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被苏黎世大学录取你的背景是什么?

我是某末流211毕业生,想了解一下苏黎世大学发了offer的你背景是怎样的,看一下自己机会大不大。是自己申请的还是找的中介呢?
关注者
26
被浏览
81,565

8 个回答

苏黎世大学

它是瑞士知名高校,是爱因斯坦和许多知名科学家的毕业院校;一直稳居世界排名前百名,是真正的世界百强名校

本期,小曼就带大家走进这所世界级顶尖名校——苏黎世大学。还有成功上岸名校的学长学姐提供的成功上岸苏黎世大学的秘籍,同学们一定要看到底哦~

苏黎世大学(德文:Universität Zürich;英文:University of Zurich;简称UZH)坐落于瑞士联邦第一大城市苏黎世,世界级顶尖名校。该校欧洲十大名校之一,是世界著名的州立研究型大学,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成员。

苏黎世大学共有12位校友获得诺贝尔奖,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X射线的发现者伦琴,"世纪伟人"爱因斯坦均在苏黎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以及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薛定谔也曾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系主任 。

苏黎世大学在各大排名榜中常年占据世界百强。在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75名,2022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70名,2022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64名。

UZH院系信息

苏黎世大学分为四个校区,分别是城市校区、伊尔切尔校区、欧瑞康校区纹影校区,共下设七所学院:

一、神学院(Faculty of Theology)

二、法学院(Faculty of Law)

三、商业、经济与信息学院(Faculty of Business, Economics and Informatics)

四、医学院(Faculty of Medicine)

五、瑞士兽医学院(Vetsuisse Faculty)

六、艺术与社会科学院(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七、自然科学学院(Faculty of Science)

苏黎世大学提供的教学质量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尤其是医学类学科,包括牙科学、免疫学、人脑研究和分子生物科学都是瑞士大学中顶尖的专业,其中牙科学在2023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居全球第八。

此外,苏黎世大学在理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大类领域享有盛名。尤其在数学、物理学、生态学、地理学、生物科学、免疫学、遗传学、神经科学、结构生物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心理学、金融学、经济学等学科位于世界顶尖水平。


瑞士这座“欧洲的心脏”,欢迎即将读博的你
瑞士这座“欧洲的心脏”,欢迎即将读博的你

瑞士联邦(Swiss Confederation),简称“瑞士”,全球有三分之一的钱都存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位于欧洲中部,北与德国接壤,东临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南临意大利,西临法国。地处北温带,四季分明,全国地势高峻,矿产资源匮乏,森林及水力资源丰富,总面积41284平方千米,全国由26个州组成(其中6个州为半州)。

瑞士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全球创新指数位列第一,被称为“欧洲的心脏”,同时还有“世界花园”“钟表王国”“金融之国”“欧洲水塔”等美称。是众多国际组织总部或办事处所在地及国际会议的主办国,共有联合国、世贸组织、世卫组织、国际奥委会、国际红十字会等45个国际组织在瑞士设立总部或办事处。


UZH博士申请攻略

申请UZH博士专业的学生需要达到以下要求:

  • 拥有国家认可大学的硕士学位文凭。
  • 所学专业必须与申请领域的研究课题相符。另外还必须提交一篇反映独立研究成果的该专业学位论文。
  • 每个专业要求各异。有关部门也会对申请者是否符合条件,是否有能力完成博士学业做出评估。
  • 雅思学术所需分数为7分,托福最低分数为100分。

此外,成功上岸UZH的博士生们的经验和建议也是必不可少:根据以往博士说专栏的采访,上岸UZH的博士生们普遍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为科研能力、匹配程度、推荐信。上岸学长、学姐对此的建议是:

科研能力:导师看重你什么?说实话,还是科研产出和科研潜力,至于你的英语成绩和本科硕士的绩点都是浮云。你的英语面试时会考察你,至于你雅思托福考多少不重要。因为有雅思只有6上岸的学姐,申请过程中甚至完全没用到英语成绩,主要依赖的是她本科和硕士期间发表过5篇SCI,其中三篇一作,虽然都是小文章,但是很有用。所以想申请的同学,文章需要认真去做,尽全力发出来,这可能是你人生的敲门砖。

匹配程度,苏黎世大学的老师对匹配度也是很在乎的。有学长在该学校博士面试时,导师最后也一直强调必须跟实验室的其他人也要匹配才能成功。

推荐信:苏黎世大学虽然没有明文规定需要学生提交推荐信,但是有推荐信会增加成功概率,基本上两篇推荐信就可以。找到导师最好是在所学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

对于面试来说,除了准备常规的面试问题,例如留学动机、择校动机、项目认知、职业规划和个人优势等传统的面试问题外,还应当对可能出现的开放性问题做些准备。例如,有参加面试的同学就遇到了老师以“中国人喜欢喝茶,如何更好的在中国推广咖啡机”为主题进行提问。

最后预祝大家早日开启UZH博士之旅!


曼博士咨询(MH-PHD22)| 全球专业一站式博士教育平台

博士申请 | 科研分享 | 留学干货 | 学术资讯

曼汉教育致力于科研背景提升以及海外学业辅导服务,实现美国TOP30,英国G5,澳洲八大等多个地区全名校覆盖。

不管你是申请人文社科/商科/工科,还是申请理科/艺术/法学,在平台你都可以找到同专业名校学霸辅导。同时希望你能关注 @曼汉教育 不迷路,任何留学相关问题都可评论区或者私信咨询。

前言

欧洲的这个五月显得有点反常:一小时前还是晴空万里,马上窗外的阿尔卑斯山就被浓浓乌云遮住,随后的狂风骤雨让气温瞬间跌回早春。

随手将天气预报划到圣地亚哥:此时的南加州正处于一年最宜人的季节,23度的气温和充足的阳光正适合卡尔斯巴德漫山的鲜花生长,那个美国室友D曾开车带我去过,本来约好2020年要一起来拍毕业照的地方。

2020的毕业季,终究未能亲手设计自己的学士帽,终究未能穿上早已选好的礼服走过红毯,将四年的校园记忆拍成相册。

甚至连不少人的最后一面都来不及见上,就匆匆踏上了回国的航班。

又是一年五月天,距我离开美国也过去了整整一年。

新冠疫情的阴霾依旧没有完全消散。

即使母校包下全市最大的棒球场邀请2020届学生返校参加毕业典礼,美国对欧洲和中国的旅行禁令仍未解除。

早已过期的I20仍然夹在自己的重要文件袋里,总期望下次能以“再回母校看一眼“的理由办旅游B签。

而下次”却不知来日何方,美国高校毕业典礼的隆重,也就这么和自己彻底无缘了。

“所以,你会想念在美国的日子吗?“同样在南加州读书的高中闺蜜如是问我。

说想念吧,当初是自己选择离开美国的;说不想念吧,美国的烙印似乎已经留在自己的举手投足间。

只是由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模式,让自己身处大西洋的任何一端都时不时回味起在对岸的生活。

舍友D生于卡尔斯巴德(离圣地亚哥市中心约一小时火车),该城市每年春天的花展都能吸引远道而来的游客

欧美之间的距离其实很遥远

欧美,顾名思义,在不少中国人的心目中欧洲和北美被视为一个整体:两地不仅政治相依,文化相近,甚至居民都可以自由迁徙。

然而在大西洋两岸都生活过才知道,欧洲和美国的差异,远不止圣地亚哥到苏黎世横跨9个时区的9585公里。

欧洲的高校,也无法复刻在美国的体验。

大多数中国人眼中的 vs 实际上的中美欧
  • 学业

在美国绝大多数高校早已进入暑期的6月,欧洲的大学生才刚刚结课复习备考,往往还是一考定生死。

不像美国平时作业考勤小测统统计入 GPA,欧洲的课堂可能整整一学期都不会布置一份作业,就算你从不来上课教授也不会注意到,只是你的GPA将100%取决于期末考。

以至于我到瑞士的第一个学期每天像本科那样早起读书,到期末时已精疲力竭,最后的成绩也就根本不好意思往简历上写。

同系的美国朋友更惨,本科私立学院近乎满绩点毕业的她甚至在瑞士经历了第一次挂科。

相比之下美研很多课甚至连考试都没有,只要在小组课题或者论文报告中让教授看到你付出的努力,最后收获的评分都不会低到哪去。

于是我第二学期学乖了,除了必修课外,尽可能多选需要小组共同完成任务而没有期末考的课(也作为疫情期间的社交手段)。

欧洲同学称我为“study group queen”,由在网课期间组带头建了整个系及各门必修课的WhatsApp群组而得名。

不仅减轻了期末季的压力,这些提前结课出分的科目成绩也高于上学期。

然而深知自己并不是从小就喜欢团队协作,甚至到了大二大三的研讨课题中还时不时和组员产生分歧。

两年前也从来不敢想象,现在的我会成为小组讨论的主持者,能让每个组员都满意分配到的任务,在共同完成每一个due 后给大家发一句Good Job。

而上学期一起写金融课小组报告的慕尼黑工大交换生M,那个会熬夜给你的部分连批11条修改建议的德国女孩,更是成了我硕士期间最好的朋友。 M只是苏黎世大学里万千“当先天占优的人比你还努力”的欧洲学生之一。

因为欧盟公民也可以在瑞士无限制工作,很多同学都是一边打工实习一边修着和自己相同甚至更多的学分。

身为世界前百名校,浑水摸鱼的现象在小组作业中是基本看不到的。

即使团队中有人专业知识略逊一筹,也会尽可能贡献自己能出的力,而其他组员也愿意适当地拉ta一把。

而更多时候,任务排一出来大家是争着瓜分的,并且就算完成了,自己的部分,也会互相给反馈批改直到作业质量满意为止。

等等,不是都说美国的社会环境整体比欧洲更工作狂吗?

在欧洲高福利的社会体系下,好像是不用太努力就能过的很滋润:上学期的人力经济学课曾经提到,瑞士只有1/3的人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而如果本科毕业直接工作,一年的薪资可高达11万瑞士法郎(近80万人民币)。不爱读书的基本早就去工作了,而还留在学校继续深造的瑞士/欧盟人,基本只剩下真正热爱自己专业领域的学霸了。

如果遇上单枪匹马硬实力实在是拼不过的人,就选择多多和他们合作吧。

然而要想得到认可和接纳,首先你自己不能太差——

只有自己知道,正是本科期间无数次团队项目的磨合让自己得以充分吸纳本地生的领导力。

也经历了无数次试错,才找到自己在不同团队中的角色,以更成熟的心态迎接下一批组员。

美国本是全世界最个人主义的国家,却在高等教育中不遗余力地强调teamwork,这听起来似乎有点矛盾;但和中国 “个人服从集体”的观念不同的是,美国的团队是个人优势的最大化和互补,也让自己学会了如何从背景迥异的人身上发觉闪光点——似乎美国人能将这一点发挥到极致。

  • 人际交往
“哇,你今天穿的衣服实在太好看了!” “你包这么沉,需要帮忙吗?“ “我们下次一起出去玩吧。”

每个在美留学生多少都体会过美国人满得洋溢出来的热情,他们总是能在初次见面就把你从头夸赞到脚,对和你有关的一切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然而他们家要邀请客人时基本不会想到你,而你想约他们假日一起旅行的时候,对话框里往往也只有已读未回的消息。

很多留学生或许感到很受伤,觉得自己永远和美国人之间存在隔阂,甚至怀疑对方是不是有意排挤自己。嗯,欧洲人也是这么觉得。M甚至还特意点名这种现象“在南加州尤甚”。

自己本科四年算是生活在美国人堆里,除了D外却鲜有人在你真正需要帮助和陪伴的时候出现(D有美欧双重国籍,童年有很长一段时间待在捷克的祖母家)。

当时国内不少亲友一度认为“你在美国这个多元化移民国家都交不到什么真心朋友,到了种族单一的欧洲岂不更是孤独”。

尤其在众人印象中高冷的德语区,很少有人会在街上对陌生人微笑,或者主动在新环境和你small talk,甚至连德语的语调都平淡得让人略觉冰冷。

就连一个长期旅居亚洲的瑞士人也提醒我“在瑞士,你是匿名者,没人会关心你身上发生了什么。”

然而也是在欧洲,语伴在我看不懂市政厅表格时多打印了一份并亲手标注每一栏要怎么填,M一边赶小组作业还不忘关心我打完疫苗后的反应,邻居们听说我快递在宿舍楼下被偷后将我的下一个包裹锁进了locker。

有的同学甚至从未到过亚洲,却在和我朝夕相处后主动想从我这学几句汉语。

之前在美国其实经常想家,一放假总想跑回国,但自从感受到身边人对你的真心,哪怕是第二波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我都从未想过离开欧洲。

乌克兰邻居包的东欧水饺,有咸馅(包菜或者蘑菇)也有甜馅(莓子)配酸奶油,桌上的猪油寿司和鱼子酱黑面包是乌克兰常见的伏特加下酒菜

我和M也探讨过这个话题:“都说美国人外热内冷,欧洲人外冷内热,你怎么看?”

M自己也有两年美国旅居史,经历过被美国人无视邀约的次数一点不比我少。

“德语中有句说法叫做‘不要推倒前门进屋’,就是关系的发展是急不得的。但是只要欧洲人对你敞开了心扉,就一定是百分百的真心和信任。”

其实她这句话在美国也适用,表面交际花的美国人其实隐私意识是更重的,尤其体现在“私人住所”和“闲暇时间”上——他们一般只愿意和家人及最最亲密的朋友分享。

自己本科时曾经也犯过将国内社交模式照搬到美国的错误,别人对自己示好就想和对方形影不离,换来的只是美国女生的避之不及。

在认识了D之后,我们各自忙的时候可能几个星期都不互相打扰,反倒是若即若离的互动让我们都很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时间。

而呈现在欧洲朋友面前的自己,可能更像是中国式无微不至和美国式分寸感的结合体吧。

也以此致每一个初来乍到的同胞学弟学妹,美国也好,欧洲也好,不要因为一两个人看似冷淡就放弃和本地生打交道,更不要揣测他们是否对华有偏见。

如果差的不是与知己相遇的场合和机会,那么就是让一段关系充分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 校园生活

“什么,你刚才说你包裹被偷?在苏黎世这么安全的城市也会发生这种事?“

安全也是真的,像我的学生宿舍楼从来没有门禁,更没有楼管,很多学生离开房间甚至门都不锁,也没发生过什么大事。

当然,真要有人钻空子顺走随意堆放在门口信箱旁的包裹,成本也是很低的。

而寄到我本科公寓的包裹,必须先由管理人员录入电子系统后锁入办公室,等学生收到包裹提示后必须凭借ID来前台取并签字。

虽说美国整体治安不如欧洲,但丢包裹的事情却极少在学生宿舍发生。

保管包裹也是我在美国宿舍楼前台坐班时最经常做的事。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登记每一位访客的ID信息以防闲杂人员混入宿舍楼。

而每位学生宿管助班上岗前必须经过长达两周的全天式培训,内容从多元文化包容性培养,到如何调解舍友冲突,再到突发事件应对。

等一开学,他们就是24小时待命,要疏散的了火灾枪击,干预的了心理问题,能及时把严重酒精中毒的学生送到校医院,还要尽快将故障的设施(连带学生的抱怨)反馈给相关部门。

Move-in Day,全体宿管助班早上7点穿着工作服在宿舍楼下集合,以歌舞青春主题曲和舞蹈迎接新生入住

至少我在学校宿舍工作的那一学年就协助处理过四次凌晨的火警,楼下还发生过醉酒女生在浴室滑倒磕破头以及醉酒男生洗澡时昏迷的事情,这些在我们的周例会都要上报给主管并记入值班文档。

前台坐班期间3小时不能使用手机写作业看书,于是画画成了大家的主要消遣时间方式(彩虹跑道是我画的)

对于每个刚步入成年的大一新生,美国校方也是不厌其烦地进行各种安全教育(主要和酒精及性有关)。

而在宿舍楼中,相关知识的普及任务又落到了宿管助班的头上,经常会以活动的形式展开,如让学生猜能醉倒人的“酒量”到底是多少,或情人节当天贴满免费安全套的海报。

康奈尔大学的酒精知识海报,图中的一次性红色塑料杯是美国大学派对最常见的饮酒容器(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么一看,美国大学的“保姆式伺候”还更像中国的作风,和欧洲高校的“放羊式”管理形成鲜明对比(欧洲的大多数学生宿舍甚至完全不归学校管辖)。

体现在学制上,就是瑞士大学从没有学术预警一说(在美国的标准是本科GPA低于2.0/4.0,硕士低于3.0/4.0)。

平时没有考核,也就自然不会有人警告你是否有挂科风险。

但瑞士“挂科不过一”的残酷政策也是举世闻名的:如果连续两次挂了同一门必修课,你在全瑞士境内都无法拿到该领域的学位(转学也不可能),而这也造就了隔壁联邦理工学院本科低年级高达50%的淘汰率。

“放羊式“模式,却对自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不仅仅是自主学习能力。

我和D大四去交换时就差点犯了离开德国忘记销户的错误,因为我们俩都在期望德国校方能通知我们入境离境的相关事宜,就像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对国际生事无巨细的指导一样。

然而从德国学校国际部得到的信息只是“请自行查阅开学初发给你们的电子新生手册”。

真要说共同点,那就是欧美大学都没有班集体的概念,年级也是由你什么时候修完所有学分说的算。

同一堂课上你可能左边坐着稚气未脱的大一新生,右边就坐着大四甚至研究生学长学姐。

如果有谁能陪你走完整个学位生涯那一定是足够的缘分,因为身边的大多数人从来都是一个学期换一批。

本科期间唯一一张毕业照在回国前一天拍摄,绶带还是和别人借的

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美国的毕业典礼上大家都是喜笑颜开,却很少看到类似国内大学里室友同窗挥泪惜别的伤感场面。

中国的大学将大家都圈入同一个集体,而当每个人都早已习惯了为其奉献出力的时候,毕业就宣告着集体的解散,今后的路无法陪彼此继续向前,难免让人不舍。

相比之下,美国大学是在不断摸索前行的过程中发现同道中人。

毕业则更像是完成了人生的里程碑,标志着新的开始,自然值得庆贺。

短暂旅居的永久烙印

电影《卡萨布拉卡》一句话深得人心:“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刚出国时总是被那些有多国旅居史的人吸引,而当自己结束交换从欧洲飞回美国后,莫名发现主动和我说话的美国学生变多了。

而再次返回欧洲后,我的“中国出身+美国本科“背景似乎也总能抓住欧洲学生的好奇心。

只有在自己也活成了这个模样时才知道,有多国经历的人身上的魅力不仅是“当我在ABCDEFG国时…“的奇闻趣事,更是包容差异的温和,立地生根的韧性,也是各国文化精华的吸纳和糅合。

当你走过了N个国家,才会意识到你的原生环境只是大千世界的1/N。

而比起身为游客的走马观花,每一个生活起居过的地方,哪怕只是匆匆数月,都在你气质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最重要的是,我拥有了无论在世界任何一个陌生的角落都能从容地活下去的能力,而这正是美国留给自己最好的毕业礼物。

导师背景 瑞士苏黎世大学经济管理/人机交互硕士,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国际商务学士,本科期间赴德国交换半年。 现德语水平B2。 DIY完成本科及硕士申请,另曾收到过慕尼黑工业大学技术管理硕士offer。 在校期间内积极参与各类社团及志愿者活动,大三期间担任学校宿舍新生学业助导,为该工作团队唯一国际生,被提名为Mortar Board荣誉学生会成员。 熟悉美欧校园文化、教育体制、社会政策,拥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及适应能力,致力于帮助准留学生发掘自身优势兴趣,定位人生规划,融入海外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