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天地间——第五届“青史杯”高中生历史剧本大赛参赛作品展 – 云大附中星耀学校欢迎您

人在天地间——第五届“青史杯”高中生历史剧本大赛参赛作品展

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青史杯”高中生历史剧本大赛中,云大附中星耀学校高二文2班学生梅潇予荣获全国三等奖,是云南省唯一获奖的学生。云大附中星耀学校获优秀组织奖,肖阳老师获优秀指导奖。

本次大赛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等单位主办,共收到来自29个省市的584个剧本,邀请了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大学教授及上海、江苏、安徽、吉林、广西壮族自治区、哈尔滨、重庆、昆明等省、市、区、县的特级教师、教研员,共计64位专家参加了匿名评审,最终评出个人奖52个(其中一等奖5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32个)、优秀组织奖208个、优秀指导奖65个。

以下为我校参赛作品节选(每个学校最多只能有5个作品参赛)

国士无双——伍连德(节选)

作者:高二文2班 梅潇予      指导教师:肖阳

时间:公元1910年11月(清宣统二年)

地点:东北三省

人物:伍连德,男,字星联,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医学博士,中国卫生防疫、检疫事业的创始人,中国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医学教育和医学史等领域的先驱。

第一幕

第一场(城内,中央大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街边两旁的小摊好生热闹,人来人往的叫卖声不绝如缕。位于城市中心的来福茶馆人头攒动、人声鼎沸,门口几张摆着的小桌都坐满了人。小二穿行在一张又一张挤满人的小桌,每一桌人都在谈笑风生,一副热闹非凡的景象。)

李小二:掌柜的,我看着打猎的王哥,有些日子没来了,这是咋了,好久没见他了。

钱富贵:小二啊,你王哥可是个猎户,进山打猎不也要些日子吗。

(小二和掌柜说着,猎户王谐毅走了进来。)

李小二:掌柜的,这不说曹操曹操到吗?

李小二:王哥来了,好久没见你,刚刚还跟掌柜提起你呢。今天打到大件了?这么兴冲冲的。

王谐毅:小二,你王哥今天可是打到了张好皮呢,赶紧上两壶好酒,来两盘牛肉,好好庆祝庆祝。

李小二:好嘞,王哥我这就去。

(茶馆里,几个人坐在角落里喝着小酒吃着几盘小菜。)

张来幸:我跟你们说啊,前几天我家邻居李大爷犯了怪病,请了郎中也治不好。他好像是风寒的症状,但是还咳血。

李宏胜:我亲戚李大姨前几天也是这个症状,没过几天就走了。

王亦伦:你们说这个怪病到处都有人得,不会是瘟疫吧?

(坐在他们旁边的王谐毅,王哥正在和小二聊天,聊着聊着突然猛地咳了一声,咳出了一滩血,倒在桌上没了动静。)

李小二:王哥,没事吧,醒醒。

(画外音:有人吐血死了。)

张来幸:这……这就是,李大爷的症状,不会真是瘟疫吧。

(画外音:那个人,那个人得了瘟疫,快跑。)

(来福茶馆里的客人慌不择路,跑向了中央大街。)

第二场(城内,中央大街寥寥无几的路人,只有三三两两的人经营着店铺。)

(中央大街深处,街上摆满了薄木棺材,一家三口正在哀求一个郎中。)

魏武发  先生,您就救救我的孩子吧,我找了好多有名的大夫,他们都无能为力,这个片区就只剩您这个医生了。

白济:我也实在是无能为力,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法。

胡春丽:求求你了大夫,行行好吧,我们家就这一个独苗,出多少钱我都愿意,你开价吧。

白济:这不是钱不钱的,不是我不愿救死扶伤,是真的没法救。

(说完医生关上了大门,只留下一家三口坐在门前失落。突然,一家三口中的儿子咳嗽了两声,倒在了地上。几个警察看到了那个男孩,走了过去。)

金勇:这个人死了,快来把他抬走,用棺材装上,不然会传染的。

吴能 :警官,我还不想死,我家上有老下有小,如今已经确认这就是瘟疫,接触就会有感染的风险,我不敢去。

金勇:这,这……你竟敢违抗我的命令,快把他抬走,不然我就把你处决了。

吴能:是,遵命,大人是不是抬了,就不处决我了。

金勇:还不快抬,废什么话。

(街道的旁边有一个商贩,商贩突然倒在了地上。)

何利:这个瘟疫太可怕了,我不干了。长官我先走了,我可不想被传染。

金勇:给我回来,快点。

吴能:这个传染性太强了,我也不干了,被处决就被处决。

金勇:你俩这是玩忽职守,信不信我现在就毙了你们。

(警官追着两个警察跑出了中央大街,只剩那一家三口静静地坐在大门前。)

 

盛世永乐节选

作者:高二文1班胡若珈   指导教师:肖阳

【破题·幕启】

旁白: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承题·第一幕】

时间:大明永乐十年

地点:客栈

宋致轶:(对着窗边,自伤自哀)永乐十年,秋。泛黄枝丫抖枯色,零落几度春秋。写此篇,以寄哀情。

秋高秋瑟秋悲凉,

唯有雁初归。

佳节又逢雨,

洲畔百家深闭门,

鞍马稀稀,无人话凄清……

客店小二:(端上茶点,静静聆听)春舞春街春闹市,

竞相昳画装

雨后开新霁,

街坊邻里无穷尽。

街巷攘攘,皆是踏青人。

宋致轶:哦,小友所述,是何处景色?我可有幸一览?

客店小二:此乃春日杭州。客官的上阙听起来甚是悲戚,私以为这春日杭州更担得起杭州二字,客官实是没赶上。鄙人拙作,平仄不齐,比不上您的格律高雅。

宋致轶:我这人素常是不太讲这些格调的,抛却格律之论,单论你这少年心气,便于我甚是投机,小友可有兴致同我点香烹茶,共话一晌?

客店小二:不敢不敢,在下张文广,小字子雅,占一雅字却未行雅事,倒也惭愧。不知客官一路南来,所为何事?

宋致轶:(叹气)我名唤宋致轶,字伯庸,打燕京而来,前月在南京国子监停留,想以策论名天下却屡屡受挫,凡此功利皆非吾之所望,乃南下江南揽赏江景,以寄悲怀。不想,雾霭不明,江天不阔,心郁,乃作此篇。

张文广:(安慰宋致轶)既来之则安之,近日杭州连绵大雨,也没有什么景色可看,天气湿冷,客官还要多添些衣服才是。

转场:张文广宋致轶下场,布景变换为官府门口。

旁白:秋已至,春将近,仕途失意的宋致轶决定暂居杭州,待来年春日一赏春景。

宋致轶:(带着自己的文章上场交给士兵)麻烦侍卫大人将这封呈文呈给浙江巡抚大人。

士兵走进门内(舞台另一边)把呈文交给浙江巡抚俞士吉

俞士吉:(拿过文章展开品读 开心激动)“平生哪无英雄血?泪尽杯中一苍梧。若能抖擞重头过,只效楚囊为报国!”此二句尤佳!写这文章的是何人?快快将他延请至我府上!

士兵将候在舞台左侧的宋致轶带入府邸

俞士吉:(惊讶)是你写出这篇章?好,好!虽是一副书生模样,却有壮士凌云之志,你可有意留在我府中做我的门客?

宋致轶:面露喜色当真?那可真是谢过巡抚大人了!

定风波节选

作者:高二文2班李瀚翎    指导教师:陆燕飞

第一幕:初政飓风,大疫肆虐

(元祐四年,宋,杭州府衙门)

苏轼:(来回踱步):本官自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以来,到任时间尚短,杭州府政务未定、府库不清、民众户口田籍不查,却遭百年不遇大旱灾,本官实在是无言面对杭州府的百姓啊!

杭州通判:(起身作揖):知府大人,此次旱灾罪不在人,杭本近海,地泉咸苦,突遭旱情,一时难以应对。

杭州主簿:(面有愁色,担忧):通判大人言之有理,不过在下以为,当下还有一件事比旱情更为严重。

杭州通判:(疑惑):哦?何事?

苏轼:通判大人前几日回乡探亲,是以有所不知。本官近日多次收到杭州各县知县来报,自旱情以来,各地出现了一种怪病,且染上这种病的民众愈来愈多。

杭州通判:(震惊):咦!敢问知府大人,是何怪病?

苏轼:听各县来报,感染者手足如坠冰窟,腹痛腹泻,发热恶寒,肢节疼痛,实是见所未见,郎中看过之后也是闷头不解······

(通判、主簿沉吟)

苏轼:(回忆中,喃喃地说)早在熙宁八年,本官任杭州通判时,两浙一带也是先旱后疫,民众十之五六尽皆病死,一时间商贾不行,市井萧条,饿殍遍野。没想到十年的官场沉浮,回到杭州时,当日的惨状却要再现,这怎不令人······(说罢落下两行泪)

杭州主簿:知府大人莫急,只要杭州府官民一心,加之当今大宋虽然太后垂帘听政,但官家已展露出明君之色。若朝廷加以赈济,我们处置妥当,定能化解灾疫。

(一名衙役急奔入堂,作揖)

衙役:(满头大汗,急匆匆地):禀告知府大人,钱塘县紧急来报,大量民众认为龙王动怒,是以不降丝毫甘霖,于辰时在钱塘以西三十里处的龙王庙聚集祭祀,染上怪病者陡增百余人!

苏轼:(大惊失色,定了定神):快传我令,请安抚使大人急调厢军三百人,捂上口鼻,迅速疏散钱塘县以北五十里处张家村,将钱塘县感染怪病及其密切接触者,遣送张家村,不准任何人出村!

(衙役领命去了)

苏轼:(高声大喊):来人!备马!

杭州主簿:大人要去哪里?

苏轼:(笃定)钱塘县,主簿大人随我来。

(第一幕闭)

莫失莫忘(节选)

作者:高三文2班 邱万林、喻铃茜、丁子玉    指导教师:明晓娅

【背景音乐起,演员在场上就位】

旁白: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华夏圣火生生不息,正是清朝末年,一场如洪水猛兽的鼠疫在东北爆发,当地民不聊生。1911年初,东北鼠疫爆发,封建思想浓重的家庭妇女李翠华,因偷窃丈夫尸体未果被发现,与其女艾儿进入王默、明哲所被关押的监狱, 四人之间的故事由此展开……

【灯光打亮舞台,演员开始表演,公元1911年,东北某监狱内,明哲正在看书,王默倚着墙假寐】

狱警:快走!都给我进去!【士兵声音略大,推搡着李翠华和艾儿进入监狱】

艾儿:娘,娘,这是哪里啊?我好害怕,我不想待在这里,娘!【语气慌张,带着哭腔,紧紧抓住李翠华的手,不时扯动,以表着急和害怕】

李翠华:艾儿别怕啊,咱们很快就能出去。【低头注视艾儿,抚摸艾儿的头,王默上前】

王默:哎哟,这是怎么了,怎么连孩子都带进来了,叫什么名儿啊?【李翠华沉默,没有回答】看着就不是什么好人,进来了就得守规矩啊,可别连累到我。真是晦气,刚送走了一个,现在在又来了两个。【一脸不屑】

【众人沉默】

明哲:【合上书放到桌上,走上前】你好,我叫明哲,她是王默。【指着王默说道,表情和蔼,希望能与李翠华母女亲近】

李翠华:我叫李翠华,这个是我的女儿艾儿【尚未走出悲伤,艾儿一言不发,躲在李翠华身后】

王默:李翠华是吧,犯了啥事啊?【一再追问】

李翠华:【李翠华哽咽,带着艾儿走向床边坐下】唉,我家那口子得了那黑死病,才刚走。我就想着找个好地方给他埋了,好让他安息。可是谁知道啊,那些朝廷的狗官偏要把我男人带走,还说是要烧成灰!最后一把灰扬了,连点念想都不给我留下,艾儿就再也没有爹了。于是我就想着,在夜里把他的尸体偷出来,和艾儿一起好好地给他下葬,谁知道给那些狗官发现了,真是造孽啊,尸体也没偷到,还连累了艾儿,跟我进来受苦……

【明哲眉头紧锁,心不在焉,若有所思,情感态度开始转变】

王默:还真是个扫把星。【小声说】

艾儿:娘,艾儿想爹爹了,爹爹去到底哪儿了,是不是我不听话,爹爹不要我了,我是不是再也见不到爹爹了?

李翠华:【李翠华坐着把艾儿抱在怀里,摸着艾儿的头】艾儿乖啊,等咱们出去就把爹爹接回来啊。

明哲:喂!你到底想干嘛?我可提醒你啊,那病可是会传染的。

李翠华:胡说,你年纪轻轻懂什么?

明哲:喂!我是一个医生,我了解鼠疫,鼠疫是会传染的。你快放弃吧,你男人回不来了。

李翠华:【擦去眼泪,立刻起身】你个小丫头片子,医生又怎样?那是我男人,我必须要让他入土为安!

明哲:够了!你们这些封建的毒瘤还要祸害多少人,你知不知道那带黑死病的尸体也是会传染给活人的?那些病人的尸体必须得烧掉!

李翠华:好啊,你竟敢破坏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真是大逆不道!

【明哲压着怒火转身离开,不想再和李翠华胡搅蛮缠,李翠华情绪越来越激动】

李翠华:诶,你去哪!给我站住,话还没说完呢。之前就听说了,县里有个偷药的女医生,还整天说着要把死人烧掉,看来就是你啊。你就和那些朝廷的狗官一样,大逆不道的东西!

【明哲转身,怒发冲冠,将李翠华推到在地,王默上前阻止,艾儿坐在一旁大哭】

人在天地间节选

作者:高三文2班 卢秋彤、马宁婧    指导教师:明晓娅

第一幕

人物:长安、市民甲、市民乙、市民丙、仆从1、仆从2

地点:张仲景祠堂前

道具:饺子、长桌等

剧情简介:

张仲景过世,长安带着张府仆从,在长沙埋下张仲景。该地是曾经张仲景舍“祛寒娇耳汤”的故地,张府众人摆下长桌,为百姓分发饺子。

旁白:东汉末年,统治阶级内部外戚与宦官夺权,军阀、豪强为争霸中原而大动干戈,一时里战乱频仍。百姓为避战乱而流离失所者不下数百万。

同时,环境异变,疫病横生,无数人被病魔吞噬,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

霎时民不聊生。

——背景音——(吆喝声,略带抽噎)

【仆从1、2分发饺子,李长安坐在长桌上喝茶】

市民甲:(捧着泛着热气的饺子)郎中真是顶顶的好人啊,什么人都愿意医治,跟那劳什子官家人比真是……

市民乙:(拉过甲)嘘,小声些。那可不是。你瞧那个弯腰坐在西桌,带着白帽的郎中,那就是张大人的徒弟。

市民甲:(好奇地看过去)那人怎生的面熟?

市民丙:那原先是黄二家的人。十来年前我见着他,他还只是个小厮,不知怎的就讨了好,跟了张大人学医,如今可算腾达了。

市民甲:(若有所思,走到长安旁边)这位郎中,你就是张大人的徒弟吧。

长安:(点点头)

市民甲:(拉过凳子坐下)郎中可能帮我瞧瞧,这几日身子总不舒服。

长安:(从医箱里拿出东西,诊脉)

市民甲:听闻跟着张大人学医的人很少,郎中定也是人中佼佼者。

长安:(写方条)不曾,我不过是普通人,大人可怜我才收了我。

市民甲:(探过头)郎中可方便讲讲。

长安:(点点头)

——灯光暗下——

撰稿:肖阳

供稿部门:历史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