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汉语文字)_百度百科

[yī]
汉语文字
展开3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衣(拼音:yī、yì)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1]。此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 [2],其古字形像上衣,本义即上衣,古代下衣叫裳。后为衣服的总称。又引申为覆盖在或包在物体表面的东西。以上义读yī。由衣的作用引申出包裹、覆盖的意思。衣也有穿衣的意思,用作动词,读yì。
衣是汉字部首之一,序号:142。汉字中以“衣”为意符的字多与衣着有关。“衣”在左边时变作“衤”,如:衬、衫、袖、裙、被;在下边时仍作“衣”,如:袋、袈、裘、袭;在左下时也作衣,如:“裁”;在上边也作衣,如:裔;“衣”字拆开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在中间插入一个字时“衣”大多作意符,如:衮、衰、亵、裹等。 [14]
中文名
拼    音
yī,yì
部    首
五    笔
YEU [3]
仓    颉
YHV [3]
郑    码
SRH [3]
笔    顺
点、横、撇、竖提、撇、捺
字    级
一级(0520) [1]
平水韵
上平五微,去声五未 [4]
注音字母
ㄧ,ㄧˋ
笔画数
6+0
造字法
象形字
结    构
独体字,独体结构
异体字
𠅃
统一码
基本区-8863
四角码
0073₂

文字溯源

播报
编辑
字形演变流程图(文中出现序号参照此图所示文字) [2]
象形字。甲骨文(图1)的“衣”就像衣服之形,上部的“人”字形部分就是衣领;两侧的开口处就是衣袖;下端像衣服的下摆。金文(图2)的形体也基本上同于甲骨文。战国(图3、4)文字、小篆(图5)没有多大变化,只是下部的衣襟部分是向右拐。西汉末,在隶变过程中,某些笔画被平直、连接等,遂失去了象形性。图6、7为汉代俗体,下半部分像两个人字,许慎分析衣“象覆二人之形”,可能就是受了汉代俗体影响。楷书形体则完全失去了衣服的样子了。 [2]
古代的人着上衣下裳。“衣”的本义是上衣,不包括下衣。上古汉语下衣叫裳,类似于现代的的裙子,例如《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这是说绿色的上衣,黄色的下衣。“衣”从上衣引申为衣服的总称,这个意义一直沿用至今。
穿衣上身,“衣”字就具有了动词“穿衣”的意思。例如《论语·子罕》:“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欤?”衣服穿在身体之上,把整个身体几乎覆盖无遗,因此“衣”还具有“覆盖”“遮蔽”之义,例如《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覆盖人体的织物叫“衣”,同理,覆盖其他物体的也可以称为“衣”,例如,覆盖火炮的外罩叫“炮衣”,笋外面薄薄嫩嫩的外皮称为“笋衣”,芋头表层的薄皮称为“芋衣”,等等。 [16]

详细释义

播报
编辑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名词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或御寒的东西。
clothing;clothes;
garment
《诗经·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不解带
特指上衣。
upper garment
《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蒙覆在器物或自然物表面的一层东西。
covering
唐·雍陶《罢还边将》诗:“新鹰饱肉唯闲猎,旧剑生衣懒更磨。”
茅盾《子夜》十七:“那杯子里的热牛奶刚刚结起一张薄薄的衣。”
糖衣;肠衣
指胞衣。
明·马愈《马氏日抄·番药》:“阿息儿,状如地骨皮,治妇人产后衣不下。”
〈文言〉指鸟类的羽毛。
唐·陆龟蒙《奉和袭美二游诗·任诗》:“鱼惊尾半红,鸟下衣全碧。”
宋·陆游《小园独立》诗:“新泥添燕户,细雨湿莺衣”。
〈文言〉昆虫的翅膀。
宋·张耒《夏日》:“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文言〉通“”。商朝。
礼记·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
(Yī)姓氏用字,参看“衣姓”。
动词
〈文言〉通“”。倚靠。
《尚书·康诰》:“今民将在祗遹乃文考,绍闻衣德言。”
动词
〈文言〉穿(衣服)。
wear;
put on
庄子·盗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文言〉给人穿上衣服。
garment
《诗经·小雅·斯干》:“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文言〉覆盖。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文言〉在物体表面包裹或涂抹。
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注①:“衣锦还乡”的“衣”今读yī。
参考资料:《现代汉语词典》 [6]《汉语大字典》 [5]

近义辨析

播报
编辑
衣、裳、服
先秦时,“衣”本指上衣,“”本指下衣(即裙裳),“衣裳”连用泛指衣服。“”本指穿着,也指衣服;又特指丧服;“衣服”连用本指衣裳、服饰,后只指衣裳。

古籍训释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

【卷八】【衣部】於稀切(yī)
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凡衣之属皆从衣。 [7]

说文解字注

“依也”注:叠韵为训。依者,倚也。衣者,人所倚以蔽体者也。
“上曰衣,下曰常”注:常、下帬也。
“象覆二人之形”注:孙氏星衍曰:当作二𠃋。𠃋,古文肱也。玉裁谓:自人部至此部及下文老部、尸部字皆从人。衣篆非从人,则无由次此。故《楚金疑义篇》作𠅃,云《说文》字体与小篆有异。今人小篆作衣,乃是变体求工耳。下文表、袭、袤、裔四古文皆从𠅃,则知古文从二人也。今人作卒字,亦从二人。何以云覆二人也。云覆二人则贵贱皆覆,上下有服而覆同也。於稀切,十五部。 [8]
【注释】①帬:同“裙”。

广韵

於希切,平微影 ‖衣声微1部(yī)
衣,上曰衣,下曰裳。《世本》曰:“胡曹作衣。”《白虎通》云:“衣者,隐,裳者,障也。所以隐形自障蔽也。”又姓,出《姓苑》。
於既切,去未影 ‖衣声微1部(yì)
衣,衣著。於既切。又音依。一。 [9]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部】 衣;部外笔画:0
《唐韵》《集韵》《韵会》并於希切,音依。《说文》:上曰衣,下曰裳。《世本》:胡曹作衣。黄帝时人。《白虎通》:衣者,隐也。《释名》:衣,依也。人所以依以庇寒暑也。《玉篇》:所以形躯依也。《类篇》:象覆二人之形。《易·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礼·玉藻》:衣,正色。裳,闲色。傅玄《衣铭》:衣服从其仪,君子德也。衣以饰外,德以饰内。
又丝衣,祭服也。《诗·周额》:丝衣其紑。
又《博雅》:寝衣,衾,𩏩服也。
又《释名》: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又心衣,抱腹而施钩肩,钩肩之闲施一裆,以养心也。
又面衣。《晋书·惠帝纪》:尚书高光进面衣。
又耳衣。唐《边塞曲》:金缝耳衣寒。
又缀衣,掌衣服官名。《书·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
又白衣,未仕之称。《后汉·崔駰传》:宪谏以为不宜与白衣会。
又牛衣,编乱麻为之。即今俗呼为龙具者。《前汉·王章传》: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
又垣衣,苔也。王融诗:垣衣不可裳。
又姓。《通志·氏族略》:见《姓苑》。《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祐。
又人名。《高士传》:被衣,尧时人。蒲衣,舜时人。
又青衣,地名。《史记·彭越传》:处蜀靑衣。注:今为临卭。
又借服膺意。《书·康诰》:绍闻衣德言。
又《唐韵》於既切,读去声。服之也。《玉篇》:以衣被人也。《增韵》:著衣也。《晏子·杂下篇》:衣十升之布。《前汉·东方朔传》:身衣弋绨。
又《韵补》於斤切。齐人言衣声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谓欤。 一作㐆。《通志·六书略》:卽衣字,从向、身。
考证:“《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𧙗。”谨照原文𧙗改祐。 [10]

字形书写

播报
编辑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楷体)

书写提示

“衣”字书写演示
上窄下宽。“亠”居上居中,点笔在竖中线上端。下部长撇从竖中线左侧起笔,撇尖超出上部;㇙(竖提)写在竖中线左侧;末笔捺从长撇上端起笔,捺脚超出上部。 [11]

书法欣赏

以上参考资料: [12]

音韵汇集

播报
编辑

韵书集成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韵系
声母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上平八微
开口呼
全清
於希切
ʔjəi
去声
八未
开口呼
全清
於既切
ʔjəi
中原音韵
阴平
齐微
齐齿呼
全清
i
洪武正韵
平声
二支
全清
於宜切
ʔie
去声
二寘
全清
於戏切
ʔie
平声
八真
伊真切
分韵撮要
阴平
第三几纪记
(参考资料:汉典 [13]

上中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ʔ
i̯ər
先秦
王力系统
0
ǐəi
先秦
董同龢系统
ʔ
jə̆d
先秦
周法高系统
ʔ
jər
先秦
李方桂系统
·
jəd
西汉
东汉
jəi
jəi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脂微
jəi
南北朝
北魏后期北齐
jəi
南北朝
齐梁陈北周隋
jəi
隋唐
高本汉系统
ʔ
je̯i
隋唐
王力系统
0
ǐəi
隋唐
董同龢系统
ʔ
jəi
隋唐
周法高系统
ʔ
iəi
隋唐
李方桂系统
·
jĕi
(参考资料:汉典 [13]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方言类别
方言点
声母及韵母
调值
调类
备注
官话(北京官话)
北京
i
55
阴平
官话(冀鲁官话)
济南
i
213
阴平
官话(中原官话)
西安
i
21
阴平
官话(西南官话)
武汉
i
55
阴平
官话(西南官话)
成都
i
44
阴平
官话(江淮官话)
合肥
ɿ
212
阴平
官话(江淮官话)
扬州
i
21
阴平
晋语
太原
i
11
平声
吴语
苏州
i
44
阴平
吴语
温州
i
44
阴平
湘语
长沙
i
33
阴平
湘语
双峰
i
55
阴平
赣语
南昌
i
42
阴平
客家话
梅县
i
44
阴平
粤语
广州
ji
53/55
阴平
粤语
阳江
ji
33
阴平
闽语(闽南语)
厦门
i
55
阴平
文读
闽语(闽南语)
厦门
ui
55
阴平
白读
闽语(闽南语)
潮州
i
33
阴平
文读
闽语(闽南语)
潮州
ui
33
阴平
白读
闽语(闽东语)
福州
i
44
阴平
闽语(闽北语)
建瓯
i
54
平声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 [15]、汉典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