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_百度百科

双相情感障碍

疾病名称
收藏
0有用+1
0
双相情感障碍,也被称作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表现出明显的躁狂和抑郁发作。此病病因仍不清楚,但研究提示遗传决定等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等可能与其发生有关。对于遗传因素,调查发现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度高达85%。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约为2.4%,主要发病年龄在成人早期,男女患病率几乎均等。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复杂,表现为情绪低落或高涨反复、交替、不规则呈现,伴有注意力分散、轻率、夸大、思维奔逸、高反应性、睡眠减少和言语增多等紊乱症状。它并不传染,但可通过应激事件、睡眠少、经济情况变化、与亲人吵架、季节变化等诱发。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多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的方式,目的不仅是解决急性发作的问题,同时也要预防未来发作,降低发作频率,改善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治疗期间会予以精神病学评估以持续追踪疾病的进展。
在研究双相情感障碍的过程中,医学界发现其与生物节律紊乱、神经可塑性与神经营养的关系密切,这些都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此外,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和其它的疾病如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有关联,这一发现为在一些已知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预防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开启了新方向。
中医病名
双相情感障碍
别名
双相障碍
就诊科室
精神科、心理科
多发群体
成年人
常见发病
大脑
常见病因
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
常见症状
情绪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
传染性
图集

科普中国

致力于权威的科学传播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贡献者头像

赵振海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精神心理科审核

基本信息

中医病名
双相情感障碍
别    名
双相障碍
就诊科室
精神科、心理科
多发群体
成年人
常见发病部位
大脑
常见病因
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
常见症状
情绪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
传染性
是否遗传
相关药物
具体药物需根据医生的处方和建议
诱发因素
应激事件、睡眠少、经济情况变化、与亲人吵架、季节变化
相关检查
脑部影像学检查,胸片及实验室检查
病因病机
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功能异常、内分泌系统改变、生物节律紊乱、神经免疫、大脑结构异常等

病因

播报
编辑
病因仍不清楚,大量研究资料提示,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等都对其发生有明显影响,并且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发病原因

  •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患者最为主要的危险因素,且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群体遗传学研究提示,双相情感障碍属于多因素遗传病。遗传倾向调查发现,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度高达85%。
  • 生物因素
神经递质
患者的发病,可能与中枢神经递质功能异常有关。
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本身就非常复杂,而神经各递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同样复杂,目前研究认为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神经递质,包括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乙酰胆碱谷氨酸γ-氨基丁酸神经肽
神经内分泌
患者内分泌系统改变,与双相情感障碍发病有关,这种改变主要涉及三条内分泌轴,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及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的改变。医学界尚不清楚具体机制,推测可能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紊乱,也是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机制之一。
神经可塑性与神经营养
双相情感障碍与多种生物学改变有关,其中神经可塑性方面越来越受人关注,神经营养失衡假说与神经可塑性密切相关。
神经免疫
双相情感障碍共病率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患者共病代谢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近50%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至少共病一种疾病,而这些疾病多为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的疾病。
大脑结构异常
主要涉及位于额叶基底节扣带回、海马、杏仁核等区域,包括与认知和情感调节关系密切的神经环路。影像学改变也涉及以上脑功能区皮质,及皮层下的连续损害,以及脑功能连接的损害。
  • 心理社会因素
负性生活事件会增加双相抑郁发作,而某些类型的负性及正性生活事件,则会增加双相躁狂发作。

诱发因素

应激事件、睡眠少、经济情况变化、与亲人吵架、季节变化等可能会诱发双相情感障碍的发作。
  • 季节
部分双相情感障碍发作,具有季节性变化特征,即初冬(10~11月)为抑郁发作,夏季(5~7月)出现躁狂发作。女性较男性更可能具有季节性发作的特征。
  • 婚姻及家庭因素
在离婚或者独居患者中,双相情感障碍更常见。
  • 代谢综合征及物质滥用
双相情感障碍在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中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约42.3%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共病物质滥用。

症状

播报
编辑
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表现为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交替。

典型症状

  • 躁狂发作
典型的躁狂发作,以情绪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增强的“三高”症状为特征,属于精神运动性兴奋。
情绪高涨
患者轻松愉悦、乐观热情,有时表现易激惹,会因小事发脾气。病情严重时有冲动言语及行为。
思维奔逸
患者思维联想快,说话急促,语速比正常时候快,语量也比正常时候明显多,滔滔不绝,说得口干舌燥。病情严重时,患者出现音联意联,随境转移,易被周围事物所吸引,自我感觉良好,说话漫无边际,认为自己才华出众、出身名门等,甚至患者的症状,可达到妄想的程度。
患者发作严重时,可有短暂的、片断的幻听,还可有妄想、思维散漫,行为紊乱伴发冲动行为,也可短暂出现意识障碍,如错觉、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
意志行为增强
患者不断计划,整日忙碌,爱交际,爱管闲事,易冲动,行为鲁莽,做事有始无终,不计后果。
  • 轻躁狂发作
轻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持续至少数天的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易激惹、对自我评价高、睡眠需求少、思维奔逸、行为鲁莽。
患者社会功能或职业功能只被轻度损害,这种损害不易被人识别,周围人可感到患者与常人或其正常时候有差异,但患者无自知力。
  • 抑郁发作
患者典型抑郁发作时,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悲观、意志行为减退“三低”症状为特征,伴有认知功能减退和躯体症状,处于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
情绪低落
患者陷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低落的严重程度从闷闷不乐,到严重的悲观、绝望。因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对什么事情都没兴趣。
思维迟缓和悲观
思维联想缓慢,如患者感觉脑子像生了锈的机器,主动言语少,语速慢,严重情况下,甚至无法进行正常交流。患者在情绪低落下,出现悲观思维,有无用感、无价值感、无助感,自责自罪,严重时,患者出现罪恶妄想。部分患者出现幻觉,或在悲观思维基础上出现自杀念头和企图。
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活动和行为缓慢,如生活被动、懒散,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日常生活需要人料理,不想做事,不想上班,不参加平时爱好的活动,回避社交,严重者不语、不动、拒食。

伴随症状

  • 躁狂发作的伴随症状
患者外观常表现为面色红润,两眼有神,自我感觉良好。医生可见患者瞳孔轻度增大,心率加快。患者常常感觉精力充沛,对睡眠时间需求减少,没有疲倦感。有的患者表现出性欲亢进,对配偶性欲要求增加,严重者出现不良后果的性行为。
由于活动多,体力过度消耗,患者可以出现体重下降,甚至虚脱、衰竭,通常患者对疾病缺乏自知力。
  • 抑郁发作的伴随症状
约2/3的患者伴有焦虑症状,表现出过度的担忧,也会表现出一些躯体症状,如睡眠差,乏力、体重下降,便秘、性欲减退(如阳痿闭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如恶心、出汗、心慌)等。
患者还可能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抽象思维能力减退,学习困难,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减退。

就医

播报
编辑
患者发病时,会有冲动行为和攻击行为,造成自伤或伤人,并且对患者家庭来说会造成很大负担,对患者的治疗也较为困难。因此,需早期识别症状,及时治疗,全病程治疗,加强患者及家属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减少复发。
在精神状况检查中,医生常常通过除病史采集,躯体、精神和实验室检查外的重要辅助手段——“临床心理测量”来评估患者。包括标准化访谈工具和症状评定量表,前者如简明国际精神障碍访谈,主要用于疾病的诊断;后者如汉米尔顿抑郁量表,躁狂评定量表等,主要用于测量症状的严重程度。
根据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如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1即将投入使用)与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对患者明确诊断。

就诊科室

精神科、心理科。

相关检查

医生常用的精神相关检查,如脑部影像学检查、胸片及实验室检查,这些多是排除性检查,除此之外,还会应用相关量表,如汉密尔顿抑郁、汉密尔顿焦虑、杨氏躁狂等,这些多是辅助性检查。

鉴别诊断

  • 双相I型需与以下鉴别
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以单相抑郁发作为特征,没有躁狂发作,可资鉴别。
双II型障碍
双II型的患者,有抑郁发作,伴有轻躁狂,但没有符合标准的躁狂发作,可资鉴别。
焦虑障碍
焦虑患者呈现焦虑性反复思考,可能被认为是思维奔逸,当医生鉴别到底是共患焦虑障碍,还是伴发焦虑症状时,往往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依据患者症状发作的特点,再进一步鉴别。
物质滥用或医疗所致双相情感障碍
物质滥用与双相情感障碍,共病现象很常见,且躁狂发作时,患者有可能过度使用了精神活性物质,如果患者停用这些物质,而躁狂症状依然存在时,医生会考虑为双相情感障碍。
躯体疾病所致双相情感障碍
通常有明确的躯体疾病病史。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两种疾病有很多重叠症状,如患者语速快、思维奔逸、睡眠少,但注意缺陷/多动起病于儿童期,患儿常7岁前起病,且表现以注意缺陷为主,发作无季节性特点,给患儿应用中枢兴奋剂治疗有效,可鉴别。
边缘型人格障碍
两种疾病症状有重叠,如患者情绪不稳定,有冲动行为。但人格障碍是持续性病程,患者起病在18岁前,发作无规律,其行为模式和情感特点、影响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格测验也有利于帮助鉴别。
精神分裂症
严重精神病性躁狂发作与双相Ⅰ型障碍需要鉴别。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症状是继发的,感知和思维障碍是原发症状,且患者的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是不协调的,发病多为持续性或持续衰退性,缓解期部分患者还残留有精神症状,存在社会功能衰退。
  • 双相Ⅱ障碍需与以下鉴别
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以单相抑郁发作为特征,没有躁狂发作,双相Ⅱ型患者既有抑郁又有轻躁狂,可鉴别。
环性障碍
患者表现为周期性的轻躁狂症状和轻抑郁症状,但都不符合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的医学诊断标准。

治疗

播报
编辑
目前双相情感治疗的方案,包括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心理治疗。
对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法,不只是解决急性发作的问题,医生还会考虑设计个体化治疗策略,以预防患者未来发作,或者降低发作频率,改善其功能和生活质量。

急性期治疗

  • 急性躁狂或轻躁狂患者
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紧急精神科住院治疗,以确保自身和其他人的安全。治疗包括给患者使用药物,快速减轻躁狂症状,治疗上会最大程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并促进患者能够完全缓解和康复。如果患者正在服用抗抑郁药,医生会让其停药。
对于躁狂激越患者,医生会为其提供一个安静环境,减少周围的刺激,之后可能给患者肌内注射药物。在某些情况下,患者不配合,医生可能会强制或非自愿给药,以确保患者和其他人的安全。
治疗无效的患者,医生会考虑剂量优化和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或者考虑是否需要替代治疗。
  • 抑郁发作患者
患者处于抑郁发作急性期时,往往有明显消极观念,甚至会产生自伤、自杀企图或行为。因此需要药物治疗以及改良电抽搐治疗以尽快缓解或控制症状。对严重抑郁发作患者,通常采用住院治疗以降低自杀风险。

药物治疗

医生会遵循安全、共同参与、综合治疗、联合用药等原则,给予患者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应覆盖全病程,分为急性期、巩固期及维持期治疗。
  • 心境稳定剂
可以控制急性躁狂发作,预防躁狂复发,用于双相抑郁发作的治疗和预防、难治性抑郁的增效治疗,及心境障碍患者自杀行为的预防。它对快速循环发作,混合发作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该药。碳酸锂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血锂浓度。
丙戊酸盐
可以控制急性躁狂发作。它的疗效与锂盐相当,尤其对混合发作和快速循环发作的疗效,优于锂盐。但在起效速度上,不及抗精神病药物,仅与锂盐相当。它与抗精神病药物及锂盐连用,可提高疗效,不过常伴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多在治疗初,通常数天内消失,不需要治疗。
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还可以治疗双相躁狂、预防双相Ⅱ型发作。拉莫三嗪具有与抗抑郁药物类似的抗抑郁效果,且不会导致躁狂发作。拉莫三嗪具有较高的过敏发生率,使用时需起始低剂量,缓慢加量,严密监测过敏反应体征。
患者在使用心境稳定剂时,医生往往会监测血药浓度,以防止发生药物中毒。
  • 抗精神病药物
目前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氯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用于治疗急性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及双相情感障碍的维持治疗。
  • 抗抑郁药物
原则上,患者躁狂发作、混合发作及快速循环发作,应禁用抗抑郁药物。双相抑郁发作患者,是否使用、如何使用抗抑郁药一直有争议。
一般认为,抗抑郁药物用于治疗双相抑郁,易导致相反的不良效应,如加剧心境不稳定,恶化患者症状。因此,医生一般不单独使用抗抑郁药物,如确有必要,医生会结合心境稳定剂基础上联合使用。

心理治疗

在躁狂抑郁症的整个病程中,患者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心理治疗是贯穿全病程的重要措施。医生应给予患者及家属全方位、全周期的心理支持与疏导。
心理治疗的方案,包括心理教育干预、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人际与社会和谐治疗等。

电抽搐治疗

适用于急性躁狂发作,重度抑郁发作,难治性抑郁发作,以及用于有明确躯体疾病,又不适于应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或者用于年老体弱者。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可适用于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
迷走神经刺激和脑深部电刺激
均为侵入性治疗,医生一般会慎重起用。

光照治疗

适用于季节性情感障碍非典型抑郁症,以及适用于以抑郁心境和食欲改变为特征的障碍(如经前期综合征神经性贪食)。

预后

播报
编辑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许多双相患者会经历较多的复发阶段,部分患者在缓解期间也难以恢复到正常社会功能水平。患者残余的心境症状,通常存在于两次发作的间期,并损害着患者的正常功能,增加了复发的风险,而这些又会反过来加速疾病的进展。
除复发外,自杀式双相情感障碍成为了另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患者最终死于自杀者比例接近20%。此外,睡眠紊乱、认知损害等残留症状,也是不少患者即使是在缓解期,也仍然存在的问题。
参考来源: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