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勇:勿以為年輕染疫就無事 部分人失嗅覺數月|即時新聞|港澳|on.cc東網

袁國勇:勿以為年輕染疫就無事 部分人失嗅覺數月

2021072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新冠疫苗接種率低,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早(25日)接受電視台訪問時稱,不少人以為年輕人感染新冠肺炎後大多病徵輕微,但最近便有13歲女童染病一周後危殆,出現肺花及身體衰竭。他強調,勿以為年輕就無事,部分兒童會出現嚴重炎症反應,例如血管炎。接種新冠疫苗後幾乎百分百可預防重症,他舉例說,近日不少海外接種復必泰疫苗人士抵港後即使確診,但幾乎無病徵。
袁國勇表示,瑪麗醫院目前約有60至70名年輕康復確診病人覆診,不少人有嗅覺失靈問題,例如咖啡味變成石油氣味。部分甚至有臭味幻覺,無故覺得有臭味,部分人的嗅覺數月仍未復原。他指年輕人亦要接種新冠疫苗,預防後遺症或重症。
他又解釋,年輕人由於免疫系統較好,產生的疫苗反應亦較大,接種第二針的人超過20%會發燒,尤其男性運動量較高,免疫反應亦會較大,因此,出現心肌炎機率亦較大。不過,疫苗併發症發生率是100萬人才有40人出現,他形容機率很低。即使有哮喘、食物敏感、鼻敏感,同樣可打針,除非本身有嚴重過敏,例如用洗頭水或化妝品都出風瘌,打針前最好諮詢醫生。
對於坊間有傳言mRNA技術的疫苗會影響生育,他指已有科學研究證實,疫苗不會影響卵子及精子質量,亦不影響餵哺母乳。
長者方面,他說:「打得流感疫苗,自然就打得新冠疫苗。」無論有任何長期病患,只要病情受控,就可以打針。不過,長者免疫系統較差,有機會每隔1至2年就要補打加強劑。對於接種第三針的爭議,袁指外國數據是以器官移植病人、血癌或淋巴癌病人做測試,他們打針後難有抗體,始需補針,但一般人是否需補針的科學數據仍不足,加上本港驗抗體水平的測試仍未很普及,仍有待研究。
至於「溝針」問題,袁指若接種第一針後出現急性過敏反應,醫生有機會建議病人第二針轉打其他新冠疫苗。一般人暫無此需要,尤其本港仍有足夠疫苗供應,他估計,將來接種兩針由內地研發的科興疫苗後無法產生抗體,或可考慮補打一針由內地及德國研發的復必泰疫苗。
袁又認為,本港不應再以7或8成接種率為目標,最理想是99%人口接種新冠疫苗,因新冠肺炎勢會變成流感,遲早所有人都會中招。即使將來的變種病毒可抵禦疫苗的中和抗體,但打針的人,淋巴細胞仍有免疫反應,同樣可繼續預防重症。
《香港疫慌》專頁: http://hk.on.cc/fea/hk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