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对诸葛亮的态度是怎样的?

最近比较感兴趣,网上看到一些关于苏轼写关于诸葛亮的文章,有褒有贬,但不是很了解这些文章的写作背景,有木有研究过的大神来介绍一下?
关注者
22
被浏览
86,906

8 个回答

总的来说,苏轼对蜀地这位名相是相当推崇的。赞其文曰:

“诸葛孔明不以文章自名,而开物成务之姿,综练名实之意,自见于言语。至《出师表》简而尽,直而不肆,大哉言乎!与《伊训》、《说命》相表里,非秦、汉以来以事君为悦者所能也。”(《乐全先生文集叙》)

此处赞扬余以为有两个原因,一是文章语言质朴,直率。宋朝文学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白居易的影响,许学夷在《诗源辩体》就指出白居易的以文为诗

“实开宋人之门户耳”

这种影响也衍生到诗词文章的用词上,吕肖奂的《宋诗体派论》说:

“宋代诗人大多追求语言上的平易”。

而这种情况的产生则又是那个时代特殊的精神在文学上的一种反应,具体不细说,仅以他人言提供一种思路,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在《中国诗史》里说:

“在宋代,实现中国自古以来要使政治担当者和文化担当者合二为一的理想,身为政治担当者的诗人,过分吐露热情的言辞,便会使人对其作为政治家的冷静产生怀疑。用冷静来抑制热情是必要,因为也关系到他们的身份。”

在这种心理的引导下使得他们更加偏爱平易质朴的语言风格。同样也是这种社会背景下,文以言志再次兴起,而《出师表》所表达的志向,所孕育的情感,着实可谓“千载谁堪伯仲间”。也是这两种心态下,陶渊明同样在苏轼手里真正的成为天下第一流的诗。

作为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人,苏轼对诸葛亮的功绩同样十分推崇,在《题三国名臣赞》中,苏轼评价诸葛亮时说:

“西汉之士多智谋,薄于名义;东京之士尚风节,短于权谋;兼之者,三国名臣也。而孔明巍然三代王者之佐,未易以世论也。”

在《范文正公文集叙》中也说:

“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策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授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对于诸葛亮大业未成却身先死的命运同样十分惋惜,苏轼在夔州,见诸葛所布八阵古迹,乃作《八阵碛》诗云:

“六师纷未整,一旦英气折。惟余八阵图,千古壮夔峡。”

至于原因应该是确实感动于诸葛亮之才能与精神。

说完褒,再说贬,苏轼对于诸葛亮的微词多少军事领域,毕竟言政,丞相真的可以说是完美无缺了。这个微词苏轼他一家子都有。他老爸苏洵就觉得诸葛亮太谨慎了,说:

“古之取天下者,常先图所守。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

至于苏轼就有些复杂了,有赞美,在《忠武志》卷七《诸葛武侯画像赞》说:

“密如神鬼,疾若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看得我这种丞相粉都想说句:“哪有啦~”但也有批判,在《诸葛亮论》中说:

“孔明恃以胜曹操者,盖以其区区之忠信,有以激天下之心耳。……孔明迁刘璋,既已失天下义士之望,乃始治兵振旅,为仁义之师,东向长驱,而欲天下响应盖亦难矣。……曹操既死,子丕代立,当此之时,可以计破也。……此有可间之势,不过捐数十万金,使其大臣骨肉内自相残,然后举兵而伐之,此高祖所以灭项籍也。……孔明既不能全其信义,以服天下之心,又不能奋其智谋,以绝曹氏之手足,宜其屡战而屡却哉!”

但周密所谓:“三苏不采孔明”则实在言之过甚。至于微词原因,多是带了些借古讽今的成分,苏洵批判所谓“先图所守”亦当时宋对外作战的主导思想,而苏洵所著《权书》则要求主动进攻,占据战略要点,以攻代守,并以项羽为例,言其钜鹿大破秦军,应当疾行攻关中,而后据关中以制天下,而不解赵之围。苏轼说诸葛亮不能“仁义”与“诈力”同样是有背景的,元丰四年,西夏内乱,宋廷拟派重兵进击。时流放黄州的苏轼则不同意,认为应当引而不发,保境安民,以防长期战争造成的人力、财力的消耗,劳而无功。他在代好友滕甫所写的奏议中说:

“臣愿选用大臣宿将为贼畏服者,使兼师五路,聚重兵临境上,号称百万,搜乘补卒,牛酒日至,金鼓之声闻于数百里之外,为必讨之势,而实不出境,多发金帛遣间辩士离坏其党羽,且下令曰:尺地吾不爱也,一民吾不有也,有能与招降者,即以封之,有敢攘其地、俘其人者先斩。不出一年,必有权均力敌内自相疑者……因而分裂之,即用其豪酋,命以爵秩,期布错峙,务使相仇。”

便是要求依靠智谋“诈力”,而非用正兵以胜,上文苏轼的批评也很有可能在借古讽今。

当然,苏轼的论言也给自己招来不少批判。明代王世贞在《书苏子瞻〈诸葛亮论〉后》中认为

“凡苏子之持,论甚至而事甚美,虽然,吾以为苏子书生也。不识理势且又不读书,不考其时事。……愚以为苏子盖不特书生而已,一妄庸人呓语也。”

苏轼前期写了篇《诸葛亮论》大概意思是:“用仁义取得天下,用仁义守住天下的,是周朝。用欺诈的手段取得天下,用欺诈的手段守住天下的,是秦朝。用秦取得天下的方法去夺取天下,用周守天下的方法去守卫天下的,是汉朝。仁义欺诈的手段都使用来夺取天下,这是孔明失败的原因啊。

曹操乘东汉末年衰微的局势,用狡诈的手段实现了他的邪恶的目的,孔明以此为耻辱,想在天下伸张正义。这个时候,曹操已经威震四海,向东占据了许州、兖州,向南统治了荆州、豫州,孔明用来依靠的且胜过别人的地方,只是那一点点的忠诚信义,还想用它来激励天下的民心。天下那些品行端正能够慷慨赴死的有节操气概的人,本来不是发自内心地佩服曹操,只是因为受威力胁迫才勉强向曹操称臣,(他们)听说了孔明的品格,就是远在千里之外也有响应的,像这样,(孔明)即使没有安身立命的地方,天下的人都可为他所用。何况杀了一个无辜的人来得到天下,这样的事情不会去做,然后天下的忠臣义士才会乐意为他效全力而死。刘表死的时候,先主刘备在荆州,孔明想偷袭杀掉刘表的孩子,先主刘备不忍心。这月后刘璋以交好的态度迎接先主来到了蜀地,没过几个月,孔明就扼住他的咽喉,击打他的背,夺取了他的土地。这种做法和曹操有什么区别呢!曹军和刘军军力不相当,天下人都知道。就军队而言不如曹操的多,就土地而言不如曹操的广阔,就打仗而言不如曹操的战斗力强,但是有一点可以胜过他,那就是忠诚信义。孔明放逐了刘璋,已经辜负了天下有志之士的期望,这时才开始治理军队振奋士气,成为仁义之师,向东长驱直入,再想着让天下人响应,大概也很难了。

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立为君主,这个时候,完全可以使用计谋攻破曹营。为什么呢?曹操临终的时候,召见曹丕、曹植并嘱咐他们,还以谭、尚的事情作为警告。可是曹丕和曹植最终相互残杀到如此的地步。他们兄弟之间尚且成为仇人,更何况能够得到那些天下的英雄的心呢?这时有了可乘之机,只不过需要拿出几十万钱,让那些大臣和兄弟内部都互相残杀,然后派兵讨伐曹丕,这正是汉高祖刘邦灭掉项羽的办法。孔明既不能保全信义让天下人信服,又不能施展他的才智来断绝曹氏兄弟的手足之情,他当然就屡战屡败了!所以敌人有可乘之机却不去利用,商汤、周武王做这样的事情那是施行大义,不是商汤、周武王这样的人做这样的事就是丧失时机。这是仁人君子最担心的。

吕温认为孔明承袭桓公、灵公,不愿强迫百姓去怀念汉朝,并且想让他的思想让老百姓都知道,并且说:“曹操要是对你们有利,我就去替他做事;要是害你们,我就杀了他。”不知道蜀和魏之间,果真有那么大的过节吗?如果没有那么大的过节,又一定不能去为魏国办事,那么天下人怎么会因为一句空话而对他肃然起敬呢?唉,这是我作为一个书生所说的话,只能说说而没什么用。”

不久……

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