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武举考试是怎么样的?

清代武举考试是怎么样的?有没有一些特殊、有趣的的地方?
关注者
26
被浏览
33,368

7 个回答

武举考试的流程,同文科基本是一样,分为三场,武童生试,武乡试,武会试;

武举的具体科目,我在这篇回答中已经详细的写了,这里复制过来:

武举考试分内外两场,外场第一门考试为“弓马”,即骑射和步射;

据法国传教士记载,骑射考试使用30力的骑弓,跑道长约200米,有三个靶子,距离跑道约35—50步,中靶即可,不要求环数,但箭支必须插在靶子上,若是掉下来了,则不算射中。

注:清代1力=10斤

步射考试,使用50力的硬功,靶子高约两米,宽半米,距离为50米,考生必须以标准动作进行射击,否则不算成绩。

以上两项测试,以三箭中一即为及格,全中为“好”,有一项不及格者,不准参加下一项考试;清代中后期,为了降低考试的随机性,将合格条件改为武会试九箭中三,武乡试、童生试九箭中二。

清乾隆年间,根据战争的需要,为了加强考生射击低处目标的能力,又加试一项骑马射球;将一个直径二尺的球放在土台子上,考生使用平头羽箭,将其射下台子,即为通过。

骑射考试后,进行外场的第二门考试,叫做“技勇”,实际上就是力量测试;

技勇考试的第一项为拉硬弓,可尝试三次,以在头顶上讲弓拉满为准;弓分为四个等级,12力以上为“出号”,12力为“头号”,10力为“二号”,8力为“三号”。清代中期以后,为了避免考试因炫耀武技而无谓受伤,一般不许考生尝试15力以上的硬弓。

技勇考试第二项为举大石,也分为四个等级,三百斤以上为“出号”,三百斤为“头号”,二百五十斤为“二号”,二百斤为“三号”。要求将大石提至胸腹之间,再将大石底部左右两侧各翻露一次,叫做“献印”,一次完成为合格。

在清康熙以前,道光以后,还有一项考试叫做舞大刀,分为四个等级,120斤以上为“出号”,120斤为“头号”,100斤为“二号”,80斤为“三号”。考生需先将到从左右两侧举刀过头顶、然后在前后胸完成舞刀花等动作,一次完成即为合格。

技勇考试中,有两项达到“二号”及以上者为合格,可以参加“内场”考试,三项都为“头号”及以上者为“好”。外场考试中,取得两个“好”的,称为“双好”,在武乡试,童生试中,外场取得双好,内场作答不太过分,基本都能录取。

内场考试即为文考,清初考试内容为策二篇题目出自武经七书,论两篇,题目出自四书;后来随着战争的需要,考试难度有所降低,康熙中期,改为策一篇,论两篇,范围也有所缩小;乾隆年间又改为策论各一篇,题目只出于兵书。嘉庆年间,随着武人读书者越来越少,内场改为只默写武经七书中的一段,约一二百字,外场取得“双好”者,无论内场成绩如何,一概录取。

在武举还要求应试者相貌伟岸,有将帅之风;实际操作时就是看身高,高六尺以上为上等,越高越好;六尺一下为次等,越矮越差。清代,一尺为31.1厘米,六尺就是1.87米,而当时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大致只有1.6米,也就是五尺左右。

武童生试最早由兵部直管,后来改为由各州县负责,与文童生试一样,考试前需要由本县廪生作保,然后五人结成互保,确定考生出身清白,没有服孝后准许考试,考中后进入所在州县卫府的武学进行学习。武学不止教授武技,同样还教授四书及兵法。武学每年进行一次考试,称为“岁试”,成绩分为六等,一二等准许参加乡试;四五等严惩,限期重考;六等直接取消武生资格。

顺治初,京卫武生童考试隶兵部。康熙三年,改隶学院,直省府、州、县、卫武生,儒学教官兼辖之。骑射外,教以武经七书、百将传及孝经、四书。······岁试列一、二等,准作科举。故武生有岁试无科试。

武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十月进考试行;由所在学校作保,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试由总督或巡抚主持,主考官由科甲出身的同知或知县充任;外场考试时,则由派军队大员参与协助。录取名额约为文乡试的一半,每三年录取约八百人,录取方式为全国排名,只看成绩,不分省份,不拘名额。

武会试在次年九月,外场考试主考官由内大臣、大学士、都统四人充任;内场考试则由阁部,翰林院,督察院负责。武会试同样也是只看成绩,不限名额,但实际操作上录取人数也约是文进士的一半,每三年一百人左右。武殿试内场由朝中重臣四人负责主持,外场则由皇帝亲自主持。

清代武举考试,采用只看成绩,不限名额的录取方式,这就常常会有缺额的现象;尤其是第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如果所得无人,则不授予。道光二十七年,三十年连续两次武举,就都只有状元,榜眼,没有探花。

清代还有两次考取武进士的奇人,此人名叫马瑔,乾隆十七年武探花,后再福建游记任上与同僚斗殴被罢免。乾隆二十五年,改名马全,再次参加武举,竟一举夺魁。殿试时被乾隆皇帝认了出来,皇帝爱其才能,未予追究,一时传为每谈。

道光二十六年,有一个叫符成梅的老童生,以84岁高龄参加乡试,成绩能够竟然入围;但清代明文定制年六十以上的武生,武举人不得继续参加科举,朝廷最终还是没有给予官职。

有清一代,河北省武状元最多,有32人;山东次之,有11人;八旗再次之,有9人。而文状元中,河北仅四人,山东仅有六人。

明代的武科考试变化挺多,这就说说清朝的。

想考武举人,就先要考武秀才。文童想考文秀才,须由五人联保,再由本县的凛生做担保,这样以保证应考人身家清白,符合应考条件。武童考试的做保则更为麻烦,需要由本县的武举、武官、武秀才、教习为其做保,开明具结,如果没有具结,不许应考。这是可能是因为武人脾气大,会功夫,可能之前有案底,所以做保才更为严格。如果是在职军人要考试,需要由本营参将、守备印结,再有五名秀才作保,方得到所在地考试。

童试分三场:头场马射,射三箭,只要有一枝中靶,就可以继续考试,全不中者,不得继续考;二场是步箭,需要中两箭以上才能继续考,只中一枝箭者不得续考。第二场是拉弓、舞刀与举大石。弓分三个档次,拉三次,拉开一次即可;舞刀与举石要一次完成。第三场是文试,这个是从五经七书中挑一段来默写,不过雍正以后比较松,因为战事紧,对于文方面要求不严,所以可以打打小抄。基本上只要第一场过去,就淘汰了大部分人,第二场也淘汰了一小部分人,第三场则是象征性更大。

童试通过,就成了武秀才,这样才能考武举人。

武举考试则是更为正式,总督为监临,巡抚为主考;外场考官为临近省的提督、总兵,如果有事不能来,需要派副将代理,如该省有驻防八旗,驻防的将军或副都统也要来;内场阅卷官为进士、举人、贡生出身的知州、知县四人。就是因为考官们的级别更高,这些人日后都是举人们的老师,日后当官、办事也更为方便。

考试也分三场:首场马步箭。马试是射马道旁的三个箭靶,各距35步,纵马三次射九箭,中三箭者为合格。步射是:射150步以外的箭靶,箭九箭,中三箭为合格。骑箭用30斤力的工,步箭用50斤力的弓。乾隆二五年以后,又改为马箭纵马二次射六箭,中三箭者为合格;步箭改为射六箭,中靶两箭者为合格。在都合格之后,还要箭“地球”,地球是斗型,直径二尺。箭六射,于马上射,打落球为中靶,根本中靶的数量,分为单好、双好。然后就是与童试一样,试拉弓、舞刀、举大石。


真正有趣的事,我知道的就两件。一件是明代的熊廷弼,中了武解元之后改学文,后中了文解文,这就是有名的“三元天下有,两解世间无”。

另一件是清代的,因为武举以弓马为主,内场的文试则不甚看中。所以可以夹带,比如“一旦”两字写作“亘”,“丕”写还“不一”。但只要“双好”的,那就一定要录取,所以这些问题就不做深究。