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紙之亂蔓延全球:又不能防疫,為什麼各國民眾都搶購衛生紙?|天下雜誌

衛生紙之亂蔓延全球:又不能防疫,為什麼各國民眾都搶購衛生紙?

衛生紙之亂並非台灣特產,隨著疫情擴散,各國都出現恐慌性囤貨潮。乾洗手液、口罩與溫度計都紛紛出現短缺,但跟防疫一點關係也沒有的衛生紙,究竟為什麼橫跨各國都遭到搶購?

新冠肺炎-囤貨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其他

台灣曾因為網路謠傳衛生紙原料與口罩相同,可能出現短缺,而造成民眾搶購衛生紙的現象(衛生紙原料為紙漿,口罩原料為不織布,原料不同)。

但衛生紙之亂並非台灣獨有,隨著肺炎疫情擴散全球,世界各地都紛紛出現衛生紙搶購潮。《CNN》報導,澳洲與英國為了防範搶購潮,超商紛紛對民眾可以購買的衛生紙數量做出限制。澳洲雪梨一間超市,甚至派駐警衛看守架上衛生紙。

「乾洗手液與口罩出現短缺我還能理解,」美國波士頓大學商學院研究員查葛斯基(Jay L. Zagorsky )說,「但是我不能理解,為什麼大家會搶購供貨穩定又不能用來防疫的衛生紙呢?」

究竟為什麼大家這麼熱衷在搶購衛生紙呢?

1.    「囤貨友善」的衛生紙特性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心理學研究員迪保羅(Bella DePaulo)指出,衛生紙的特性特別適合囤貨。

衛生紙不會過期,便宜,而且無論囤放多久,你總是會需要用到它。

衛生紙的替代性低。如果一種食物被搶購一空,你還可以買另一種食物,但是當衛生紙被搶購一空的時候,你卻沒有別的商品可以替代。

迪保羅更指出,防疫訊息都圍繞在保持乾淨與衛生上,而這與衛生紙的商品訊息符合。當消費者購買衛生紙的時候,心理上會感覺自己在實踐防疫。

廣告

2.    預期短缺心理

迪保羅指出,超市空蕩蕩的衛生紙架,會讓不清楚衛生紙供應狀況的民眾,產生衛生紙短缺的預期。而這種預期心理會催化民眾的囤貨行為。

卡內基美隆大學心理學教授費許歐夫(Baruch Fischhoff)表示,在不清楚供貨狀況,以及疫情時長的不確定性下,都會惡化民眾的囤積行為。政府若是未能即時回應,安撫民眾預期短缺的心理,將難以避免民眾出現囤貨的行為。

3.    模仿效應

當所有人都在囤積衛生紙的時候,就算明明知道衛生紙對防疫沒有幫助,人還是會出現模仿行為。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系教授Tan Ern Ser說,「面對不確定性,人們會試著從其他人身上尋找行為依據,」他指出,當少部分的人開始不理性地囤貨,其他人傾向於模仿這個行為。所以當有少部分的人開始囤買衛生紙時,就會出現更多慌張的衛生紙買家。

廣告

4.    從囤貨找回控制權與安全感

「當人們恐慌的時候,他們會想要做點什麼事,」迪保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超出我們所能控制的範圍,而這個不受控的威脅會讓人備感壓力與恐懼。我們會因此希望付諸行動,找回控制權與安全感,而囤積搶購衛生紙就是一種方法。

澳洲墨爾本大學CEDRR計劃研究員說,「囤積衛生紙是個相對便宜的行為,而人們在面對危機的時候,喜歡有種『自己終於做了點什麼』的感覺。」

(資料來源:NYT, CNN, PsychCentral, The Conversation, Vice)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以市民為本出發,打造智慧桃園城市|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