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关注者
7
被浏览
2,958

6 个回答

袁绍传

一,汝南袁氏


先介绍一下汝南袁氏,很多人看演义,都知道一个词,叫“四世三公”。


那么究竟什么叫四世三公,这个四世三公到底有多厉害。


《三国志袁绍传》: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也。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


四世三公,就是四世居三公位。


“世”指“代”,四世就是四代人。


然后再说一下什么叫三公。


自秦朝开始,皇帝以下设置的高级文官机构,叫做三公九卿,一共是十二个文官职位。


在秦朝时,三公分别是:太尉,丞相,御史大夫。


西汉时期,沿用秦制。


到了东汉初期,三公被重新命名,分别是:司徒,司空,司马。


到了东汉后期,三公中的司马被拿掉,重新变回太尉,三公是:太尉,司空,司徒。


在没有权臣傀儡朝廷的情况下,三公就是实权皇帝下面的顶级文官。


简单介绍了三公,说一下袁家第一代三公,就是袁绍的高祖父袁安。


根据《华峤汉书》记载,袁安字邵公,在汉明帝时期担任楚郡太守,当时出了一场大案,史称楚王狱。袁安负责此案,帮助四百余家洗清冤屈,名震一时。在汉章帝时代,袁安至司徒,是袁家第一代三公。


袁安有记载的儿子是两个,老大叫袁京,官至蜀郡太守。二儿子叫袁敞的,官至司空,是袁家第二代三公。


袁京的儿子叫袁汤,官至太尉,是袁家第三代三公。


袁汤生了四个儿子:老大袁平,老二袁成,老三袁逢,老四袁隗。


老大袁平,记载早卒,死的早。


老二袁成,官至左中郎将。袁成字文开,这个人是个人物,画重点,等下要着重介绍。


老三袁逢,也就是袁绍和袁术的亲爹,官至司空。


老四袁隗,先后任司徒,太尉,太傅。是袁家的家主。


总结一下。

第一世袁安:任司徒。

第二世袁敞:任司空。

第三世袁汤:任太尉。

第四世袁逢:任司空;袁隗:先后任司徒、太尉。


所以,袁家四世三公,并不是四代人只当过四次三公。如果全算下来,袁家四代人一共当过六次三公。并且家主袁隗后来升为太傅,位在三公之上,属于权臣。


《魏略》记载:

自袁安以下,皆博爱容众,无所拣择;宾客入其门,无贤愚皆得所欲,为天下所归。


因此,陈寿在《三国志袁绍传》中写道:“自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


汝南袁氏介绍完了,我们说回袁绍。


《魏略》:

绍即逢之庶子,术异母兄也,出后成为子。


这里记载了袁绍的出身,与袁术同父异母,袁绍是袁术的哥哥,但是袁绍是庶出,后来过继给二伯袁成当儿子。


裴松之引《英雄记》中记载:

绍生而父死,二公爱之。


袁绍出生,父亲袁逢就去世了。如果这条史料是真的,那么袁术就是遗腹子。


这里的二公,指的是老二袁成。与魏略里所记载的过继给老二袁成,能够对得上。


并且在逻辑上也能够自恰。老三袁逢一共三个儿子:老大袁基,老二袁绍,老三袁术。


这三个儿子袁基是嫡长子,袁术是嫡次子,袁绍是庶子。古代嫡庶有别,在老二袁成没儿子的情况下,优先过继庶子是合理的。


刚才说了,袁成这个人要画重点。


裴松之引《英雄记》记载:

成字文开,壮健有部分,贵戚权豪自大将军梁冀以下皆与结好,言无不从。故京师为作谚曰:“事不谐,问文开。”


袁家一共哥兄弟四个,老大袁平早卒,老三袁逢在袁绍出生后死了。老四袁隗带着袁基走的是家族正道,三公九卿的路线。老二袁成是混偏门的。


从这段记载可以知道,袁成是混外戚大将军府的。跟权臣大将军梁冀一块混。


在汉桓帝刘志时代,梁冀是权臣,傀儡刘志十三年,后来刘志重用宦官,发动政变,干掉梁冀夺回了实权。


梁冀时代,袁成在洛阳只手遮天,民间谚语中说:“事不谐,问文开”


文开是袁成的字,意思是在洛阳如果有难办的事,就去问问袁文开。


走正道的袁隗培养的袁家接班人是袁逢的嫡长子袁基。


那么走偏门的袁成也得培养接班人,自然就是过继子袁绍。


袁绍完美的继承了袁成的资源。


《三国志袁绍传》:“以大将军掾为侍御史”


看到了吗?跟当年的袁成一模一样,混外戚大将军府。跟大将军何进一块混。


二,奔走之友。


成语奔走之友指四处奔波,尽心竭力为自己办事的朋友。指挚友。


它的出处是《后汉书·党锢传·何顒》:

袁绍慕之,私与往来,结为奔走之友。


《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引《英雄记》:

又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


这两段史料可以相互印证,《英雄记》中的何伯求就是《后汉书》中的何顒。


何颙字伯求,南阳人,东汉名臣,曾经点评曹操。在董卓进京之后,与司空荀爽,司徒王允一起谋诛董卓。


奔走之友这五个人都要画重点,这些人与袁绍将来能够坐稳冀州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张孟卓就是张邈,吴子卿就是吴巨,何伯求就是何颙,许子远就是许攸,伍德瑜疑似是伍孚(历史上真正去行刺董卓的人)


除了这五个人之外,曹操极有可能也是奔走之友的成员。


这个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可以合理推断。


《三国志袁绍传》记载:

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


三国志里的太祖,就是曹操,“少与交焉”两个人少年时就有交情。


奔走之友的出处,是后汉书党锢传,东汉末年一共发生过两次党锢之祸,简单来说,就是宦官集团迫害士大夫,奔走之友的本质,就是世家子弟在洛阳成立的地下组织,目的是暗中迎救被宦官迫害的士大夫。


而曹操是蝙蝠人。身份很复杂。


曹操的爹官至太尉,曹操自己被司马懿的爹司马防举荐为洛阳北部尉,这是曹操士族的身份。


曹操的爷爷是中常侍,大长秋,费亭侯曹腾。曹腾当太监三十多年,历事四帝,未尝有过,可以说手眼通天,在宦官中极有威望。


曹操在任洛阳北部尉期间,曾用五色大棒打死大太监蹇硕的叔叔,但是什么事都没有。并且史料里还记载了,曹操有一次出现在了十常侍之首张让的屋子里,手里还握着手戟,被张让发现之后,曹操舞动手戟杀出了张让的府邸。但是仍旧没有被追责。这足以说明曹家在宦官集团面前,还是有余威在的。


其实曹操还有一层外戚身份,在何进的妹妹何皇后之前,皇后是宋奇的妹妹。宋奇是曹操的表妹夫。曹操的洛阳北部尉之所以被免官,就是宋奇犯了事,曹操跟着连坐了。


这里是袁绍传,就不多提了曹操了。


袁绍成立奔走之友,目的就是和宦官集团作对,迎救士族,那么曹操这样的蝙蝠人,拥有士族和宦官两重身份,可以拉拢,也必须拉拢,因此史书里“太祖少与交焉”一句,表面上看只是两个人有交情,但进入细节,套入时代背景来看,这个“交”不能简单翻译成交朋友,而应该是合作关系。


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假谲》中,有一段袁绍和曹操去婚宴上抢新娘子的记载,很多人都认为这不可信,太荒缪了。


其实你只要带入时代背景来看,未必是假的。


袁绍干的什么事?奔走之友!与宦官作对那是全家掉脑袋的事。所以袁绍表面上必须是纨绔子弟,富二代官二代,吊儿郎当,明抢良家妇女,在洛阳城里把名声搞臭,只有这样,别人才不会怀疑你是个干大事的人。


这不是特例,很多人都是这样。


《曹瞒传》记载:

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后汉书袁术传》:

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


看到了吗?曹操,刘备,袁术,包括还有很多人,少年时期都有这种记载,主打一个飞鹰走狗,放荡不羁,世人都以为富家公子哥就喜欢飞鹰走狗仗势欺人,既然你们以为我喜欢,那我就喜欢。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真正有大城府的人,表面上是不露的。


三,袁绍出仕。


裴松之引《英雄记》记载:

幼使为郎,弱冠除濮阳长,有清名。遭母丧,服竟,又追行父服,凡在頉庐六年。礼毕,隐居洛阳,不妄通宾客,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又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不应辟命。中常侍赵忠谓诸黄门曰:“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绍叔父隗闻之,责数绍曰:“汝且破我家!”绍于是乃起应大将军之命。


简单解释一下:弱冠,就是二十岁。袁绍担任濮阳县县长,就是后来曹操濮阳战吕布那个濮阳。


这个县长没当多久,可能一年,也可能两年,具体无法考证。然后袁绍的母亲就死了,按规矩袁绍去服丧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袁绍不愿意出仕,于是又给父亲服丧,因为袁绍生而父死,小时候没有服,现在追服,又三年,前后这就是六年。这时的袁绍最少也要27岁了。


在此期间,袁绍隐居洛阳,除海内名士之外,一律不接待。并且暗中与张邈、许攸等人结为奔走之友。


最后这件事还是没瞒住,被宦官集团调查出来了。


于是十常侍的二把手大太监赵忠来找家长,直接找到袁家家主袁隗,开门见山:


“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


你们家袁绍有班不上,在家服丧左三年右三年,然后勾结党羽,阴养死士,这是想干嘛呀?


赵忠这话说的一点弯都没拐,非常不客气,言下之意就是质问袁隗,这事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你们袁家要干嘛,暗中养着一群敢死队,是不是想作死?


此时,袁隗无论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面对赵忠的当面质问,那就得说不知道。于是袁隗把袁绍叫来一通臭骂,“汝且破我家!”你这个败家子,想让我袁家灭门吗?


现在很多人非常单纯,看到这条史料就下结论,说袁隗因为此事看不上袁绍。


怎么说呢,这种理解就太浅了。史料不是简单的直译,要套入时代背景。袁家四世三公,是天下士族之首,如果把士族与宦官的矛盾具象化,那就是袁隗与十常侍的矛盾。所以袁隗骂袁绍,无论是当面骂的也好,还是事后骂的也好,你身为一千八百年后的人都知道了,赵忠能不知道吗?这明显是骂给赵忠听的,不是真骂袁绍。


此事之后,袁绍再次出仕,但是没有直接去当汉朝庭的官,而是走袁成路线,进入外戚大将军何进的将军幕府,担任侍御史,成为府官。


因为这一时期袁家重点培养的接班人是嫡长子袁基。现在官至太仆,位列九卿,下一步就是三公。


这就是一暗一明,一阴一阳,做为顶级世家,黑白两道都得混,必须得有人身陷肮脏去铺路,最后登顶的人才能光鲜亮丽,身上连一个污点都看不到。


袁绍进入大将军府之后,家族给他的任务是得到大将军何进的信任,然后忽悠何进。


此时汉灵帝的身体每况日下,阳寿已经进入倒计时。


而洛阳城中的势力有三股。

一,宦官势力:以大太监蹇硕和十常侍为首。

二,外戚势力:何家和董家。何家代表人物是大将军何进,以及何进的妹妹何皇后。董家的代表人物是骠骑将军董重,以及董太后。

三,士族势力:以袁家为首。


汉灵帝死后,围绕大皇子刘辩和小皇子刘协的皇位之争,将是这三股势力的最终决战。


为了打败宦官与外戚,袁隗已经布局多年,在京城之外,养着并州牧董卓。在京城之内,拉拢外戚何进。只等着时机一到,彻底干掉宦官和外戚,创建士族王朝。


公元189年五月十三日,东汉最后一位实权皇帝,汉灵帝刘宏驾崩。


乱世开启,历史的车轮飞速转动,洛阳城内爆发了一场血雨腥风……


四,洛阳风云


《后汉书何进传》:

六年,帝疾笃,属协于蹇硕。硕既受遣诏,且素轻忌于进兄弟,及帝崩,硕时在内,欲先诛进而立协。


汉灵帝在病危之际,将刘协托付给了大太监蹇硕。蹇硕既受遗诏,在汉灵帝驾崩之后,准备诛杀何进,拥立刘协。


那么这个蹇硕是什么实力,为什么汉灵帝不选十常侍之首张让托付,而选蹇硕呢?


在公元188年,也就是汉灵帝驾崩的前一年,汉灵帝为了削弱何进的力量,设置了西园八校尉。


《后汉书何进传》:

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都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校尉,淳于琼为佐军校尉,又有左右校尉。帝以蹇硕壮健而有武略,特亲任之,以为元帅,督司隶校尉以下,虽大将军亦领属焉。


把袁绍,鲍鸿,曹操,赵融,淳于琼等人划分给蹇硕,以蹇硕为元帅,在洛阳城内,督司隶校尉以下所有人,包括大将军何进。


但是现实没有那么容易,何进肯定是不服管的,而且袁绍要代表袁家拉拢何进,所以蹇硕名义上有实权,但是也管不了这群人。


汉灵帝当然也明白,所以蹇硕和汉灵帝又出第二招,想把大将军何进调出洛阳,命令何进去攻打西凉韩遂。


何进不敢公然抗旨,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何进把兵力都划给袁绍,让袁绍带兵去攻打兖州和徐州一带的贼寇,袁绍在外面磨洋工,不回来,何进以兵力尚未归来为由,一个字:拖!


这一拖就拖到第二年,把汉灵帝拖死了。


汉灵帝临死前,把后事交代给蹇硕,蹇硕拿到遗诏,准备撕破脸,直接干掉何进。


《后汉书何进传》:

及进从外入,硕司马潘隐与进早旧。迎而目之。进惊,驰从道归营,引兵入屯百郡邸,因称疾不入。


皇帝死了,重臣都要进宫参加葬礼,蹇硕利用这个机会,暗中埋伏刀斧手,只等何进一到,乱刃分尸。但是蹇硕身边有何进的棋子,这个人叫潘隐。何进刚要入宫,潘隐就给何进使眼色,何进大惊,飞驰回营,引重兵屯守,然后称病说葬礼参加不了了。


蹇硕计谋不成,那么按照正常的继承顺位,就是大皇子刘辩登基。


刘辩继位之后,袁隗被封太傅。


刘辩的母亲何太后临朝,何进与袁隗辅政,共录尚书事。


注意这个“录尚书事”,这四个字很重要,东汉末年的史书上反复出现,这四个字是实权的标志,因为东汉末年的权利在尚书台,录尚书事代表着是尚书台的一把手。


太傅不重要,虽然位在三公之上,但那都是虚名。比如刘备称帝后,以许靖为太傅,为什么许靖不是权臣,因为录尚书事的是诸葛亮。


现在刘辩虽然继位了,但是蹇硕手里可能真的有遗诏,即便没有,也可以伪造,因为刘协的背后是外戚董家,太皇太后董夫人和骠骑将军董重是支持刘协的。


所以何进必须要斩草除根,董家和蹇硕都得死。


何进的动作很快,公元189年五月,汉灵帝驾崩的同月,何进随意捏造一个罪名,把董夫人赶出京城,迁回河间老家。董家反抗,何进包围了骠骑将军府,董重兵败自杀。董夫人死在外放的路上,民间传言,被何进的妹妹何太后毒死。


为什么这里要提一下董家,因为后面董卓进京,冒充董太后族人,重启汉灵帝遗诏,以外戚董家人的身份粉墨登场。


现在董家除掉了,下一个就是蹇硕。


《后汉书何进传》:

袁绍亦素有谋,因进亲客张津劝之曰:“黄门常侍权重日久,又与长乐太后专通奸利,将军宜更清选贤良,整齐天下,为国家除患。”进然其言。又以袁氏累世宠贵,海内所归,而绍素善养士,能得豪杰用,其从弟虑贲中郎将术亦尚气侠,故并厚待之。因复博征智谋之士逄纪、何颙、荀攸等,与同腹心。


这里袁绍趁此机会让张津去忽悠何进,这个张津是后来的交州牧,后面袁曹翻脸,在官渡之战期间,张津站队曹操,从交州北上进攻荆南,牵制荆州牧刘表。


此时张津忽悠何进,说这帮宦官权重日久,又与何太后勾结,将军你缺心腹,缺人手,应该广纳贤才,帮助你为国家除患。


于是袁术、逄纪、何颙、荀攸(荀彧的侄子)等士族被何进提拔起来。


但是这里有人会走疑问,张津所说的宦官与何太后勾结是怎么回事呢?何太后不是何进的妹妹吗?


《后汉书何进传》:

中常侍郭胜,进同郡人也。太后及进之贵幸,胜有力焉。


何进是屠户出身,杀羊的。之所以现在能权侵朝野,是靠着妹妹上位。当年何太后年轻时能够入选贵人,全靠同郡老乡郭胜疏通关系。郭胜是十常侍之一。


袁绍本人也好,或者说士族集团也好,一直在何进的耳边挑拨离间,说因为郭胜这层关系,何太后与十常侍暗中有勾结。


何进和何太后是同父异母,何太后有一个同父同母的弟弟叫何苗。何进在袁绍的忽悠下,总感觉何太后会勾结宦官集团除掉他,然后让何苗取代他的位置。


在何进除掉了董家之后,大太监蹇硕心不自安,感觉何进迟早会除掉自己,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蹇硕写信给十常侍的张让和赵忠等人。


《后汉书何进传》记载:

蹇硕疑不自安,与中常侍赵忠等书曰:“大将军兄弟秉国专朝,今与天下党人谋诛先帝左右,埽灭我曹。但以硕典禁兵,故且沈吟。今宜共闭上阁,急捕诛之。”


信中请求十常侍帮助自己除掉何进。


但是十常侍此时已经换了打法,蹇硕成为弃子。


现在刘辩继位,木以成舟,十常侍做为前朝宦官,已经开始逐渐失势。


宦官的一切权利,都是皇帝赋予,他们一无所有,没有皇帝做为后台,他们连个全乎人都不是。


而即便斗倒了何进又怎样?从汉桓帝时期开始,宦官最大的宿敌就是士族,并非外戚。现在士族之首袁家家主袁隗已经官至太傅,录尚书事,官话集团的灭顶之灾,近在眼前。


皇帝刘辩是何家的,只要拉拢了何家,把何进从士族阵营争取过来,那就还有生机。


因此蹇硕被十常侍出卖,蹇硕的信被郭胜送到了何进的手里。何进以此为由,杀掉了蹇硕。


同时,十常侍还用大量的金钱贿赂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和车骑将军何苗。


袁家一看十常侍要拉拢何进,立即让袁绍施展离间。


《后汉书何进传》:

绍以为中官亲近至尊,出入号令,今不悉废,后必为患。而太后母舞阳君及苗数受诸宦官赂遗,知进欲诛之,数白太后,为其障蔽。


袁绍接着忽悠何进,说宦官住在皇宫里,与皇帝和皇后走得太近,舞阳君和何苗都与宦官有金钱往来,人家舞阳君是何太后与何苗的亲妈,又不是你亲妈,如今不早做打算,日后必成大患。


何进一听害怕了,想要彻底除掉十常侍,但是宦官住在皇宫,何进又不能冒然带兵杀进皇宫。


所以何进只能进宫与何太后商议。


何进说了好多次,但何太后已经成为了十常侍的保护伞,就是不同意。


这时候袁绍继续忽悠何进。


《后汉书何进传》:

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


袁绍出谋:别忘了你可是大将军啊,掌管天下兵马,太后不同意算什么?她一个妇道人家有多大的能耐?咱们召集四方豪杰带着军队来洛阳,直接给她来一手逼宫!到时候她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袁家这一手,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并州牧董卓是袁隗一手提拔起来的,此时汉灵帝已死,前朝宦官扶持刘协失败,已经是秋后的蚂蚱,不足为虑。袁家提议召董卓进京,表面是威逼太后,实际上也包括大将军何进。


只是袁隗一生算无遗策,在最后的节骨眼上,漏算了一个人,导致满盘皆输。


这个人,名叫吕布。


五,董卓进京


袁绍召四方猛将豪杰逼宫的提议遭到了两个人的反对。


就是陈琳和曹操。


陈琳就是后来官渡之战写檄文骂曹操那个陈琳,两个人此时的意见倒是统一。


陈琳找到何进说,召这么多人马过来,到时候强者为尊,干戈四起,管不住怎么办?


曹操认为,除宦官这事,不要搞得太大,暗中除掉几个宦官头子就得了,随便找个罪名先给他下大狱,然后就是买通一两个狱卒的事,你兴师动众整那么多人来干什么?


陈琳和曹操说的都对,非常对。


但是他们的视角是看不见袁家高层机密的,袁家之所以忽悠何进这么做,其实是为了除掉何家。


何进现在受到袁绍的蛊惑,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后汉书何进传》记载:

进不听。遂西召前将军董卓屯关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东发其郡强弩,并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诛宦官为言。


并州牧董卓,河内太守王匡,东郡太守桥瑁,并州刺史丁原,何进一共召集了四路兵马。


这四个人无一例外,全部是袁家的人。


王匡和桥瑁后来响应袁绍的渤海起义,加入讨董联军。


现在并州牧董卓和并州刺史丁原一同进京,丁原被加封执金吾,也就是守卫京城的官。说明袁家对董卓并不是百分百放心,丁原是袁隗用来制衡董卓的力量。


宦官听到四路人马集结的消息,害怕了,找到何进的弟弟何苗说情。


《后汉书何进传》:

苗谓进曰:“始共从南阳来,俱以贫贱,依省内以致贵富。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与省内和也。”


何苗对何进说,咱们何家原本是南阳杀羊的,能有今日的荣华富贵,全靠着当年宦官集团的帮扶。国家之事,事关重大,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军一到,覆水难收,希望将军三思。


何进听了何苗的话,开始有些犹豫了。


袁绍一看何进动摇了,赶紧对何进连忽悠带吓唬。


《后汉书何进传》:

绍惧进变计,乃胁之曰:“交构已成,形势已露,事留变生,将军复欲何待,而不早决之乎?”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现如今形势已露,交构已成。今日你若不灭宦官,他日宦官必定灭你,请将军早做决断!


于是何进封袁绍为司隶校尉,王允为河南尹。同时,命令董卓加快行军速度,进兵平乐观。


注意!


史书读到这里,要明白,何进准备强行动手了。


汉都洛阳在司州河南郡,司州全称叫司隶校尉部。司隶校尉不是军队里的那个校尉,而是司州牧。


河南尹就是河南郡的太守。


何进封了司州牧和河南太守,准备全面控制洛阳。


与此同时,宦官集团见何进已经吃了秤砣铁了心,为应对何进,做了四点准备。


一,全体小黄门以上的宦官集体到何进府上道歉谢罪,尽可能化干戈为玉帛。


二,十常侍之首张让养子的妻子,是何太后的妹妹,也就是何进的另一个妹妹,张让养子的妻子去向何太守说情,让宦官们全部躲进皇宫。


三,伪造太后诏书,如果宦官集体道歉还不行,那就以假诏书骗何进宫,在宫里埋伏刀斧手杀之。


四,以前任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在诛杀何进之后,与士族集团争夺洛阳控制权。


这里袁家还是担心宦官和何进打不起来,让袁绍暗中来了一手神助攻。


《后汉书何进传》:

绍又为书告诸州郡,诈宣进意,使捕案中官亲属。


袁绍伪造何进诏书,让各州郡的官员逮捕本地京城宦官的家属。


在以袁家为首的士族集团的挑拨之下,大汉终于塌房了。


公元189年9月22日,何进被假诏书骗进皇宫,死于十常侍之手。


袁家已经派袁术和吴匡在南宫外埋伏已久,听闻何进死讯,袁术立即进攻南宫九龙门。


与此同时,司隶校尉袁绍,河南尹王允,太傅袁隗合力干掉了宦官集团的司隶校尉樊陵,河南尹许相。


袁术杀到日暮,攻破南宫九龙门,焚烧东西两宫,袁绍和何进的弟弟何苗也一起杀入皇宫。杀掉了十常侍二把手赵忠,十常侍之首张让劫持刘辩和刘协,从北宫逃走。中常侍段珪欲劫持太后。尚书卢植(刘备的老师),手持长戈立于阁道之上,怒视段珪,段珪恐惧,吓得放了何太后。


宦官集团已经全面溃败,此时袁家并没有打算去救皇帝,而是反过头来,进攻何苗,要彻底除掉外戚何家的势力。


袁术的副手吴匡对将士们说道:“何苗一直勾结宦官,害死大将军的主谋就是他!”


士兵受到蛊惑,高喊为何进报仇。


《后汉书何进传》记载:

匡遂引兵与董卓弟奉车都尉旻攻杀苗,弃其尸于苑中。


吴匡与董卓的弟弟董旻一起攻杀何苗,弃尸苑中。


此时董卓还没有进入洛阳,他的亲弟弟董旻为什么在洛阳呢?


这个很好理解,东汉末年的常规操作,将军在外领重兵,朝廷里是要留质子的。任何势力都是这样,刘备集团也不例外,关羽督荆州,关兴必须在成都。三国演义为了美化刘备,体现刘备的仁德,故意写关兴在荆州。


这里注意一下,董旻极有可能是在此时趁乱跑了。袁家失去了质子


因为董卓进京之后,袁家并没有人质可以威胁董卓。


现在外戚何家的力量已经灭掉,剩下一个何太后无兵无将,不足为虑。袁绍于是关闭北宫门,彻底清杀宦官。


《后汉书何进传》:

绍遂闭北宫门,勒兵捕宦者,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至自发露然后得免。死者二千余人。


士族见到没有胡子的人就杀,有些人不是太监,但天生无须,只能脱裤子露出来证明。皇宫内血流成河,死者两千多人。


张让和段珪等数十人挟持汉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逃进洛阳城北的邙山之上。


史书记载,唯尚书卢植夜驰河上。


追过去的,就只有卢植自己。卢植是当世大儒,当过九江太守和庐江太守,领兵灭过贼寇,所以虽是文人,但是同样具备个人勇武。


河南尹王允听说卢植一个人追过去了,于是派闵贡带兵支援。


闵贡和卢植追到天亮,竟然追上了,闵贡持剑斩杀数人。张让、段珪等人见大势已去,投河自尽。


众人带着刘辩和刘协回洛阳,途中遇到一支人马。


《三国志董卓传》:

中常侍段珪等劫帝走小平津,卓遂将其众迎帝于北芒,还宫。


至此,董卓进京。


六,渤海起义


董卓在进京之后,为了控制洛阳,干了五件事。


一,董卓冒充董太后和骠骑将军董重的族人,成为汉朝外戚。民间传言董太后被何太后毒死,所以董卓毒死了何太后,代表董家为董太后报仇。当初董太后的侄子骠骑将军董重是被何进和何苗围攻而死,于是董卓把何太后的弟弟何苗鞭尸,母亲舞阳君弃尸苑中,也是代表董家报仇。


演义里把这两个行为描写成董卓残暴不仁,是个毫无逻辑的边疆野人。其实套入历史背景,董卓这两个行为逻辑非常严谨,一报还一报,坐稳董家人的身份,极有政治头脑。


二,重启汉灵帝遗诏。当初汉灵帝临终前密令蹇硕扶持刘协上位。蹇硕没有成功。现在董卓重提此事,成为他废立皇帝的政治理由。


看到了吗?董卓并不是演义里写的乱来,董卓所做的一切都是政治正确的,怼的士族哑口无言。


三,何进和何苗死后,何家的部曲无所依靠,董卓把何家部曲私兵全部收拢到旗下。


史料证据:《三国志董卓传》原文:

时进弟车骑将军苗为进众所杀,进、苗部曲无所属,皆诣卓。


四,董卓初入洛阳时,大部队还没有到来,先锋部队只有三千人,董卓为了稳住洛阳局面,在半夜让士兵偷偷出城,第二天再大张旗鼓开进洛阳,如此往复,袁家摸不清董卓军队的底细,未敢轻举妄动,错过了除掉董卓的最佳时机。


史料证据:《九州春秋》记载:

卓初入洛阳,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遣兵出四城门,明日陈旌鼓而入,宣言云“西兵复入至洛中”。人不觉,谓卓兵不可胜数。


五,最最重要的一点,这是董卓之所以能控制住洛阳的关键。董卓拉拢了丁原的主簿吕布,吕布干掉了丁原,率领丁原的并州军队投奔了董卓。


丁原被封执金吾,从并州和董卓一块被调进京,目的就是制衡董卓。这就是我前文说的,袁隗算无遗策,但人算不如天算,突然跳出一个不稳定因素吕布,彻底破坏了袁隗的布局,袁家又失去了质子董旻,董卓至此完全脱离袁家的掌控。


以上五点,是五个角度,不代表实施的先后顺序,只是解释董卓是如何做到控制洛阳的。


那么面对董卓的失控,袁家就毫无办法了吗?


当然不是!


接下来,袁家的一番操作,可谓精彩至极,向后人展示出了四世三公的底蕴,让后人明白到底什么叫做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上史料。


《三国志董卓传》:

初,卓信任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等,用其所举韩馥、刘岱、孔伷、(张资)〔张咨〕、张邈等出宰州郡。而馥等至官,皆合兵将以讨卓。


董卓控制洛阳之后,就被两个人忽悠了,周毙和伍琼。


说一下伍琼,英雄记记载,伍琼字德瑜。伍德瑜这个名字在前文出现过,我说了画重点,是史书明确记载的袁绍奔走之友组织五人中的一个。


这里提一下,在后汉书里记载伍德瑜叫伍孚,行刺董卓没有成功。


所以这个伍德瑜到底是叫伍琼还是伍孚,或者这是兄弟俩,已不可考。


董卓受到周毙和伍琼的忽悠,封了五个官。


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南阳太守张咨,陈留太守张邈。


其中张邈是明确记载的奔走之友成员。


董卓直接封出去一个大州牧,两个大刺史,两个大太守,而这些人在后来全部响应袁绍讨伐董卓。


还能再细看。


袁绍和董卓因为废立皇帝之事翻脸,袁绍,袁术,曹操三个人逃出洛阳。


袁绍去了渤海,为什么?因为渤海是冀州牧韩馥的地盘,后来韩馥干脆把冀州牧给了袁绍。


袁术为什么去南阳?因为南阳太守是张咨。


曹操为什么去陈留,曹操陈留起兵,陈留郡太守为什么不管?因为陈留太守是张邈。


看到了吗?


全都是袁家的人。


这就是袁家四世三公的实力,这就叫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你董卓再是权谋高手,到了中原,根本玩不过袁家。


有人说你说这么多,都是你的主观推断,你怎么知道这不是凑巧呢?


《三国志袁绍传》:

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皆名士也,卓信之,而阴为绍。


看到了吗?周毙,伍琼,何颙卓信之,而阴为绍。这是三国志原文,陈寿写的。


所以为什么袁绍顶撞了董卓,逃出洛阳,董卓还要封袁绍为渤海太守。


因为《三国志袁绍传》记载:

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皆名士也,卓信之,而阴为绍,乃说卓曰:“夫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绍不达大体,恐惧故出奔,非有他志也。今购之急,势必为变。袁氏树恩四世,门世故吏篃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则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卓以为然,乃拜绍勃海太守,封邟乡侯。


董卓被忽悠惨了,最信任的三个人,周毙,伍琼,何颙。有两个是明确记载袁绍奔走之友的人。他还能有好吗?


这三人还不是把董卓坑的最惨的。


有一个人直接把董卓坑死了,没错,就是王允。


王允前面提到过,是袁家和宦官集团争夺洛阳时所封的河南尹。这个王允是袁家的铁杆支持者,当年王允被十常侍之首张让污蔑,下了死囚牢,是袁隗上下运作,拉拢了大将军何进,太尉杨赐联名一起上书,给汉灵帝施压,这才把王允从死囚救出来。


很多人看演义以为王允本来就是司徒。不是,董卓进京之前王允只是河南尹。是董卓亲自把王允拉到的三公位置,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董卓给王允实权,让王允录尚书事。


录尚书事四个字的含金量我前文解释过了。


所以就算王允不拉拢吕布,王允只要录尚书事,就有一百种玩法能坑死董卓。


袁绍在渤海起义之后,董卓杀了袁隗和袁家在洛阳的族人二十余口。这种情况下董卓竟然还让王允当三公录尚书事,显然是情报不足,长安洛阳一带的世家都不跟他合作,没有人告诉他,所以他不知道王允和袁隗的关系。


因此董卓表面上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好似威风八面。实际上,他已经是个死了。


七,讨董之战

初平元年春正月。

袁绍于渤海起义,成立关东联军讨伐董卓,袁绍为盟主。

介绍一下双方阵容。

(注意:下面全是干货,我个人独家总结,你在别的地方看不到,我其实应该收费)

关东联军共分三路。

一,北路军:渤海太守袁绍,冀州牧韩馥,河内太守王匡。

二,中路军: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豫州刺史孔伷。

三,南路军:后将军袁术、南阳太守张咨,荆州刺史王睿,长沙太守孙坚。

董卓军:

共四大军团。

一,董卓本阵军团:

主帅董卓,身份上公,军师刘艾,旗下五大将领:

董旻,吕布,樊稠,李蒙,王方。

董旻:董卓亲弟弟,职位左将军。

吕布:董卓义子,职位中郎将。

樊稠,李蒙,王方:职位校尉。

二,北路军牛辅军团。

统帅:牛辅(董卓女婿),官职中郎将。

五大将领:李傕,郭汜,张济,贾诩,董承。

五小将领:张绣,李利,胡车儿,胡赤儿,张苞(不是张飞儿子)

其中李傕,郭汜,张济,贾诩四人官职为校尉,其余人不详,但身份低于这四人。

三,南路军胡轸军团:

统帅:胡轸,职位中郎将。

帐下有都督华雄,其余记载不详。

四,中路军徐荣军团:

统帅:徐荣,职位中郎将。

帐下记载不详。

阵容介绍完毕,下面介绍对峙情况。

北路:

关东联军:冀州牧韩馥留守冀州大本营邺城,袁绍率军进入司州地界,与河内太守王匡合军,控制黄河补给线敖仓。同时勾结司州河东郡内的贼寇白波军进攻洛阳。

董卓军:牛辅军团对阵河东白波军,董卓本阵对战河内太守王匡。

中路:

关东联军:张邈、刘岱,桥瑁、袁遗、曹操五路人马屯兵酸枣,正面威胁成皋。成皋这个名字有点陌生,它还有另一个名字:虎牢。孔伷屯兵颍川,保证后勤和退路的通畅。

董卓军:徐荣军团对战酸枣五路人马。

南路:

关东联军:南路的关东联军出现内斗,孙坚先杀南阳太守张咨,后杀荆州刺史王睿,然后与袁术驻扎南阳郡鲁阳县,威胁武关。

曹操军:董卓派本阵将领吕布协助胡轸军团对战孙坚。


阵容和对阵分布介绍完毕,进入战役细节:

《三国志武帝纪》:

二月,卓闻兵起,乃徙天子都长安。

袁绍正月起兵,董卓二月迁都。

这与演义的内容完全不同。演义是董卓战败之后焚烧洛阳,逃往长安。而历史上,战役还没开打,董卓就先焚烧洛阳迁都了。

《三国志武帝纪》:

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

联军盟主袁绍非常谨慎,没有下进攻命令。

演义里把这段写成袁绍犹豫不决,迁延不进。

实际上并非如此,史书明确说卓兵强。

那么董卓为什么兵强?因为董卓的兵是西凉军,是北方边疆军队,常年与少数民族作战,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简单来说,董卓的部队是经历过战斗的老兵。

而袁绍的关东联军,除了长沙太守孙坚的部队打过仗以外,全是各地太守临时凑出来的部队。简单来说,关东联军,除了孙坚,全是新兵。

因此,袁绍没有鲁莽行事,而且雇佣了河东郡的贼寇白波军,让白波军和牛辅军团先打一架试试水。

但是黄河以北的中路军里,曹操沉不住气了。

这时的曹操年轻气盛,行事冲动。

曹操得知董卓迁都,非常激动,说了这样一段话:

《三国志武帝纪》:

太祖曰:“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

曹操认为,皇帝在董卓手里,如果董卓坚守洛阳,我们其实是理亏的。但董卓这个大傻子焚烧洛阳,劫迁天子,导致海内震动。我们反到有理了,这是天要亡他,一战可定!

曹操这话说的十分神奇,主打三个字:假大空。

没逻辑,没道理,还跟军事没关系。所以没有听他的。

但是曹操被自己洗脑了,他坚持认为一战可定。于是率领本部兵马从酸枣直扑成皋。

自己去打虎牢关了。

结果曹操连虎牢的毛都没看到。在行军途中,正好遭遇徐荣主力。

《三国志武帝纪》:

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马与太祖,得夜遁去。

曹操陈留起兵,军队全是新兵蛋子,徐荣手握西凉铁骑,又是久经沙场的边疆统帅,因此一战之下,曹操全军覆没。曹操的战马中箭了,堂弟曹洪把自己的马给了曹操,曹操趁着夜色逃脱,这才活命。

曹操回到酸枣,成了愤青,给统帅们一顿喷。但是没人搭理他。

曹操更生气了,决定不跟酸枣这帮废物玩了,想要渡过黄河北上,去河内郡找盟主袁绍,加入北路军。

但是军队都死完了,这么去光杆司令,太磕碜了。

于是带着夏侯惇,去江淮一带征兵。

《三国志武帝纪》:

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与兵四千余人。还到龙亢,士卒多叛。

扬州刺史和丹阳太守看在袁家的面子上,给了曹操四千多人,结果曹操带着这四千多人走到龙亢,部队造反了。

裴松之引《魏书》记载:

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余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余人。

这帮士兵不愿意打仗去,夜里烧了曹操的大帐,全跑了,曹操就剩下五百多人。

第二天曹操收拢残兵,合计千余人,投奔河内袁绍。

北路战区,雇佣兵白波军与牛辅陷入僵持。

中部战区,曹操冒进溃败。

那么南部战区情况如何呢?(未完待续)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战乱随处可见。在当时有一人势力比较强大,如果人能够听取下属的意见,虚心接受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许会提前结束这场军阀混战。这个人是谁呢?就是拥有着雄厚背景的袁绍。袁绍集团当初可以说是最大、最有威望的军阀势力。

true

袁绍的雄厚背景

袁绍的背景在当时很了不得,袁绍的高祖父袁安任汉司徒,从袁安以下四代人都居三公之位,门客也遍布天下,也有许多人都想要结交袁绍,依附袁绍的势力数不胜数,袁绍集团这等实力在当时应该无人能媲美。

袁绍实力这么强大,为什么最后会输得一败涂地?我们接下来继续看。

true


​袁绍听谗言、不信忠言

袁绍此人其实并无大能,心胸狭隘,仅仅只是祖上积德,留下了丰厚的家业,一切都是表面上装作自己很有能力的样子,不肯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也不接受下属的意见。

袁绍手下谋士众多,但是有一部分谋士只为自己的仕途考虑,阿谀奉承,诋毁、陷害了许多忠良谋士。但是袁绍还非常喜欢这一口,只听谗言,不听忠言。别人只能认同自己,不能否定自己。这也是导致了袁绍兵败,最后悲愤而死的原因。下面我们来看看对袁绍大有帮助的几个谋士为袁绍制定了哪些良策。

奈何袁绍不听献策,很完美的避开了正确选择。

true

谋士献策被拒绝

沮授作为袁绍身边的谋士,一开始沮授是袁绍最信任的人,因为沮授曾经劝过袁绍可以利用自己的威望,号令天下,讨伐乱臣贼子。沮授还说了很多称赞袁绍地位的话,其实沮授只是在面对当前天下形势所做出的判断。袁绍高兴的说到:“这正是我的心愿”。袁绍有独霸天下的心愿不假,但是凭借着他的脑子,估计想不出那么多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只是觉得沮授把自己捧上了天。

袁绍听了沮授一番言论,立即上表任沮授为监军、奋威将军,开始对沮授信任有加。

放走献帝

当献帝在河东时,还没有沦为谁的傀儡,袁绍派郭图前去朝拜,郭图回来后劝袁绍迎接皇帝来到自己身边,袁绍根本不听。后来曹操把献帝接到了许昌,并夺取了黄河以南的地盘,关中地区也尽归曹操所有。这时袁绍悔不当初,完美的避过了正确选择,后面还有更多袁绍完美避开正确选择的事迹。

任亲掌权

没过多久,袁绍在易京打败了公孙瓒以后,吞并了公孙瓒的残部,扩大了自己的势力,想让自己的几个儿子们各占据一个州做刺史,完全不在乎他们是否可以胜任。

沮授劝道:“千万不可,这样做必将成为祸患”。但是袁绍不听取沮授的劝阻,依然按照自己的计划实行,为袁绍以后的失败奠定了基础。这时袁绍的军队已经达到数十万人,野心也越来越大,准备进攻曹操所在的许昌。

小儿生病错失良机

曹操亲征刘备之时,谋士田丰劝袁绍趁机偷袭曹操后方,袁绍因为自己的儿子生病,无心恋战为由,也没有听从,田丰气的用手杖直敲地面。

损失颜良、文丑两员大将

当袁绍军队进攻到黎阳县时,袁绍打算派手下的猛将颜良去攻打刘延。沮授劝阻袁绍说道:“颜良心胸狭隘,性情急躁,虽然骁勇善战,但难以独当一面”。袁绍又一次没有听,完美的避开正确选择,刚愎自用。结果曹操救援刘延,斩杀了颜良。袁绍随后派出刘备、文丑攻打曹操,结果文丑又被斩杀,一连损失两员大将。

true

官渡之战

接下来就是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沮授真是跟袁绍操碎了心,在官渡之战时,沮授劝阻袁绍不要冒然进攻,我军粮草充足,与那曹操打消耗战就可以。不知道袁绍是“杠精”附体还是怎样,一点也听不进去,命令全军战士向前推进。

当两军交战时,袁绍一开始凭借着兵力占领了一些优势,但是军中粮草不多,于是袁绍派淳于琼率兵北上接应粮草队伍。这时沮授献计,应派蒋奇率一队兵马在粮草车的外围以防曹军偷袭。袁绍还是没有听,淳于琼的运粮队伍在乌巢驻扎。没想到曹操真的来偷袭运粮队伍,并且取得完胜。当曹操凯旋而归还没有回到自己的营地,又迎来了一个好消息,袁绍的大将高览、张郃也率部将投降曹操,这场官渡大战,袁绍完败。所有的正正确选择都摆在了面前,袁绍完美的避过所有正确的选择。每一次的失败都无法让袁绍警醒,未免对自己太自信了。

田丰劝阻遭杀害

在袁绍出兵之前,田丰劝阻袁绍用持久战的方式对抗曹操,袁绍不听,田丰又多次诚恳劝谏,被袁绍以破坏军队士气为由,关押了田丰。当袁绍战败之后,怒气无处发泄,想到了田丰当时劝谏自己有些耻笑的语气,便杀了田丰。

袁绍病逝

袁绍回到冀州,却发现冀州大多数地方已经叛变,袁绍又重新平定冀州。但是袁绍在与曹操决战失败了以后就生了病,并且心中悲愤,兵力如此悬殊,自己却输得一败涂地?心中积怨已深,最后袁绍于建安七年,无奈而死。

true

总结:

袁绍的一生,有过许多次可以改变命运的选择。奈何袁绍刚愎自用,听不进去下属的意见,每一次都完美的避开了正确的选择。袁绍拥有三国最好的谋士团队,最多的兵力,将领也是万人敌。如果袁绍能听取他人意见,想必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早已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