。
http://140.117.11.91/eduReport/checkDir/luluhu20030627013523.htm

美國測驗 歐巴馬荼毒下一代?【聯合報╱余豈/教(嘉義市)09.08.06
 
拜讀四日《別讓成就測驗荼毒下一代》,覺得台灣教育衰敗之一大原因是,社會在互相矛盾的論述中,常只擷取單方、片面的資訊,在政治性權力拉鋸中犧牲了全面思辯與考量,也犧牲了學子。
標準化測驗真是荒謬的政策嗎?七月底,美國總統歐巴馬啟動「卓越競爭計畫」,要發放四十三億美元教育補助款給「提高學習成就」的州政府和學區。
「提高學習成就」是按照成就測驗的電腦統計數據做客觀評估,教育經費只撥給那些進行成就測驗並提高測驗成績的學區,並且,學生考試成績將與教師薪資掛鉤。
歐巴馬想荼毒美國下一代?四十三億美元約當一千多億台幣,小小的台灣卻把這鉅額的近半數以「五年五百億」的名義撥給了少數幾所大學!相較之下,歐巴馬把錢花在中小學教育,正因美國人已瞭解到唯有扎穩根基,才有能可拔尖。
教改人士定然訝異歐巴馬不談「快樂學習」,卻要競跑,然而,資本主義社會本來就信奉自由競爭。先前布希推出「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被教改人士譯成「有教無類、帶好每個孩子」,根本也是增加考試、量化成績;歐巴馬的法案其實是布希NCLB法案的延伸。美國撒錢推動教改,是因中小學教育品質荒腔走板,怪哉我們的教改卻拿這種教育當榜樣。
筆者同意兩位台大教授所言:「台灣學生沒有求知的熱情,會發牢騷不會有效溝通,會搞派系不會團隊合作…」吊詭的是,「多元考試」正是教改人士反對「一考定天下」而造成。既然這麼懼怕標準化測驗,難道要回到當年只有一次聯考的情況?或者,用沒有標準答案的主觀心證去決定哪些中小學生須接受全民埋單的補救教學呢?
逃避競爭或客觀數據並不是提升教育最好的方法,反而製造更多被學習差距淘汰下來的邊緣人物,消蝕更多社會成本。淺見以為,美國的作法值得關注,其中有一細節是,布希政府推行教育券制度的經費現在被挪去強化公立中小學的標準化測驗,換言之,經濟強勢的家長較無法佔用公家資源將子女送進私立明星學校。這類細膩又有實效的作法才是台灣在思考受教權等議題時應仿傚,而非以消滅明星高中、消滅成就測驗、消滅一綱一本等等具鬥爭性又拿不出正面成效的方式挑起無益的紛爭。

歐巴馬:美國學生 上課要延長【聯合報╱編譯田思怡2009.09.29
 
美國總統歐巴馬上任後曾表示美國孩子上課時間太少,使他們與他國學生競爭時處於劣勢,因此建議縮短暑假或延長每天上課時間以提升美國孩子的競爭力。許多學校響應總統呼籲,增加上課時間,已有顯著成果。
歐巴馬今年三月十日說:「我們的孩子每年在學校的時間比南韓少一個多月,這可不是讓他們迎接廿一世紀經濟情勢之道。我們八年級的數學成績落到全球第九名,新加坡的中學生優於我們的比率是三比一。我們的十三、四歲學生的閱讀能力只有三分之一達到應有水準。」歐巴馬的兩個女兒分別讀六年級和三年級。
歐巴馬要求學校延長每節課時間、延後放學時間,並讓學生在周末到學校,使他們有個安全的地方可去。
美國教育部長唐侃最近接受美聯社訪問時說:「其他國家的年輕人比美國學生上學時間多百分之廿五至卅,我希望大家能在公平的競賽場上。」
雖然許多國家的孩子上學天數的確比美國孩子多,但他們在學校的時間不一定比美國孩子長。美國孩子每年在校時間是一千一百四十六小時,比許多亞洲國家都長,如新加坡是九百零三小時,台灣是一千零五十小時,日本是一千零五小時,香港是一千零一十三小時。而這些國家孩子的數學和科學測驗分數,一向比美國孩子的分數高。
美國許多學校增加上課時間,已獲得良好成果。許多學校縮短暑假,暑期課已超越傳統模式,不再只是為考不及格或學習落後的學生補課。
特許學校以上課時間長著稱,例如KIPP網絡內的全國八十二所特許學校,上課時間是每天早上七時卅分至下午五時,比一般學校長三小時,學生每隔一周的星期六要上課,暑假要上課三周,這些學校八年級的州測驗分數超過學區平均分。
 
科學、數學、閱讀 美生排名差【聯合報╱編譯田思怡 2009.09.29
 
美國總統歐巴馬對美國學生全球競爭力表示憂心,不是沒有道理。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學生基礎素養國際研究計畫」(PISA)每隔三年對卅個會員國和一些非會員國的十五歲學生的科學、數學和閱讀能力進行評比,美國學生在這三項表現都在平均值以下。
PISA於二○○六年對五十七國的十五歲學生進行測驗,在科學項目,美國學生排名廿九,比列支敦士登、克羅埃西亞和拉脫維亞還差。在數學項目,美國更掉到卅五名,落在俄羅斯之後。在閱讀能力方面,美國因沒有資料敬陪末座。

小孩子不該比輸贏? 喬希.維茲勤 2009/09/24 

 有些讀者或許會說「小孩子不應該比輸贏」,但我並不同意這種看法。沒經過競爭洗禮的孩子,未來若是有心在哪個領域施展抱負,卻碰上不可避免的障礙,這個孩子很可能會欠缺因應障礙的韌度。   
 
前言

作者是西洋棋王& 太極拳王(8次全美西洋棋冠軍 + 世界西洋棋亞軍 + 21次全美太極冠軍及世界冠軍)。本身就是「學習高手」,極具說服力。
書中所談的「學習原理」,包含技巧的鍛鍊和心理的磨練,是全方位的深度學習法;值得學生及家長教師參考。

小孩子不該比輸贏?

一旦潛心投入西洋棋,便是持續不斷的挑戰。在我整個西洋棋生涯,父親和我不斷尋找比我略勝一籌的對手,因此即使我在分齡賽是常勝軍,平時輸棋卻是家常便飯。我認為這一點很重要,幫助我對西洋棋維持健康的心態。雖然我肩負沉重壓力,但對西洋棋的熱情給我的激勵,遠遠超過對失敗的恐懼。回想起來,正是頭一次贏得全國冠軍之前的慘敗經驗,使我勇於放手一搏。

這並不是說輸棋不會難過。我當然會難過。在西洋棋局落敗有某種特別痛苦的感受。在一場棋局裡,兩名棋手各自都使出戰術、策略、情感、生理和心靈上的看家本領,與對手一較長短。棋手的腦力經歷了恐怖的考驗;我們竭盡心力,在極度專注好幾個小時後,整個人筋疲力竭,全身痠痛。在激烈的西洋棋賽程中,雙方氣勢時有消長,還會發生失之毫釐的失誤、驚險萬分的脫困、創新的新意,和精準的反擊。當你的布局就快陷入險境時,感覺就像性命受到威脅。當你贏棋時,你覺得自己捱過了一天;但當你輸棋時,會難受得簡直像有人硬生生挖出你的心丟在地上踐踏。這樣的形容一點也不誇張。輸棋是很殘忍的經驗。

如果對增長智力論學習法認識地不夠透澈,很可能建立錯誤觀念。我看過不少不同領域的人士套用「過程至上」哲學的各種版本,轉化成從不讓自己冒險或假裝自己不在乎結果的藉口。他們宣稱不會自我膨脹,只在乎學習。說穿了,那只是避免面對自己、挑戰自己的藉口。「過程」與「目標」的相互關係,是非常微妙的問題,所以我先謹慎地定義我認為該如何探討這個問題。

讀了有關「固定智力論」與「增長智力論」的比較研究後,有些讀者或許會說「小孩子不應該比輸贏」,但我並不同意這種看法。沒經過競爭洗禮的孩子,未來若是有心在哪個領域施展抱負,卻碰上不可避免的障礙,這個孩子很可能會欠缺因應障礙的韌度。對結果太執著固然有反效果,不過,只要諄諄善誘、循序漸進,「設定短期目標」不失為有用的發展工具。過度保護、不講求結果可能會讓學習停滯不前。成功之路不好走,否則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己領域的翹楚——我們必須要在心理上有所準備,去面對無法避免的挑戰。說得更白話些,要學會游泳,就要先下水才行。

讓我們設身處地,從頗具天分的小棋士丹尼的母親角度去思考。七歲大的丹尼熱愛西洋棋,怎麼下都不厭倦。他每天在網路上練半小時的棋、每週接受專家指導一次。丹尼最近開始參加西洋棋分齡賽,而他的母親深受賽事緊張刺激的氣氛所影響,情緒隨著丹尼的勝負而起伏。這位女士相當明智,她不希望讓兒子承受太大壓力。她了解增長智力理論,因此當丹尼輸棋時,她很想告訴丹尼「輸棋沒有關係」。但是對於丹尼來說,輸棋讓他很難過。要是丹尼的母親告訴丹尼失敗沒有關係,那簡直就是否定丹尼的能耐。這位母親該怎麼辦才好?

這種例子在每個領域都會發生,不過,有時我們充當安慰自己的「父母」角色。我們如何使長期過程、短期目標,和不可避免的挫敗三者之間取得平衡?讓我們繼續看下去。丹尼是個聰明的孩子,他打定主意要潛心磨練棋技。他喜歡與其他兒童棋手對奕,也極力要求自己比前一天更深入且更準確地思考。有機會遇上出色的對手,讓我們明白自身的缺點,並促使我們發揮極限,是相當可貴的機會。丹尼參加比賽是好事,但他必須要用健康的心態去面對比賽。

首先,如同前一章提到的,丹尼的母親可以幫助兒子養成「過程優先」的學習方法;每天針對「過程」而不是「結果」,對丹尼的努力有所回應。她可以稱讚丹尼很用心努力,學到寶貴的一課。若丹尼在棋賽中獲勝,母親讚美的焦點應該是他一路下來的努力和付出,而不是得獎有多麼光榮。另一方面,不妨讓孩子(或成人)享受一下勝利的滋味。當孩子為勝利而雀躍歡呼時,家長不需要無情地抹煞興奮的時刻,還掃興地對孩子強調長期學習過程的重要。當我們經過一番努力後獲得成功,當然可以品嘗成功的甜美滋味。在我看來,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認清,成功的滋味之美好,正在於其稍縱即逝;就在我們享受的同時,那滋味正逐漸飄散遠去。我們不妨在享受勝利時深吸一口氣,隨後緩緩吐出,細想從中所學到的經驗,接著往下一個考驗和冒險邁進。

當丹尼落敗時,母親的反應更為重要。眼看兒子啜泣著走出比賽會場,母親深知兒子全心投入這場比賽,卻不幸敗北,這時應該如何處理?首先,母親不該說輸贏不重要,因為丹尼並不是天真無知的小小孩,哄他說勝負無關緊要,等於讓他一個人飽嘗失敗的痛苦。如果輸贏不重要,那他何必學棋、何必努力求勝、還把許多個週末花在參加比賽上?輸贏當然有關係,而且丹尼也很清楚這個事實。對母親來說,同理心是個很好的出發點。

我認為丹尼的母親應該上前擁抱兒子,如果丹尼還在哭,就讓他趴在自己肩上盡情地哭。母親不妨告訴丹尼,難過沒有關係,她了解他的心情,而且她很愛他。失落沮喪是走向傑出優秀所必經的經驗之一。再過一會兒,母親可以輕聲問丹尼,比賽時有哪裡不對勁嗎?若親子之間的對話有足夠的默契,丹尼會知道母親問的是賽局中的心理變化,而不是棋步(幾乎所有錯誤都有技術與心理因素——技術部分應該留待丹尼和指導老師討論)。是因為不專心嗎?是因為一不小心犯錯後就接二連三地走錯棋嗎?是因為太過自信還是定力不夠?是不是被對手不斷用言語干擾而分心?還是體力不繼?經過這樣的反省,丹尼便能明白自己在心理層面犯了什麼失誤,而日後的短期目標,便是針對這個問題作改進——這類的反省思考可以是非常健康的調適機制。與母親交談過後,丹尼便能學到,每一場敗仗都是成長的機會。往後他在心理方面將會益發敏銳,也更能察覺自己的不良習慣。

那些真心為孩子設身處地著想、鼓勵孩子透過努力而獲得成長的家長或教練,能夠讓懷抱雄心壯志的孩子不畏艱險地面對挑戰。而身為成人的我們,需要對自己負責,並且培養健康、開放的心態。我們必須全心投入和付出,不論勝負都能從中獲取心得。如果我們不是拼了命使盡全力,就無法從挑戰中學到東西。有阻力才有成長;在鞭策自己、探索自我極限的過程中,我們得到可貴的學習經驗。 (本文轉載自喬希.維茲勤新書《學習的王道》,中文譯本由大塊文化出版)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MAIN_ID=270&f_SUB_ID=4290&f_ART_ID=211695

洪蘭:快樂學習 加速腦神經連結 >商業周刊 曠文琪(楨:腦神經偽科學

腦科學的發現證實,人可以活到老學到老。但是,為什麼還是有很多成人明明有能力,但卻放棄學習,最後被時代潮流淘汰? 
美國成人教育學者奧爾(C.O.Houle)的答案是——童年時不愉快的學習經驗,是阻礙成人終生學習的關鍵原因。二○○一年在Developmental Brain Research期刊發表的腦科學研究證實,人長期處於壓力,確實會使主管記憶的海馬迴神經細胞死亡,出現記憶衰退現象,學習力降低,人自然更無自信。 
但如果在感情激動或特別快樂的狀態,神經元的連結會被血清素與多巴胺兩種負責製造美好感覺的賀爾蒙引發出來,也可能「連結一次OK」。所以,熱情與快樂的情緒,確實對學習有莫大意義。 
陽明大學教授、國內知名腦科學專家洪蘭,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表示,事實上,要讓孩子快樂學習,家長必須更嚴謹的依循孩子腦部成長的軌跡,一步一步將孩子的潛力真正發揮。
 
原則一:給予安全感,培養正面思考
 
培養孩子的正面性格,是家長的第一步,越早開始越好。研究發現,六個月的孩子,腦神經就已經活化,十個月就與成人相當。所以幼兒時期開始培養一點都不嫌早。 
「父母在這段期間最重要的任務,是讓孩子有安全感,」洪蘭說。安全感有多重要?實驗發現,人在恐懼時,會分泌正腎上腺素,瞳孔放大,血液流到四肢,進入高度警備狀況,腦部的血液變少。而且長期下來,之後孩子碰到負面情況時,腦就會自動做出自衛性的反擊,而無法像其他人般,先理性思考。父母透過陪伴孩子,給孩子安全感,同時要開始訓練處理負面情緒的能力。
洪蘭指出,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產生負面情緒時,都會以為孩子小不懂事,不直接指正,以後行為就會定型為壞習慣。 
透過設身處地的思考,幫孩子建立一個正面思考的神經迴路,是很好的訓練。如果是哥哥跟妹妹搶糖吃,因此被家長責怪而哭泣,家長必須協助哥哥建立起同理心的思考模式:如果你是妹妹,你願不願意讓別人搶你的糖吃?如此以同理心出發,可以建立一個正向思考的習慣,否則不讓他知道所以然,孩子的情緒持續被壓抑,壞的行為還是存在。
 
有正面性格的孩子,日後在學習道路上的抗壓力與受挫力會比較強。接下來,父母要積極勾起孩子的學習動機。
 
原則二:激發好奇心,引誘主動學習
 
動機有多重要?科學家訓練成鼠要走過一尺長、鉛筆般細的獨木橋,走這種橋,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但是成鼠得走過才有東西吃。三十天後,研究者把老鼠的腦做切片,發現為了吃而學習新動作(如走繩索、獨木橋)的成鼠,比重複做同一動作的成鼠,神經元多了四分之一的突觸,突觸的增加,代表成鼠已經學習到新的行為。這顯示,只要有強烈的動機,即便是成人學習都不嫌晚。 
動機的引發並不困難,關鍵就是引發好奇心。以閱讀為例,家長只要讓孩子聽好聽的故事,例如包公傳、七俠五義等又真實又懸疑的歷史小說,讀到最精彩時,放下書,通常你會發現,孩子會自己接著把書拾起來再讀。
 
原則三:建立成就感,不輕言放棄
 
勾起動機後。緊接著要鍛鍊孩子正面學習的習慣。洪蘭以自己的經驗為例:「兒子小時最常買的是樂高(積木遊戲),他三歲時,我就買五歲的樂高給他玩、五歲時就買七歲的樂高,買比他年齡大一點的樂高,拼湊著他也一定做得出來,只是比較複雜,需要做比較久。有一次,我恰巧買了一個九連環,這是中國最難的益智遊戲,他好奇的拿去玩,結果花了兩天兩夜解了出來。我很驚訝,一般人試不出來就會放棄了,他為何會堅持下去?沒想到,他竟然說:你不是說,總是會成功的嗎?原來,我過去給他的經驗是一個一定會成功的經驗,因為樂高一定可以做得成,所以他的人生經驗是,什麼東西都解得出來,只要堅持都能成功。」
給孩子成就感,對以後養成正面學習的習慣,絕對事半功倍,孩子比較不會輕易放棄。 
腦科學主張,人的智慧在於神經連結的密度與速度,若要神經夠縝密,就要讓孩子多接觸新思維,之後才能觸類旁通。尤其,在科技每十八個月翻新一次的時代中,「知識已不能再分課本、課外,」洪蘭說。
 
原則四:廣泛學習,多玩多閱讀
 
「玩」是洪蘭認為最好的學習模式之一。玩可讓孩子發揮想像力,孩子也可透過模擬對方下一步的行為與決定如何因應的過程中,大量活動腦神經,但最好的方式還是「閱讀」。第一個好處是,可活絡腦神經。據統計,人一分鐘可以閱讀六百六十八字,當我們看到一個字時,在五十毫秒內,這個字的所有相關訊息都會被激發出來,比如說看到「光」,我們會立刻連結到「光明」、「光亮」等等。這種效果是電視做不到的。 
第二個好處是,閱讀可讓孩子在最短的時間,內化前人的經驗,比自己從生活中累積知識更快。背景知識有多重要?比如說,別人被蘋果砸到想不出萬有引力,但是牛頓卻可以,關鍵就在於,牛頓之前已經擁有數學與天文的深厚常識。
 
累積背景知識,就像我們小時候玩的連線遊戲,孩子一開始學習,腦中突觸的連結只有幾個點,但是點一多了,面就會出現,大腦對有意義的知識容易記得住,學習就更輕鬆。而且因為輕鬆,所以孩子更願意學,創造正向的循環。 
洪蘭強調,讓孩子多元學習,不代表要逼孩子一直上補習班或是才藝班;學校的知識可以透過在家閱讀完成,有些透過努力可以完成的學習,如寫字或是整潔的習慣,要堅持下去,但其他需要天分的如音樂與美術,要讓孩子有動機與興趣再去學,不要勉強。
許多孩子才藝學沒多久就不想學,家長罵小孩是半途而廢。但「小孩子本來就愛嘗試新事物,他們也沒能力判別。」人本教育基金會數學想想國教學長賴友堂指出,家長如果可以事先明確的告訴孩子,例如學鋼琴與聽到好聽的音樂是不同的事,讓他們理解,經過判斷之後才去做的學習,絕對會比較有自發性。 
 
原則五:協助站上對的位置,不要貪心
 
廣泛學習的最終目標,其實是讓孩子找到自我的專長,而不是十項全能的發展。那麼,家長如何確認那真是孩子的專長?「看他最喜歡做哪件事就知道——孩子都愛做自己能表現好的事情,」洪蘭說。
 
走到這一步,家長必須時時提醒自己——不能貪心。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是最好的例子。愛因斯坦的腦在他死後捐了出來,發現他在掌管空間的頂葉和顳葉交會處比別人大一五%,他的腦細胞也比別人多,但是愛因斯坦到三歲才會說話,他的私人書信及日記被公布後,有人認為他是閱讀障礙者,如果當時他的母親每天逼著他讀書寫字,他後來也許只能繼續當個瑞士標準局的小職員。 
家長在發現孩子專長後,就要協助發揮專長,「家長的責任是讓孩子以長處和強人競爭。」洪蘭說。 
這段快樂學習之路,初期,父母要花費的心思與時間相當的多,「但,如果你確定孩子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投資,又有什麼關係呢!」洪蘭說。 
「以身作則」成效 有科學根據! 父母以身作則到底有多重要?腦科學的發現證實了,孩子出生沒多久,他們腦內的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神經元的一種)就開始啟動,他們雖然不會說話,但是當他看著你時,就開始學習與體驗起父母所做的一舉一動。
就像是在我們腦中有面鏡子般,透過模仿,同一批神經會因此活化起來。所以老人家說,「看人喝水,喉嚨會癢」,就是這道理。
透過發現這功能,家長鼓勵孩子快樂學習時,不用急著買一大堆的書籍給孩子,有一個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可以參考——就是自己也拿起書來快樂的享受。就算真的不喜歡看書,看看電視頻道Discovery也好,當孩子感受到你樂在學習,自己就會很自然的也想跟著做,如果有一天,孩子會跟你一起搶書看,你就成功了。

國中生學習大調查-年級愈高,學習動機愈低落>親子天下 2008/12/12 

 在搜尋引擎強大到可以找到任何資訊的時代,當所有需要記憶背誦的知識唾手可得,今天學會的一切都可能隨時被淘汰、推翻的時代,學校,到底該教孩子什麼?老師,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文/林玉珮、張瀞文】

在搜尋引擎強大到可以找到任何資訊的時代,當所有需要記憶背誦的知識唾手可得,今天學會的一切都可能隨時被淘汰、推翻的時代,學校,到底該教孩子什麼?老師,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世界先進國家的教育研究機構,從十多年前目標一致地開始研究這新資訊時代的共同焦慮,而所有的研究主張也都指向共同的結論:教孩子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才是未來新世紀最需要的關鍵能力。
在台灣,提倡「學習如何學」、強調「自學力」的主張也並不新鮮。早在十二年前行政院教改會提出的「教育改革咨議報告書」中,開宗明義地點出:「學校教育目標應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其自我學習能力,教導自我學習的方法和價值觀,終身保持主動學習的動機和習慣……。」
但是在實際教學現場,我們的孩子,在學校中真的學會了「學習能力和技巧」嗎?老師們的工作,真的從「填鴨教學」,轉化為「引導」的角色了嗎?學生們的學習動機,真的愈學愈增強了嗎?
為了了解教學現場實況,《親子天下》針對國一到國三的學生,也是九年一貫課程下長大的孩子,進行「自學力大調查」,同時也調查國中導師的看法和評估,調查結果卻發現,遠大的目標,似乎和實際作為產生極大的落差,最需要學習能力和技巧的國中生,上學愈久,卻愈不想學。

學習動機低落 愈學愈不想學

調查中顯示,中學生年級愈高,學習動機愈低、運用學習技巧的比例愈少。
近七成的老師認為,學生「不太有」及「非常沒有」學習動機。而年級愈大,學習動機低落的比例愈高。調查中也發現,孩子用功讀書的原因,是「考上好高中」,以及「讓爸媽高興」等外在動機,而非內在「喜愛學習」誘發的主動動力。
超過兩成的國中生認為學習是不快樂的,而不快樂的比例,到了九年級,攀升到二六.五%。
近五成的國中生不滿意自己的學習成果,九年級學生不滿意的比例,高達五成九。
「課業與生活壓力」是國中學生首要的煩惱。升學壓力之下的國中生,所有的學習目的都是「向考試看齊」。
「什麼會考,學生才會多花時間。基測不考的,就不願意探究。」教育部中央課程諮詢輔導教師、桃園縣慈文國中老師吳韻宇分析,有學習動力的學生,多數是成績不錯的孩子,升學壓力也集中在想考上好高中的學生,因為前幾志願,扣一分就影響很大,中後段就算差三十分也不太有影響。

孩子少了自主規劃學習的機會

台北縣政府教育局輔導員王如杏指出,國中生的學習被家長老師安排得滿滿的,學校或班級老師發的複習計畫,也就是考試進度,都幫孩子規劃好了,孩子就照著評量複習進度走,「少了彈性,相對少了孩子作主規劃學習的機會。」
從學習策略相關的重要歷程和技巧調查發現,中學生的年齡愈大,在學時間愈久,使用各項學習技巧的比例愈低。

台灣學生數學表現全球No.1 興趣卻倒數【聯合晚報2008/12/10 記者王彩鸝

台灣國二生的數學表現全球第一,但對學數的喜歡程度和信心指數卻分居全球倒數第10名、第4名;小四學生數學表現全球第二,但喜歡數學的程度也在全球敬陪末座,對數學自信心嚴重不足,全球倒數第二。
我國參加由國際教育成就調查委員會(簡稱IEA)主辦,針對四年級與八年級(國二)學生進行的「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簡稱TIMSS 2007)」結果今天出爐。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新加坡、日本、韓國以及香港等亞洲國家學生的數學和科學成就均名列前茅。台灣小四生數學平均成績國際排名第三,與名列第一和第二的新加坡和香港有顯著差異;科學學習成就平均成績的國際排名為第二名,與第一名的新加坡有顯著差異。
台灣國二學生數學表現國際排名第一,與第二、三名的韓國和新加坡並列為最優等級國家;科學平均成績則排名第二,與第一名的新加坡並列為最優等級國家。
此外,調查將學生表現分為優、高級、中級、初級等四個基準,台灣國二生的數學雙峰現象比新加坡、香港、韓國等國明顯許多,台灣國二生成績優等占45%,排名第一,優於韓國和新加坡的40%,但在低分群方面,台灣有5%未達到初級標準,而韓國和新加坡僅2%及3%,顯示台灣在「帶好每個學生」的目標上仍需再努力。
與上一次(2003年)的調查比較,我國小四生在數學和科學成就的表現比起2003年有顯著進步;國二生的數學成就也比前兩次調查有顯著進步,但是2007年國二生科學成就雖名列第二,比去2003年成績有顯著下降的趨勢。

喜歡數學態度 顯著低於國際平均

除學習成就調查外,TIMSS也調查學生的學習態度與自信心,在「數學正向態度」 (喜歡數學)上,台灣小四生在36個列入排序的國家中敬陪末座,國二生則是在49個國家中排名第39,兩項均顯著低於國際平均。
在「科學正向態度」方面,台灣小四和國二生的高科學正向態度人數的百分,都顯著低於國際平均,分列第23及28名。但值得注意的是,「正向態度」排名較前的多數是非洲國家,成績表現都不理想。
台灣學生在數學和科學的「學習自信心」也顯著低於國際平均。調查結果顯示,包含我國在內的幾個亞洲國家,如新加坡、香港、韓國與日本,學生學習的信心指數都偏低。


學習理論  

學習理論是探究人類學習本質及其形成機智的心理學理論。它重點研究學習的性質、過程、動機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學習理論是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描述或說明人類和動物學習的類型、過程,以及有效學習的條件。 學習理論主要分爲兩大理論體系:
  學習理論主要有:行爲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包括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知—行爲主義學習理論(折中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行爲主義:把學習看作刺激與反應之間聯結的建立(S-R),是嘗試錯誤的過程(試誤)。代表人物是桑代克和斯金納。
  認知理論:認爲學習是對情境的理解或頓悟,是認知結構的變化。
從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兩大理論體系有接近的趨勢。如加涅的累積學習論(Theory Of Accumulative Learning)和班杜拉的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被認爲是對兩大理論的兼容並蓄。

  桑代克提出3條主要的學習定律:
  1.准備律
  學習者在進入某種情景時所具有的預備性反應傾向會影響到某種反應的學習.准備律實際上體現了學習的動機原則.
  2.練習律
  對于已形成的某種情景與某反應的聯結,正確地重複這一反應會增強這一聯結.
  3.效果律
  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學習規律.一個聯結的後果會對這個聯結有增強或削弱的作用.
桑代克的學習聯結說以實驗研究爲基礎,提出了西方最早,最系統的學習理論.但其主要缺陷在于機械論和簡單化.

  學習理論是對學習規律和學習條件的系統論述,它主要研究人類和動物的學習行爲的特征,解釋有機體爲什麽學習和學習什麽。一般將學習理論分爲兩大主要流派:聯結主義學派和認知學派。
  聯結主義學派強調學習就是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聯結的過程,因此也常被稱爲“刺激——反應”理論。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巴普洛夫、桑代克、斯金納等。聯結主義學派的學習理論主要有:經典條件性作用理論、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巴普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理論、華生的行爲主義、桑代克的聯結主義學習論、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及強化論。
  認知學派的心理學家則更關心人類的學習,重視人類在學習或記憶新信息、新技能時不能觀察到的心理過程,注重理論在教學過程設計和教學生學會學習方面的實際應用。早期代表有格式塔和托爾曼,其後分別發展爲新結構主義和認知主義。認知理論主要有:格式塔學習理論——頓悟學習,托爾曼認知學習理論(又被稱爲目的行爲主義、整體行爲主義、符號——完型說或預期說)以及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
http://baike.baidu.com/view/588169.html?tp=0_11

行爲主義學習理論  

行爲主義者認爲,學習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他們的基本假設是:行爲是學習者對環境刺激所做出的反應。他們把環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隨之的有機體行爲看作是反應,認爲所有行爲都是習得的。行爲主義學習理論應用在學校教育實踐上,就是要求教師掌握塑造和矯正學生行爲的方法,爲學生創設一種環境,盡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強化學生的合適行爲,消除不合適行爲。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在20世紀初創立了行爲主義學習理論,在格思裏、赫爾、桑代克、斯金納等的影響下,行爲主義學習理論在美國占據主導地位長達半個世紀之久。斯金納更是將行爲主義學習理論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條件作用原理,並對強化原理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使強化理論得到了完善的發展。他根據操作性條件作用原理設計的教學機器和程序教學曾經風靡世界。
  華生 認爲人類的行爲都是後天習得的,環境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爲模式,無論是正常的行爲還是病態的行爲都是經過學習而獲得的,也可以通過學習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認爲查明了環境刺激與行爲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系,就能根據刺激預知反應,或根據反應推斷刺激,達到預測並控制動物和人的行爲的目的。他認爲,行爲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刺激的各種軀體反應的組合,有的表現在外表,有的隱藏在內部,在他眼裏人和動物沒什麽差異,都遵循同樣的規律。
  斯金納 認爲心理學所關心的是可以觀察到的外表的行爲, 而不是行爲的內部機制。他認爲科學必須在自然科學的範圍內進行研究,其任務就是要確定實驗者控制的刺激繼之而來有機體反應之間的函數關系。當然他不僅考慮到一個刺激與一個反應之間的關系,也考慮到那些改變刺激與反應的關系的條件,他的公式爲:R=f(SoA) 。行爲主義的主要觀點是認爲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爲,把行爲與意識完全對立起來。在研究方法上,行爲主義主張采用客觀的實驗方法,而不使用內省法。 行爲主義者認爲,學習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他們的基本假設是:行爲是學習者對環境刺激所做出的反應。他們把環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隨之的有機體行爲看作是反應,認爲所有行爲都是習得的。行爲主義學習理論應用在學校教育實踐上,就是要求教師掌握塑造和矯正學生行爲的方法,爲學生創設一種環境,盡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強化學生的合適行爲,消除不合適行爲。
http://baike.baidu.com/view/409513.html?tp=5_11

認知派學習理論  

認知學習理論的先驅是格式塔學派。幾乎在行爲主義學習理論産生的同時,在德國就出現了以韋特海墨爲首的格式塔學派。該學派認爲學習是一種頓悟,當個體面臨一個問題時,會産生認知上的不平衡,這會促使個體努力去解決問題以求得新平衡,而問題解決是在對問題情景有了整體把握,並對其內在實質有所頓悟後才實現的。20世紀60年代,行爲主義心理學的統治地位被認知心理學所代替,認知學習理論得到快速發展。其中,皮亞傑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奧蘇貝爾的認知同化學習理論、信息加工的學習理論等都有很大影響。
  在環境與個體的關系上,認知學習理論認爲,是個體作用于環境而不是環境引起人的行爲。環境中的各種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加工,取決于人的內部心理結構,是人根據自己的內部心理結構做出的選擇。個體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賦予經驗以意義,並對經驗進行組織和再組織,從而修正或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因此,認知學習理論要研究的是個體處理環境刺激時的內部心理過程。例如,皮亞傑認爲,兒童的智慧和道德結構都不是環境直接內化的結果,而是環境與個體圖式之間建立聯系,通過內部的協調、創造而得到建構的,這是一個個體利用自己已有圖式(即認知結構)與環境進行相互作用,通過同化和順應而達到與環境的動態平衡的過程;布魯納認爲,學生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積極的信息加工者,他在對知覺和思維、認知和發展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發現學習理論,認爲教師應當通過指導發現法,引導學生通過主動探索而解決問題,從而形成自己的智慧或認知生長;奧蘇貝爾認爲,影響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是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他強調學生的學習應該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這種學習是通過新知識與學生認知結構中的有關觀念相互作用而進行的,其結果是新舊知識意義的同化。
  對于課堂教學,認知學習理論強調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心理結構,設置恰當的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認知不平衡,激發學生的認知需要,促使學生開展積極主動的同化和順應活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一般原理,並將新知識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從而使認知結構獲得發展。目前,認知學習理論更加強調激發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建構和發展當前的知識,例如,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蓋茨就曾經對教師們提供如下建議:如果有人問,“你是教數學的嗎?”最恰當的回答是:“我不是教數學的,我是教學生學數學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409515.html?tp=4_11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目標是要對作爲一個活生生的完整的人進行全面描述。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爲,行爲主義將人類學習混同于一般動物學習,不能體現人類本身的特性,而認知心理學雖然重視人類認知結構,卻忽視了人類情感、價值觀、態度等最能體現人類特性的因素對學習的影響。在他們看來,要理解人的行爲,必須理解他所知覺的世界,即必須從行爲者的角度來看待事物。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爲,首先必須改變其信念和知覺。人本主義者特別關注學習者的個人知覺、情感、信念和意圖,認爲它們是導致人與人的差異的“內部行爲”,因此他們強調要以學生爲中心來構建學習情景。
  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羅傑斯認爲,人類具有天生的學習願望和潛能,這是一種值得信賴的心理傾向,它們可以在合適的條件下釋放出來;當學生了解到學習內容與自身需要相關時,學習的積極性最容易激發;在一種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環境下可以更好地學習。羅傑斯認爲,教師的任務不是教學生知識,也不是教學生如何學習知識,而是要爲學生提供學習的手段,至于應當如何學習則應當由學生自己決定。教師的角色應當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從以上的簡單介紹可以發現,不同的學習理論流派強調了學習的不同方面。實際上,這種差異的引起,往往是因爲它們所依據的研究背景的差異(如學習任務的難易程度、學習材料的組織程度等)而引起的。只要我們認真加以分析,就能夠發現它們的共性以及各種理論之間的內在聯系。“真理往往存在于兩個極端的中間”,在學習各種派別的學習理論時,我們應當注意防止走極端,吸收各種學習理論中的合理因素爲我所用,才是正確的態度。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爲,教育的目標、學習的結果應該是使學生成爲具有高度適應性和內在自由性的人。
  根據學習對學習者的個人意義,可以將學習分爲無意義學習與意義學習兩大類。意義學習,是指一種涉及學習者成爲完整的人,使個體的行爲、態度、個性以及在未來選擇行動方針時發生重大變化的學習,是一種與學習者各種經驗融合在一起的、使個體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學習。
http://baike.baidu.com/view/409517.html?tp=6_11

另參本館:

 教改與體罰 體罰險熱賣 快樂學習  教改與補習 廢98課綱  教革會 流浪教師  教育亂像  基測社會學  多錢入學當然公平 大專自生自滅 中國大學排名  大學評鑑  系所猝死 繁星黑洞 網拍報告 神童製造所 《教改錯在哪裡?》 《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 《文憑社會》 《夏山學校》 《非學校化社會》

 

 

台長: 阿楨
人氣(35,271) | 回應(33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時評文藝 |
此分類下一篇:神童製造所
此分類上一篇:藝人也逃稅

顯示全部336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