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评价苏州轨道交通(Suzhou Rail Transit)的规划及建设?

如何评价苏州轨道交通(Suzhou Rail Transit)的规划及建设?
关注者
136
被浏览
260,450

23 个回答

苏州作为长三角区域第三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前两个分别为上海、南京),较早就在规划中将市域线路和市区线路协同考虑。

虽然因为4B编组的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因缺乏远见被市民诟病,但不可否认因为较早规划建设而让苏州早于很多省会城市提前享受到轨道交通带来的便利,让苏州在中国城镇化黄金十年(2008年-2018年)体现出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

苏州轨道交通规划特点如下:

两轨协同起步早,一横引导发展先。

合并难题轨道解,盘绕东吴大半环。

两轨协同起步早

苏州是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起步较早的城市,也是较早考虑市区轨道和市域轨道两轨协同的城市。

1999年,苏州中咨公司在《苏州市轨道交通预可研报告(初稿)》中提出了十字线网格局,即东西向的一号线和南北向的二号线。

2002年,法国SYSTRA公司版本的《苏州市轨道交通线网研究与规划》咨询方案中,苏州轨道交通由11条线路构成,含有轨电车在内里程全长540km。线网包含3条市郊线路,其中S3为环线,另外2条市区线路M1和M2,分别贯穿南北和东西。

2003年8月,苏州市形成了《苏州轨道交通线网总体构成》,明确了两个层次即市区线路和市域线路,其中市区确定4条线路的规模。

2007年2月5日,《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但在当时,由于苏州市独特的财政模式,县级市财政较为独立,市域轨道由于涉及到县级市出资并未提到较高的优先级。同时由于高铁和城际铁路建设,京沪高铁(苏州北站、昆山南站)、沪宁城际(花桥站、昆山南站、阳澄湖站、苏州园区站、苏州站、苏州新区站)在苏州市域内建设了较多站点,尤其是沪宁城际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市域内快速通达功能。

至于目前已经通车的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昆山花桥段,在上报时竟是以苏州轨道交通S1线花桥段(花桥-安亭)的名义报批的,在下文会解释。

一横引导发展先

2007年12月26日,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开工建设。

彼时,中国大陆开通轨道交通的只有北京(1971)、天津(1984)、上海(1993)、广州(1997)、长春(2002)、大连(2003)、武汉(2004)、重庆(2004)、深圳(2004)、南京(2005)十个城市。

除了上世纪就已经通地铁的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外,中国大陆在苏州之前通轨道交通城市的第一条线路制式如下:

  • 长春开通的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3号线为三模块有轨电车。
  • 大连开通的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3号线为4编组B型车。
  • 武汉开通的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1号线是4编组B型车,且为高架线路。
  • 重庆开通的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2号线是4编组跨座式单轨。
  • 深圳开通的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1号线是6编组A型车。
  • 南京开通的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1号线是6编组A型车。

而苏州的第一条线路的4B编组运力与武汉、大连相同,高于长春、重庆,低于南京、深圳

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线位极好,串联了苏州高新区、苏州古城和苏州工业园区,但4B编组的选型让苏州地铁一号线饱受诟病。苏州地铁一号线的编组选型囿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偏保守了。保守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资金。

苏州为了建设地铁一号线,创新地提出了“三统一,两分开”的模式,即“统一规划和建设、统一运营和管理,分开出资、分开开发”。一号线的资本金由沿线各区政府承担(分别为吴中区、高新区、工业园区、相城区和古城区。其中古城区由市级财政承担)。各区政府的项目公司履行出资人的职能。

从这样的投资结构不难看出,苏州市本级财政建设轨道交通资金仅承担古城区部分,其余部分由各区承担。在依靠轨道交通投资拉动基础建设投资的观念还未普及的背景下,压缩投资似乎等同于快速获批上马的条件。因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如果因为编组过分激进而导致获批受阻,影响的时间周期或以年计。最终,苏州地铁1号线选择了4编组B型车。

苏州地铁一号线沿线践行了TOD(公共交通引导开发)的概念,从下图的卫星图中可以清晰看出,围绕地铁一号线呈现出显著高于外围的开发强度。这样的开发模式使得轨道交通能够快速带动片区发展,反过来也使得地铁客流有了充足的供给。而其他地铁通车后客流不及预期的城市,与城市规划与轨道匹配度不够高也有较大关系。

苏州地铁一号线星海广场站附近的高密度开发

合并难题轨道解

在建设初期,决定了苏州地铁的建设时序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轨道交通发展方向
  • 符合整个长三角经济发展趋势
  • 中心城区与周边开发区、县级市的连接
  • 有利于轨道交通线网初步骨架的形成
  • 适应资本筹措

在早期中国大陆的地铁规划中,线网更多聚焦于传统规划意义上的中心城区,地铁规划的人口指标以前也以中心城区为准。而随着城市逐步扩张和观点的改变,轨道交通线路进入周边县级市的呼声日益增强。

经济发达的县级行政区,其与名义上的所属地级市之间的关系总是微妙。无论是苏州市与原吴江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还是佛山市与顺德区、南海区。这种微妙的关系从地铁规划和建设中便能略窥一二。而随着部分县或县级市改为市辖区之后,其与地级市的融合一直是行政区划调整后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轨道交通恰恰是这个难题的解决方案之一。除了苏州地铁4号线外,佛山地铁3号线、青岛地铁11号线、绍兴地铁1号线等轨道交通线路也肩负着这样的任务。

从本文第一张图中的4号线规划可以看出,最初的地铁4号线走吴中开发区。在吴江市撤市设区(2012年)之前,轨道交通4号线进入吴江的规划就已经逐步清晰。而原来4号线吴中开发区段现在变成了4号线支线(未来会拆分为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自然,建设地铁的钱会由苏州市本级和吴江市财政共同解决。

结合吴江区发展和苏州湾新区定位,地铁4号线进入吴江并未沿着鲈乡路直接向南,而是向西南转入了秋枫街,无疑是为了带动为了吴江苏州湾的发展。在吴江区内呈半环状,也是希望最大程度上利用4号线覆盖吴江区更多区域,带动吴江区土地开发。

2012年吴江撤市设区后,当时官方提出了坚持五年内五个不变的原则:一是原吴江县级市市权保持不变;二是经济管理权限保持不变;三是财政体制保持不变;四是原吴江市享受的优惠政策保持不变,并享受苏州市辖区所有相应的优惠待遇;五是机构人员待遇维持不变。而从长期来看,如何加快新市辖区全面融合,地铁是最好的工具之一。

2017年4月15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及支线通车。服务吴江区的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客流已经与1号线、2号线相差无几。

而另一个经济发达的县级市昆山则因为地理位置距离苏州相对较远,S1线全线投资较大而采用了延伸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进入昆山的策略。在规划上报时,名义上这一段被称为苏州市轨道交通S1线花桥段工程。

而随着S1线规划的最终确定,在苏州轨道交通三期规划中S1线正式获得批复,于2018年11月27日开工建设。

盘绕东吴大半环

苏州这样拥有完整古城的城市,老城区原本的经济中心功能会逐步外移。中心老城区的疏解需要有轨道交通作为支撑。

而在苏州轨道交通二期与三期之中的一个重大变化是苏州地铁3号线和5号线部分线位互换。

随着沿线开发逐步成熟,一号线的客流逐步增加。而且根据相关预测,随着线网在建线路的逐步开通,一号线客流还会继续增加,规划分流线路势在必行。

而结合2013年初7号线的增加,统筹考虑娄葑镇3、5、7号线的布局时,苏州轨道交通规划在2013年做出了重大调整——3、5号线局部线位互换。

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旧规划)
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新规划)

互换之后,3号线为U型的半环线,5号线形成了东西向骨干线,为压力较大的1号线分流。

且3号线和8号线形成组合环线,发挥环线的作用。从3号线通车后苏州轨道交通官网线路图来看,官方也有意强化3号线与8号线成环的特点,在线网图设计上特意形成了环形。

虽然苏州地铁3号线为半环线,但因为两端分别连接了苏州新区站和苏州园区站,同时对接了连接昆山的S1线,通达性不逊于完整环线。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和北京、西安等城市一样面临着老城区内交通压力大的局面。轨道交通环线有助于在环线沿线形成新的城市中心。随着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的通车,在古城外围形成多个新的城市中心有利于苏州古城区的疏解。

延伸阅读:

如何评价呼和浩特地铁规划?

如何评价徐州地铁规划?

如何评价常州地铁规划?

如何评价合肥地铁规划?

如何评价南京地铁规划?

如何评价济南地铁规划?

如何评价厦门地铁规划?

如何评价南通地铁规划?

更多城市请关注:

利益相关:昆山土著。

线路规划:走向相对合理,遗憾的是未规划下级县市进城快线。

线路运营:未设置快慢车,列车编组向事实妥协。

先谈谈苏州市区的线路。苏州的就业中心在园区和新区,古城区基本仅剩旅游资源。以这样的分工来说,苏州市区的地铁基本算是合理的。

在园区这边,湖西湖东地区本身的产城融合比较好,加上规划的湖东的5号线8号线,湖西的6号线7号线接手区域内的通勤和往市区方向的交通,我觉得还不错。

湖东地区通勤方向主要在1号线沿线这边,可以看到规划的新线路基本都能从住宅区坐车和1号线直接换乘或者直接到达星湖街-时代广场一线


独墅湖高教区因为地理位置较南所以通勤有点距离,但其实感觉没有比湖东差太多

市区线路我认为的主要问题,是未设置快慢车。比如1号线,从木渎到时代广场,要坐42分钟,实际路程仅21.2km,又比如4号线同里-察院场,29.7km用时49分钟。同样是穿越市区的东京都营新宿线,新宿-本八幡23.5km路程,急行仅用时29分钟。也许木渎去湖东中间会经过新区和古城区商圈可能没什么必要天天去。但是居住在吴江工作在市区怕是会越来越流行,而且观前街都不能算是工作的中心。

编组上面,很遗憾的是,1号线因为某些现实原因,不得不上4B,即使到了现在,6B的4号线基本也只是够用。诚然,旁边的上海更加的吸引人,但是像园区新区也是zf打造的新商业中心,穿越这些地区的线路因为某些原因而缩小编组真的是遗憾。

苏州同样也有很多的县市。就以我家昆山来说吧。昆山现在开始建造S1线了,虽说设站密度还不错,但是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和我上面提到的一样,没有快线。

理想状态是,苏州地铁3号线,S1线和上海11号线共同组成一条线,快车仅停几站,事实上成为沪宁城际的复线。现在的状态,当然也能作为复线,但是旅速太慢,基本不会考虑了。

如果有快慢车分别,加上不需要提前候车等,说实话吸引力真的很大。可惜已经定型无法更改了。

总结一下,苏州地铁和它的规模基本相符,作为地区强者但是又无法绝对控制下属,在中国有地铁的城市里规划算中规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