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台語歌研究者陳培豐:台語老歌的道地「氣口」悲涼唱腔是如何煉成的? - 第 1 頁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專訪】台語歌研究者陳培豐:台語老歌的道地「氣口」悲涼唱腔是如何煉成的?

【專訪】台語歌研究者陳培豐:台語老歌的道地「氣口」悲涼唱腔是如何煉成的?
圖片來源:Wikimedia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坊間常認為,台語老歌滄桑悲涼的「日式演歌唱腔」,來自日本殖民時期的同化,但中研院研究員陳培豐不以為然。不同於多數以歌詞為分析文本的歌曲研究,他從抽象的「唱腔」著手,耗時六年,完成《歌唱台灣》一書。

採訪撰文:陳子萱
美術設計:林洵安

台語歌曲,台灣命運的寫照

「愛拚啊才~會~贏~~~」人們熟悉的〈酒後的心聲〉、〈舞女〉、〈心事誰人知〉,其花俏轉音、顫音和悲涼哭腔,成為台語老歌的基調。但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陳培豐研究員發現,這種日式演歌的唱腔風格,並不是台語歌曲的「傳統」,而是在二戰之後,台灣人主動傾靠日本文化的結果。

「研之有物」專訪陳培豐,他將台語歌謠視為「台灣人的自畫像」,從中勾勒庶民社會對自身處境、歷史過往的理解。

台語老歌的道地「氣口」

「我也來到他鄉的這個省都,不過我是真打拚的,媽媽請你也~保~重~」經典的台語歌曲〈媽媽請你也保重〉,不只台語歌手葉啟田、蕭煌奇、洪榮宏,連S.H.E也唱過。但不論是台語唱將或偶像團體,若沒帶上濃濃的哭腔、轉音和連綿顫音,好像就少了原本的「那一味」。

這種「氣口」究竟何時開始?坊間常認為,台語老歌滄桑悲涼的「日式演歌唱腔」,來自日本殖民時期的同化,但中研院研究員陳培豐不以為然。不同於多數以歌詞為分析文本的歌曲研究,他從抽象的「唱腔」著手,耗時六年,完成《歌唱台灣》一書。

陳培豐發現,日治時期的台語歌謠,其實是以本土「歌仔調」唱腔為主;一直到戰後國民黨統治下,演歌風味的黏稠唱腔才出現,逐漸成為今日台語歌曲的「傳統」。

1958年的〈媽媽請你也保重〉,翻唱自日文歌曲〈俺らは東京へ來たけれど〉(雖然我們來到了東京),唱出農村青年遠赴都市打拼的鄉愁,唱腔已融入大量轉音、顫音的演歌風格。

戰前「閨怨女」,台灣味的歌仔調

1914年,亞洲第一座合乎標準的錄音室在東京現身,預告流行歌曲工業即將在日本如火如荼展開。

隨著殖民地身分,日本的新民謠運動也在1920-30年代,飄洋過海。新民謠歌詞描寫台灣事物,但多以日式曲調、日文傳唱,因此主要流傳在台日人之間,僅是「專屬日本人的台灣歌謠」。

對識字率不高的台灣百姓而言,白話說唱、故事性豐富的台語歌仔戲,才是正港的「流行歌」。因此在1930年代之後,當台灣人製作的台語流行歌曲開始現身市場,唱片公司延攬藝旦與歌仔戲班來錄製唱片,打入了庶民生活。流行歌曲工業的現代化物質基礎,包括唱片、資金、設備,也漸漸在島嶼落地生根。

當時的暢銷歌曲多是抒發「閨怨女」情懷,充滿對愛情的思慕與渴望。例如〈望春風〉,即是由出身歌仔戲班的歌手純純一舉唱紅。

陳培豐指出,三零年代台語歌的閨怨女形象,對於歌者與聽者,都頗有共鳴。這些藝旦或出身歌仔戲班的歌者,多數生長於貧困、被送養與決定婚配,歌中那嚮往自由戀愛的閨怨女,如同自己的化身。對於庶民聽眾,閨怨之情則反映出被殖民者渴盼自由的心情。台灣人民、底層歌女、歌詞人物,在日治時代的台語流行歌曲中,共構交織出相似的生命情感。

戰前台語流行歌曲的唱腔,則多為「歌仔調」,音節清脆、平直,因為以丹田發聲,充滿抑揚頓挫的顆粒感,曲風或演唱都保有濃厚的「台灣味」;日式演歌唱法還未出現。

整體來看,戰前日式風格的新民謠,沒有直接影響台語歌曲,「日本/知識菁英」與「台灣庶民」仍為兩條平行線。

第一首台灣人用台灣話製作的台灣流行歌曲是?

以時間來看,第一首發行歌曲為1931年的〈烏貓行進曲〉,但1932年〈桃花泣血記〉搭配電影,傾訴自由戀愛的渴望,更受歡迎。而戰前的台語流行歌多半是傳統歌仔戲唱腔,清亮高昂、頓挫分明,每個音直接到位、不刻意轉音裝飾。

1
圖片來源:Wikimedia
純純堪稱是台灣流行樂壇第一位天后。她原本是歌仔戲班演員,後來被台灣首家唱片公司「古倫美亞」延攬,錄製了多張台語和日語唱片,唱紅多首1930-1940年代台語經典流行歌,如〈望春風〉、〈雨夜花〉、〈跳舞時代〉、〈桃花泣血記〉等。

戰後威權統治,演歌唱腔道出悔恨與悲情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

台灣百姓歡天喜地,盼著重回「祖國」懷抱。但人們始料未及,迎來的竟會是劇烈衝突與動盪不安。接踵而來的語言政策、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土地改革,如同一場場大海嘯,島嶼宛若經歷另一場「再殖民」。

台語流行歌的意象,也從日治時期的「閨怨女」,在戰後初期搖身一變成為「苦戀女」。

賣肉粽〉、〈收酒矸〉,唱出年輕人沒頭路、通膨率高漲的蕭條之景;〈苦戀歌〉,映射本省台灣人被祖國「欺騙」、「拋棄」的悔恨之情。〈望你早歸〉、〈安平追想曲〉、〈河邊春夢〉等苦戀的無奈,瀰漫於1945-1955時期的台語歌,歌詞和社會集體情緒疊影互文。

陳培豐描述當中的意象轉折:「戰前是渴望自由戀愛不可得;戰後終於成就愛情了,結果卻是憧憬破滅,充滿被騙的悲傷心碎。」

戰後短短的10年內,台語流行歌曲開始轉向模仿日式演歌唱腔,唱腔悲情滄桑、帶有大量轉音、顫音,反映出威權體制的重重禁錮下,人民轉而懷想起過往的時代。

「絲滑」、「黏稠」的連音,帶修飾性的轉音與顫音,這種悲情滄桑的唱腔基調,從此蔓延在台語流行歌曲。

「亦日亦台」的「港歌」唱腔,展現台灣人的認同流動

壓抑、悲情與茫茫不安的社會氛圍,除了來自威權統治,也和1950年代以後的土地改革有關。

「台灣作為殖民地,近代化和工業化沒有被一起引入。戰前的台灣只進入近代化、工業程度低;一直到戰後大批農民被迫離鄉,這是台灣人在歷史上的第一次經驗。」陳培豐說。

大量農村子弟離開家鄉,走向工廠與都市,引發島內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在這種背景下,台語歌曲開始大量翻唱日本的「港歌」,同時也以自創方式推出〈港都夜雨〉等作品,象徵青年離鄉的漂泊無依。

對於當時的本省青年來說,戰後初期歷經被國家「欺騙」的各種無奈──政治、族群階層上遭受打壓;禁說方言政策下,被迫成為「失語的一代」;因為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只能離鄉討生活。農村子弟漂浪都市的滄桑,都藉由港歌裡的大海茫茫、路途迢迢,表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