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是大陸國家級規劃的一個重大項目,也是目前推動實行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目標是創造大陸每一個城市的核心競爭能力,以相互彌補不足、相互合作的模式,未來十年有機會成為大陸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與世界級都市群;同時,此發展項目協助香港與澳門融入國家發展的大局,成為宜居、宜業、宜旅遊的國際一流灣區。

所謂粵港澳大灣區是9+2,2為香港與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9為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惠州、肇慶。二○一七年七月一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與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簽署了框架協議,即是根據粵港澳三地的產業優勢,提出並要求優勢互補、互相合作與共贏的概念。

而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中,以醫療行業、保險行業為其中最重要的範疇,探討這樣的政策到底為香港與澳門的人壽保險,帶來什麼樣的機遇與挑戰?

 

全球第4大大灣區,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萬通保險國際有限公司香港區營業發展部高級副總裁及澳門區總裁鄭文禮指出,發展大灣區將對香港與澳門的保險業帶來很大的機遇,由表一數據可得知:粵港澳大灣區的土地面積有5萬6,000平方公里,總人口數是7,100萬人,其中香港的人口數為739萬人,澳門則為65萬人;整體粵港澳大灣區的地區生產總值為1兆6,000億美元,人均GDP為2.25萬美元,為全球第四大大灣區,未來發展潛力非常巨大。

根據瑞士再保險所發表之二○一七年資料,香港的保險密度為8,230美元,亞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保險滲透率18%,亞洲排名第二、世界排名第三。再對比大灣區9個內地城市的表現,保險密度為1,000美元,保險滲透率僅6%,未來將會由香港與澳門作為發展的龍頭,帶動大灣區整體保險業的發展,潛在商機龐大,保險業發展機遇大大倍增,見表二。

鄭文禮表示,近年大灣區內地城市中產人數上升,對財富管理及醫療保障需求不斷增加。據統計,二○一八年大陸民眾在香港簽訂的新契約保單已經超過46萬張,保費總計為476億港幣,占所有個人保險保費的29%。再據香港貿發局統計,大陸中產家庭27%收入投放保險及金融投資,較四年前提升10%。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7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