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北萬養村過新年
遊記

泰北萬養村過新年

2 1 6043
ub7069
舊 2011-03-14, 18:16
萬養村過新年 (2011.1.31~2011.2.6)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帶新帽,家家戶戶放鞭炮..... 。」那是我孩童過時過年的記憶。

媽媽會在除夕夜幫我把新衣服換上,還有穿好新皮鞋,戴起毛線編帽,然後在巷子裡奔跑,冬夜裡看著口中吐出的霧氣,等待年夜飯時爺爺發的紅包。

今年的春節在國外過吧,而且要過個年味十足的農曆新年。於是我選擇了泰國的芳縣萬養村(Ban Yang)過新年。那是個農業小村,村民們過著小康但滿足的生活。整個村子裡都多是中國人,來自雲南省幾十個縣的百姓匯集在此安居樂業。

村民的宗教信仰很自由,清真寺每日唱誦五次,觀音寺聳立山頭,基督教會在馬路邊上。佛教徒、回教徒和基督徒各安天命和睦相處的生活,他們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相同的說著雲南話。

除夕前一天上午,我為機車加滿油後整備了行李,11:30出發一路由清邁循著107號公路往北走。一個小時後我飆車到了清刀(Chiang Dao),13:30我已在芳縣(Fang)打電話給朋友欣欣了。欣欣到伊桑萊府(泰國東北Loei)上班了好些年,兩年來第一次返家,我跟他約好拜訪他的家鄉過節。

萬養村是個柑橘之鄉,我已在兩年前的春節嚐過香美多汁的萬養甜柑。如今村民又墾植草莓,大有推廣觀光農場的氣勢。欣欣到約定的路口帶我進村,拜訪了寄宿家庭的主人欣爸和欣媽,他們非常和藹可親並溫馨的接待我,因為萬養村內只有一戶林姓人家,我們像是本家親戚一般的問候。
林家屋子位在大街邊的巷子內,一幢老木屋風味十足,隔旁加蓋了廚房與餐廳,中庭一個大院子,院旁圍牆內栽植樹木,一個橫推式的朱紅色大鐵門讓過年的氣氛益加濃厚。

我被安排的客房是欣欣大哥的臥室,他到台灣上班了,所以無法返家團圓。我把在這拍的相片分享在臉書時,他看到父母及家中景緻,思鄉念頭油然加深,希望他能在工作上有優異的表現,早日返家與父母團聚。
欣欣的弟弟由曼谷回來,今年即將大學畢業,酷酷的他不大說話,但依開口便能頭頭是道,是個單純可愛的小夥子。

林爸爸祖籍湖南,父輩遷移至雲南定居,復經國難才輾轉由緬甸進入泰北,進入馬亢山區時才年僅8歲,12歲因山區遭緬軍砲轟,才跟著人群來到萬養村定居。林媽媽我們稱他為何老師,在忠貞中學任教,是個認真盡職的好老師,國語說的十分標準,還主持了學校大型表演活動。他和林爸爸是親戚,經由親友撮合才由緬甸嫁過來萬養林家。這些年孩子們長大了,遠赴外地上班就學,林爸爸退休賣掉馬亢山上的荔枝果園,家中就由何老師撐住,是個偉大的家庭主婦。

下午欣欣和友人開著車,我們一起造訪了聞名的芳縣溫泉。溫泉區經過規劃,順應地是設計旅遊動線,定時的噴泉洩壓高度可達十米,密佈的溫泉伏流穿梭在綠茵間。石磚砌成的煮蛋池,成為遊客們的最愛,一籃籃鵪鶉蛋和雞蛋泡在清澈的高溫泉水中,等待著的是食指大動的饕客們。園區內有十數間泡湯浴池,有很多日本觀光客慕名而來。我也挑了一間精緻小浴室,享受熱騰騰的溫泉浴。

泡湯後肚子咕咕叫,體貼的欣欣已經煮好雞蛋在草地上等著我們野餐,這溫泉蛋香Q滑嫩真是好吃,幾個阿卡族大媽提著籃子過來推銷民俗工藝品,他們砌而不捨的鼓動簧舌,終於我被說服買了許多手環墬子之類的飾物。
回程經過另一個華人村莊賀肥(Wa Fai) ,這是腹地較小的村子,也是以農維生,有機會我會來拜訪的。

回到萬養時,何老師已到學校彩排大年初一的表演活動,忠貞中學舉辦了校友回娘家活動,各年級的孩子們都準備了精采的節目,準備獻給學長和學姊們,節目的司儀便是何老師。何老師出門前已在廚房中備妥晚餐,雖然囑咐我們先吃,但他是辛苦的女主人,我們當然得等他回家一起享用。

趁控檔逛逛萬養老街,一位騎車賣甩餅的泰國小販,操著雲南腔叫賣ROTI,為了作萬養村的生意,他連雲南話都會講了。路中一位和藹老者笑瞇瞇走來,他是84歲的鍾老師,三年前才由忠貞學校教職退休。白色外衣上刺繡著「清邁地區華人村 華文教師聯誼會」字樣,每天晨午晚他均會穿著它在萬養街路上養生散步。我們熱烈的握著手寒喧,他家就住在街上,正準備繞村子去散佈哩。鍾老師記憶驚人的喚著往日學生:「你是林欣欣。」欣欣很高興老師還記得他這個黃毛丫頭。

一路逛到了村尾的忠貞學校,學生們正在禮堂彩排節目。泰國政府過去曾一度沒收華文學校,中文教育的火苗得借用民家或斯寺廟延續著,後來當局體認中文教育有其必須性,才又重新開放民間以補習班型態經營。萬養的忠貞中學與台灣淵源頗深,舉凡泰北華文志工講習或各項文化交流,均有台灣志工的造訪。我在台下看著同學們可愛的舞蹈,生澀淳樸的演出,不禁為他們鼓掌喝採。幾位老師在旁辛勞指導不遺餘力,張校長、馬老師、李老師...等等,真是令人敬佩。

晚會彩排結束,正式晚餐大戲的開始。何老師準備的雲南火鍋,豐盛到味。炭燒的長頸火鍋,濃郁高湯中佈滿十多樣傳統食材。芥菜墊底,逐層加上烏骨雞、乾筍片、大香菇、雲南臘肉、碎肉蛋皮捲、豆腐肉丸子...... ,湯滾時再隨意燙煮大白菜、茴香捲、大蔥捲、筒蒿菜......等青菜。這是正港的雲南料理,而且比外面餐廳更加真材實料。何老師的好手藝讓林爸爸就愛吃這個味道,連外出的遊子都朝思暮想這專屬於媽媽的味道。
除夕清早林家忙裡忙外,廚房的年菜料理、祭祖的牲品準備、除舊佈新換桃符,年節鞭炮香品佈置等,讓一家子四口人團團轉。這是溫暖的團員日,他們家人只有這一天才能共同完成這些家事,我樂得在旁拍照紀錄。
進了廚房,看到欣欣幫媽媽列了過年的菜單,他卻害羞的不好意思公開。除夕的蔡單上有八寶飯、大燉、炸魚、黃悶雞、歲菜、拼盤、涼拌粉絲、當歸雞湯、炒西蘭花。初二菜單有十全十美、燉雞、火腿炒白菜、燴魚、炒魷魚...... 。當然後來又有增修,但是菜單卻被偷偷收藏起來了。

媽媽忙著作菜,林爸爸到後院宰肥雞,放血、拔毛、清內臟統統自己來,真是女主人的好幫手。祭品備妥先到附近土地廟供奉,燒香燃燭放鞭炮虔心祈求平安後再回家祭祖。祭祀祖先燒奉紙錢,緬懷先人是中國人慎宗追遠的表現。

豐盛的年夜飯,何老師展現精湛的好手藝,他謙虛的稱都是些家常菜,其中一到很特別的小點是炸乾酪,牛奶提煉的乾酪皮,生吃就是一般的起示,但小火油炸捲上紅豆沙就成了可口的小點心。雲南滷豬腳遠近馳名,何老師滷的豬腳香嫩不膩,功夫高超。一桌好菜滿滿愛心,慶祝歡樂春節,但尚有親人遠遊,大兒子打電話回家卻默默不語,他是想念父母、想念家鄉,願天下遊子都能平安,這也是每位父母的期盼。

這兒的風俗是父母趁夜將壓歲錢藏在子女枕頭下,等大年初一早上孩子們起床領取。而我準備的紅包也就暫時等待時機發送囉。

雲南的過年風俗「打歌」,這兒還未普及。但在深山村落中如善門村、許多歷蘇族寨子,此刻正熱鬧著。男男女女手牽手圍著圈,在吹著蘆笙的樂手帶領下,竟夜的高歌跳舞。今晚也是趁機向心儀的對象吐露的時刻,跳舞的隊伍中清清挽起伊人的手,跟著歌聲熱舞陶醉在青蘋果滋味似的愛情裡,我想這是傳統打歌活動的魅力吧。
雲南唱腔的打歌歌詞,當地人要我細細聽,會有些文學作品摻雜在內。原來詩人劉禹錫曾流放雲南,發現當地人的歌詞粗鄙,於是重填歌詞讓民間傳唱。但我採集到的一首歌詞,卻是直接有力野趣十足的作品「」。

午夜一過,新年到來,處處響起賀歲的鞭炮聲。這時村中的小朋友紛紛結伴出外拜年,這是讓我大開眼界的另一場大秀。小孩子們三五結伴在村中遊蕩,接著隨機在某家大門前朗誦吉祥話,諸如「財門、財門大打開,金子銀子滾進來,滾進不滾出,你家金子銀子堆滿屋。」。

主人開門後,孩子魚貫進屋,說了吉祥話「桌子高高,金子銀子幾大包。桌子矮矮,金子銀子幾打跩(方言意思同包 ) 。」,然後在廳堂前跪拜,向神案「天地君親師」鞠躬敬禮,接著主人家發放壓歲錢,每個小孩子快樂的道謝再往下一家拜年。如此幾輪熱鬧後,主人家覺得走春的人氣夠了,便裝勢閉門休息,孩子在門口唱了幾輪沒人回應後,自然轉往下家拜年。這真是一個熱鬧有趣的習俗,老一輩也可以在此時看看鄉親孩子們的狀況,孩子們也在拜年時得到更多壓歲錢,一舉兩得好事一樁。

年初一整天不開伙,觀音寺提供早午兩餐齋食。婦女會的志工一早便到似內切洗烹調,準備數百人的齋菜。每桌六菜一湯,十分豐富,鄉親們先誠心祭祀觀音後,再慢慢入座。至少五百人同時用餐,場面聲勢浩大,但志工們有條不紊迅速的上菜,每年一度的盛會,他們是訓練有素啊。

這觀音寺是泰國皇家詩琳通公主指示御賜捐地,星雲法師於民國七十七年蒞村捐款建造,如今已成為村中的佛教聖地,寺中出家的師父多是緬甸來的華人,最年幼者年紀只有六、七歲。

由寺院下望,泰國黃家食品工廠在下方運作著,街的另一方則是改修完成的博物館,展示著泰皇蒞臨的舊照片和加工廠的歷史。一條溪水由馬亢山流下,圍繞在村子週邊,溪畔整治完整花木扶疏,風景美侖美奐。殊不知這正是數年前一場惡水災變後重新規劃的成果。

2006年10月8日晚上十點卅分左右,一場巨大的土石流沿溪谷衝進村內,首當其衝的是皇家罐頭工廠被沖垮,大量土石泥流在數日大雨襲擊後,由山頂宣洩奔流而下,造成七人死亡,十多人輕重傷,房屋毀壞八十餘戶,四百多人無家可歸。除了泰國軍警積極搶救外,週邊寨子每天分派公差協助村民重整家園。
災難前已豪雨數日,林爸爸出外往大溝邊觀察水勢,據說流木與大石已阻礙了河道。剎時泥水漸高,急的林爸爸回頭涉水返家,雨夜中街屋早已熄燈閉戶,激流滾滾中已無處可避,巧的是街上基督教堂們還開著,他急著躲上二樓避難。
「如果當初教會沒開著門,那後果不堪設想。為什麼要讓我們遭受這場災難,真是一段不忍回顧的記憶。」何老師紅著眼框告訴我。

那天小兒子已入睡,泥流已滾滾沖刷下來,他急忙喚醒小孩,用力和泥流抵抗推開地勢較高的後門,邊逃心理還惦記著外出的林爸爸。此時林爸爸正擔心妻兒,想從教會後沿鄰家的圍牆攀爬返家,卻一個不小心掉入院子及胸的淹水裡。
大水退後,一家總算平安,但街上卻傳出許多惡耗,有許多人傷亡,擋住水流的房子被沖垮。經過多時的搶救清理,各界的支援紛至,慢慢的重建了新的萬養村,如今村子內一些圍牆上還留有當日淹水的痕跡。

皇室所屬的工廠原址,規劃成歷史、人文並重,見證時代的博物館,並加強河川整治與水土保持。這兒成了泰北旅遊的景點,萬養村也逐漸朝觀光產業發展。

觀音寺佛經唱誦,村民們彼此賀喜新年,陽光亮麗的新年讓每個人都很開心。早餐後擴音器廣播著請大家往忠貞中學移動,「歡迎校友回娘家」的活動已經開始,我跟著人潮一起來到禮堂,再次遇到笑容可掬的鍾老師,他年輕時是知識分子,由湖南到雲南最後到萬養,終身獻身教育華人子弟,孜孜不倦到81歲才退休。

禮堂佈置的很喜氣,台下圓桌上擺滿瓜子糖果,像是一場喜宴,服務的同學們逐桌幫嘉賓斟茶添咖啡。台上張正能董事長正致詞歡迎校友,他的父親是黃埔七期的張師長,目前在曼谷經營升學補習班,早上在觀音寺還曾包了紅包給我。與我同桌的馬駿剛,巨細靡遺的替我講述萬養的故事。他曾在台北建中和政大就讀,後來父親中風趕回泰北照料,接著在曼谷經營旅遊業,後因SARS才告老退休返鄉。
台上節目精采演出,台下忠貞學校的各屆校友聊的熱絡。何老師用心的主持這場過年的盛會,每個表演的孩子雖然動作生澀卻更顯淳樸可愛。

年初一下午,我騎著機車往村外山路出發,拜訪馬亢山(Doi Ang Kang) 。
1954年緬甸的飛機大砲轟炸馬亢山,邊境居住著大量的孤軍眷屬及難民,泰國方面人道護送至山腳下,在荒野中就地安置難民,大家日夜兼工在一週內蓋起三百多間簡陋茅舍,萬養村於焉產生。如今我要騎往邊境,心情萬分激動,尤其2008年5月泰軍在此仍有交火軍事衝突,更顯馬亢山的神秘。山路極陡,且海拔約一千九百米,我竟忽略沒準備外衣上山,沿途冷的我直打寒顫。到了山上村集才在陽光下曝曬良久回溫,這兒有座皇家花園,泰國國內旅遊團一車車的到訪,小街上餐廳與旅館林立,這兒儼然已成為熱門觀光區了。回成因天寒沒到邊境軍哨參觀,但從地圖上研究,得知山路四通八達,往緬甸方向山樓還有直昇機坪,往泰境還可走小山路往大谷地和清刀。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何老師一早先準備佳餚祭祖,接著是我們打牙祭的時間,滿桌的料理有炒什錦、甜八寶、涼拌路清、百果烏骨雞、炒花魷、雲南臘肉、糖醋魚、白菜肉片、蛋餃湯、滷蹄膀、酥炸肉、雲南香腸等。昨日吃齋今日把熱量都補回來了。

備了回娘家的拌手禮,林家全家回娘家去了,我一個人再度騎車拜訪美斯樂。上次造訪美斯樂是由清萊出發,這次由芳縣經大端(Tha Ton)往山路進發,風景甚是優美。

來到美斯樂新生旅館找賀家華訂房,想當然爾是客滿的狀況。他為我介紹了一間新開的民宿,打點妥當後便到他旅館前新設的餐飲部聊天。新生旅館是美斯樂最久的旅館,賀大哥由台灣回來接續父親的產業,他早年求學於台灣並結婚生女,如今回來伴隨著美斯樂走向觀光的高峰。晚上他約我和另一位上海青年潘瑋參加山上歷蘇寨子的過年打歌活動,第一次在完全無燈的大山間騎車,滿天星斗伴隨著我。左彎右拐的跟著車速極快的賀大哥闖山,終於來到不知名的鄉間山寨,年輕的族人們歡樂的圍繞在廣場唱歌跳舞,長老們坐在周圍屋子內外喝酒聊天。賀大哥獻上兩平威士忌及數箱啤酒祝賀,我和幾位鄉親聊的熱絡,被拉到場中和他們一起跳著舞。幾位族中長老年歲甚大,我請教他們高壽多少了,可愛的老爺爺說今年六十五了,賀大哥趕忙站出來說我小學時候你就五十多歲了,現在起碼也八十歲才對,逗的大家笑哈哈,「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原來老爺椰真的忘記自己的歲數了。山中的人們坦率樂天,我喜歡和他們交往聊天,許多人趕了兩天車從曼谷請假返鄉,要的也是重溫這暖暖的家鄉味吧。


年初三上午參觀忠烈祠博物館,孤軍生存的文獻及照片,震撼著現代青年,張瑋希望我分享沿途的見聞及照片,他想請大陸的媒體工作者來此拍紀錄片。此次參觀我也更明瞭了孤軍為求生存,替泰國政府賣命掃除泰共爭取居住的幾場戰役。同時也清楚當初難民村的分部地理位置,台灣的農業專家林阿田的足跡,還有善門村王家昌口中救總的龔新生,原來是龔先生的口誤......等等資料,讓我對整個泰北目前華人的動向有更深入的瞭解。

中午告別美斯樂,因為晚上要參加何老師娘家舉辦的火鍋派對,火烤兩吃一直是泰國人的最愛,「模嘎踏」都市中是最受歡迎的餐廳。他們在大院子裡放置數個炭爐,燒紅了木炭後放上鍋具,我們圍著吃吃喝喝,同席的忠貞中學張校長原來也是他們的姻親。和我同坐的李崇生老師,籍貫太原,他問我聽說過太原嗎?我脫口說出「太原五百完人」聽說過啊,他激動的說他的祖父當初也在那兒殉國了,他和父親都是戴笠均統局的系統,輾轉入泰國後撤入邊隆執勤,如今也任教忠貞中學。

難得的是這晚宴大家喝了很多泰國「LIO」啤酒,吐露了許多心聲。張校長剛接任忠貞中學,對教育及校務有積極抱負,談到目前還有一位天母來的志工老師任教,希望有許多台灣的退休教師能選擇到此作教育奉獻。

年初四一早準備參加林家親戚的婚禮,欣欣開著車子載著我們道賀肥村,林爸爸是新娘的舅公,新郎新娘已經跪在廳堂許久,向來觀禮的親族長老一一鞠躬跪拜。小倆口都在台灣上班認識,新郎是美斯樂人,一早趕路過來迎取。這兒有搶婚的習俗,新娘家人為在門外阻擋新郎入內,新郎需想盡辦法突破重圍才能娶得美嬌娘歸,不過女方家屬多半會放水讓新郎如願以償。喜宴在九點開始,在學校操場搭起棚架,總舖師父已經煮好熱騰騰的飯菜,第一次喜用早餐喜宴感覺新鮮,因為男方還要從這開車迎新娘回美斯樂舉辦婚禮。

這一次萬養村過年真是我難得的體驗,感謝欣欣和林家兩老,感謝旅途中認識的每一位好朋友,感謝行程中每一樁遭遇。柏陽先生已逝,異域也有新的活力,這一群直得尊重的好朋友在此胼手胝足的開墾,民生已逐漸富裕,帶他們更深層的渴求是文化的傳承,尤其擔任百年樹人的教育工作者,更是憂心如焚。如何讓下一代能得到更好的中文教育,得到更完整的傳統倫理文化精神,善門村的王家昌擔心自家孩子的中文,萬養村的何老師則是看到村內學生中文資源不足。回到台灣我向賣書二十多年的好友侯勝發說明,希望幫忙募得兒童中文圖書,增加兒童閱讀課外讀物,培養中文思考及寫作的能力。侯勝發向出版商求援,得到新店安坑一家出版社支持,願意捐出一個棧板約十數箱的回頭兒童書,我們正商量著如何將書送至泰北忠貞中學。但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接下來就是努力做好這一件事情,讓文化的芳香飄逸在遙遠的山村農鄉。
上傳的縮圖
 

感謝 1
6043 次查看
pippens 的頭像
pippens
舊 2011-05-06, 11:01
好令人懷念!七、八年前跟著同事(也是萬養村人)在寒假時去泰北,你所提到的景點我也都有去喔!!
感謝 1


主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