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金馬獎】《角頭-浪流連》影評:難得拍出黑道真實感,美中不足的是弱化了黑暗面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特別報導

【入圍2項大獎】

【2021金馬獎】《角頭-浪流連》影評:難得拍出黑道真實感,美中不足的是弱化了黑暗面

2021/05/22 ,

評論

傅紀鋼

《角頭-浪流連》劇照|Photo Credit: 巧克麗娛樂
傅紀鋼

傅紀鋼

詩人,《前進》文學誌發行人,部落格:膠原性獨立軍總病毒的恐怖蔓延。人生觀:「我想目前我們正走在那條我們正在努力設法找出的那個我相信我們大家都不完全相信我們能找出答案的答案的路上。」──美國佛羅里達州那不勒斯市長安德森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比起很多黑幫電影充斥著打打殺殺,《角頭-浪流連》在生活情境描寫和人物心境轉折上可說相當到位,是台灣電影佳作。但台灣電影近年來的「人道主義」的風氣,卻也傳染到《角頭》三部曲身上.....

台灣三大名產:美食、黑幫、政治,在在都是拍攝電影的好題材。不過台灣人做事,總是盡量避免引發爭議。政治電影相當敏感,台灣影人自是少碰。而相對具有娛樂度的「黑幫電影」,在台灣卻也不多。

比起港片由淺至深,把黑幫文化拍得淋漓盡致,台灣卻相對低調。但有趣的是,除80年代因為社會環境因素,各種「社會議題片」盛行之外,台灣只要有黑幫題材的電影,票房都相對不俗,從《艋舺》到《角頭》系列都很賣座。而各種通俗劇或喜劇電影,也不乏幫派角色的點綴。亦即黑道元素,很明顯就是台灣民眾喜愛的題材。但相對來說,純粹的幫派電影偏偏就是很少,原因耐人尋味。

可推測的一個原因,就是台灣黑道有其獨特的地下秩序。編導要能掌握黑道生活的細節,除非自己是那種背景出身,或能找到黑道當作顧問,才能夠讓故事具有說服力。這可能是個門檻,以至於很多電影乾脆就讓民眾「刻板印象」中的黑道在片中現身,搞搞笑點,或製造衝突即可。

別的不說,光是要拍黑道「喬事」,要喬什麼事情,語氣、對話該怎樣才對,恩怨情仇要怎麼牽連,都涉及地下文化的縱深,要逼真很難。而如果要虛構,也必須要有虛構的說服力。若要舉一個極度失敗的例子,就是影集《罪夢者》的黑道部分。既缺乏細膩的黑道文化,外省本省黑道的樣貌也極度扁平,除了造型之外,把整個故事場景搬到美國也一樣成立。觀眾對黑道的部分根本無感,幾乎無所討論。

但電影《角頭》系列,卻拍得讓人印象深刻。相較於《艋舺》把黑道「古老」化的呈現,《角頭》、《角頭2》、《角頭-浪流連》都把「當代」的黑道拍得很具說服力。而且是一部拍得比一部好。《角頭》算是中規中矩,《角頭2》卻已堪稱台灣黑幫電影的代表作。而《角頭-浪流連》透過描述幫派小弟的生活,其真實道地的氛圍,更寫了下黑幫電影的里程碑。

當然,《角頭-浪流連》也不是沒有缺點,但瑕不掩瑜。

1
《角頭-浪流連》劇照|Photo Credit: 巧克麗娛樂

較前作細緻的《角頭-浪流連》

《角頭》系列是一個具有架空世界觀的三部曲電影,由《角頭》、《角頭2》作為主線,《角頭-浪流連》為支線。這個世界觀自《角頭》開始,描述台北在地幫派的狀況。《角頭》故事限縮在「市場」都更的地盤分配問題,而《角頭2》拉大到毒品地盤的爭奪,可說是藉著續集讓黑道規模擴大。而《角頭-浪流連》因為主角鄭人碩只是幫派小弟(第三把交椅的地位),所以涉及的只有「替老大仁哥出頭,出面對抗想分佔都更利益(《角頭1》的重點)的另一幫派的反叛」。因為大事本來就輪不到鄭人碩這個等級的角色管。

但論故事設定的精緻度,《角頭-浪流連》卻勝過《角頭》、《角頭2》。電影跟影集最大的不同,就是必須在有限而緊湊的時間內,輔以細節來交代故事設定。都更利益不均與毒品進入地盤,分別是《角頭》、《角頭2》的重心,但電影卻沒有細節來給觀眾逼真的感覺。都更涉及到的重建、地盤分贓、營利項目(從保全、綁標、圍標、攤商安排、背後與白道的分贓)分配的部分,都只用幾個畫面,讓相關人士幾句話告訴觀眾:「故事這樣走喔」,就解決了。彷彿一個警察高層私下跟黑道第二代會面,幾句話就談妥事情。而《角頭》兩派在黑道會議上撕破臉的畫面更屬交代情節的過場,是必要的出現沒錯,但對話與情節中,其實更需要一些線索讓觀眾體會到:「哦,原來黑道是這樣搞錢的」,但全都省略。

《角頭2》的毒品議題涉入地盤爭奪,全用動作戲帶過。大反派如何「在獄中進修」,拿到什麼人脈建立毒品生意,毒品如何管銷,也全都略過(只需要一些細節甚至對白、情境代入,就有真實感),但一樣缺乏,變得就很像交代故事的流程而已。也不能說這樣就失敗,只是比起美國的《教父三部曲》、《黑道家族》那些只透過幾句關鍵話語、一些情境,就可以讓觀眾直接感受到「原來黑幫是這樣運作」的場景調度,在《角頭》、《角頭2》都比較弱。

那種台灣大哥恩怨情仇與談判情境,要拍得生動不是做不到。港片《情義之西西里島》寫活了虛構人物周朝先。片中影史經典的黑道談判場景,周朝先找來幾個大哥喝茶喬「綁標」的對話與情境,就海甩《角頭》、《角頭2》不知多少,而且更具台灣味。

但《角頭-浪流連》因為視角鎖定在小人物上,透過鄭人碩的活動,觀眾就很可以體會到:「原來幫派中老二(仁哥)的小弟,私底下的生活是這樣啊」。有些細節的描寫,例如跟幫派內的同仁爭吵,或在女主角面前逞英雄(教訓抽K菸的小鱉三),都很明確的可看出主從的地位。而片中半套店跟賭場對決的場景,拍得更是幽微,凸顯了那個層級的位置會有的情境。相較於《角頭》、《角頭2》黑幫老大看似高來高去打高空的廢話,鄭人碩看似平凡,整天只顧虧妹卻動刀舞槍、替老大辦事的情境,反而比較有說服力。

電影《角頭-浪流連》男主角鄭人碩、女主角謝欣穎將談一場「浪子式戀愛」。(巧克麗娛
《角頭-浪流連》劇照|Photo Credit: 巧克麗娛樂

而且在《角頭2》裡面,鄭人碩做的事其實跟《角頭-浪流連》沒什麼兩樣:火拼、替老大分憂。但細節上,《角頭2》都只是在交代故事,而缺乏細膩感,也使得《角頭2》裡面鄭人碩為了仁哥能出頭,而對老大(高捷)見死不救的動機,顯得很沒說服力。但這些幽微的細膩情緒,反而都在《角頭-浪流連》給交代完畢。觀眾得看了《角頭-浪流連》才能體會鄭人碩害死老大的心情。而其實只要在《角頭2》多些交代,就不會如此突兀了。

因此,《角頭-浪流連》雖然在結構上是《角頭2》的前傳,但人物情感與動機的鋪陳上,卻像是補完了《角頭2》,兩片其實只要合成一片即可。但這也涉及到電影視角的問題。可以把這兩片當成雙子作品。《角頭2》的視角放在王識賢與過去兄弟的情仇之上,所以支線人物情感很弱。而《角頭-浪流連》視角在鄭人碩身上,就交代了《角頭2》片尾劇情轉折(害死老大)所缺的人物情感。

這顯得有點尷尬,因為王識賢在《角頭2》的表現太好,把仁哥演成一個影史經典人物,幾乎跟小馬哥一樣傳奇。鄭人碩的光芒被吃掉也是莫可奈何。但《角頭-浪流連》裡,鄭人碩就發光發熱了。

美中不足:拍出真實感,但淡化黑暗面

《角頭-浪流連》也不是毫無缺點。在劇情結構上有個極大敗筆,就是男女主角談戀愛的橋段。愛情戲當然可說是黑道電影的一個重要部分,但佔得實在太多,電影整整一半的時間,觀眾只看到鄭人碩跟謝欣穎談戀愛。這部分當然很大作用呈現鄭人碩孤兒出身,缺乏愛又極力追求愛的人物情境,但占比太高。特別是謝欣穎的角色設定本來就是扁平人物(沒什麼內心轉折),更使得愛情戲的片長,減弱了黑道衝突的戲劇性。這可說是全片最大敗筆。

但瑕不掩瑜。比起很多黑幫電影的打打殺殺,《角頭-浪流連》在生活情境的描寫和人物心境的轉折上,可說相當到位,是台灣電影佳作。但台灣電影近年來的「人道主義」的風氣,很奇怪的也傳染到《角頭》三部曲身上。片中雖然有黑道火拼、開槍殺人等內容,要講兄弟情也是OK,但三部片看起來像是「反黑、反毒」的政令宣導片。

片中的「北館」雖說是正面人物,但黑道就是黑道。編導有意無意的把正派主角們當成一種「地下秩序的俠義象徵」。他們用暴力解決事情,但對女人很好,不碰毒,對兄弟講義氣,然後最後替老大頂罪(偷渡或坐牢)。除了《角頭》裡面男主角直接死掉之外,《角頭2》跟《角頭-浪流連》的大和解式溫馨兄弟情,讓人看了很解。

最能引發觀眾情緒的《英雄本色》的小馬哥慘死,《疤面煞星》艾爾帕西諾最後的慘狀,雖然老梗,但就是有力。更不用說《角頭》三部曲裡面,除了老大說教外,主角連一句帥的台詞都沒有(例如艾爾帕西諾的「say hello to my little friend.」)。溫馨送別、探監的結局,也是整個弱掉。

如果《角頭-浪流連》要放那麼多愛情戲也無所謂,但男女主角的衝突也太少。典型黑道流氓談戀愛的方式,是回家對女人出氣,之後抱著女人哭著說:我好愛你!然後兩人陷入情慾糾葛。但《角頭-浪流連》裡面鄭人碩煮飯就算了,連賣毒的大反派,都還做菜給老婆吃,而且幾無戲劇感。

鄭人碩、謝欣穎新片飾愛侶
《角頭-浪流連》劇照|Photo Credit: 巧克麗娛樂

《角頭》三部曲已經算是台灣黑幫電影的佳作,在顏正國的指導下,的確抓到了台灣在地黑道的一些眉角。有些細節只有圈內人得以意會,例如客人在時,老大跟小弟的講話方式,與私底下的互動方式,以及老大平常不拿手機,公事都由第三把交椅拿手機應對(比較好脫罪),這些都是內行人才懂。但不知製片方是否想讓角頭的世界觀擴展到最大,三部曲裡面,黑道涉及的業務都很「基本」,就是「煙、賭、毒、娼」。較特別的是提到黑白掛勾的「都更」利益,但「如何喬」的細節也不明講,政治人物根本沒出現(只有一個沾醬油的議員),有點故意淡化。

而這個時代的台灣黑道,早就如義大利黑手黨一樣「企業化」。當代黑幫最大的「地下經濟」收益,除了前述的「事業」外,就是直播平台、網路賭博、詐騙等。三部曲完全沒提到,是否會放到後面的續集演,不得而知。預定拍攝的《角頭3》故事設定在中國,大概也不會提到,可能要第四集之後才會處理。

而三部曲中的黑道仇殺方式,頗為單調。《角頭2》裡面抽「生死籤」,算是一個看頭,但黑幫仇殺的實際運作,則更複雜一點。以北館這種等級的幫派規模,起碼有三種方式。一是收買青少年,讓他們犯案扛罪(光拍出來就必定精彩),二是看如何出動片中的幫派小弟,三則是由幫內培養的殺手,以「專業」方式行刑。更高端的是找職業殺手或勾結白道下手,可能他們這層級用不上,姑且不論。但是拿「兄弟情」的抽生死籤或小弟替老大出頭的方式,淡掉尋仇情節,導致像在拍「黑道好人」的政令宣傳影片。

這是《角頭》三部曲美中不足的地方。電影已經拍出黑道的真實感,但黑道真正的黑暗面卻一點都沒有呈現出來(像是:如何殺人而警方不抓,屍體怎麼處理等等),連高利貸如何逼死人的情境都沒有出現。整體來說,是走闔家觀賞的路線。這很可惜。台灣電影難得有這麼扎實的田調作業,應該可以拍得更劇力萬鈞的作品。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2021金馬獎】《少年》影評:香港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2021金馬獎】2021 Golden Horse Awards:

第58屆金馬獎入圍名單仍舊多元,台灣電影的風起雲湧、百家爭鳴,視角望向香港也有令眾人眼睛一亮的作品。此專題彙整「關鍵評論網」關於金馬獎入圍電影的相關文章,無論是評論、或是專訪,皆希冀透過文字給予讀者深度的影人影事。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