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查線:藍光街燈減罪案? 專家拆解是與非|即時新聞|港澳|on.cc東網

搜查線:藍光街燈減罪案? 專家拆解是與非

2016103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日本將部分街燈轉為藍光,以減低犯罪率和自殺率,香港可否仿傚?
街燈對一般人來說並不陌生,傍晚時分,天色開始轉暗時,一盞一盞街燈就會自動亮起,為市民照亮前路。常見的街燈不是黃光的,就是白光的,除了這兩種顏色外,我們還有沒有其他選擇?最近,社交平台上有人分享資訊,指日本將部分街燈轉為藍光,以減低犯罪率和自殺率。不過,單單轉了燈光的顏色就能達到各國出盡法寶、希望達致滅罪的目的?
行人路、高速公路旁總是整齊地排列着一行行的街燈,而它們大部分都散發橙黃色的燈光,而天橋、隧道等設施就使用偏白的燈光。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高級講師湯兆昇表示,現時香港常見的街燈主要有兩種,分別是高壓納燈和金屬鹵化物燈,都屬於高強度氣體放電燈。金屬鹵化物燈的光線比較均勻、偏白,而香港街道和公路使用的燈多為鈉燈,會發出昏黃的光線。
至於為何大多數街燈都使用黃光,湯兆昇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鈉燈的價格較低,而且能源效益高,一直沿用。「黃燈較不會使人的眼睛感到疲勞,給人一種柔和的感覺。公路上使用黃燈可令人看清楚路面之餘,又不刺眼。」黃燈雖然有其好處,但有人可能會認為用白燈會令視野更清晰。湯兆昇解釋,使用白燈等強光會令眼睛容易疲勞,街燈要讓人看得舒服,所以不適合用強光,除非是球場等大面積而又需清晰照明的地方。
不過,更改燈光顏色又能否輕易解決社會問題?註冊心理學家唐智弘指,顏色無法直接影響人的行為,但可影響情緒,從而帶動人做出某種行為。「以紅色為例,有人會認為是危險的信號,會引起焦慮和驚恐的情緒,然後出現逃跑的行為。」他說,這種顏色心理學多用於品牌包裝、建設,除了商業用途外,診所和醫院所使用的顏色亦有其原因:「診所和醫院使用粉綠或粉藍色,是想透過環境的顏色令人情緒比較平靜。」
顏色心理學一詞和一般人距離好像甚遠,但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對大部分人都有影響的例子,如綠色代表大自然、和平,藍色代表廣闊、放鬆。不過,這並不代表一種顏色對所有人有同一影響。「很難說全世界人看到某顏色都會產生同一種情緒。」唐智弘解釋,每個人對顏色的喜好不一樣,而且文化、社會差異亦會造成不同:「轉顏色未必能解決問題,要視乎是否適合當地文化。」
這是否表示藍光街燈對減低犯罪率和自殺率沒有成效?唐智弘沒有下定論,指沒有看過相關的研究,所以不清楚是否有數據支持。但他又稱:「藍色(光)都頗恐怖,鬼片也用藍、綠色。夜晚有藍色、綠色,我也不知道會否令人感覺冷靜,像撞鬼一樣。」
轉換街燈顏色未必可以達致減低犯罪率的效果,不過,網上文章指藍光的波長較短,會令人更易看清楚街道情況,又是否指藍光亦有其好處?湯兆昇指,要視乎使用的是怎樣的藍光,如果白光中有較多藍、綠色的成分,可能會令人看得更清晰,但如果是純藍燈就未必做到此效果。「因為人的眼睛對藍光較不敏感,而且在藍光下容易令人眼睛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